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23|回复: 14

中华书局 中华文史新刊——古代文学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5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季士风与文学》
  丛 书 名:中华文史新刊
  定    价:43元
  作    者:刘婷婷 著
  发布日期:2010-8-30
  页    数:348页
  字    数:320千字
  包    册:12
    ISBN  :978-7-101-07450-5
  版    式:简体横排
  装    帧:平装
  版    次:1-1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宋季三朝以及二王时期的五十余年是宋代国家持续衰蔽终至不可收拾的时期,也是宋代文学史上文学创作停顿、沉淀、总结的一个时期。宋季虽然文学总体成就不高,也存在着问题,但出现了一些值得深究的文学现象,这些都与宋季衰世中的士风密不可分。本书立足于宋季士风,探讨宋季的“国运之隆替,人才之高下,体制之因革”与学术之走向,在努力还原当时政治文化的基础上来尽量重现宋季文人的生存状态、思想行为及由此形成的宋季诗、词、文之风貌。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史之乱与盛唐诗人--中华文史新刊》
  丛 书 名:中华文史新刊
  定    价:38元
  作    者:吕蔚 著
  发布日期:2010-8-18
  页    数:264页
  字    数:300千字
  包    册:15
    ISBN  :978-7-101-07491-8
  版    式:简体横排
  装    帧:平装
  版    次:1-1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稿通过对安史之乱前后的诗人群体及其创作的研究,认为再安史之乱及其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诗歌层面上的盛唐气象仍在延续,只是诗人在保持激情昂扬的同时,多了一份冷静的思考,一份务实的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诗研究史稿--中华文史新刊》
  丛 书 名:中华文史新刊
  定    价:56元
  作    者:王友胜 著
  发布日期:2010-8-11
  页    数:360页
  字    数:300千字
  包    册:11
    ISBN  :978-7-101-07400-0
  版    式:简体横排
  装    帧:平装
  版    次:1-1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本稿系国内第一部对苏轼诗歌的研究历史作全面系统分析的专著,主要创获有:

1.对历代苏诗的注释著作作系统的研究,对每种重要笺注本,举凡编撰缘起、成书过程、编次体例、成就、局限与影响等问题,均作深入探讨。

2.对历代苏轼诗集的编刻,对苏诗的辑佚、辨伪和系年等问题作了稽考。

3.对历代苏诗论评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再评述,尤对每一时期的主要相关文学流派及主要苏诗研究者的苏诗观,给予相当分量的学术述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叶燮与岭南三家诗论比较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丛 书 名:中华文史新刊
  定    价:48元
  作    者:董就雄 著
  发布日期:2010-5-14
  页    数:324页
  字    数:300千字
  包    册:14
    ISBN  :978-7-101-07215-0
  版    式:简体横排
  装    帧:平装
  版    次:1-1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明清论诗的焦点是宗唐宗宋、崇古与否的问题,岭南三家(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早发不拘唐宋、求新求变而自成面目、吟咏真情之见,但学者却多将之独归功于叶燮。本书采用比较研究法,得出以下新成果:一,考证叶燮对三家之认识及与梁氏的密切交往;二,论证和确立三家诗论是叶燮《原诗》理论重要来源之一;三,析出叶氏论诗的两大核心及别于三家的价值;四,厘清《原诗》理论的其他来源;五,重估三家与叶燮在中国诗论界之地位。

