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5|回复: 8

[东方区] 悲壮的南口战役:居庸关前杀伤15000名日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5 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37年8月中国守军在居庸关附近进行的南口战役,迄今已过去了70年。70年,是一段并不短暂的岁月,然而这次英勇悲壮的战役,在14年抗战史上,仍闪耀着无比光辉,它在中国人民的记忆中,永远是那么的深刻、难忘和激动人心,当年那些在战场上慷慨悲歌、视死如归、英勇奋战的先烈们,他们的鲜活形象,仿佛就在眼前。
   
    今天,我们再次回顾南口战役,为的是要我们的后世子孙永远不要忘却那段血与火的岁月,永远不要忘却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并借此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无限怀念与深刻的敬意。

    中国军队在平绥线上抗击日军
   
    1937年7月底,日寇相继占领了北平、天津。为了灭亡中国,日寇紧接着沿津浦、平汉、平绥三线扩大侵略。沿津浦路进攻,为的是策应对上海、华东等地的侵犯;沿平汉路南下,为的是夺取中原,进逼华中、长江;沿平绥路西进,为的是占领山西,进而控制整个华北。蒋介石这时已看清对日妥协无望,遂决心抗战,对日寇的三路进犯,都做了相应的战斗部署,在平绥路方面,组织了著名的南口战役。
   
    南口,位于北平城西北45公里处燕山余脉与太行山的交会处,是居庸关南侧的长城要隘,是北平通向大西北的门户。这一带地形复杂,崇山峻岭,关隘重叠。从南口经居庸关西行至宣化、张家口,为一东西狭长之盆地,南北多山,中央凹下,平绥铁路横贯其中,并有公路相辅行,形成为连通西北、华北及东北的交通干线。南口的南北两侧,又是筑在高山脊背的内外长城,山上仅有羊肠小道穿行,故南口是名符其实的“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天险之地,人们称它是“绥察之前门,平津之后门,华北之咽喉,冀西之心腹。”守住了南口,即可阻止日寇占领察哈尔省,进而分兵晋、绥之图谋,从而保卫察、晋、绥三省。可见南口从来为兵家必争之军事要地。
   
    平、津失守之后,为了保卫和抢占南口,敌我双方都部署了雄厚的兵力。日军派出两个混成旅团,板垣第五师团全部,以及川岸第二十师团之一部,总人数约7万人,并配备了大量的火炮、坦克、飞机参战。中国军队主力为汤恩伯将军率领的第十三军,辖第八十九、第四两个师,以及陆续支援的第二十一师、第九十四师、第七十二师、独立第七旅及两个炮兵团,总兵力约6万人。
   
    南口战役从1937年8月8日打响,至8月26日撤退,历时近20天。8月8日至15日,为得胜口、南口之争夺战;8月16日至19日,为南口亘横岭城间之争夺战;8月20日至26日,为延翼竞争和中央被突破作战。战斗中,日寇凭借其优势兵器飞机、坦克、大炮等,每日向我阵地倾泻数千发炮弹、炸弹,依山草草修筑的工事,总是刚修好就被毁,再修好,再被毁。但中国军队依仗保卫祖国的誓死决心,以步枪、手榴弹、大刀,与敌军拼杀,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战斗之惨烈、残酷,真是惊天地而泣鬼神。当时的战地记者、参战将领书写的战地采访,纪实报告,战地信函,新闻电讯,是南口战史的真实记录:
   
    9日,南口正面冲突爆发了,敌人炮火猛烈的比我们的机关枪还要密,我们的前哨,首当其冲的是龙虎台阵地。我们的战士对于炮战有相当的认识,当敌人的炮火最猛烈之际,大家就离开了阵地,但这并不是后退,而相反的是跑到阵地的前面去。炮火之下,敌人是不会冲锋的,到晚间炮火停止,大家又回来。我们之所以能这样安全地躲过炮火,高粱地帮助很大。

