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凉夜清

中华书局 古代文学研究著作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风貌(修订本)》
  丛 书 名:
  定    价:22元
  作    者:余恕诚 著
  发布日期:2010-4-27
  页    数:216页
  字    数:240千字
  包    册:12
    ISBN  :978-7-101-07279-2
  版    式:简体横排
  装    帧:平装
  版    次:1-1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就唐诗总体风貌、唐诗各阶段风貌、唐诗主要流派和主要体裁风貌展开论述。集中地从精神内质到外在表现,指出唐诗各方面的风貌特征,并对其根源进行分析探讨,寻求诗歌风貌与时代社会生活之间的中介,引向对唐代文化背景与唐诗创作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的学术专著。本书语言雅俗共赏、深入浅出、富于诗意,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与广泛的接受面,非常适合大学文科教学之用。  

目录
序   刘学锴 1
弁 言 1
第一章 唐诗对时代的反映及其所表现的生活美与精神美  
一、唐诗对时代反映的广度与深度 
二、唐诗所表现的生活美与精神美 
第二章 地域、民族和唐诗刚健的特质  
一、地域 
二、民族 
三、唐诗刚健的特质 
第三章 初唐诗坛的建设与期待  
一、宫廷诗在初唐诗坛的地位 
二、宫廷内外诗歌在发展中的互补 
三、风骨离不开性情——初唐诗坛的期待 
四、大潮涌起——伴随盛唐的各种社会条件对性情的催发 
第四章 盛唐气象  
一、盛唐诗歌风貌的主要特征 
二、雄壮浑厚与感激怨怼 
三、盛唐后期诗歌与前期诗歌在艺术风貌上的共同点 
第五章 中唐韩白诗风的差异与进士集团的思想分野  
一、中唐诗歌之变 
二、科举、文学、政治的三位一体 
三、韩诗——通之于儒学政教的雄桀瑰伟 
四、白诗——俊才达士的通脱自在 
五、以韩白为坐标看中唐诗坛的分野 
第六章 晚唐绮艳诗歌与穷士诗歌  
一、晚唐诗歌之变与诗人群体的划分 
二、晚唐穷士诗人的歌唱 
三、心灵世界与绮艳题材的开拓 
第七章 政治对李杜诗歌创作的正面推动作用  
一、唐前期的政治与李杜的理想 
二、进入朝廷——大诗人的高层政治体验 
三、后期——侘傺去国更不可没有政治的拨动 
四、从给予创作的推动作用看诗歌高潮期的时代政治特征 
第八章 唐代山水田园诗  
一、唐代山水田园诗创作的社会生活基础 
二、王孟韦柳山水田园诗的一般情况 
三、王孟山水田园诗的风貌特征 
第九章 唐代边塞诗  
一、唐代边塞诗的一般情况 
二、战士之歌和军幕文士之歌 
第十章 唐代叙事诗与叙情长篇  
一、叙事诗 
二、叙情长篇 
第十一章 几种主要诗体的艺术风貌  
一、唐诗的分体 
二、古体诗 
三、近体诗 
附录 文体交融与唐代诗文的变化革新  
一、诗格之变与文格之变 
二、中唐诗文互动的新形势与“以文为诗” 
三、既是变局又是开局 
参考文献 
后 记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敦煌讲唱文学写本研究》
  丛 书 名: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丛书
  定    价:25元
  作    者:[日]荒见泰史 著
  发布日期:2010-4-6
  页    数:256页
  字    数:200千字
  包    册:16
    ISBN  :978-7-101-07167-2
  版    式:繁体横排
  装    帧:平装
  版    次:1-1
  开    本:32开

内容简介:
本书为“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丛书”之一种。本书主要探讨变文特有的文体——散韵相兼的讲唱体的演变过程。

目录
目録
導言(1)
總論部
第一章從敦煌寫本中變文的改寫情況來探討五代講唱文學的演變
——以佛傳故事變文類作品爲中心
第一節前言
第二節什麽是佛傳故事變文類作品
第三節關於佛傳故事變文類的寫本
第四節佛傳故事經典及其敦煌的略要本
第五節講唱體寫本之間的記載的差異和
講唱體的演變
第六節韻文體在講唱體裏的運用和
講唱體的創新
第七節小結


第二章從新資料來探討目連變文的演變及其用途
——以上圖068、北京8719、北京7707V文書爲中心

第一節前言
第二節由上海圖書館藏《盂蘭盆經讚述》來看
目連變文的演變
第三節由北京8719(水8)來探討目連變文的
演變及其用途
第四節關於北京7707V《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
的一些問題 
[資料一]上海圖書館藏068《盂蘭盆經
讚述》 校録
[資料二]敦煌目連變文有關寫本目録

第三章從舜子變文類寫本的改寫情況來探討五代講唱文學的演化
第一節前言
第二節S4654《舜子變》及其文體
第三節P2721V《舜子至孝變文》及其文體
第四節從P2721V來看《舜子變》的演變
[資料一]S4654《舜子變》校録
[資料二]P2721V《舜子至孝變文》校録


