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5|回复: 1

[世界史] “长征”的史诗意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征”的史诗意味
    帕斯卡尔:“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毛泽东:“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科耶夫《黑格尔导读》
世界历史,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历史,是作战的主人和劳动的奴隶之间相互作用的历史。主人只不过是历史的“催化剂”,历史通过奴隶或称为公民的前奴隶实现、完成和“显现”。
    主人的人的行为归结为冒生命危险。不过,生命危险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间都是一样的。重要的是危险的事实,能致命的东西,或是一把石斧,或是一挺机关枪则是不重要的。同样,不是作为斗争的斗争,不是生命危险,而是劳动,决定了在某一天生产机关枪和不再生产石斧。主人的纯粹好战态度数世纪以来没有发生变化,能产生一种历史变化的不是这种态度。如果没有奴隶的劳动,“最初的”斗争将无限地重复:如果没有奴隶的劳动,一切都不可能发生改变;这种态度在主人身上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无任何东西在人身上,通过人和为了人发生变化;世界与本身保持同一,这样的世界是自然,而不是历史的、人类的世界。
    存在的否定就是行动。如果认真地看待虚无主义者,就是自杀,就是完全停止行动——不再活下去。……因此,消除宗教意识形态的不足之处,从绝对主人和彼世那里解放出来,实现自由和作为独立的人的存在活在世界中,——只有接受死亡概念和无神论,这一切才是可能的。
    爱因斯坦《原子战争还是和平》:在对现代战争技术做推测时,人们必须考虑原子弹之外的种种可能性。但是,我怀疑是否还有比原子弹更危险的武器,比如说细菌武器。我还感到,人们不必考虑链式反应带来的危险会大到足以毁灭地球的一部或全部。我不考虑这种可能性,因为倘若说这样一种链式反应要通过人造的原子弹产生的话,那它早就存在于不断到达地球表面的宇宙射线的作用之中了。”爱因斯坦:为什么要社会主义?如果我们问自己,社会结构和人的文化面貌应当怎样改变才能尽量使人类生活感到满意,那末,我们应当经常意识到,有些条件我们是无法改变的。如前面所提到的,人的生物学本性实际上是不会变化的。此外,最近几个世纪来技术和人口的发展所创造的一些条件,也已扎下根来。在定居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要为他们继续生存生产必需的物品,极细的分工和高度集中的生产设备都是绝对必要的。个人或者相当小的集团完全自给自足的时代回顾起来,它似乎多么地有田园风味呀己一去不复返了。只要稍微夸张一点,不妨说:人类甚至在目前就已经组成了一个生产和消费的行星公社。     费孝通: “今天的人类将面临着一个选择。人是可以自我发展的动物,也是一种能自杀的动物。人类是选择自我发展,不断完善,还是选择自我毁灭,这需要全人类来作出回答.”
 楼主| 发表于 2014-7-8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贾晋京:韩国梦的实现有赖于中国梦
字号:小中大2014-07-07 07:50:22
更多
123

关键字 >> 中国梦韩国梦习近平访韩中韩关系朴槿惠欧亚计划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
7月3日-4日,习近平主席访问韩国。对于此次访问的意义,大多数分析都侧重双边关系角度,从全球视角进行观察的比较少。
数十年之后回头看的话,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韩,可能对全球格局演化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事件。

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韩,对于中国、韩国乃至全球的转型发展,都是一次实现强强联合共同开拓亚洲、世界新合作空间的开辟之旅。
为什么说此访将对全球格局产生里程碑式的影响呢?可以从中、韩、全球在当前各自所处的历史节点分别来看。
从中国来看,早已成为世界最大生产国的中国,在2013年又首次成为世界最大消费国,这意味着中国开始变成全球经济的新中心。而要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经济中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塑造中国与世界关系则至关重要。“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路一带”)的提出是中国的重大战略布局。“一路一带”有着自然地理和人类文明史的双重基础,本身就是世界历史展开的中心线。随着中国高铁技术的成熟、时速超600公里的高速列车实验成功,从技术上来说24小时横贯欧亚大陆已经可以实现。这必将带来一个欧亚大陆“陆权”兴起的大时代。
从韩国来看,朴槿惠上任以来致力于改变经济陷入低增长泥淖的趋势,提出了开创“国民幸福时代”、创造“第二汉江奇迹”的口号。朴槿惠的主要措施包括2013年11月18日在其就职后的首场施政演说中提出的贯穿朝鲜、俄罗斯、中国、中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快线”计划,以及此后在其访问欧洲时提出的更为宏大的“欧亚计划”。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GDP增长率已连年徘徊于2.5%左右,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来看,约一半来自于IT行业。而韩国与中国的贸易数据则说明了另外一个重要事实。韩国向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出口的产品最多的是集成电路,第二位的是液晶显示器,第三位的是化工产品——主要是多元羧酸、环烃、乙烯聚合物等。这几项可以说都不是消费品,而是工业配件或原材料,可见韩国经济对中国经济的融入程度。由此也可以理解,将来的“韩国梦”,其实也必将作为中国梦的一部分才能实现。
从全球来看,韩国的“丝路快线”乃至“欧亚计划”都可以接入中国“一路一带”布局,从而使韩国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这将给全球带来何种影响呢?
当前全球经济版图重心转移大趋势是从跨大西洋经济圈向东转移,预计到2025年将移至中亚附近。造成这种转移的原因在于,全球人口稠密同时工业发达的两大核心区域——东亚和西欧都在向亚洲中部地区转移产能。在东亚一侧,随着中国的“西部大开发”和城镇化进程,产业布局正在向西扩展;在西欧一侧,随着德国向东部和东欧地区转移产能以及法国等大西洋沿岸国家的去工业化,产业部分正在向东扩展。
而若再放大观察东亚区域的话,可以发现工业的部分门类如电子、IT存在从日本转向韩国再转向中国的趋势。如果中日韩自贸区形成,则世界经济中心区域将正式确立,牢不可破。然而由于日本的原因,中日韩自贸区的进程在安倍政权上台后搁浅。而习近平此次访问韩国,则使中韩之间的自贸协定有望在2014年内落定。这对于确立欧亚大陆时代东端经济秩序将是奠基性的。
对于中国、韩国乃至全球的转型发展,习近平访问韩国都是一次实现强强联合共同开拓亚洲、世界新合作空间的开辟之旅。从中国领导人乃至韩国领导人最近一年的行程及其成果都可以概括出,欧亚大陆的共同发展空间东端将是中韩经济圈,以此向陆上和海上出发,可以串联起朝鲜半岛、中国、中亚、南亚、中东、东欧,抵达另一个经济中心德国后,再向西延伸,最终到达英国伦敦。这一经济圈的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40%,全球七成的人口生活在这里。随着中国建设银行被指定为在伦敦的人民币业务清算行,交通银行被指定为在首尔的人民币业务清算行,一个包含从货币到交通到贸易的全面基础设施架构已初现雏形,下一步需要进一步增加制度上的安排和民心的相通。
习近平访韩完成的是“欧亚时代”的重要拼图,或将成为通向一个伟大新时代的里程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9-27 23:35 , Processed in 0.04529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