    驰援张家口的中国骑兵
   
    12日早晨,30多辆坦克车驶入了南口,应验了美国武官给我们的忠告。坦克车简直是“铁怪”,3寸厚的钢壳,什么也打不透它,炮弹打正了它,最多不过打一个翻身,然后它又会自己把自己调整过来继续行驶。只要有一道山沟,它就隙沿而上,怎么奈何它呢?办法是有的,第七连连长带着两排人跳出阵地冲向坦克车去,他们冲到这个“铁怪”跟前,铁怪少不了有好多窗户以备里面的人向外射击之用,于是大家就不顾一切的攀上前去,把手榴弹往窗口里丢,把手枪伸进去打,以血肉和钢铁搏斗,铁怪不支了,居然败走,并且其中的6辆因为里面的人全部死了,所以就成了我们的战利品,两排勇敢的健儿虽然死了大半,但我们终于获得胜利。

  从13日起,敌人的炮火更烈,他们把重炮每四门一行地排成三行纵队,四围用坦克车圈起来,以防我们的进袭。一圈一圈地向着南口战线摆列起来,从早到晚不停地施放。我们的工事都是临时掘的,挡不起重炮轰击,兵士们每两个人为一单位,在山石上掘开一个小小的隐蔽洞,反正你的炮打上了,也只能打掉我们两个人。每一方吋的地方,都有炮弹落过,它企图将整个的山打平。进南口的路途上,都是一步一弹。
   
    每天都有20架飞机在空中威胁着,但飞机的力量与作用,几乎等于零,没有一个人怕它。十三军的将士真了不得,他们奉到的命令就是死守阵地。
   
    三昼夜(得)不到水喝,马鞍山上,第四连全体只剩一个弟兄,但是他还沉着地坚守阵地,而不稍退,直到我们补上去的生力军到达了,方把他接下来。一个机关枪连的班长,他指挥着几架机关枪在一座山头上作战,敌人冲上来了,他痛骂他的机关枪手打得太慢,但随后他眼前的一个枪手阵亡了,他自己就把这架机枪接过来,继续着干,一不小心,他顺山城跌滚下去了,但机关枪仍抱在怀里。再爬上来,敌人已到面前,他凭空手把日本军官的指挥刀夺了来,立即还手砍去,第一下砍到对方的钢盔上,第二下方把敌人砍死。
   
    王仲廉师长,他有强壮的体魄,高大的身量,黑而坚实的脸,师部设在居庸关山洞里,一列火车作了办公厅,他本人和两位旅长四位团长,都在前线指挥。炮弹曾把他的头打伤了,若不是还有一个钢盔戴在头上,就不堪设想了。战争剥夺了他的睡觉权利,又瘦又黑,表现着是一个为国宣劳的忠勇将军。
   
    汤恩伯,这个铁汉子,他不要命了。这的确厉害,十三军从军长到勤务兵,他们全不要命了,大家都把一条命决心拼在民族解放战争的火线上。从战争发动以来他就没有睡眠的时间了,一切的精神,都用香烟维持着,瘦得像“鬼”一样,只有两个传令兵随身跟着他,那么卫兵、勤务兵呢?早已加入火线去了。
   
    从南口到居庸关有15里路,八十九师一共只有四团人,战至20日,已不足一团,王仲廉在居庸关把剩余的部队集合起来,再向侵入南口之敌反攻,士气绝未稍馁,当夜又夺回3个山头。汤恩伯苦笑着说:“残兵镇守居庸关!” (以上引文见小方:《血战居庸关》载1937年9月29日天津《大公报》)
   
    8月15日,敌军攻入黄老院阵地,炮火的猛密,与攻南口一样的战法,并且逐步向右翼缺口夺进,情况非常严重,师长王万龄也到横岭城坐镇。出发时把他的物件,一针之微,都嘱勤务兵收拾带走,准备不再回来。他说:要是把日本打跑了,当跟踪追击,不幸而失败,则以横岭城为坟墓。
   