各論部
第一章新發現北京本《衆經要集金藏論》的價值

第一節國家圖書館藏《衆經要集金藏論》的
發現
第二節北京8407《衆經要集金藏論》詳述
第三節佛教故事集成傳入日本及其用途
第四節從唱導的綱要底本到文學作品的
發展情況
第五節小結
[資料一]北京本《衆經要集金藏論》校録


第二章關於《佛説阿彌陀經押座文》的一些問題

第一節前言
第二節《佛説阿彌陀經押座文》、《莊嚴文》
寫本簡介
第三節關於殷62、北京8735寫本的
若干問題 
第四節小結


第三章關於地藏十王成立和演變的若干問題
——以敦煌寫本與大足石窟地獄變龕爲中心

第一節前言
第二節大足寶頂山石窟地獄變龕及其碑文
第三節關於十齋日信仰
第四節大足地獄變龕與十齋日信仰的關係
第五節道藏本十王經典類
第六節小結


第四章試談日本國學對日本變文研究的影響

第一節前言
第二節日本敦煌變文研究前史
第三節日本的敦煌變文研究和説話文學、
唱導文學
第四節唱導、繪解き(伴圖講唱)與變文
第五節小結
[資料一]日本學者敦煌變文及其有關研究
論文目録

後記

附佛傳故事變文寫本對照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
  丛 书 名:
  定    价:48元
  作    者:田晓菲 著
  发布日期:2010-1-18
  页    数:376页
  字    数:280千字
  包    册:10
    ISBN  :978-7-101-07126-9
  版    式:简体横排
  装    帧:平装
  版    次:1-1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不仅探讨梁朝的文学作品,更旨在检视梁朝文学生产的文化语境,就此提出一系列具有内在关联的文化史和文学史问题,重新评估和挑战对这一时代文化史以及文学史的现行主流观点,并探索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了中国文化传统中历来对梁朝的忽视与贬低。在这一意义上,作者希望本书对于梁朝的讨论,不仅会加深我们对于中国中古时代的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促使我们反思现当代中国国学研究乃至海外汉学研究中的“文化政治”问题以及意识形态取向。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梁武帝的统治

登基之前的岁月/
想象的族谱/
梁朝的政治文化/
“皇帝菩萨”/
最后的岁月/
第二章重构文化世界版图之一:经营文本
文本生产与传播/
书籍收藏与分类/
文学与学术活动/
第三章重构文化世界版图之二:当代文学口味的语境
“文化贵族”的兴起/
文学家族/
虚构的对立/
萧统和萧纲:个案研究/
梁代的文学口味/
结语/
第四章“余事”之乐:宫体诗及其对“经典化”的抵制
刘勰的焦虑/
博弈/
体痈:关于徐摛/
北人的裁决/
“主义”的陷阱:解读徐陵《玉台新咏序》/
春花飘落始自何时?/
断桥与六尘/
结语/
第五章幻与照:新的观看诗学
蜡烛小传/
梁前关于灯烛的诗文/
洞察现象界的真谛:佛教的“观照”/
观照的诗学/
水,火,风:体验幻象/
结语:烛光下的棋盘/
第六章明夷
少年时代/
年轻的雍州刺史/
人生的转折点/
春宫岁月/
感知与再现/
末年/
结语/

第七章“南、北”观念的文化建构
南北之争/
征服者的文学观/
想象北方:边塞诗的诞生/
造作的雄健:“北朝”乐府/
采莲:建构“江南”/
表演女性:吴声与西曲/
结语/

第八章分道扬镳
幸存者的回忆录之一:颜之推/
幸存者的回忆录之二:沈炯/
幸存者的回忆录之三:庾信/
尾声之一:杨柳歌/
尾声之二:真正的结局/
劫余/结语:梁朝形象的浪漫化
参考文献/

名词索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献与文心:元明清文学论考》
  丛 书 名:
  定    价:48元
  作    者:杜桂萍 著
  发布日期:2010-1-7
  页    数:268页
  字    数:300千字
  包    册:17
    ISBN  :978-7-101-07116-0
  版    式:简体横排
  装    帧:平装
  版    次:1-1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作者近十年发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文献》、《光明日报》等报刊杂志上的学术论文二十一篇,涉及元明清戏曲、小说、诗歌以及相关的文学史问题。这些文章如《论元杂剧与勾栏文化》、《南杂剧论略》、《论吴伟业对戏曲文体的选择》、《才子情结与尤侗杂剧创作》、《奇与畸:徐渭从事杂剧创作的心理机制》、《遗民心态与遗民杂剧创作》、《杨潮观生平创作若干问题考论》、《<小豆棚>作者曾衍东事迹考》等,都从原始文献出发,论述并考证其相关的文艺思想及文化现象。