目录
序一  
 序二  
 第一章 绪论  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章节安排  
  第三节 前人相关研究综述  
 (一)有关叶燮与岭南三家比较之研究  
 (二)叶燮研究  
 (三)岭南三家研究  
 (四)小结  
 第二章 明代与清初各派的诗论主张  
  第一节 明代主要诗论主张  
 (一)主张复古的前后七子及胡应麟  
 (二)主张独抒性灵的公安派  
 (三)主张以厚济灵的竟陵派  
 (四)调和前后七子以及公安、竟陵派的陈子龙  
 (五)主张诗以载道、以自然为宗、题材多样化的陈献章  
  第二节 批评前后七子和竟陵派、标举宋元诗的虞山派  
 (一)钱谦益  
 (二)冯舒、冯班  
  第三节  主张诗须有益于天下,反对摹拟,崇尚创作自由,强调忠须出于真的顾炎武   
  第四节 诋前后七子拟古,主唐音、重比兴寄托之吴乔  
  第五节  缘情以为诗,宗唐诗、崇杜甫、轻宋诗、务归典雅,与王士 并称“南朱北王”之朱彝尊   
  第六节  先宗唐、后主宋、复归唐、主神韵,欲调和各家之王士    
  第七节 小结  
 第三章 岭南三家之诗论概述  
  第一节 屈大均  
  第二节 陈恭尹  
  第三节 梁佩兰  
  第四节 小结  
 第四章 叶燮诗学之形成及其诗风与诗论  
  第一节 家学渊源及学诗过程  
  第二节 诗风  
  第三节 《原诗》之成书  
 (一)写作动机  
 (二)成书过程  
 (三)历来学者对《原诗》之评价  
  第四节 小结  
 第五章 叶燮与岭南三家诗学之渊源  
  第一节 叶燮与梁佩兰交游考  
  第二节 叶燮对屈大均、陈恭尹之认识  
  第三节 小结  
 第六章 叶燮诗论本体观与岭南三家之比较  
  第一节 追求儒学的纯正  
  第二节 诗载六经之道  
  第三节 雅为诗之源与流  
  第四节 感物起兴,本于自然  
  第五节 格物穷理为诗之始  
  第六节 小结  
 第七章 叶燮诗论发展观与岭南三家之比较  
  第一节 不以朝代为升降  
  第二节 重变  
  第三节 踵事增华  
  第四节 小结  
 第八章 叶燮诗论创作观与岭南三家之比较  
  第一节 一般创作条件及理念  
 (一)论创作的基本条件:理、事、情、才、胆、识、力  
 (二)论创作的基本条件:气  
 (三)论创作的基本条件:志与胸襟  
  第二节 诗的内容与形式  
 (一)薄模仿、求新变  
 (二)情感须真挚  
 (三)文质并重  
  第三节 境界的追求  
 (一)凭想象力以求神明之境  
 (二)意象比兴以期含蓄,析事穷理以求独到  
 (三)追求自然的妙境  
  第四节 其他创作技巧  
 (一)用事遣词如用兵  
 (二)写诗如写画  
  第五节 小结  
 第九章 叶燮诗论鉴赏观与岭南三家之比较  
  第一节 重视人品与诗品之统一  
  第二节 推崇杜甫式之“善变”  
  第三节 不拘唐宋  
  第四节 反对摹古剽窃  
  第五节 厌弃浅俗新野  
  第六节 小结  
 第十章 叶燮诗论探源及岭南三家诗论之应有地位  
  第一节 岭南三家诗论对叶燮的影响  
  第二节 叶燮诗论的其他来源  
  第三节  岭南三家及叶燮诗论在文学批评史中地位之再评估   
  第四节 小结  
 第十一章 结论  
 参考文献  
  甲、书籍  
 (一)中文专书  
 (二)翻译书籍  
  乙、论文  
 (一)学位论文  
 (二)期刊论文  
 后记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敦煌变文的口头传统研究》
  丛 书 名:中华文史新刊
  定    价:38元
  作    者:富世平 著
  发布日期:2009-12-17
  页    数:252页
  字    数:250千字
  包    册:16
    ISBN  :978-7-101-07106-1
  版    式:简体横排
  装    帧:平装
  版    次:1-1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敦煌变文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本论文围绕变文的口头传统,以口头性为突破点,探讨了变文之“变”的渊源和变文的分类,追溯了变文的口头性历史传统,认为变文是一种口头性文学,并对变文的文本类型、文本特点、审美风格与审美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并具体论证了变文中的时间程式、情感程式、引导性程式和典型情节,进一步说明了变文的程式化特点和程式在变文中的广度、频度,对敦煌变文作了较为系统的阐释。

目录
绪论 敦煌变文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
一、敦煌变文研究的主要成就 
二、敦煌变文研究的不足 
三、立论的角度:口头传统 


第一章 敦煌变文研究中的基本问题阐释 
第一 节 变文之“变”的含义与渊源 
一、六朝乐府中的“变” 
二、变文之“变”的渊源 
三、变文之“变”的演变  
第二 节 变文的分类及其文体特征问题 
一、学术界研究的简单回顾 
二、敦煌写卷中“变”类作品的标题情况 
三、变文的分类问题 
四、变文的文体特征问题  


第二章 敦煌变文口头性的历史传统 
第一 节 转变艺术的口头性与变文的起源问题 
一、转变艺术的口头性 
二、学术界关于变文起源问题研究的简单回顾 
三、敦煌变文的起源问题  
第二 节 佛经的口头性与变文的口头传统 
一、佛经传承的口头性特点 
二、佛教经典的口头性特征 
三、佛教经典与变文的口头传统  
第三 节 佛教唱导的口头性与变文的口头传统 
一、“诵经”、“经师”对转变艺术的影响 
二、佛教唱导的口头性 
三、唱导“旧本”的来源 
四、唱导与变文的口头传统  
第四 节 中国传统说唱的口头性与变文的口头传统 
一、中国传统说唱对唱导、转变的影响 
二、中国传统说唱的口头性 
三、转变艺术的口头传统  


