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94|回复: 9

记忆之红色经典-------中国著名16位红色卧底及其结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2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龙潭三杰”之钱壮飞,南京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中统前身)主任徐恩曾的机要秘书。1931年进入中央苏区任中革军委总参谋部第二局副局长。长征南渡乌江时遭敌机袭击牺牲

    (2)“龙潭三杰”之胡底,国民党特务机关设在天津的分支机构长城通讯社社长。1931年,进入中央苏区,任临时中央政府国家政治保卫局预审科科长,中革军委侦察科科长,1935年9月,被张国焘杀害。1945年中共七大追认为革命烈士。

    (3)“龙潭三杰”李克农,国民党特务头子徐恩曾在上海设立的特务机构特务股股长。1931年,进入中央苏区,先后任国家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部长、红军工作部部长,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八路军总部秘书长、中央社会部部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外交部副部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1955年,这位从没带兵打过仗的开国功臣,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中共八届中央委员

    (4)“后三杰”之熊向晖,国民党高级将领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侍从副官、机要秘书。1947年7月,被胡宗南派赴美国留学,熊向晖、申健和陈忠经“后三杰”间谍案,为国民党破获时熊向晖已在美国读了大半年书,远不可及了。1949年11月归队。后担任过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办公厅副主任等职

    (5)段伯宇,蒋介石侍从室(后改为总统府军务局)少将高参。于1949年4月15日策划伞兵三团,利用从海上撤退福建的机会起义。后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负责人

    (6)汪锦元,汪精卫随从秘书兼日语翻译,有一半日本血统。1945年9月,受命到国统区长期潜伏,上海解放后,曾在东方经济研究所和保卫部门任职。1955年夏,因所谓“潘扬案”被捕关押。1982年8月,潘汉年、扬帆案得到彻底平反,汪锦元也得到昭雪。

    (7)谢和赓,国民党高级将领副总参谋长白崇禧的中校机要秘书。1942年,被派往美国做秘密调研统战工作。1946年毕业于美国国际事务研究所,1954年冬被美国移民局递解出境。1957年被打成“右派分子”,1967年7月1日被捕。1975年5月15日重见天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被平反,后在外交部工作。

    (8)赵荣声,国民党高级将领卫立煌的少校秘书。1942年,在燕京大学(成都)学习。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工人日报》文化生活组组长,1957年,在反右斗争中受到不公正待遇。1985年,文史资料出版社出版了其所撰写的《回忆卫立煌》一书。

(9)何基沣,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1923年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淮海战役时,和张克侠一起率部两万多人起义。先后担任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四军军长、南京警备司令部司令员,水利部副部长、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农业部副部长等职。

    (10)张克侠,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1923年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1948年11月8日,与何基沣一起率部起义。先后担任人民解放军三十三军军长兼上海淞沪警备区司令部参谋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林业部副部长兼中国林业科学院长等职。

    (11)刘仲华,在国民党高级将领李宗仁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担任参议。1949年4月1日,作为南京政府和谈代表团的顾问,同张治中等飞抵北平。曾任北京市园林局局长等职。1970年,受迫害病逝。粉碎“四人帮”后,北京市委为其召开了追悼会,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12)王启明,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部作战处科长、高参,第三十二军参谋长。1947年率部分官兵起义。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参谋长,二野第四兵团第十四军副军长,云南军区副参谋长,昆明军区副参谋长,云南军区副司令员,云南省副省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3)牛化东,西北军新编第十一旅副团长。1945年参与领导该旅于陕西安边起义。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编第十一旅副旅长、三边军分区副司令员兼新编第十一旅副旅长,宁夏军区参谋长、银川军分区司令员、宁夏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14)廖运周,国民党一一○师少将师长,黄埔五期。1948年11月27日,率一一○师师部和两个团5000人,起义成功,使黄维突围计划失败。任沈阳炮兵学校校长兼党委副书记、吉林省体委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5)李时雨,汪伪政府上海保安司令部军法处长等职,军统上海区第二站第二组少将组长。1949年4月,按照党组织的指示,由上海到达香港后,取道天津来到北平,分配到中央社会部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及统战部门工作过。

    (16)阎又文,国民党高级将领傅作义秘书、少将新闻处长。整个抗日战争时期,这个高级内线一直没有被启用。曾代表傅作义与中共和谈。后成为水利部部长傅作义的办公厅主任

发表于 2010-11-12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单不够全啊,著名的谍战玫瑰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单不够全啊,著名的谍战玫瑰呢?
海之子 发表于 2010-11-12 13:32



    这个……就由你来补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2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克农不是第一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2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atade 于 2010-11-12 19:42 编辑

郭汝瑰(1907~1997)  原名郭汝桂,重庆铜梁人。1926年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1927年春受吴玉章指派四川,在其堂兄郭汝栋军中任排、连、营长,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失去党的联系后赴日留学。抗战时期,参加凇沪及武汉战役、长沙第三次会战,立有战功。1945年12月和1946年3月,两次在重庆密见董必武并接受指示继续在国民党内部、解放战争时期在蒋介石身边工作,为中共中央提供国民党军队的重要情报。1949年任叙泸警备司令和国民党第22兵团司令,12月11日率领国民党72军在四川宜宾起义。建国后,历任川南行署委员兼交通厅厅长、南京军事学院教员、全国政协委员、中苏友好协会会长等职。1980年重新入党。主编和著有《中国军事史》、《郭汝瑰回忆录》。1997年10月23日,因车祸与世长辞,享年90岁。中央军委在为他举行的追悼会上,赞颂他的一生是“惊险曲折、丰富深刻的一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2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很多啊
每个人的经历拍成电影都很精彩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3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名的战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3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向伟大的先烈们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3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结局很惨的上海市副市长潘汉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3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潘汉年,江苏宜兴归径乡人。1924年,主编《洪水》。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革命军报》总编辑,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左翼文化总同盟中共党组书记、中共江西苏区中央局宣传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兼地方工作部部长等。1936年, 任中共与国民党谈判代表。1937年9月,任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主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在上海等地领导对敌地下斗争和开展统战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社会部部长和统战部部长、上海市委副书记和第三书记、上海市副市长。1955年4月3日, 因“内奸”判刑。1977年含冤病逝。临终前与爱妻董慧女士软禁于湖南茶陵米江茶场(湖南省第三劳改场)。1982年8月,被中共中央平反昭雪,公开恢复名誉。


  潘汉年1906年1月12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县陆平村。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开始负责文化统一战线工作,30年代初期负责做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工作。遵义会议后,奉中央指示前往上海恢复白区工作以及打通与共产国际的联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主要从事上层统战、国共谈判、民主党派、国民党起义投诚等统战工作。他是党在白区统战工作的重要领导者、指挥者和实践者。建国初期,他成功开展了上海工商界统战工作。对潘汉年在统战工作等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毛泽东同志曾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一些场合,给予高度评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27 14:52 , Processed in 0.24892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