目录
论元杂剧与勾栏文化        
色艺观念、名角意识及文人情怀
      ——论《青楼集》体现的元曲时尚        
元杂剧衰微探幽        
南杂剧论略        
孙悟空形象原型研究与石磐陀        
“奇”与“畸”:徐渭从事杂剧创作的心理机制        
论清代杂剧对徐渭《四声猿》的接受        
诗性建构与文学想象的达成
      ——论叶小鸾形象生成演变的文学史意义        
《杂剧三集》编纂问题考论        
遗民心态与遗民杂剧创作        
论吴伟业对戏曲文体的选择        
袁重其和《霜哺篇》略考        
才子情结与尤侗杂剧创作        
叶奕苞《经锄堂乐府》相关史实考        
苦闷  孤独  期待
      ——关于《聊斋志异》思想意蕴的一种阐释        
杨潮观生平创作若干问题考论        
同体异形:严监生、严贡生比较论        
徐爔生平事迹及杂剧创作新考        
《小豆棚》作者曾衍东事迹杂考        
《救夫记传奇》本事与近代戏曲的史实考索        
清杂剧之研究及其戏曲史定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陶渊明影像--文学史与绘画之交叉研究》
  丛 书 名:
  定    价:180元
  作    者:袁行霈 著
  发布日期:2009-11-30
  字    数:100千字
  包    册:18
    ISBN  :978-7-101-06804-7
  版    式:简体横排
  装    帧:精装
  版    次:1-1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现存关于陶渊明的绘画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取材于他的作品,如《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其中有些是组画,用一系列图画表现一个连续的故事情节;第二类取材于他的遗闻轶事,如采菊、漉酒、虎溪三笑等;第三类是陶渊明的肖像画,有的有背景,有的没有背景。本书即将这三类绘画分别考察,不仅介绍创作的背景、论述绘画的艺术,还分析创作者的心态,以及从中反映出的时代特征。成为艺术史与文学史交叉研究的典范之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戏文概论 谜史》
  丛 书 名:钱南扬文集
  定    价:32元
  作    者:钱南扬 著
  发布日期:2009-11-6
  页    数:344页
  字    数:240千字
  包    册:15
    ISBN  :978-7-101-06992-1
  版    式:简体横排
  装    帧:平装
  版    次:1-1
  开    本:32开

内容简介:
《戏文概论》是钱南杨专述宋元戏文的一本理论专著。本书对南戏产生的时间、原因及其流变、南戏剧本的形式、曲律及其存佚情况、南戏的演出等都作了详细的考述,是迄今为止最系统、最完整的南戏研究专著。《谜史》是第一部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研究谜语的起源与发展的论著。条理清晰,材料翔实,且多有创见。

目录
前言   


引论第一 
第一章 名称   
第二章 时代背景与经济条件   
第三章 戏文以前的古剧   


源委第二 
第一章 戏文的发生   
第二章 戏文的发展   
  第一节 在斗争中成长   
  第二节 地域的扩展   
  第三节 本身的壮大   
第三章 元明戏文的隆衰   
第四章 三大声腔的变化   
  第一节 一个变化的实例   
  第二节 海盐腔到昆山腔   
  第三节 余姚腔到青阳腔   
  第四节 弋阳腔及其支裔   


剧本第三 
第一章 一篇总帐   
第二章 存佚概况   
  第一节 流传者   
  第二节 失传者   
第三章 明剧本概况   


内容第四 
第一章 概观   
第二章 戏文三种   
  第一节 张协状元   
  第二节 错立身和小孙屠   
第三章 琵琶记   
第四章 荆、刘、拜、杀   


形式第五 
第一章 结构   
  第一节 题目   
  第二节 段落   
  第三节 开场与场次   
第二章 格律   
  第一节 宫调   
  第二节 曲牌上——引子、冲场曲   
  第三节 曲牌中——过曲   
  第四节 曲牌下——尾声   
  第五节 套数   


演唱第六 
第一章 书会与剧团   
  第一节 书会及其作用   
  第二节 剧团和演员   
  第三节 脚色名称   
第二章 戏场   
第三章 演唱   
  第一节 勾栏演唱、唤官身和请旦   
  第二节 唱念、科范、乐队及其它   


引用书目    
  
  
   谜  史 
再版前言   
《谜史》新序  王季思   
《谜史》原序  顾颉刚   
第一章 春秋至汉代之 语   
第二章 汉魏六朝之离合   
第三章 魏晋六朝之谜语   
第四章 唐代之谜语   
第五章 宋代之谜语   
第六章 宋谜录存   
第七章 元明之接武   
第八章 清代之谜语   
第九章 谜语书籍   
第十章 余论   
附录一 谜史的错误   
附录二 谜史的新材料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上宧文存 梁祝戏剧辑存》
  丛 书 名:钱南扬文集
  定    价:30元
  作    者:钱南扬 著
  发布日期:2009-11-6
  页    数:364页
  字    数:220千字
  包    册:16
    ISBN  :978-7-101-07037-8
  版    式:简体横排
  装    帧:平装
  版    次:1-1
  开    本:32开

内容简介:
钱南扬(1899—1987),名绍箕,字南扬,以字行,浙江平湖人。钱先生一生专研我国民间文学、民俗学、戏曲史,尤其在南戏研究领域,独树一帜,成就卓著,深受海内外学人的瞩目与推重。我们此次出版“钱南扬文集”,除收有《谜史》、《宋元戏文辑佚》、《戏文概论》等专著论文集外,另将钱先生未曾结集的散篇论文汇辑为《汉上宧文存续编》,单独出版。《续编》所收重要论文有《宋元南戏总说》、《戏剧概论》等,另附钱先生《自传》及俞为农先生所写《钱南扬先生行年略考》。

