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49|回复: 2

中青报一直代表汉奸说话:回顾当年文战中青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1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青报一直代表汉奸说话:回顾当年文战中青报

作者:againair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2005年,中青报的刘县书大记者写了一篇大稿子,发在冰点,被我在上厕所的时候看到了。该文是这样的:

虚拟世界的"抗日"(上)
“BBC评论:中国人一天不买日货,日本有上千公司破产。六个月不买日货,一半日本人下岗。一年不买日货,日本经济将面临瓦解。是中国人就转发,不用你上战场!”
  这些天,包括本报记者在内的许多中国人收到类似的“抗日”短信和电子邮件。
  “数字有点夸张,出处也可疑。”北京一家电脑公司的职员解先生说。
  一股抗日的虚拟烽火正在中国的网络上蔓延。最近的一次高潮,是反对日本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全球网上签名活动。据报道,截至4月4日,此次活动已征集到逾2800万个签名,截至3月31日15时45分,仅新浪网友的签名人数就突破了686万人。
  这股烽火绝非事出无因、心血来潮。
  回顾一下近数年来的网络议题,中日关系一直是热门话题和敏感穴位。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随着国内BBS(论坛和留言板)的繁荣,日中关系议题在网民中持续不衰,无论“反日”“挺日”“哈日”,凡与日本相关的帖子便往往迅速成为热门帖,“日本”二字成了提高点击数和回帖数的“必杀技”,而且,往往言论和故事越极端、越挑逗,便越有效。
  从这个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有人看到了“极端民族主义”、“疯狂和愚蠢”、“杜撰和妄想”,有人则看到了“朴素”的民意、中华民族的脊梁、国民与政府之间稀缺的良性互动。
  “网上抗日”现象的出现,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反思。
  “网上抗日”的源流
  “从总体上看支那人是世界上最低劣的种族。在总体素质上讲,南方支那人又要远远优于北方支那人……”
  许多网民都知道这则署名“长谷川弘一”的臭名昭著的帖子,1999年年底至2000年年初,它引发了可能是国内最早的一次大规模网上抗日。许多网民不辨真伪,群起而攻之。
  之后,很快有网民分析揭露,这篇帖子多半是大陆网民假冒日本留学生之名的“伪作”,但直到2003年在国内的某些论坛上还可以看到有人引用此帖,大骂日本人和中国人。
  该帖及围绕它所发生的事情,体现了后来部分“网上抗日者”的典型特征:不能仔细分辨真伪、头脑简单幼稚、追求口头宣泄快感、既虚骄又自我贬低自我痛恨等等。
  后来,在网上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出现假冒伪劣的有关日本人的离奇“故事”,这成为网上抗日战线一道独特景观。
  但这些假冒伪劣的故事不是网上抗日运动的全部。
  回顾和讲述网上抗日运动,在许多情绪宣泄的背后我们不能不看到,始终包含着中日之间真实的交锋和摩擦。从这个意义上看,“网上抗日”这种网络现象并不虚妄。
  中国网上抗日运动的风生水起与日本政治和社会的右翼化是同步的。如果说中国网上抗日现象反映了某种民族主义的上升,这种上升也是紧随日本之后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金熙德曾发表文章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长期低迷,政界总体保守化,长期受到抵制的右翼势力变得有恃无恐,战后出生或成长的新生代开始占据包括首相职位在内的社会各界主导地位。新生代要求改变战后“低姿态”外交,他们对日本在亚洲各国进行的野蛮侵略缺乏认识和罪责感,他们的口头禅是:“日本要谢罪到哪一辈子?”
  这些变化,悄然对日本国内国际政治产生着重要影响。
  追踪溯源,有两本书不能不提,一本是1989年出版的日本民族主义政治家石原慎太郎与索尼公司前总裁盛田昭夫的对话《日本可以说“不”》;一本是1996年,宋强、张藏藏等几个中国年轻人花了25天时间攒成的一本书《中国可以说“不”》。
  《中国可以说“不”》主要锋芒针对美国,也有不少篇幅抨击日本,并引发石原慎太郎激烈反驳。有评论说,书中几乎每一页都带着浓厚的民族主义情绪化色彩,诸如“敲打日本,在必要时用力敲打日本是重要的”、“应在民众中号召抵制美国货,不看美国电影,不吃美国的小麦和大米”这些句子,与今日网上某些抗日言论如出一辙。
  如果当时网络够普及,网上抗美和抗日运动想必早就如火如荼了。
  1996年石原慎太郎和张藏藏等隔海对骂之际,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公开参拜靖国神社,右翼团体“日本青年社”到钓鱼台群岛竖起灯塔,都令中日间的“新仇旧恨”浮上国人心头。自那时起,“中国威胁论”在日本成为热门话题。
  中国方面,“9·18爱国网”(最初站名为“历史不容忘却网”)的诞生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2000年2月14日,该网站成立之日,有一篇题为《中国人,行动起来!(抗联第一号文)》的帖子发表于“网胜新闻站”。帖中提到的“公然辱骂中华民族为劣等民族”,想必指的就是当时沸沸扬扬的“长谷川弘一事件”。