    不论机关枪怎样准确向我军扫射,奋勇的十三军战士,没有一个想到枪弹会打进血肉来,短兵相接时,手榴弹是唯一可以对大炮报复一下的东西,掷手榴弹的战士,虽然一批一批的倒下来,第二批马上又跳出战壕去抵抗。
   
    这样的冲锋,接连3次以后,机枪连仅剩一个战斗兵、一个传令兵、一个伙夫了。战斗兵、传令兵把住两挺机枪,伙夫在中间向左右输送子弹,继续对2000敌众强烈反抗。
   
    太阳照临着整个山谷,这3位作殊死战的英雄,最后含着光荣的微笑,躺在阳光中! (以上引文见秋江:《南口迂回线上》载1937年10月《国闻周报》第14卷第39期)
   
    顷据官方消息,本月14日南口方面的战争,甚为激烈,敌竟日以重炮轰击,至5000发左右,同时用重坦克车30余辆,向我阵地猛冲,我内外壕工事均被冲毁,我王仲廉师第五二九团罗芳珪部,流血奋战,死守不退,以致全团殉国,团长以下无一生存,其壮烈牺牲,实为近代战争所未有。 (《申报》1937年8月19日)
   
    “五二九团罗团长芳珪兄,文电诵悉,贵团连日力挫强敌,已确立本军未来全部胜利之基石,曷胜欣慰!南口阵地,关系国家对抗战之成败,敌寇虽众而凶顽,仅将其优势之炮火,而不能尽毁此一带。尤其吾人赖以抵抗强敌者,为战斗精神,而非大兵与精良之武器,吾侪誓死决不离开阵地寸步。人生百年,终须一死,好汉死在阵头上,即为军人光荣之归宿。”
   
    “第八十九师王师长介人兄,文申电诵悉,李旅连日力挫强敌,已树本军胜利之先声,曷胜欣慰!南口阵地,即为吾侪光荣之归宿。我死则国生,我贪生则国死,吾侪宁死尽以维护此阵地,并不幸求生还也。望转告贵师全体同生死之官兵们,努力争取胜利为盼!”

  (以上两则,为汤恩伯军长8月13日致罗芳珪、王仲廉的战地通信。见上海出版的《中国陆军第三方面军抗战纪实》。)
   
    我们无须更多地摘引有关南口战役写真的战地纪事资料了。因为上述所引,足以说明南口战役的悲壮激烈,以及我军官兵英勇无畏的伟大抗战精神。
   
    南口战役,中国军队从布防到最后撤退,前后计一个月零三天,伤亡计1.6万余人;日军亦付出了1.5万余人的惨重损失。其伤亡之重,是日军万万没有料到的。

    日军攻占张家口
   
    南口之最后失守,根本原因不但敌人作战人数多于我,其武器装备之优劣更不成比例;此外,中国军队仓促应战,准备不足,第六十八军刘汝明部只图保存自己的实力,不愿积极配合,致援军不能及时到位;此外,在战术上打阵地战,消极被动,不懂得保存有生力量,在运动中消灭敌人,这些都是南口作战最后失败的重要原因。
   
    但南口战役,仍不失其为我国抗战史上极其光荣的一页,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南口战役严重地挫伤了日寇,打乱了日寇的作战计划,使“三月亡华”的神话破灭。
   
    南口战役和当时进行的淞沪会战,显示出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全中国的图谋已暴露无遗,蒋介石决心由应战转为抗战,因而对谈判已一年有余的国共合作抗战问题,其态度积极起来,终于接受了我党的《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8月22日,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了将工农红军改编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9月23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宣布承认CPC的合法地位。因此,南口战役促进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南口战役,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和斗志,从此,“中国不会亡!”“筑成我们民族新的长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等抗战口号,深入人心,传遍祖国大地。正如我党编辑出版的《解放》周刊短评所言:南口战役“这一页光荣的战史,将永远与长城各口抗战、淞沪两次战役鼎足而三,长久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1937年8月31日《解放》周刊第1卷第15期。)南口战役的政治动员作用,远远超出了它的军事意义。
   
