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45|回复: 3

[公知观察] [转载些老帖]环球时报和腾讯的另一次交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http://www.newsmth.net/bbscon.php?bid=110&id=376672
----------------------------------------------------------------------
发信人: Isaiah (SKIASONARANHR), 信区: Reader
标  题: 环球时报和腾讯的另一次交锋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Jun  9 20:57:54 2010), 站内

在2009年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十家报纸中,《参考消息》稳坐头把交椅,《环球时报》名列第九。《环球时报》主要报道国际消息,尤其关注中国和世界的互动(包括交流和碰撞),和《参考消息》一样,《环球时报》可以直接翻译和刊载外电。

长期以来,中国媒体的"为西方讳",造就国人盲目崇洋媚外的心态,使得国人对西方的认知出现扭曲。出于“政治正确”和意识形态上的取舍,以及潜意识里的种族主义,西方媒体的对华报道恰恰相反。结果在东西方舆论互动上,双方都走进了一个误区。那么如何走出误区?西方媒体需要摘掉“有色眼镜”,改变高高在上的心态,认识到中国问题的复杂性;中国媒体则需要大胆指出西方存在的问题,纠正西方的偏见,让国人认识更真实的西方。

成立十几年来,《环球时报》的“纠偏”工作颇有成效,但国内“为西方讳”的舆论环境并没有根本改变,更有甚者,一些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媒体,动辄给《环球时报》扣上“煽动民族主义”的帽子。

我举个例子。

去年10月20日,德国电视二台(ZDF)播出的《今日秀》节目,恶意戏弄参加法兰克福书展的中国人,记者利用中国参展者听不懂德语的弱势,歪曲翻译并编造解说词,以低级庸俗的手法嘲弄中国人和诋毁中国形象。节目视频首先在德国热线曝光,引发在德华人留学生的强烈抗议,Anti-CNN随后转发,《环球时报》跟进报道,国内最大的门户网站腾讯也转载了这条新闻,耐人寻味的是,腾讯编辑添加了三条评语:

1、正常情况下,媒体有商业媒体、公共媒体、政党媒体之分。部分商业媒体娱乐化倾向严重,即便报道政治新闻亦是如此。这不是简单的意识形态是非对错的问题,不必上纲上线。

2、误解,是因为不够透明。怕媒体,是因为做得不够好。期待客观的评价的同时,应该从自身做起。

3、国内某些媒体很喜欢煽动民族主义,请读者自行分辨。

这三条点评纯属画蛇添足,只落得贻笑大方,我来逐条反驳。

1:这位编辑可能不知道,德国电视二台并非商业媒体,而是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公共媒体。就在去年11月,保守派总理默克尔和黑森州州长科赫施加压力,迫使德国二台行政管理委员会决定不再延长主编Brender的合同,因为在基民盟高层眼中,Brender“太不圆滑”,在“天主教式教义上走得太远”(http://www.accn.com/?action-viewnews-itemid-654)。政党干预可以让权高位重的主编都饭碗难保,可想而知,在对华报道上,如果德国二台的记者和编辑们不遵守“政治正确”原则,会落得什么下场?同为公共媒体的德国之声,2008年撤销了中文部副主任张丹红的职务,就是因为她的亲华立场。杀鸡儆猴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怪不得有网友感叹,现在的德国之声和大 纪元已经没有区别了。在“政治正确”原则的压力下,德国二台的制作人员心里很清楚,对华报道越负面越安全,“宁可歪曲,勿要正面”,前者最坏的结果也就是道个歉,后者则可能让你丢饭碗。如果这不是意识形态的问题,那什么才算是?