  在此后一两年中,互联网上的中文抗日网站和论坛像雨后蘑菇一样冒了出来。而日本方面也非常“配合”,不断为中国焦躁而充满表达欲望的网民提供着新鲜刺激。
  2000年8月下旬,日自卫队在钓鱼岛附近驱赶中国科学考察船,与随后赶到的中国海军护航舰发生对峙。据称,这是自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以来,中日军队的首次正面对峙,也是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首次以武力宣示主权。
  2000年至2001年初,日本前任首相森喜朗先是为否认侵略历史的右翼教科书放行,其后又给“台独”势力的总后台李登辉发放了入境签证。
  2001年4月26日下午,小泉纯一郎当选日本第87届首相,这是一位主张修改“和平宪法”、多次声称将参拜靖国神社的首相。小泉刚上台做出的一系列强硬动作,便将中日关系推入低谷,至今犹然。也正是在小泉任期内,中国网民的网上抗日愈演愈烈、高潮不断。
  我们检索“网上抗日”,每一次高潮都有具体的导火索,但总离不开中日关系中那几个“保留节目”:历史遗留问题,教科书问题,钓鱼岛问题,东海资源问题,赔偿问题,靖国神社问题,台湾问题等。
  2003年更是多事之秋。这一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数达到世界第二位。中国网上抗日志士受到的刺激除了那些“保留节目”,又发生了“‘9·18’前夕数百日本人珠海集体买春”、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罗刚事件、西安日本留学生“辱华表演”事件。罗刚事件相当于“长谷川弘一事件”的行为艺术翻版。关于珠海买春事件,有人在千龙网上写道:“说句粗鲁的话,我从来不相信‘床上能爱国’,但在对待这件事上,我和网上鼎沸的众声一样,深深地体会那种心理被侵略、被凌辱的意味。”其实这位网民的表达相较其他“鼎沸众声”,简直文雅之极。
  另外,还有一个“水均益事件”。网上盛传署名为央视名主持人水均益的《日本,听我对你说》和《我来谈高铁》两篇帖子,通过他在日本的亲身感受论述对日本的警惕,其中还以打妄语的方式引述了“谁把日本给‘灭’了,谁就马上会成为中华民族的英雄”的说法,呼吁抵制中国高速铁路引进日本新干线。这两篇网文受到“爱国网民”的热烈追捧。
  对此,一篇署名郑若思的网文《警惕水均益》批评道:
  “1996年《中国可以说“不”》问世时,不少人还为其中‘不要害怕打仗’的言论感到讶异;但是比起今天网上俯拾皆是的‘东京大屠杀’、‘灭掉日本’,岂不是小巫见大巫?“毋庸置疑,日本近年小步快跑走向‘正常国家’,保守势力在日本政坛的影响力增大,是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升级的重要背景。”
  2003年12月30日,日本《产经新闻》报道说,“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反日网站在迅速增加”。
  2004年1月1日上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前往参拜靖国神社。这是小泉上任后的第四次参拜。中国政府立即作出反应,表示强烈不满与愤慨。与此同时,冯锦华、张立昆等“爱国者同盟网”网友也前往日本驻华使馆、驻上海领事馆表示抗议。
  2004年1月8日《中国新闻周刊》发表采访一批网上抗日志士的报道文章《靖国阴魂引发中国民间“抗战”》。“中国9·18爱国网”总编吴祖康(网名“老吴”)把网友们的行动称为“网络抗战”。
  从去年到今年4月,这场“网络抗战”的号角不断。
  网上抗日言论的基本色调
  在很多日本人和部分中国人眼中,“非理性”是网上抗日言论的基本色调。
  有人将网上抗日过激言论大致分为三类:
  一、鼓噪日本威胁论和日本民族劣等论,煽动民族对立和军事复仇;
  二、假冒日本右翼分子,发表言辞激烈而品位低下的反华言论,或是发布编造出的日本人反华的信息,作为反日排日的口实。最典型的便是罗刚事件,以及“日本人吃婴儿”等谣言。
  三、虽然自身无法言之成理,却以“汉奸”、“卖国贼”等大帽子对付一切不同意见,凡是对他们的“爱国主义”表示疑问,甚至只是对日本看法有所不同者,必以性词汇或动物性词汇侮辱之,“格杀勿论”。
  针对罗刚事件和西安辱华表演事件的网上纷扰,2003年网友魔鬼教官曾写道:“中国的民族主义在极端撩拨和极端压抑的外部环境下,其偏执和非理性也是超乎寻常的……今天的日本等国,早已在被民族主义情绪充血的头脑中变成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仇恨想像中的异邦。一个智力正常的人很难理解,居然这么多人会在梁少男先生已经住进单间的时候,依然认为那是个日本人,居然数万大学生都会认为日本师生居然毫无人身安全的意识、敢公开侮辱冒犯中国人。”
  因“对日关系新思维”而被网上抗日战士们骂得狗血喷头的马立诚,为因将日本军旗图案穿在身上而受尽网民辱骂的赵薇辩护时写道:“什么时候国人才能摆脱这种非理性的冲动?甘地说‘人作为动物是残暴的,而作为精神存在是非暴力的,他一旦在精神上觉醒就不能够再使用暴力’。他又说‘非暴力行为的第一个原则是不参与任何羞辱人的事情’。”
  充分检视网上抗日的历史和文本,可以发现,理性和非理性的竞争确实存在,而且确实很多时候是非理性压倒理性。但问题并不简单。谁掌握理性的标准和度量?
  对于网上的非理性,有人是循循善诱、谆谆教导:“先问大家一组问题,是不是日本人禽兽不如地伤害过中国人,我们中国人就要以禽兽的方式回敬??是不是日本人坏,我们就要用比他们更坏的方式去战胜它??是不是日本人不讲道理,我们也不用讲道理,只用打就够了??我以为,上面的想法是不对的。”(摘自网文《给日复一日上网骂人的非理性的朋友浇一点冷水》)