目录
汉上宧文存 
宋金元戏剧搬演考   
琵琶记作者高明传考   
冯梦龙墨憨斋词谱辑佚   
谈吴江派   
魏良辅南词引正校注   
汤显祖剧作的腔调问题   
市语汇钞   
从风人体到俏皮话   
曲律简说   
  
   梁祝戏剧辑存 
祝英台 (辑本)(元戏文)    
河梁分袂 (明传奇)    
山伯赛槐阴分别 (明传奇)    
访友 (明传奇)    
英伯相别回家 (明徽池调)    
访友 (吹腔)    
梁山杯全本 (洪洞戏)    
梁山杯探朋 (洪洞戏)    
梁山伯祝英台回文送友 (宁波戏)    
东楼会 (楚剧)    
梁山伯访友 (楚剧)    
英台骂媒 (川剧)    
祝庄访友 (川剧)    
金砖记 (定县秧歌剧)    
祝英台别友 (粤剧)    
蓝桥十送 (沪剧)    
梁山伯藕池 (绍兴文戏)    
梁山伯 (江淮剧)    
后记   
〔附 录〕 
关于收集祝英台故事材料的报告和征求   
祝英台故事叙论   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  
关于祝英台故事的戏曲   
梁山伯祝英台故事歌曲序录   
祝英台故事的歌曲   
祝英台唱本叙录   
词曲中的祝英台牌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上宧文存续编》
  丛 书 名:钱南扬文集
  定    价:35元
  作    者:钱南扬 著
  发布日期:2009-11-6
  页    数:364页
  字    数:250千字
  包    册:14
    ISBN  :978-7-101-07086-6
  版    式:简体横排
  装    帧:平装
  版    次:1-1
  开    本:32开

内容简介:
钱南扬(1899—1987),名绍箕,字南扬,以字行,浙江平湖人。钱先生一生专研我国民间文学、民俗学、戏曲史,尤其在南戏研究领域,独树一帜,成就卓著,深受海内外学人的瞩目与推重。我们此次出版“钱南扬文集”,除收有《谜史》、《宋元戏文辑佚》、《戏文概论等专著论文集外,另将钱先生未曾结集的散篇论文汇辑为《汉上宧文存续编》,单独出版。《续编》所收重要论文有《宋元南戏总说》、《戏剧概论》等,另附钱先生《自传》及俞为农先生所写《钱南扬先生行年略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诗画中的政治隐情》
  丛 书 名:
  定    价:58元
  作    者:[美]姜斐德著
  发布日期:2009-11-2
  页    数:276页
  字    数:250千字
  包    册:7
    ISBN  :978-7-101-06465-0
  版    式:简体横排
  装    帧:平装
  版    次:1-1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此书作者姜斐德女士,将宋诗与宋画置于宋朝变幻多端的政治风云中,从作者的命运变迁来解读诗与画中隐含的意义。在直言会置士大夫于险境的情况下,他们用绘画来感慨放逐,批评朝政。题画诗则展示了一种崭新的表达方式:即借用某一经典诗歌的韵脚却不指明出处。这似乎是安全而明智的选择。不过,这依赖于这一群体具有一种共同的认知,如对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一百韵》这样的艰涩诗篇的熟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词体构成》
  丛 书 名:
  定    价:56元
  作    者:洛地 著
  发布日期:2009-10-28
  页    数:376页
  字    数:350千字
  包    册:12
    ISBN  :978-7-101-06734-7
  版    式:简体横排
  装    帧:平装
  版    次:1-1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词,格律化的长短句韵文,我国最高层次的民族韵文体式。本书主要是对词的格律的探讨,包括《律句——句律》、《律句——句格》、《一字领》、《韵断》、《换头与易尾》、《词调三类:令、破、慢》、《词之为词在其律》、《“和声”辨说》、《板?拍?眼——节奏-板拍-句乐》、《犯》《律词之唱,“歌永言”的演化——将“词”视为“隋唐燕乐”的“音乐文学”,是20世纪词学研究中的一个根本性大失误》,共计11篇专论。

目录
前言 1
书中所使用的部分符号、字体的说明 17
   上  编 
律句
  ——句律  3
律句
  ——句格  47
一字领
  ——兼说词体句式无所谓“句法”  98
韵断 128
换头与易尾 166
词调三类:令、破、慢
  ——释“均(韵断)” 188
   下  编 
“词”之为“词”在其律
  ——关于律词起源的讨论  209
“和声”辨说 226
板·拍·眼
  ——节奏—板拍—句乐  245
犯 263
律词之唱,“歌永言”的演化 277
  —— 将“词”视为“隋唐燕乐”的“音乐文学”,
是20世纪词学研究中的一个根本性大失误  
后记 3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宋词审稿笔记》
  丛 书 名:
  定    价:680元
  作    者:王仲闻撰,唐圭璋批注
  发布日期:2009-10-12
  页    数:684页
  字    数:500千字
  包    册:3
    ISBN  :978-7-101-06952-5
  版    式:繁体竖排
  装    帧:精装
  版    次:1-1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宋词》修订本的审稿笔记,为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次子王仲闻先生审核《全宋词》修订稿时与唐圭璋先生互相探讨的记录,其中包含了增订改编的许多重要原则问题及琐细具体意见,是了解这部断代词学巨著的修订过程及从事词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宋詞雖與唐詩齊名,却不爲正統學人所看重。在清初《全唐詩》問世並享譽學林後,宋詞依然保持其原始的流傳方式:或在文集外單行,如《東坡長短句》;或借選本傳播,如《絶妙好詞》;或賴詞籍彙編以存諸家之作,如《宋名家詞六十一種》。直至近人朱祖謀編《彊村叢書》收宋詞二百餘卷,仍難據以窺知宋詞全貌。宋詞無總集、無全編,學者憾之。