第三章 敦煌变文的文本类型与文本特点 

第一 节 转变艺术的文本化过程 
一、转变艺术文本化的主要原因 
二、转变艺术文本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三、转变艺术文本化的影响  
第二 节 敦煌变文的文本类型 
一、变文复杂的文本形态 
二、变文的文本类型  
第三 节 敦煌变文的文本特点 
一、没有或不能确定“母本” 
二、变文在口头传承中的变异 
三、变文在传抄中的变异  


第四章 敦煌变文程式分析(上) 
第一 节 变文中的程式及其意义 
一、变文中的程式 
二、变文中程式的意义  
第二 节 变文中的时间程式 
一、变文中的时间程式 
二、变文时间程式的来源  
第三 节 变文中的情感程式 
一、悲伤的程式化表现 
二、高兴的程式化表现 
三、愤怒的程式化表现  


第五章 敦煌变文程式分析(下) 
第一 节 变文中的引导性程式 
一、说唱交替时的引导性程式 
二、景物描写的引导性程式 
三、内心描写的引导性程式  
第二 节 变文中的典型场景 
一、梦境的描写 
二、祭祀的描写 
三、夸艺的描写  
第三 节 变文程式化创编所带来的文本缺陷 
一、人物描写的不一致 
二、变文中其他的不一致  


第六章 敦煌变文的审美风格与审美特征 
第一 节 说和听的艺术:一种双向交流的审美形态 
一、听众在创作中的作用 
二、变文中的“听”和“说” 
三、变文文本的综合性特点  
第二 节 亦真亦奇的审美风格 
一、传奇式审美风格 
二、拟客观化风格 
三、变文的语言风格  
第三 节 民众审美文化心理的集中展示 
一、普通民众声音的集中展示 
二、普通民众的理想与生活 
三、普通民众的人伦准则 
四、民风民俗的描绘  


结语 
主要引用参考书目 
后记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蔡邕评传》
  丛 书 名:中华文史新刊
  定    价:29元
  作    者:高长山 著
  发布日期:2009-11-16
  页    数:172页
  字    数:150千字
  包    册:22
    ISBN  :978-7-101-07026-2
  版    式:简体横排
  装    帧:平装
  版    次:1-1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东汉末年文坛领袖蔡邕为研究对象,主要论述蔡邕儒道兼修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揭示其作品的多元指向及复杂内蕴,及其在书法领域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建树。梳理出在汉末涌动的新思潮中,蔡邕所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以及这种新思潮与魏晋风度、魏晋玄学的内理联系,从而重新界定蔡邕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导 言 1
第一章 家学渊源与儒道思想兼修 
第一节 家学交游奠定的人格基础 
第二节 儒道兼修奠定的思想基础 
第三节 文化评价奠定的行为基础 
第二章 对“礼”学的传承与解读新变 
第一节 “月令”发展源流 
第二节 解读《礼记·月令》的新特点 
第三节 解读《礼记·月令》的思想新变 
第三章 荐奇人赏奇文的一代文宗 
第一节 对文苑奇才的荐举提携 
第二节 对奇文异书的欣赏认同 
第四章 人物品鉴的理论总结和文学显现 
第一节 纯性淑质的礼赞 
第二节 聪睿智慧、明达清朗之美 
第三节 中庸的素淡化和兼德化 
第五章 兼具作家和琴师身份的艺术创造 
第一节 和荣辱毁誉相伴随的琴缘 
第二节 写实求真、穷形尽相的《弹琴赋》 
第三节 清切哀伤、诗体古旧的《琴操》 
第六章 扮演学者和才子角色的文学实践 
第一节 题材和文体的定向选择 
第二节 于才情和故实中间穿行 
第三节 在中心与边缘之际徘徊 
第四节 文学审美的嬗变与对魏晋文学的启迪 
第七章 书法技巧理论的初创和艺术呈现 
第一节 从书法实践到理论提升 
第二节 《九势》对书法的审美观照 
第三节 对魏晋书法理论确立的引导和启迪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毛诗正义》研究——以诗学为中心》
  丛 书 名:中华文史新刊
  定    价:26元
  作    者:杨金花
  发布日期:2009-8-17
  页    数:160页
  字    数:150千字
  包    册:24
    ISBN  :978-7-101-06800-9
  版    式:简体横排
  装    帧:平装
  版    次:1-1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以孔颖达《毛诗正义》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学与经学关系角度切入对它进行研究,选题比较新颖;同时《毛诗正义》是汉学宋学的承上启下之作,研究、分析它在汉学宋学的转换中发挥的作用,可以为研究文学如何走出经学的笼罩这一课题提供可资参考的个案。与已有一些成果相比,本书客观系统地探讨了《毛诗正义》中以文学方法解诗的现象,分析了这样解诗的原因和目的,并对这种解诗方法的影响和意义进行了考评。