  也有人对“非理性”表示了偏激的不满:“近年来因特网的发达,给予了人们平等发言的机会。然而在因特网上的大众发言,也更加暴露出中国人的非理性本质。比较一下因特网上中国人论坛和西方人论坛的发言就会明白,中国人的理性也就相当于西方未成年中学生的水平。中文论坛上99%的帖子都是感情的宣泄,只有1%左右的发言试图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但这些理性的发言又很快被感性的叫嚣所包围,使中文论坛上根本不可能进行任何理性的讨论。”(林思云《中国不需要思想家》)
  这种声音被网民称为“逆向民族主义者”或“逆向种族主义者”。
  网上抗日志士们也在不断学习和进步。请读读2005年4月7日、4月8日、4月10日这三天,在网上抗日运动最激昂时中国9·18网发布的系列评论员文章———《写给抵制日货和不抵制日货的朋友》、《写给支持抵制日货的朋友们》、《团结稳定就是国家民族的最大利益》。
  谎言、语言暴力与匿名效应
  网上抗日中出现的谎言和语言暴力,更应该受到关注。
  每隔一段时间,网友总会发现,网上会出现有关日本人的离奇故事,而且很快就有人跟着起哄。当日本人没有提供新鲜刺激时,网民便自产自销。这已成为网上抗日运动的一种荒诞景观。
  “在众多的谣言帖里,事关日本的无疑是数量最多和影响最大的了。”有网友如是说。
  先是所谓日本留学生“长谷川弘一”的辱骂信,接着有所谓BBC消息:日本暴徒街头公然强暴中国女留学生,东京爆发大规模骚乱。
  不知道为什么造假者喜欢借用BBC,本文开头提到的关于抵制日货的所谓“BBC评论”应该也是个夸张假冒的游戏,用GOOGLE搜索找不到这样的BBC报道,“中国人一天不买日货,日本有上千公司破产”这样的说法也违背常识。
  后来又出现“日本人吃婴儿”、“日本人培养出售盆景猫”,小泉访美口出狂言“日本要让中国后悔”等的假消息,湖南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罗刚与“小原正太郎”事件,所谓“一个自大的上海女大学生的自白”,“一位韩国留学生写的,足以让所有中国人汗颜的绝帖”等等。
  其中《请你好好看看日本人是如何教育小孩子的?》很离奇:“我有个同事的姐姐早年嫁给了日本人,现住在广岛,孩子在日本的学校读小学。有一天,小孩子参加完学校的‘爱国’活动后,回到家中很不高兴,突然狠狠地对他的母亲讲:‘妈妈,我恨死你了!’母亲问道:‘为什么?’小孩说:‘因为你是中国人,我恨死中国人了,我将来要把他们中国人全杀死!’……这是真人真事,这种情节无法编造。之所以写下来就是为了让大家知道日本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这么可笑的编造还被人引用,有网友对此类造谣现象深恶痛绝,称之为“对中国人智商和情商的侮辱”。
  据社会心理学家的解释,谣言和暴力的盛行,无疑与网络的匿名效应有关。研究者发现,无论是恶意还是善意,网上的表达方式总倾向于更加夸张。
  毋庸置疑的是,鼓吹暴力散布谎言确实在网上抗日中大量存在,但是,我们发现这些谎言和语言暴力背后隐约存在着一股不可遏制的愤怒和郁闷,我们应该追问的是:这些愤怒和郁闷从何而来、如何化解?