    (来源:《北京党史》 /CPC新闻网)

点评

算了吧。整个抗日战争中国战场日军阵亡45至65万。  发表于 2014-11-25 08:36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5 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役让日军也付出了上万人的伤亡代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5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按国军战报,日军阵亡近两百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5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民族英雄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5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5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南口之战姑且不论具体消灭多少日军,但是你能不能不厚此薄彼,此战真正的主力是傅作义的部队,有人总是说GCD不宣传国军的抗战,可是你为何也不真正的尊重下历史——杂牌军其实在抗战中才是国军的真正主力——无论是台儿庄还是你笔下的南口之战等等。汤恩伯是著名的逃跑将军,这在国军内部都是美谈。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5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阎锡山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统领晋绥抗日军事全权。晋绥军共编第6、第7两个集团军,傅作义任第7集团军总司令,汤恩伯是傅作义的手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7 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抗日名将汤恩伯37天丢失38座城池,震惊世界的大溃败

2010-10-22 00:07:27
http://news.chinaiiss.com/html/201010/22/a2cf47.html


  • 参与:0人
  • 评论:0条
  • [url=]字体大小[/url]


  1944年1月24日,日本大本营向中国派遣军下达豫湘桂作战命令,随后进行调集部队和作战物资的准备。

  日本用于这次作战的兵力有:华北方面军4个师团又3个旅团,第十一军9个师团,第二十三军2个师团又3个旅团,第十三军1个师团,中国派遣军直辖1个师团。另有2个飞行团,总兵力50余万人。豫湘桂战役之前,国军共有321个步兵师、22个骑兵师,总人数约650万人,从数量看,超过日军的许多倍。

  1944年春,当华中日军正在调兵遣将之时,蒋介石竟对日军的作战意图没有觉察,日军进攻河南前,八路军及时给国军通报了日军修复铁路,赶修黄河铁桥,频繁调动军队的动向,希望引起注意。但河南战区指挥官蒋鼎文、汤恩伯仍不作任何防御准备。

  4月17日夜。日军一部在开封方面渡过黄河,突破中牟附近中 国 军队的阵地,19日占领郑州,并攻陷尉氏、新郑。




  同时,豫北方面之敌突破中国军队的河防阵地,攻陷广武、把水:荣阳、密县等地。5月1日,日军攻陷许昌。接著又连陷临颖、袭城等地。7日,许吕之敌南下。连占团城、膘河。同时,由信阳北攻之敌连续攻占确山、遂平、西平等地。8日,南北之敌在西平会师,打通了平汉线南段。

  在此期间,日军集中7个师团向洛阳进攻。5月25日,洛阳失陷。河南会战,日军参战兵力约10万人,而中国战区属下的部队有18个军,约30万人。但是在1个多月里。却丢失30多座城市,损失5万多人,使河南大部地区沦于敌手。

  在此次战役中,国民党军队除部分非嫡系部队抵抗过日军外,其余的都是望风而逃。当时河南国民党军队共有军用卡车七八百辆,仅100辆用于军运,其余的都被军官们用来搬运私人财产和运送他们的亲属向西安逃跑。在逃跑中,各部队争先恐后,第二十军和第十三军竟互相□杀起来。连日本军人也讥笑说,用汽车也赶不上国民党军。