第一章 以文学手法解诗 
第一节 释字句篇章,依韵解诗 
第二节 以文逆意,以文势解诗 
第三节 比兴解诗 
第二章 以文学手法解诗的原因和目的 
第一节 情志一也:从本体论的角度疏通了文学与经学 
第二节 讴歌与今诗:从发生学的角度疏通了文学与经学 
第三节 以文学手法解诗的目的 
第三章 《毛诗正义》诗学观评价 
第一节 以文学手法解诗对后世的影响 
第二节 以文学手法解诗的意义 
参考资料 
后 记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宋末元初四明文士及其诗文研究》
  丛 书 名:中华文史新刊
  定    价:56元
  作    者:杨亮 著
  发布日期:2009-7-2
  页    数:412页
  字    数:300千字
  包    册:10
    ISBN  :978-7-101-06714-9
  版    式:简体横排
  装    帧:平装
  版    次:1-1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戴表元、袁桷为宋元之际著名学者、文学家,也是浙东四明文士群体中的代表人物,其言行著述对元代的文学理念和诗文转型都产生过较大的影响。本书在重点分析袁、戴等人物个案的基础上,对宋末元初的四明文士作了群体考索,并编撰了四明文士活动年表,有助于对这一时期文学、学术嬗变轨迹的研究,对推进文学史建设有积极的意义。

目录
导言  
 第一章 四明文士心态及政治倾向发微  
 第一节  宋元易代之际四明文士心态变化与遗民意识蠡测   
 第二节 易代之后生活境遇的改变与心态之蠡测  
 第三节 宋元易代之后心态及政治立场之蠡测  
 第四节 袁桷心态及政治倾向蠡测  
 第二章 四明文士文学理论及其主张  
 第一节 文学理论主张背景之考察  
 第二节 诗贵精专说的提出  
 第三节 前人诗学资源的广泛借鉴  
 第四节 袁桷对戴表元理论的继承与发扬  
 第三章 前期四明文士舒岳祥、戴表元诗文活动研究  
 第一节 遗民视角下舒岳祥等人的诗歌  
 第二节 由外向内的转向:个人叙事视角的转换  
 第三节 宋末元初辞赋风向之转变  
 第四节 戴表元辞赋:哲理世界的深化与拓展  
 第四章  后期四明文士袁桷任职翰林国史院机构变迁及文士活动   
 第一节 翰林国史院机构之沿革  
 第二节 翰林国史院地址之变迁  
 第三节 袁桷任职之翰林国史院职能变化及扩大  
 第四节 翰林国史院文士及大都文士群体之活动  
 第五章 后期四明文士袁桷诗文活动研究  
 第一节 元代馆阁及馆阁体含义之探讨  
 第二节 四明文士袁桷各体诗歌及其实践  
 第三节 元初文坛格局与袁桷散文背景的考察  
 第四节 袁桷散文师法渊源及实践  
 结语  
 附录 四明文士活动年表  
 主要参考文献  
 后记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宋初百年文学复兴的历程》
  丛 书 名:中华文史新刊
  定    价:48元
  作    者:张兴武著
  发布日期:2009-5-13
  页    数:324页
  字    数:300千字
  包    册:12
    ISBN  :978-7-101-06527-5
  版    式:
  装    帧:
  版    次:1-1
  开    本:

内容简介:
本书以宋初百年(961-1057)为研究时限,分专题研讨了宋初百年文学复兴的历程,多角度考察了皇权政治、科举制度、学术思潮、朋党斗争等时代因素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复杂关系,深入分析了诗文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内在轨迹,反思并修正了一些几近成说的学术观点。