出于义愤,我就写出了《 评《中国青年报》“虚拟世界的抗日(上)”一文》首发在强国论坛,并转发中青报编辑部。
评《中国青年报》“虚拟世界的抗日(上)”一文  
  
《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文化”栏目推出了“抗日战争60年纪念专稿”,其中4月13日的“虚拟世界的抗日(上)”一文颇耐人寻味。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网上抗日的源流”、“网上抗日言论的基本色调”和“谎言、语言暴力和匿名效应”三类。刘县书大记者将“网上抗日言论的基本色调”用“很多日本人和部分中国人”的视角来评价为“非理性的”,并将其罗列为三类:“一、鼓噪日本威胁论和日本民族劣等论,煽动民族对立和军事复仇;二、假冒日本右翼分子,发表言辞激烈而品位低下的反华言论,或是发布编造出的日本人反华的信息,作为反日排日的口实。最典型的便是罗刚事件,以及“日本人吃婴儿”等谣言。 三、虽然自身无法言之成理,却以“汉奸”、“卖国贼”等大帽子对付一切不同意见,凡是对他们的“爱国主义”表示疑问,甚至只是对日本看法有所不同者,必以性词汇或动物性词汇侮辱之,“格杀勿论”。 ”然后是一大通论证。
《中国青年报》作为中国共青团团中央的机关报,其记者写作的视角不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或者是“大多数中国青年”的,而是“很多日本人和部分中国人”的;“抗日战争60年纪念专稿”用几乎2/3个版面的篇幅登载的不是中国人的理性,而是“非理性”,并竭力论证之,试问《中国青年报》的立场是什么?是要代表谁说话?是要弘扬什么?
让我们再看看文中一一列举所谓网上爱国青年的“语言暴力”,对于那些网络上所谓理性声音的“语言暴力”只字不提,客观报道从何而来?爱国青年除了斥责马立诚之流“汉奸”、“卖国贼”之外,就算是骂三字经也还没有创造什么新词汇。相反,所谓的“理性者”们有爱国青年所没有的创造力:爱国贼、粪青,当然还有(中共)走狗之类的陈词滥调。爱国而至于贼,青年而至于大粪,到底谁是语言暴力?可是刘大记者不能查“理性者”们满嘴“粪”的舆薪,却见到爱国青年的秋毫之末,实在让人不解。面对这样的理性者的挑衅,爱国青年在网络上奋起反击,以直抱怨,何罪之有?
文中引述“理性者”魔鬼教官的话说:“居然数万大学生都会认为日本师生居然毫无人身安全的意识、敢公开侮辱冒犯中国人”,一副义愤填膺状,一副哀爱国青年之无知状。其实是太低估了日本人的勇气,和哈日族的勇气了!日本人公然称侵华战争的责任在中国,不荒唐么?魔鬼教官也认识的中国人问题儿童,在网易的虚拟社区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并称七七事变是中国毁约在先,不需要勇气么?做着“人民教育部”官的总编大人公然删除狼牙山五壮士,公然说“岳飞、文天祥”不属于民族英雄,不是勇气么?《中国青年报》不代表大多数中国青年说话,而公然代表“大部分日本人”说话,不是更大的勇气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怀疑AV性虐片冠于全球的日本人没有在西安色情表演的勇气呢?
刘大记者也承认,历次网上抗日热潮的兴起,都是和日本政府公然挑战中国领土主权,美化侵华历史,严重伤害中国人民感情而激发的。历次网上抗日热潮的兴起,却和被该记者大肆渲染大篇幅报道的“谣言”们没有直接关系,罗刚事件根本就没有造成由网络到现实中的抗议浪潮!事实证明,中国的爱国网民是理性的,非理性的不过是极少数人,就如同真正对侵华悔罪的日本人是极少数人一样!有些所谓的“谣言”也并非谣言!朱鎔基访问日本的时候,日本普通民众不友好、含有种族歧视色彩的提问,和以石原为代表的日本官员多次对中国人具有种族歧视色彩的发言,都不能不让我们真正理性地思考:什么才是一个真正的日本!日本人是怎么看中国人的!
刘大记者的文章还有“下”,让我们拭目以待!
附相关新闻网址:http://arts.tom.com/1002/2005413-20723.html
刘大记者的(上)就在中青报自己的网站上无影无踪了。一个星期后的(下),也与(上)截然不同,字少到了不相称,腔调也变了。看来炮打还是有效果的:

虚拟世界的“抗日”(下)
愤怒为哪般
  2004年12月,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以亚洲杯足球赛为例,出言指责中国当局把日本塑造成“想像的敌人”。其后,新华网的发展论坛发起了一次名为“请中国网民告诉石原,究竟谁把谁塑造成敌人”的讨论。网民“iluzg2004”直言不讳:“真是冤枉了中国政府,看看中国地方政府对日本企业的保护!自己也不反省自己,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网民“新华网友”说:“事情应当正好相反,是日本在什么防卫大纲里将中国当作真实的威胁(威胁的言外之意恐怕就是敌人)……现在的问题是很明显日本视中国为其实现对外扩张野心的第一威胁,可不可以理解它在把中国树为自己的敌人?”
  据记者的观察,新华网的论坛是国内网民言论最冷静、理性的论坛之一。
  关于中国的教育和宣传,确有网民非常不满。
  一篇题为《世界上最缺乏民族主义的就是华人!》的网文写道:“中国在二战中的伤亡人数约3500万,是犹太人被害人数约600万的六倍,可是中国人对侵略者暴行的揭露和控诉却不及犹太人努力的百分之一。中国从来没有对日本在华战争罪行进行过系统、全面、彻底的调查,使得时至今日还有许多日军暴行未被曝光,许多暴行虽有记载也不够详尽确凿。更严重的是,中国人从未像犹太人对纳粹那样利用一切可能的形式和手段将中国受害者的悲惨遭遇和日军兽行的残暴有效地暴露于世人面前,以至世界上大部分人,甚至包括相当一部分中国年轻一代,对此都不甚了了。”
  网民们期待中国艺术家以抗日题材拍出《辛德勒的名单》那样的好电影。
  2005年4月3日,网民“中国小龙”“泣血建议”,呼吁“两岸学者联手重写中国抗日战争史!!”“中国小龙”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后的今天,无论内地还是台湾的中国人,所能看到的还只是一部残缺不全的抗日战争史……而在那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无数以鲜血和生命为中华民族写下光辉历史的先烈们的英名,却无缘为他们的后人所知晓,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民族的莫大悲哀!
  关于中日之间的宣传报道,有专家指出:“中日某些媒体的商业化倾向越来越浓重,使他们乐于夸张地报道对方的负面因素,歌舞升平的新闻卖不出去,而能够煽动起人们愤怒和激动情绪的新闻非常有销路。
  这一点,恐怕在日本方面更加突出,因为中国传媒的“商业化”程度肯定不如日本。中国政府对本国传媒报道的态度和管理一向很明确。
  4月12日,一位中国官员对来华访问的日本共同社社长山内丰彦一行说:“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离不开新闻媒体对公众的正确引导……对于中日关系的报道,应该始终把握两国友好合作的方向。作为友好近邻,双方媒体在报道中还应相互体现应有的善意和诚意。当前形势下,中日双方媒体要善于抓住一些亮点,更多地发出积极信息,正确引导国民情绪,为两国关系改善和发展营造积极有利的社会舆论环境。”
  中国官员的话对中国传媒有效,日本的媒体会听吗?
总而言之,对于这些汉奸文人,你不打他是不倒的,还会在那里唧唧歪歪;只要扫帚到了,灰尘就会被扫掉!网上的卫生就是要经常打扫!


该贴已经同步到 四川小七的微博
发表于 2011-11-13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是过去几年了,现在读起来依然让人愤怒

来自 春日暖微博 的新浪微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6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汉奸真不是人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6 02:51 , Processed in 0.03932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