詞學家唐圭璋先生有感於此,自一九三一年起,獨力創編《全宋詞》,綜合諸家所刻,搜求宋集附詞,彙列各種選集,增補遺佚互見,‘旁採筆記小説,金石方志,書畫題跋,花木譜録,應酬翰墨及《永樂大典》,統彙爲一編,鈎沉表微,以存一代之文獻。計所輯詞人已逾千家,篇章已逾兩萬’(引自《全宋詞緣起》)。編纂過程中得到夏承燾、趙萬里、王仲聞等友人協助其補遺、辨訛、校訂。於一九三七年完成初稿,一九四〇年在長沙正式出版發行。初版印行三百套,綫裝四函二十册,受到學術界的關注和讀者的歡迎。


但初版《全宋詞》存在着明顯的缺欠:一是編排體例陳舊而不合理;二是漏收誤注者較多;三是文字錯訛、小傳失考尚待訂正;四是正文無標點斷句,使用不便;五是印本太少,流傳不廣。至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葉,不僅各地古舊書店已無存貨,而且許多大型專業圖書館亦未見收藏。


爲此唐圭璋先生用兩年多時間對《全宋詞》初版加以增補改編,並曾到北京圖書館復核若干善本。一九五九年六月,他將修訂稿轉交中華書局編輯部。唐先生又推薦其老友、曾參與初印本校訂的王仲聞先生再對全稿進行訂補復核。時逢王仲聞因歷史問題賦閒,遂受聘於中華書局担任《全宋詞》修訂稿的特約責任編輯。‘王先生没有辜負老友的囑託,傾其全部心力足足工作了四年,幾乎踏破了北京圖書館的門檻,舉凡有關的總集、别集、史籍、方志、類書、筆記、道藏、佛典,幾乎一網打盡,只要翻一下卷首所列的引用書目,任何人都會理解需要花費多少日以繼夜的辛勤。王先生的勞動,補充了唐先生所不及見到或無法見到的不少材料,並且以他山之石的精神,和唐先生共同修訂了原稿中的若干考據結論。應當實事求是地説,新版《全宋詞》較之舊版的優勝之處,是唐、王兩位先生共同努力的結果’(沈玉成《自稱‘宋朝人’的王仲聞先生》,載《回憶中華書局》下編,中華書局,一九八七年)。對此事唐圭璋先生亦有充滿感激的記述:‘《全宋詞》弟亦無力整理,去年交與北京中華書局,編輯部託王仲聞整理,費盡他九牛二虎之力,徹底修訂,修改小傳(本來只是沿襲朱、厲之書),增補佚詞,删去錯誤,校對原書,重排目次,改分卷數,在在需時。現聞已大致就緒,不過出書恐又在明年矣。’(一九六○年九月一日唐圭璋致龍榆生函,見《近代詞人手札墨蹟》,臺灣中研院文哲所,二○○五年)王仲聞本人也曾向友人透露:‘近爲《全宋詞》補詞一千六百首,改正補充小傳三四百人,舉出錯誤不下三四千處。’(一九六○年六月三日王仲聞致夏承燾函,見《天風閣學詞日記》,浙江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四年)。


一九六五年六月由中華書局出版的《全宋詞》新本,面目焕然一新,其内容和體例比初版綫裝本有了脱胎换骨的改變。新本的優勝處表現在諸多方面:(一)以某些較好的底本取代了從前的底本;(二)增補詞人二百四十餘家,詞作一千四百餘首(不計殘篇),彙輯有宋一代詞作更加翔實完備;(三)删去可以考得的唐五代、金元明詞人和作品,斷限有標準,資料純粹無僞;(四)重新考訂詞人行實,改寫小傳;(五)調整原來的編排方式;(六)增加了若干附録;(七)正文統一加新式標點。(參見《全宋詞·編訂説明》及《凡例》)書後有《全宋詞作者索引》,便於檢索。


中華書局版《全宋詞》被學者譽爲近半個世紀以來編纂得最好的斷代文學總集之一。《全宋詞》修訂的成功,得力於唐圭璋、王仲聞的精誠合作,特别是王仲聞先生全力以赴,無私地將自己多年從事詞學研究的心得和成果融入到《全宋詞》修訂稿中,他的奉献遠遠超出了一般意義上的編輯加工。爲此唐圭璋先生曾主動提出新版《全宋詞》應由唐、王二人共同署名,並在與中華書局簽訂《全宋詞》出書合同時,在‘編著者’欄内‘唐圭璋編’四字後,親筆添加上了‘王仲聞訂補’五字。但因王先生當時的所謂‘歷史問題’尚未定論,共同署名遂成泡影,唐先生在世時多次對此表示遺憾。