目录
引言:以问题为先导的艰难求索
第一章:百废待兴的文学环境
第一节:图书的搜集、整理、刊刻与编纂
第二节:宋初作家的地域分布
第三节:学校兴废与人才的培养
第二章:宋初文坛的冲突与对话
第一节:南北文臣政治地位的悬殊差异
第二节:科举取士过程中的重北抑南
第三节:南文北进与文坛风气的转移
第四节:北道南移与儒学精神的回归
第三章:文道传统的缺失与修复
第一节:儒道衰替与宋初经学家的艰难探索
第二节:文学创作走出乱世阴影的漫长历程
第三节:文道传统得以修复的基本标志
第四章:文学变革的人格及情感动因
第一节:创作主体人格内涵的丰富与扩大
第二节:“文士”情怀的传承与超越
第三节:“复合型主体”的价值判断及情感境界
附论:《庆历圣德诗》与北宋中期政治文化的转型
第五章:示范性经典的更替与宋初文学之转型
第一节:诗效“元白”:“次韵相酬”的艺术需求
第二节:宗尚玉溪:风雅遽变的艺术契机
第三节:“《文选》烂”而“秀才半”
第四节:“韩、柳”承尊与诗文艺术之转型
第五节:“杜诗”经典价值的最终确立
第六章:溪流灌注,百川归海——宋初诗歌发展三个阶段的艺术考察
第一节:五代遗音及王禹偁诗歌艺术的超越
第二节:重学之风与“崑体诗”的兴盛
第三节:“欧梅”新声再变风雅的艺术功绩
第七章:“崑体”文学生态及其创作主体的文化特征
第一节:皇权重建过程中的赋颂需求
第二节:南方士人以文学为进身之阶的必然选择
第三节:望族文化心理的成熟与“西崑余绪”
第八章:骈散并驰,文质兼修——宋初文章由衰到盛的艺术演进轨迹
第一节:北宋文章初兴于骈体
第二节:道学家的“古文”理论与创作实践
第三节: “古文”艺术的继承与超越
第九章:北宋“太学体”文风新论
第一节:“太学体”并非“古文”
第二节:“太学体”应试文风的形成与蔓延
第三节:“庆历之学”与“太学新体”
第十章:欧阳修诗文革新的对象及任务
第一节:欧、梅不与“西崑”为敌
第二节:科考改革并非革新诗文之手段
第三节:欧阳修诗文革新的对象及任务
第十一章:宋初隐君的人格变迁与诗风走向
第一节:世风与隐风
第二节:经义之学与文章之士
第三节:隐逸诗风的南北差异
征引书目

