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55|回复: 3

[公知观察] 中国速冻食品新国标属世界最严之一,你相信吗,到底是谁在忽悠我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9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题:专家称金葡菌恐慌源于缺乏常识 30%人携带金葡菌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冷冻与冷藏分会在上海召开“速冻食品媒体沟通会”,详细解答近期公众高度关注的冷冻食品新国标中有关金黄色葡萄球菌(下称“金葡菌”)的标准争议。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食品行业局前副局长大卫·艾奇逊在会上介绍:“金葡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其本身并不致病,只有繁殖到高浓度,并满足产生毒素的条件时,这部分毒素才会威胁健康。”
   美国的标准还不如中国
  对于中国消费者对速冻食品新国标“降低标准”的指责,艾奇逊认为:“这次中国制订的标准我认为是目前全世界最严格的。”
  放眼世界,其他国家有的有类似法规,有的根本连什么法规都没有。比如加拿大对奶酪制品非常关注,定的标准是每克产品中金葡菌须低于1万个。欧盟对食物中金葡菌的要求则是每克中低于10万个。香港也要求即食品每克金葡菌含量须低于1万个,跟这次定的一样。
    “中国的新国标要求要一批次同时检测5个样品,只有1个样品允许检出不超过每克10000个金葡菌。所以,从全球来看,中国的这个标准是与国际接轨的。如果我们来看美国的标准,我们会发现那里的标准不如中国的严格。美国法规要求是‘不允许有毒素存在’,我们唯一在奶制品制定了专门针对金葡菌的管控标准,是每克不能超过1万个,其他食品都没有专门针对金葡菌的标准要求。”艾奇逊说,美国关注的焦点在直接致病的毒素,而非只有较小可能产生毒素的金葡菌。
   食品交接中或要记录温度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谢晶教授介绍,冷冻行业整个生产过程均有严格的温度控制规定:低温急速冷冻低至-30℃。物流、销售场所安全标准要求储存、销售要在-18℃以下。谢晶说,“现在难以界定责任的主要是运输和销售环节。”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秘书长孟素荷指出,其实我国对冷冻食品涉及的生产、物流、储藏、销售环节都已有法规约束,但执行往往难以落实,已经发现有部分商场在晚上关门以后为了省电违规将冰箱断电,从而令冷冻食品温度变化产生风险。目前专家组已经提交新的草案积极呼吁加强对冷冻食品运输和销售环节的监管。如今后可能要求每批次产品附带温度追溯标签,食品交接中必须严格记录温度,对温度不合标准的产品应拒绝收货等。
    艾奇逊也告诉记者,FDA同样注意到了运输环节给冷冻食品造成的风险,目前正在起草冷冻食品运输安全的新法规。该新法规有望明年出台。
   食品面临信任危机
  艾奇逊说:“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从来没有认为金葡菌是个值得特别关注的安全威胁。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才是真正应该被关注的健康杀手。”
  孟素荷指出,这种群体恐慌实际反映的是中国消费者普遍对国内食品安全立法的不信任,中国食品安全最大的问题是信任危机。“这和社会大环境有关,和一些企业的不自律有关。科学的真实和媒体、消费者的认知之间有一个巨大的信息真空带,说明了我们公众科普的缺失。企业只注重广告,不关注公众科普投入;国家只注意检测硬件的投入,而忽视公众科普的公益推广;科技界也有责任,谁出来一说话就挨板砖,结果就都闷头不说了。”孟素荷坦言。
   20%~50%的人携带金葡菌
   ◎小知识
  上海交通大学中美食品安全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史贤明教授指出,研究表明,健康人群中有20%―50%的人都携带金葡菌。它普遍存在,在食物中的检出率一般在20%―30%,驴肉更高一些。金葡菌多发于伤口感染,而在食品中的危害相比要小得多。
    艾奇逊称,金葡菌要引发呕吐等反应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首先金葡菌必须大量生长繁殖,达到每克10万个以上的数量;第二,这些金葡菌还必须要产生毒素,要达到这种情况,必须是含有高浓度金葡菌的食物在常温下放置长达四五个小时以上。而冷冻食品采用低温储藏,是不具备这些条件的。
来源:http://health.msn.com.cn/Info/20111209/09171339741.shtml

某些媒体、专家,不知道其职责何在?
拥有丰富的知识、资讯,平时不但没有做到很好去介绍科普知识,甚至自己也是缺乏常识,不明因果,动不动就去指责这指责那的,搬弄是非煽动群众,作为无知充当公知,调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民内部矛盾,莫非最后真的达到传说中的皇军万岁?或者他们也想成为美利坚民族?
发表于 2011-12-9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我相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9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也不要啥都质疑

我觉得中国的食物  大部分还是好的   我就不信lz你天天吃进口食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9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标准比世界权威标准严格的地方多了去了。有些是过于严格了,以至于根本在生产施工中几乎无法达标。而且对实际效用没有太大意义。但是这些标准很难回归正常,因为修改标准的人不敢承担责任,还有就是舆论的盲目,“凡是降低的标准都是坑人的,都有利益集团的参与,政府都在欺骗P民”等等。

目前也只有和平常人不相干的领域,专业人士才能真正在技术层次,专业角度来讨论研究标准的内容。而与平常人有关的领域,或者被记者盯上的领域,不可能再有真正负责的专家去研究标准了,这些标准肯定会越来越严格,严格到根本无法达标,于是在标准的执行上,企业会不再坚持,于是标准会形同虚设,如果再有人盯紧了标准的执行,那么这种产品可能就要消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9-23 07:25 , Processed in 0.053927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