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上山下乡去

[图文写说] 【法书竞临】之3:篆隶楷基本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5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17290_120801_319440.jpg
【“我写了怀远二字,夫人读后说写得太伤感了,建议再写一张,是向前看不是向后看,我照办了,我写了瞻望。但却不知道瞻望什么?有人在追求名,有人在追逐利,而我这个近七旬的人,对名、利都已失去了强烈的兴趣。细细想来,我最为瞻望的是国家、是民族、是世界、是太空。我没有美化自己,没有装饰自己,你可以信,也可以不信,但这是事实。人类,有生也有死,地球也自然有生也有死的,怎么说着说着又伤感了。但我却是一个非常乐观、阳光的人。为什么如此看世界的人,却不悲观,我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想来想去,是因为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只有无奈而已。只有笑对这一切。”】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5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克之
学习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5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活动太有意义了~~点赞!虽然书法太高端我等小宅实在没法参与,但还是得顶贴力挺,并借此悼念那些无辜的生命,天堂没有空难!

点评

感谢长老莅临~吾等共同缅怀亡者~  发表于 2014-3-25 20: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5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zuzo 发表于 2014-3-25 20:20
这个活动太有意义了~~点赞!虽然书法太高端我等小宅实在没法参与,但还是得顶贴力挺,并借此悼念那些无辜的 ...

没见过空着手串门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5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山下乡去 发表于 2014-3-25 21:15
没见过空着手串门子的......

不就是买不起茶叶蛋么?至于这么财迷?改天上我壕C大妞家,不是拿,随便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5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松老师谈魏碑方笔用笔的翻切之法
1.
用柔软的毛笔书写成三角形的点是比较困难的,经过多年我们对魏楷方笔技巧的猜解、探讨和实践,寻找到一种比较方便简捷的应该是很科学的方法——切翻之法。
我们的理念、理由和依据是:用最简单、最轻松、最便捷、最清晰的技巧写出最准确点画的方法是最佳方法,最科学的方法。“切翻之法”就是这样的方法。
A、正切点
入笔露锋,向右下侧锋直切,立刻向右上顺时针翻锋,然后出锋。我们将这种顺时针翻锋的点称之为“正切点”。请看详细的解析:
1.jpg

再看实际的书写:
2.jpg



3.jpg



4.jpg

B、反切点
入笔露锋,向右下侧锋直切,立刻向左下逆时针翻锋,然后出锋。我们将这种逆时针翻锋的点称之为“反切点”。如图:
5.jpg



6.jpg



7.jpg

不管各种各样的点如何变化,翻锋只有这顺时、逆时的两种,而切锋的角度则要看点的走向。由于点的走向是非常多样的,几乎360度中都有,所以,我们需要进行各种度点的切翻锋训练。
可以按下面这样的图示来进行练习:
8.jpg

以点来进行切翻笔法技巧的强化训练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多角度切翻的练习会使这种技巧得到充分的训练。“一旦各种角度的点都能写得出来写得准确,可以说,就解决了魏楷方笔笔法技巧的一大半了,也可以说才算真正入了魏楷之门了。”
《张猛龙》的点变化是比较大的,无论怎样变,大体不离这样技巧的左右。其差异只是在切的力度,方峻度,大小等方面。切的柔些则圆笔的味道足,切的狠些则方笔的意味重。轻切则小,重切则大。
      有的也不一定是切锋的技巧,如“鼠屎”、“黍米”等一类圆笔造型的点,用笔的动作其实非常简单,露锋入笔一抹即可。需要强调的是,不同点的造型,需要不同的手法去刻画,这里,一方面不要复杂化,越简洁越好;另一方面,还是不能用唐法解碑法。要注意的是,尽管有个别的点画隐隐有些唐楷笔意的意味,但毕竟还不是唐楷。
2、横
我们先来考察原碑中处于重要位置的横的状况: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其中具有标准形状的应该是“晋”字的两个横画,尤其是中间的长横,我们可以认定为“标准典型的魏楷之横”。
无论是什么字体,它的每一个笔画都是由“入、行、收”三个技巧动作来完成的(点,一入即收),所以,研究笔法就须从这三个微观环节着手。
我们专对此横的用笔技巧作详细的分析:
魏楷的横实际上是两个点的连接,入笔是正切的点,收笔是反切的点,行笔环节是将两点连接。这样,我们对魏楷横的三个用笔环节就非常清晰了。
16.jpg