儒道实践精神启迪下的宋初文学观照(代序)
韩经太



    阅读张兴武教授新著《宋初百年文学复兴的历程》(以下简称《历程》),在感佩其为人勤奋而著述丰硕、治学严谨而考论审慎之余,不由联想到学界近年对陈寅恪先生治学心境的领悟:“将来所止之境,今固未敢断论。惟可一言以蔽之曰,宋代学术之复兴,或新宋学之建立是已。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窃以为,兴武新著反复申说的“儒道实践精神”,在被确认为宋代文学复兴的内在精神支柱的意义上,想必与陈寅恪先生心目中“造极赵宋之世”的华夏文化精神“通其意”吧!唯其如此,我又以为,《历程》本身亦可以视为儒道实践精神启迪下的“新宋学”探询。
    中国民族自古好以“百年”为期而论事述史,这是否体现着华夏民族特有的大历史节奏感呢?比如兴武新著关于“宋初百年文学”的概念,就来自于欧阳修《苏氏文集序》中所流露出来的大体以百年为期的文章盛衰言说,在这个意义上,兴武之论颇有接着欧阳修来述说的意味,并以此而寓意丰满。“百年”之思,一般总是关乎大计的。所以,《历程》有关“文学复兴历程”的概念,就绝非人们一般理解所谓“宋初三体”时意识到的那样,仅仅视其为“宋调”确立之前的准备功夫。尽管欧阳修主要基于文章复古立论,尽管“古文始盛”与“文学复兴”两个概念之间尚有差异,但兴武教授的“百年”大判断因此而体现出透过局部现象来把握整体命脉的学术理路。再说,统揽丰富史料而分专题进行专门化的细密分析,进而又致力于提炼核心理念于系列专题之间,这本身就富于方法论的意义。
确认欧阳修开创有宋一代文风,自然是学界共识,欧阳修嘉祐二年权知贡举的革新成就,也早有学者为之申说,但此二者之间所涵涉的复杂现象,以及这些现象相互纠葛着所牵扯到的社会文化问题,仍构成为一个既深且广的学术探究的空间。兴武教授深入其间而作细密考察,通过文献细读和逻辑推导,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自然意味着对某些既定认识的反思,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历程》的功夫并不仅仅在细密而精审。譬如,关于“文道传统得以修复的基本标志”问题,该书着眼于庆历前后范仲淹、欧阳修注重吏政的儒道实践精神,并特别阐发了“先策论后诗赋”这一科举新制的意义,可见其对“文道”的阐发,乃基于当时欧阳修倡导“文士”须关心“百事”这一要义而申论,富含“接着说”的意味。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其言下之“文道”便具有“文”“道”合一的特性,惟其就“文”“道”合一而讲“文道”,并且是以“儒道实践精神”为内在支撑,所以,其所谓“文”者也就不限于古文一系,亦惟其不囿于古文而立说,故而能正视宋初文章兴于骈体的事实。
《历程》提出“复合型主体”一说,整合务实致用的开拓精神、超越个人得失的体“道”意识、情理互通的人格魅力于一体,凸现出特定文化思想背景下文学主体自觉的特殊内涵,启人深思。就像当今读者不宜用现今的“文学”观去理解宋初的“文学复兴”一样,自然也不宜用现今的“文学主体”理念去衡量此间所谓“复合型主体”,否则,将难以理解“复合型主体”一说的特殊文化意蕴。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有关古今“文学”观念的辨析可以被忽略,而只是说,在我们一般性地达成中国古代文学整体上具有“泛文学”性这一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探询应指向这种“泛”而不“纯”现象背后的文化精髓。恰恰在这一方面,《历程》一书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分析和阐述:“如果说‘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格自觉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道’性修养,显示着范、欧等人作为参政主体和学术主体的时代特征性,那么《醉翁亭记》等名作对个性自由的张扬,则表明新的文学创作主体正在向生命和情感的真实回归。”我以为,此间概括出来的“参政主体”、“学术主体”和“创作主体”,再清晰不过地解析了所谓“复合型主体”的结构内容,而集此三者于一体的实践主体精神,不也正是宋代作为一个崇尚思理的时代所普遍讲求的核心课题吗?把握住此间奥秘,讲透了此中原理,就等于阐发了中国古代文学虽是“泛文学”而有其“主心骨”的文化底蕴。
    “宋学”以及宋代文学的历史展开形态,无论对文学史界还是思想史界来说,都不是陌生的研究领域,先此而问世的论著堪称丰富,其间关键性的问题,更是世所瞩目。于是,凡《历程》创见所指,必与先见成商榷之势,此亦刘勰“有同于旧谈者,非雷同也,势自不可异也。有异乎前论者,非苟异也,理自不可同也”之义。于与旧说商榷处见新意,恰是兴武新著的特色之所在。欧阳修作为“复合型主体”的典型人物,其集参政、学术、创作于一体的重大实践行为之一,无疑正是嘉祐二年权知贡举事件,以及与此直接相关的遏制“太学体”问题。讨论宋初百年文学发展历程,不能不格外重视这一事件和相关问题。关键在于,真正显示研究深度的讨论,不仅需要提供前人未曾发掘的新材料,而且要基于这些新材料来展开更为全面、透彻的论证和解说。《历程》为此设立专章展开讨论,如果说其阐述欧阳修并不反对“西崑体”者,尚属学林渐有之共识,那么,其发掘新材料以证明“太学体”非属“古文”,论证庆历四年、嘉祐二年科考事案旨在优化“人才”标准,进而阐释欧阳修诗文革新乃以通古今之变、析文道之争、合南北文风为主要任务,就属于学术创见了。当然,其结论作为自洽之一家言,可期待学林同仁的评议。可喜的是,其论证本身,已然有启示于学界从容展开的进一步讨论,其所发掘的新材料,也为进一步的学术探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兴武教授研究五代宋初文学有年,著述颇丰,以文献功夫而兼思辩之长,有望大成。鉴于学界向来有能考据者每不善论辩,而善论辩者又难工考据之情形,这种兼攻考论的学术风格,尤其是以细密分析为基础而提升到价值判断层面,从而避免细碎化,更是值得倡导的。
新著问世,有益学林,先睹为快,有感而发,是为序。



时二零零八年初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元代平话研究:原生态的通俗小说》
  丛 书 名:中华文史新刊
  定    价:38元
  作    者:卢世华 著
  发布日期:2009-4-24
  页    数:256页
  字    数:260千字
  包    册:16
    ISBN  :978-7-101-06536-7
  版    式:简体横排
  装    帧:平装
  版    次:1-1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以现存“元刊全相平话五种”和《五代史平话》为研究对象,首先论述宋代讲史口头创作向元代平话书编写的发展过程;其次探讨平话的成书方式、成书时间和作者等;最后对平话进行全面分析。本书认为,尽管平话在艺术上显得很粗糙,但它是明清通俗小说形成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是研究中国白话小说史不可或缺的一个阶段,其小说史的意义非常重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古文学制度述考》
  丛 书 名:中华文史新刊
  定    价:56元
  作    者:饶龙隼 著
  发布日期:2009-4-21
  页    数:364页
  字    数:370千字
  包    册:11
    ISBN  :978-7-101-06542-8
  版    式:简体横排
  装    帧:平装
  版    次:1-1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有言用形态、用象形制、著述体例三组系列论文,旨在修复文学制度观念,并践行一条研究思路。它倡导“一切都得从源头做起”,综合利用考古发现、原始宗教、神话传说、民族遗存、殷墟甲骨、殷周金文、群经诸子及其传释疏证等方面材料,并引入中国固有的文学制度观念,来描述考原上古文学的制度内涵。这样做,并不是漠视艺术哲学和审美心理内涵,而是让此类危微因素落实到制度层面,使之支撑在中国文学自身的规定性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元诗文与文献研究》
  丛 书 名:中华文史新刊
  定    价:42元
  作    者:王树林 著
  发布日期:2008-11-29
  页    数:312页
  字    数:260千字
  包    册:12
    ISBN  :978-7-101-06237-3
  版    式:简体横排
  装    帧:平装
  版    次:1-1
  开    本:32开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金元文学家的创作论、文风的发展嬗变以及对金元诗文的深入考证。作者对所涉金元文献皆溯流探源,辨伪存真,辑佚补缺。时出新见,多有创获。不仅勾勒出金元文学史的发展脉络,而且阐明了金元诗文的文学、文化价值。