在清理中華書局編輯部歷史文書檔案時,我們幸運地發現了塵封多年的極其珍貴的《全宋詞》修訂本審稿筆記。自一九五九年秋王仲聞應聘審核《全宋詞》修訂稿開始,他就不斷地就該書增訂改編的重要原則問題及瑣細具體意見,連續發專函與唐圭璋先生商討,督促唐先生復核查實資料出處,糾謬補漏。每封函件皆爲綜合性提問,少者三五項,多者數百條,大約是審稿時遇有疑點,隨手記下,隨時函問。唐先生則在提問之原件上,直接用紅筆批覆,交待查證結果,表明個人觀點。王先生指謬不留情面,唐先生作答亦開誠相見。有時雙方對同一位詞人、同一篇詞作、同一部詞學典籍見仁見智,反覆討論,直待取得共識後再斟酌定稿。有時唐先生批示‘手頭無書’、‘不記所出’等,則由王先生在北京代查代補,再將查閲結果寄給唐先生,徵得唐先生認可後插補到《全宋詞》修訂稿中。這份審讀筆記凝聚着兩位詞學前輩推心置腹的勞瘁,他們當年的對話,無論王先生的問難,還是唐先生的批復,皆關乎史料的精確與體例的統一,不少問答猶如妙趣横生、精彩紛呈的詞學札記,引人入勝。兩位專家扎實的功底、認真的態度、嚴謹的學風,令人景仰。特别是王仲聞先生以‘戴罪之身’擔任特約責任編輯,對《全宋詞》倍加珍惜,視若己出,四年間孜孜以求,復核參稽,加工定稿,已成爲學林佳話。


這份審稿筆記的大多數内容,尤其是結論大都已融入新版《全宋詞》,但其所以然者,大量的文獻舉證、商討論辯,均保留其中,對詞學研究自有其本身的價值,亦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可以稍稍彌補王仲聞先生《讀詞識小》已經不知所在的遺憾。也可藉此引領讀者瞭解新版《全宋詞》修訂之細節、成書之經過、改編之繁難、定稿之艱辛。


因時代久遠、原始文檔多未標明撰寫年月、兩位先生及當年編輯部負責人均已辭世,在無法逐一辨明各份函件先後順序的情况下,我們只能暫按其内容稍加詮次,影印出版。原件無章節細目,爲便於讀者查尋,我們增編了目録標題,以期兼具主題索引之用。編排整理不當之處,請方家指正。


本書由王仲聞先生之孫、復旦大學王亮先生協助整理,書末附沈玉成先生《自稱‘宋朝人’的王仲聞先生》、徐俊先生《王仲聞——一位不應被忘卻的學者》並王亮先生所編《王仲聞先生生平著述簡表》,以爲世人瞭解其行實、學術、交遊之助。


中華書局編輯部
二○○九年六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上下册)》
  丛 书 名:
  定    价:48元
  作    者:北大中国文学史研究室
  发布日期:2009-7-16
  页    数:696页
  字    数:0千字
  包    册:8
    ISBN  :978-7-101-00697-1
  版    式:繁体横排
  装    帧:平装
  版    次:2-10
  开    本:大32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上下册)》
  丛 书 名:
  定    价:49元
  作    者:北大中国文学史教研室
  发布日期:2009-7-16
  页    数:756页
  字    数:0千字
  包    册:7
    ISBN  :978-7-101-00699-5
  版    式:繁体竖排
  装    帧:平装
  版    次:2-9
  开    本:大32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凡礼文存》
  丛 书 名:
  定    价:48元
  作    者:孔凡礼 著
  发布日期:2009-7-2
  页    数:536页
  字    数:360千字
  包    册:8
    ISBN  :978-7-101-06700-2
  版    式:简体横排
  装    帧:精装
  版    次:1-1
  开    本:32开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孔凡礼先生关于宋代文学、文献的重要学术论文四十三篇,这些文章都是孔凡礼先生的代表作。主要分三部分:其一是论苏轼,略及苏辄与苏洵。其二是论宋代作家,如陆游、郭祥正、范成大、汪元量等。三是文史杂论,包括稀见的古代巨帙要籍、希世宋帖考察、《永乐大典》所见宋代佚集及宋诗辑录、宋词辑佚的论述,如《艾子是苏轼的作品》、《苏轼交游考》、《陆游著述辨伪》、《陆游交游录》、《关于汪元量的家世、生年和著述》、《范成大早期事迹考》、《宋词琐考》、《南宋著述入金考》等,都具有很高的学术质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宗强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
  丛 书 名:
  定    价:158元
  作    者:卢盛江、张毅、左东岭编
  发布日期:2009-7-2
  页    数:724页
  字    数:730千字
  包    册:4
    ISBN  :978-7-101-06816-0
  版    式:
  装    帧:精装
  版    次:1-1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今年是著名学者罗宗强先生八十寿辰,本纪念文集收集当今学术界古代文学研究者的近五十篇学术论文,作为罗先生的祝寿纪念。这些论文,兼具考证与义理,文献与分析并重,显示出当今古代文学研究界的最高成就。