17.jpg



18.jpg

我们一直在强调魏楷笔法的“切”与“翻”。那么,为什么写方笔必须要切锋要翻锋呢?其技巧的关键和要领是怎样的呢?
我们知道,切锋都是以侧锋切笔的。用侧锋会给笔画的刻画带来方便。
切锋的目的,是用笔尖刻画三角形点左上的棱角,用笔肚(副毫)刻画左下的棱角。
翻锋的目的,是将侧锋转换为中锋,以使毛笔保持中锋态运行。
这是魏楷切翻技巧笔法的原理所在。掌握了由侧锋切锋刻画棱角,并转换为中锋行笔这一技巧,就是魏楷方笔技巧关键的要领所在。如果这样的技巧掌握娴熟而准确,那么,所有的方笔就都可以驾驭了。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横的造型也是多变的,但万变不离其中,也还是用笔的幅度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它是魏楷的用笔技巧,而不是唐楷的方法。尽管有些笔画是圆笔,但不是唐楷之笔,它还是魏楷的意味,两者是有区别的。如果细细观察中的差异是清晰的.切翻笔法技巧解析到这里,就基本把它的原理与要领说清楚了。我们就可以举一反三来分析其它的笔画了。(以下的笔画解析将作简单描述)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5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3、竖
先看原碑典型竖的形状: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实际上,这笔悬针也是点的延伸。切翻之后中锋下行即是一竖。
29.jpg
实际书写图例:
30.jpg

31.jpg

32.jpg

33.jpg
4、撇原碑中“撇”的情况:
34.jpg

35.jpg

36.jpg

37.jpg
撇仍然是点的延伸,其实撇与竖的写法属于一类,入笔一样切翻,只是中锋向左下运行。(示范省略,参见竖画)
38.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5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5、捺
原碑的情况:
39.jpg

40.jpg

41.jpg

42.jpg

43.jpg
捺笔同样是与点有关系,不是在起笔处,而是在捺脚的部位。典型的方笔捺,需要用副毫来刻画捺脚的造型,虽然有些难度,一旦明了点的变异概念,并驾驭得了点的变形技巧,写主笔捺其实并不是分困难。当然,这一笔是由难度的,需要强化训练。
44.jpg

45.jpg
实际的书写示例:
46.jpg

47.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5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6、钩
原碑钩的各种形态:
48.jpg



49.jpg



50.jpg



51.jpg



52.jpg



53.jpg



54.jpg



55.jpg



56.jpg



57.jpg



58.jpg



59.jpg



60.jpg



61.jpg



62.jpg

钩的部位是一个很清晰的三角点,只是角度和位置的不同而已。这一笔应该是魏楷笔法中最具难度的一笔,道理是,难在它都是处于笔画的末端,它前面有很长笔画,需要连续准确的运笔技巧才能完成(竖弯钩一笔最难)。
它的难点是:侧锋转中锋,中锋再转侧锋,这样用笔的转换,并且,在转换的最后还要刻画关键的笔形。此外,再加上竖弯钩一笔中还有运笔方向的问题,所以,是很不好驾驭的。其中,关键技巧是用副毫刻画钩脚的方笔,必须要反复地揣摩和练习,甚至要以强攻的姿态专攻此笔。
此笔是最有魏楷笔形特点的一笔,笔法技巧最难的一笔,同时它还是绝对的主笔,因此,必须掌握,并确保书写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另外,对钩的各种各样的变化更需悉心揣摩临拟,要达到写任何形状的钩都能信手才行。
看分解图:
63.jpg



64.jpg



65.jpg



66.jpg

先看竖钩一笔的实际书写:
67.jpg

68.jpg

69.jpg

70.jpg

71.jpg
竖钩的写法前一段与写悬针是一样的,只是写道钩的位置向左上翻锋,如同写点一样,出钩。这里,由于是连续的用笔,前面的笔法准确与否是关键,如果不准确,笔的形态没有调整到位,最后写钩是非常困难的。这一笔要求“入、行、收”三个用笔环节都必须准确到位,同时,动作还必须干净利索,否则,钩的部位写不出来。再看抛钩的实际书写: 72.jpg

73.jpg

74.jpg

75.jpg

76.jpg
这一笔应该是《张猛龙》最难的一笔了。其道理也同竖钩一样,连续的运笔,必须保持每一个环节都准确到位,才能写得出来。由于斜向的行笔,角度也是需要把握准确的。出钩的时候,笔是向左上翻锋,一般情况下,初写时比较别扭,我们必须适应这样的斜向翻锋,否则,往往写不准确。这一笔更需要反复地强化训练,一定要做到书写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我们在以后深入的学习中,还会遇到钩的各种各样变化问题,这样的钩如果写不准确熟练稳定的话,写变化的钩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需要一定的功夫专题攻克这一难点。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5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上山下乡去 于 2014-3-25 21:49 编辑