目录
序一  邓绍基 1
 序二  李修生 7
金末文风嬗变与元好问的散文审美理论  
程钜夫江南求贤与元初南北文风融合  
马祖常散文的文化成因及审美特质  
元末诗人叶颙生平与创作考论  
金末诗僧性英禅师考论  
文学家兼地理学家的元代道士朱思本  
元南方正一教道士马臻、陈义高、朱思本诗文集论考  
杨维桢的散文评价、文集版本及辑佚问题  
杨维桢诗集、赋集版本流变考  
《全元文》中程文漏收文拾辑及生平著作考  
《全元文》中宋禧漏收文拾辑及生平著作考  
《文章精义》作者考辨  
《水东日记》中一篇元人文论之作者悬案释疑  
金人存世诗文集九种叙录  
杨奂、杨弘道等蒙元北方十家文集考略  
元代河南三先生文集叙考  
元代江西程钜夫、周伯琦等七家诗文著作述考  
元中后期顾瑛等吴中五家诗文集汇考  
元中后期安徽贡奎、贡师泰、余阙等八家诗文集汇考  
元代两浙十二家诗文集述考  
后 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牡丹亭》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
  丛 书 名:中华文史新刊
  定    价:42元
  作    者:谢雍君 著
  发布日期:2008-8-12
  页    数:284页
  字    数:210千字
  包    册:14
    ISBN  :978-7-101-06208-3
  版    式:简体横排
  装    帧:平装
  版    次:1-1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古代戏曲专题研究著作。绪论概要地说明了本研究的对象、方法、目的和内容。第一至五章,深入考察了《牡丹亭》所描述的经典阅读和自然感发两种情爱发生方式、感梦身亡和发情止礼两种情爱实现方式的文化内涵,及其对明清女性可能产生的情感教育作用。结语扼要论述了明清戏曲女性情感教育的基本特色与社会意义。书后附录“《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评语辑录”。有助于充实并推进中国古代女性文学艺术教育、中国古代和现代女性教育的研究,也拓宽了中国古代戏曲史研究领域的学术空间。

目录
序 郭英德
绪论
一、中国古代女性文学艺术教育研究述要
二、明清戏曲与女性情感教育之间的密切关联
三、本书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四、《牡丹亭》女性情感教育的对象类型



第一章“世间只有情难诉”
——《牡丹亭》的至情思想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
一、《牡丹亭》的至情思想及其文化语境
二、明清文人对至情思想的评价与女性接受
三、明清女性的至情思想与情感教育
四、余论



第二章“为诗章,讲动情肠”
——杜丽娘的经典阅读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
一、明清女性的私塾教育与经典阅读
二、杜丽娘的经典阅读与情爱发生
三、明清女性的《牡丹亭》阅读与情感教育
四、余论



第三章“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杜丽娘的自然感发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
一、古代女性的怀春伤春与自然感发
二、杜丽娘的自然感发与情爱发生
三、明清女性对自然感发与情感教育的思考
四、明清女性的自然感发与情感教育
五、余论



第四章“景上缘,想内成,因中见”
——杜丽娘的感梦身亡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
一、杜丽娘的感梦身亡与情爱实现
二、情梦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
三、情死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
四、余论



第五章“始若不正,卒归于正”
——杜丽娘的“发乎情,止乎礼义”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
一、杜丽娘的“发乎情”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
二、杜丽娘的“因情感梦”与“从一而终”
三、杜丽娘的“止乎礼义”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
四、余论