目录
从李康成《玉台后集》到蔡省凤《瑶池新咏》——论唐总集编纂家选录女性诗什及其心态   傅璇琮 卢燕新    
唐代的白话诗派  项 楚    
敦煌壁画飞天及其审美意识之历史变迁  陈允吉    
蔡琰考辨(二则)  徐公持    
诗僧皎然之佛教  河内昭圆    
孔圣衍义释例  饶龙隼    
《庄子》“寓言十九”的启示  涂光社    
士之溯源及其早期衍变  余 江    
多元文化的融汇与三辅文人群体的形成  刘跃进    
汉代民间歌谣简论  赵敏俐    
关于《汉书·苏武传》成篇问题之研究  汪春泓    
谶纬文献及其辑佚问题例说  张峰屹    
史料还原与思辨索原 ——中古文学研究的世纪回眸  刘 畅    
魏晋时期集的编纂及其所体现的文体观念  杨东林    
陈寅恪陶渊明为天师道教徒说旁证  范子烨    
《调四声谱》研究  卢盛江    
“以赋为诗”考辨  胡大雷    
从《玉台新咏》版本讨论《盘中诗》的作者和时代  傅 刚    
论唐代的规范诗学  张伯伟    
中唐以前的谢灵运诗评论刍议——从钟嵘对谢灵运的评价谈起   黄 河    
皎然《诗式》“高逸”观述论  陈允锋    
韩愈李贺尚奇诗风的美学意义  王 韬    
《又玄集·序》“清词丽句”义辨——兼论韦庄的文学思想   张学松    
《才调集》编选者韦縠家世考  陈尚君    
从“以文为诗”到“以诗为画”——北宋士人画体的形成  刘崇德    
金代诗学与元好问的“正体”论  张 毅    
论方回之崇白及其对白诗的评点  尚永亮    
元明之际东南地区士人群体走向及其心态变迁  晏选军    
论洪武年间政府公文书写规范的改革  刘建明    
平江文人群体与玉山草堂文人群体关系研究  左东岭    
明代格调说论杜诗——以胡应麟《诗薮》为核心   孙学堂    
论公安派文人的人生思想  贾宗普    
试论袁宗道对公安派的开创之功  雍繁星    
明遗民的“性情”新义与明清之际的诗坛衍变  李 瑄    
试论钱谦益对清代前期文学的影响  邬烈波    
再论王渔洋与清初宋诗风之消长  蒋 寅    
《四库全书》与评点之学  吴承学    
清代梨园花谱流行状况考略  吴存存    
《人间词话》的“人间”考  李 庆    
南社论词之两派及其词学史意义  陈水云    
曾毅《中国文学史》与儿岛献吉郎《支那文學史綱》之比较研究  陈广宏    
略论中国古代文学传播  曹 萌   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中的新收获——评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  陈允吉 卢 强    
“自强不息,易;任自然,难。心向往之,而力不能至”——罗宗强先生访谈录   罗宗强 张 毅    
中国文学思想史的学术理念与研究方法——罗宗强先生学术思想述论   左东岭    
中国文学思想史学科体系的规划者——罗宗强先生的学术思想   卢盛江    
罗宗强先生简介      
罗宗强先生主要论著目录      
编后记  卢盛江 张 毅 左东岭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杂体诗歌概论》
  丛 书 名:
  定    价:42元
  作    者:饶少平 著
  发布日期:2009-6-17
  页    数:296页
  字    数:300千字
  包    册:10
    ISBN  :978-7-101-06789-7
  版    式:简体横排
  装    帧:平装
  版    次:1-1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杂体诗是中国诗学领域的一种特殊诗体。他的出现与发展,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才智与创作经验、水平的提高和纯熟,同时也反映了诗歌的社会功能与适用范畴的发展和丰富。本书对古典诗歌中折腰体、应字格、辘轳体、葫芦格、盘中体、藏头体、神智体、拆字体、歇后体、独木桥体、叠字体、连珠体、宝塔体、连环体等四十三种杂体诗歌进行了论述。在论述每一体时,列举充分的作品加以印证,追根溯源,理清脉络,体现该体的发展线索,并对很多容易混淆的诗体概念作了精确细微的辨析,得出充分可靠的结论。 

目录
序一  杨 镰  
序二  赵仁珪  
序三  孙 郁  
自序 
折腰体 
应字格 
进退格 
辘轳格 
葫芦格 
全对格 
散律诗 
同音韵诗 
促句格 
三言体 
盘中体 
拆字体 
藏头体 
歇后体 
嵌字体 
神智体 
换字体 
大言体 
小言体 
重句体 
首尾吟体 
十七字诗 
九言诗 
翻韵诗 
虚字诗 
四声诗 
二言诗 
短柱体 
三五七言诗阶梯诗 
一字至七字诗宝塔诗 
复字体 
同头体 
独木桥体 
叠字体 
重字体 
连珠体 
联珠格 
连环体 
借字体 
两韵间押诗 
藁砧体 
风人体 
四声韵诗 

主要参考引用文献 
后记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泽螺居诗经新证 泽螺居楚辞新证》
  丛 书 名:于省吾著作集
  定    价:95元
  作    者:于省吾 著
  发布日期:2009-6-4
  页    数:339页
  字    数:329千字
  包    册:5
    ISBN  :978-7-101-06611-1
  版    式:繁体竖排
  装    帧:精装
  版    次:1-1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对《诗经》、《楚辞》两部重要韵文典籍的考证。作者以自己对古文字的精深研究为依托,并取证于晚周文物资料,对二书的若干字句的义训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和考证。