二、非典型性笔画的分析
魏楷标志性的方笔属于共性特征,绝大多数的北魏书法带有这一特征,所以,我们称之为典型性与标志性的笔法特征。典型性的笔法特征是构成魏碑楷书特殊风格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但是,魏楷体系中绝对完全的方笔与绝对完全的圆笔作品,所占的比例不是非常大的,绝大多数的作品都属于“混合型”的,笔法形态是多样化的。《张猛龙》就是这种“混合型”的代表性作品。假如我们一味地强化方笔,把其它造型的点画都写成棱角分明的话,就和《始平公造像》一类混淆了,《张猛龙》笔法的丰富性就给弱化了。更重要的是,单一的笔法会导致作品表现力的空泛,使技巧语言匮乏。因此,我们绝不能忽略所谓非典型性笔法的存在和作用,还需对非典型性的笔画作细微的考察研究和临拟训练。(因篇幅所限此话题从略)
三、值得注意的倾向
《张猛龙》虽是经典,但我们还不能过于迷信,它所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我们看到,有不少学习此碑日久者,曾染有习性。特点是,笔画一味右上斜,造成字形字势的倚侧。
注:笔画斜与字势斜还不完全是一个概念,笔画右上斜是楷书共性特征,斜应该是有度的,我们不能过分夸大它,更不能一斜再斜,斜而无度。字形左低右高,耸肩低头,重心失衡。字势斜是一种中轴摆动的技巧,是左右都有摆动,如果只一味左摆则属习性。习性,就是有模式有规律的不良的习惯性的手法。)
细细究察,原碑就有这类现象,且有些个别字斜势严重,它应该是不可为法的东西。我们不能把它当作特点更不能当作优点,它应该属于笔病。凡是染此病者,就是不知不觉,忽略了这一点。因为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我们在这里提出,以示注意。
这些例字就是《张猛龙》典型的斜画笔性的习性所在,我们临习此碑时须力避之,或者,可以进行必要的修正。在这一点上完全可以不必求“精准”了。
77.jpg

78.jpg

79.jpg

80.jpg

81.jpg

82.jpg


83.jpg

四、对于漫漶斑驳笔画的解读问题由于此碑常年立于地表,剥蚀严重,尤其是碑的下部,十分严重,有的笔画完全失形。这是学习碑刻普遍遇到的问题。一个比较合适的办法是,以彼字解此字。方法一,参考其它同一个字。 例:“将”字非常模糊,无法准确把握。
84.jpg
以另一个清晰的“将”作为参照。
85.jpg
方法二,选择有相同“零件”的字,移植活用。例:“鹤”字不清,细节无法临拟。
86.jpg
可以参考“帝”“勸”“鳨”来组配鹤字。
87.jpg

88.jpg

89.jpg

以上是对《张猛龙》最具特点的笔画进行了分析,这些最具特点的笔画实际也是魏碑楷书的最具特征的笔画。把这一关键的用笔技巧掌握了,才是临习此碑的要点。
后记:我沉潜于魏碑楷书已经二十余载,其中的甘苦自知。尤其是对魏楷笔法的猜解曾经困扰了多年,也曾经是“以唐法解碑法”,结果是困入泥潭。“切翻之法”是我钻研魏楷所得到的独家方法和手段,在社会上所出售的教科书里是没有的。自从找到这样的方法后,感觉才入了魏楷之门。我的理念是:最简单、最轻松的用笔动作写出最准确笔画的方法是科学的方法。如今,有许多的朋友喜欢魏楷,很多人在临习《张猛龙》,往往是陷于困惑之中。今天,把我的研究成果和一点经验和盘托出,仅供大家参考。因是个人经验,肯定问题多多,还请网友正手。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5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上山下乡去 于 2014-3-25 22:03 编辑

以上是网上找到的魏碑的运笔技巧,希望能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1-2.jpg 1-1.jpg

魏灵藏碑和刘先生摹本。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5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zuzo 发表于 2014-3-25 21:28
不就是买不起茶叶蛋么?至于这么财迷?改天上我壕C大妞家,不是拿,随便扛~~~ ...

今天来了倆大佬,一位泪奔了,一位裸奔了。
@CC_bes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6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晚辈来学习,请多多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6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pigpig 发表于 2014-3-26 07:34
晚辈来学习,请多多指教!

基层版主的作风多么淳朴,群众是不需要发动的。期待猪猪作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6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山下乡去 发表于 2014-3-26 08:01
基层版主的作风多么淳朴,群众是不需要发动的。期待猪猪作业。

pp很有自发性的,明天就写。。。哈哈。但我没有毛笔,就用硬笔,可以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6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pigpig 发表于 2014-3-26 08:07
pp很有自发性的,明天就写。。。哈哈。但我没有毛笔,就用硬笔,可以么?

...

当然可以用硬笔,本帖宗旨就是在照葫芦画瓢中获得灵感。钢笔、木棍、手指都可以。第一期向刘老先生致敬还是建议一笔一划接近原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6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刘老先生在”瞻望“作品中写道【”我却是一个非常乐观、阳光的人。为什么如此看世界的人,却不悲观,我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想来想去,是因为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只有无奈而已。只有笑对这一切。”】我心疼先生在那17天中的某段时间,和夫人是怎样地笑对那一切。斯人已逝,我发誓要把先生的作品全部临摹一遍,盼先生感到、应我。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6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山下乡去 发表于 2014-3-26 08:24
当然可以用硬笔,本帖宗旨就是在照葫芦画瓢中获得灵感。钢笔、木棍、手指都可以。第一期向刘老先生致敬还 ...

向刘老先生致敬,我会一笔一笔的用心写,可是啊,难度很高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6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pigpig 发表于 2014-3-26 08:40
向刘老先生致敬,我会一笔一笔的用心写,可是啊,难度很高啊

多写几次,多次上传,去感受自己的每一次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6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山下乡去 发表于 2014-3-26 08:44
多写几次,多次上传,去感受自己的每一次进步。

哈哈,好的,没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4-20 12:53 , Processed in 0.04295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