2:这位编辑难道看不出来,德国二台的节目摆明就是要恶意戏弄这些中国参展者吗?再透明,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如果是公正客观地批评,我们反思接受,如果是带有偏见地诋毁,难道我们也要自省吗?一些中国人对西方的宽容毫无底线,已经到了可以容忍一切侮辱甚至诬蔑的地步。面对西方批评,不管是非对错,跪在地上先给自己三个嘴巴,哭丧着脸道歉“我错了,我反省”,这不是"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传统美德,而是面对西方的深层民族自卑心理和逆向种族主义。

3:《环球时报》曝光德媒的偏见,为遭戏弄的中国参展者要求公道,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怎么就成了“煽动民族主义”?好吓人的一顶帽子,难道要打烂了牙往肚子里吞?这位编辑前面还说“不必上纲上线”,自己却拼命地上纲上线。

一名被戏弄的中国参展者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对话结束后,我到楼下的中国展厅等一个朋友。这时,看到一些德国的记者在采访中国人。转了一圈,转到了我的面前,当时这个德国记者对我说了一大堆德语,我非常客气地用英语告诉他我不懂德语。而他继续用德语说话,我只好再次客气地用英语说我不懂德语。他明知我不懂德语,却仍然继续对我说德语。这时,从旁边走过的一位中国女士告诉我,他是在故意戏弄我,于是我用手挡住了镜头并用英语质问“你是什么毛病啊?!(What’s your problem?!)”

这位中国女士告诉我,她在德国生活,丈夫是德国人,是个律师。刚才对我说话的德国记者是德国国家电视二台的,在故意恶搞中国。这时,她丈夫觉得拿一个不懂德语的中国人开涮实在是太过分了,就找记者交涉,让他们向我道歉,并且保证在今后的电视节目里不会播出我的图像或声音。那位中国女士告诉我,德国记者向我道了歉,并且做了不播出的承诺。我照例是感谢这位中国女士和她的丈夫的仗义执言,并且互相留了联系方式。

本来,我以为事情到此就结束了。由于对我的采访并没有实质内容,显然也不可能播出。万万没想到的是,大约一周后,我收到了这位中国女士的邮件:德国国家电视二台竟然违反承诺,播出了我的镜头和声音。更可气的是,他们删去了我此前多次客气地告诉他们我不懂德语的镜头,播出的只是我在那里用手遮挡他们的镜头,质问他们“什么毛病啊?!”这位中国女士告诉我,她的律师丈夫愿意免费为我向德国国家电视二台交涉。
.......
当然,这是一个搞笑的节目。但是,即便是搞笑也应该是善意的,也应该尊重别人起码的尊严。”

中国人受辱,连路过的德国人都觉得太过分,仗义执言,要求德国记者道歉,并且免费帮助他与德国二台交涉抗议。这位腾讯编辑倒好,不但对中国同胞的遭遇无动于衷,甚至利用手中的话语权,站在德国二台的立场上,为他们的错误开脱。这是一种怎样“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原《南国早报》副总编刘原曾经不无得意地说:“南方报业对中国的贡献,不单是在于它的几份报纸,而是培养了无数在那里呆过的人,而且影响了无数其他媒体的同行。当它和中青成了行业标杆,他们的价值观,也同时被无数媒体人所接受。在四大门户中,QQ的总编辑是前南方周末的陈菊红,搜狐主管博客的赵牧是前南方周末的、刘同学新征是新京报来的,新浪也有不少前南都和新京报的旧人,而网易就不用说了,从副总裁、总编辑、副总编辑、总监甚至到各个频道的主编,大部分都是南方报业出来的。”

就算刘原所言属实,值得庆幸的是,面对西方偏见,中国还有《环球时报》这样敢于大胆对西方说不的媒体,否则在舆论层面上,谁来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谁来维护中国人在海外的尊严?

最后,在中国的舆论压力下,德国二台撤下了网站视频,并向那名挺身而出的德国律师发出书面道歉信。11月30日,德国电视二台台长夏希特正式致函中国驻德国大使吴红波,就此事向中国道歉。

这场风波终于圆满解决,我要为民间网站Anti-CNN和德国热线鼓掌!为中国媒体《环球时报》鼓掌!为那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女华人和她的德国丈夫鼓掌!同时,我把深深地鄙视送给腾讯的这位编辑。
发表于 2010-7-21 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环球时报和南方周末都是一路货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1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环球时报和南方周末都是一路货色
okm 发表于 2010-7-21 02: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1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环球时报和南方周末都是一路货色
okm 发表于 2010-7-21 02:23



    你的论断很有独立思考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2 22:33 , Processed in 0.04137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