于省吾(1896—1984),字思泊,号双剑誃主人、泽螺居士、夙兴叟,辽宁省海城县人。1919年毕业于沈阳国立高等师范。1928年任奉天萃升书院院监。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夕移居北平,潜心研究古文字和古器物,先后任辅仁大学讲师、教授,北京大学教授,燕京大学名誉教授,讲授古文字学和古器物学。1952年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1955年起任长春东北人民大学(后改为吉林大学)历史系教授。1978年在中国古文字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研讨会上当选为理事。1979年当选为中国考古学会名誉理事。
     
     
     于省吾毕生致力于中国古文字和古代经典的研究。他在古文字学上的成就主要集中在甲骨文和金文的考释上,所取得的成就与胡厚宣、唐兰、陈梦家并驾齐驱。他认为,研究、考释古文字,应注意形、音、义三者的相互关系。对中国文字的起源,提出了具有“部分表音的独体象形字”、“附划因声指事字”等突破传统“六书”说的创见。在考释古文字方面,贡献尤多。他在20世纪40年代自印了三本考释甲骨文的专著,50年代以后又在刊物上发表了不少考释甲骨文的文章。后来他对已发表的甲骨文考释加以删订,加上未发表的甲骨文考释,编成《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1979)。该书收所释甲骨文约300字,其中如释虹、奚、婢等字以及释小王为孝己、羌甲为沃甲等实属难得。对商周青铜器铭文的考释,如对利簋、史墙盘等,也都有精辟的论述。于省吾在从事古文字研究的初期,撰有《双剑誃吉金文选》(1933,中华书局1998)。后来陆续发表了不少研究金文的文章。他在晚年准备把已发表和未发表的金文考释编成《吉金文字释林》,可惜没有完成就去世了。于省吾在刊布古器物图录和商周铜器铭文资料方面也有积极的贡献,先后编著了《双剑誃吉金图录》(1934)、《双剑誃古器物图录》(1940)和《商周金文录遗》(科学出版社1957,中华书局1992)等。
     
     
     于省吾在诠释先秦古籍方面也有不少成绩。在古代经典的考证方面,自20世纪30年代,他即注意利用古文字的研究成果,及地下发现的同时代的古文字资料和文物,常常根据甲骨文、金文等订正、诠释先秦古籍,在当时开辟了研究古代经典的一个新的途径。他用这种方法撰写的主要著作有《双剑誃尚书新证》(1934)、《双剑誃易经新证》(1936)、《双剑誃诸子新证》(1940,中华书局1962新版)、《泽螺居诗经新证》(中华书局1982)等书,被誉为“新证派”的代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秦诗文史》
  丛 书 名:
  定    价:66元
  作    者:扬之水著
  发布日期:2009-5-13
  页    数:244页
  字    数:160千字
  包    册:7
    ISBN  :978-7-101-06079-9
  版    式:简体横排
  装    帧:精装
  版    次:1-1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先秦诗文史》所论范围从广义来说,也是这片人类文明初开、万事万物尚还活泼可喜、车未同轨书未同文的非大一统天地,与两部《诗经》著述一样,都是“《诗》意”地展示了这一时期的人文气象——扬之水论罢《诗经》又来写《先秦诗文史》,并非偶然,乃是一脉相承的,它们都属于先秦社会、文学的研究课题,共同组成她有意识地构筑的一个带个人化色彩的精神世界;她近年选择这个研究课题、构筑这个精神世界,是一种情结,更是一番心意:体现着对文明源头的眷恋、爱惜,并由此关注到我们曾经有过而终于消逝了的美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文学编年史研究》
  丛 书 名:
  定    价:32元
  作    者:陈文新 主编
  发布日期:2009-4-29
  页    数:176页
  字    数:150千字
  包    册:20
    ISBN  :978-7-101-06526-8
  版    式:简体横排
  装    帧:平装
  版    次:1-1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中国文学编年史研究》是一本论文集,反映了邓绍基、陈文新、韩瑞亚、卞孝萱、霍松林、冯天瑜、陈平原等先生近年来在中国文学编年研究方面所做的思考和探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增订本)》
  丛 书 名:
  定    价:48元
  作    者:蒋寅 著
  发布日期:2009-4-29
  页    数:312页
  字    数:270千字
  包    册:14
    ISBN  :978-7-101-03436-3
  版    式:简体横排
  装    帧:平装
  版    次:2-2
  开    本:16开

内容简介:
作者在多年研究古典诗歌的经验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选择了“象”、“境”、“清”、“法”、“悟”等一系列关键范畴及禅与诗、诗与画等重大理论专题共十四个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这些范畴与命题既是基础性的也是富有活力的。


作者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用现代意识梳理中国古代诗学理论,在理论的历史展开中,把握其发生、发展、转变的逻辑进程,将理论问题历史化。作者的研究,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中国古典诗学的丰富内涵和理论价值,对建构富有民族思维特色和文化品格的本土文学理论具有不可低估的学术推动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9-28 06:30 , Processed in 0.04542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