结语明清戏曲女性情感教育的特色与意义
一、明清戏曲女性情感教育的特色
二、明清戏曲女性情感教育的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评语辑录
后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
  丛 书 名:中华文史新刊
  定    价:28元
  作    者:熊海英 著
  发布日期:2008-6-10
  页    数:208页
  字    数:200千字
  包    册:18
    ISBN  :978-7-101-06139-0
  版    式:简体横排
  装    帧:平装
  版    次:1-1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探讨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的关系。列述了怡老率真会、曝书会、茶会、中秋聚会和诗社等文人集会的新变,分析了北宋文人集会格调文雅化、关系平等化、创作多样化和雅集风气下移的特质,指出集会诗具有竞技和谐谑的特点,题、序、注、诗四位一体,偏重于人文题材;集会中的诗歌批评,明显影响了宋诗及诗歌体派的发展。本书通过北宋文人集会的高雅文化品格、快乐情感基调与群体活动方式,挖掘出北宋文人集会体现的思想和社会渊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宋词题材研究》
  丛 书 名:中华文史新刊
  定    价:48元
  作    者:许伯卿 著
  发布日期:2008-5-16
  页    数:368页
  字    数:350千字
  包    册:10
    ISBN  :978-7-101-05984-7
  版    式:简体横排
  装    帧:平装
  版    次:1-1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由绪论、正论、结论三部分组成。
绪论阐述了宋词题材研究的现状、意义、目的和方法,并对题材的概念、题材分类的历史、方法和原则进行了重新审视,在此基础上,把宋词题材厘定为36类,为正论的研究和论述铺平了道路。
正论分上编、下编,分别从宋词题材构成的文本和社会文化背景,对宋词进行了多方位的审视。就传统词学观点——宋词题材狭深论、婉约正宗论,解析辨正;就宋代思想文化转型、新型南方文化、词体诗化理论、文学会社对宋词题材的影响,精研细讨。
在正论的基础上,结论对题材多样化、情志一体化的宋词发展趋向予以肯定。

目录
序    钟振振  1 
  绪 论 宋词题材研究的大历史观 
   第一节 宋词题材研究的现状    
第二节 宋词题材研究的意义、目的和方法    
第三节 对词体和题材概念的再认识    
第四节 题材分类的历史、方法和原则    
第五节 各题材类型宋词界定     
  上 编 宋词题材构成的文本解读 
  第 一章 传统词学命题辨正    
第一节 宋词题材“狭深”论辨正    
第二节   从宋词题材构成的历史演进再论“狭深”论之谬      
第三节 基于题材构成比较的婉约“正宗”论辨正    
第四节 词律的演进与词体的诗化     
  第 二章 宋词名篇题材构成考察    
第一节  界定宋词名篇、确定宋词选本的原则、标准和方法     
第二节 宋词名篇三百首及其题材类型    
第三节 解析宋词名篇题材构成     
  第 三章 宋代咏物词研究    
第一节 咏物词概念的界定及宋代咏物词的渊源    
第二节 宋代咏物词的题材构成    
第三节 宋代咏物词的发展脉络    
第四节 宋代咏物词兴盛的原因    
第五节 试论咏物词创新的前提     
  下 编 宋词题材构成的文化解读 
  第 一章  思想文化转型下的“雅”、“俗”变奏与宋词
题材构成     
第一节 国家制度的转型导致思想文化的转型    
第二节  多重“雅”、“俗”二元矛盾是宋代思想文化转型的表现形式     
第三节 “雅”、“俗”二元变奏对宋词题材构成的影响     
  第 二章  新型南方文化对宋词题材构成的浸染之功     
第一节 水土异质则人民异俗、文学异调论辨析    
第二节  新型南方文化的生成及其对宋词题材构成的浸染     
第三节 南北各省两宋词人作品题材构成统计与分析    
第四节 宋词题材构成之地域差异显微及个案举隅     
  第 三章  宋代词体诗化理论的演进及其对宋词取材
的影响
——兼论词体创作对词体诗化理论
演进的反作用力      
第一节 宋代词体诗化理论的演进历程    
第二节 考察词体诗化理论对宋词题材构成的影响    
第三节  论创作实践对词体诗化理论建设的启发和促进作用——以经典作家为例      
  第 四章 宋代文学会社与宋词题材构成    
第一节 宋代集会、结社之风的盛行    
第二节 宋代文学会社繁荣的原因    
第三节 两宋主要词社及其成员之确定    
第四节 词社影响宋词题材构成之考察    
第五节 “南宋有无谓之词以应社”辨     
  结 论 题材多样化、情志一体化与词体的成熟 
  第一节  题材多样化、情志一体化:文体自我实现的基本要求     
  第二节 敦煌词:题材多样化、情志一体化的词体原型    
  第三节 晚唐五代文人词:信仰沦落下的情感放纵    
  第四节  苏轼词:题材多样化、情志一体化与词体的成熟     
  第五节 “别是一家”:正变思想对词体发展的错位误读    
  参考及征引主要书目     
  后 记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9-28 06:28 , Processed in 0.04963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