  豫湘桂战役,国民党损失了约100万兵力(苏联军事百科指出国军损失100万人,黄玉章中将主编的抗战正面战场作战记提出的损失数为50万人,本处以苏联军事百科为准),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等省的大部和贵州省的一部约2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146座城市。衡阳、零陵、宝庆、桂林、柳州、丹竹、南宁等7个空军基地和36个飞机场都被日军侵占。6000多万同胞沦于日寇铁蹄之下,无数资源被强占,财富被掠夺,并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豫湘桂战役的彻底失败与同时期盟国其它部队在全世界范围内节节胜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仅使中国国家军队成为世界上的笑柄,还使得盟国对国民党政府的态度大为改变,直接导致了国民政府由于抗战不力被盟国抛弃,最终丧失了外蒙古150万平方公里领土的悲惨结局。中华民国作为所谓的“战胜国”,结果却反而丧失领土达150万平方公里之巨,其直接原因就是国民党部队在豫湘桂的大溃败。

  从汤恩伯部被河南人民缴械谈:国民党保卫的是蒋家还是人民

  “如果人民死了,土地还会是中国的;但如果士兵饿死了,日本人就会占领这些土地”--蒋家王朝官僚的逻辑

  1943:《大公报》与河南之灾

  媒体对1942年发生在河南灾荒的披露,打破了蒋介石的全盘布局,他对三千万子民生命的漠视,最终失去了所有人民。

  1943年,在美国《时代》周刊驻华记者白修德看来,这是他人生中的转折之年,也是“所有记忆中最为刻骨铭心”的一年。

  此前,他是蒋介石忠实的拥趸,称其为“团结的象征,人民的偶像”,他认为“中国想成为一个民主国家……必须在极权统治下再坚持一段时期才能成熟地步入民主社会”,并为此不遗余力地高调赞扬中国军队,呼吁美国对华援助;此后,他对蒋介石的评价变为:“这畜生……牺牲了无数个中国生命,我为此痛惜不已。”

  这一年,心灵遭受重击,导致巨大转变的绝不止白修德一个人。这一切源于此年二月重庆《大公报》刊载的一篇报道。回忆起这篇报道,晚年白修德说:“1942年是大旱之年,我们在重庆得知,河南的农民正在濒临死亡。”

  “饥饿的河南”

  1942年冬,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24岁的天津小伙张高峰,刚从武汉大学政治系毕业,就被《大公报》派往河南担任战地记者。从陕西入河南时,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陇海路上河南灾民成千成万逃亡陕西……火车载着男男女女像人山一样,沿途遗弃子女者日有所闻,失足毙命,更为常事……”

  到了昔日繁华的洛阳街头,跃入张高峰眼帘的是更加悲惨的景象,到处都是“苍老而无生气的乞丐”,“他们伸出来的手,尽是一根根的血管;你再看他们全身,会误以为是一张生理骨干挂图”,这些苍老的乞丐“一个个迈着踉跄步子,叫不应,哭无泪,无声无响的饿毙街头”。

  离开洛阳继续南行,“一路上的村庄,十室九空了”,饿狗畏缩着尾巴,“在村口绕来绕去找不到食物……吃起了自己主人的饿殍”。

  在叶县,他看到当地老百姓吃的是花生皮、榆树皮、一种毒性很强的野草“霉花”、甚至是干柴……所有人的脸都是浮肿的,鼻孔与眼角发黑,手脚麻痛。物价已经涨到不可理喻的程度,许多人被迫卖掉自己的年轻妻子或女儿去做娼妓,而卖一口人,还换不回四斗粮食……

  “先生,官家什么时候放粮呢?”一个小孩子问张高峰。

  “月内就放”,张高峰只能用谎言安慰他。这谎言让灾民们“绝望了的眼睛又发出了希望的光”,但“希望究竟是希望,时间久了,他们那饿陷了的眼眶又埋葬了所有的希望。”

  如果说天灾带给张高峰的是无比悲痛,让他出离愤怒的则是随处可见的人祸:拿着柳条抽打灾民的警察、强逼纳粮的地方政府、不知所踪的赈灾款项、自欺欺人的官方说辞……

  于是他奋笔疾书,把此行所见所闻写成一篇6000字的报道,发表于1943年2月1日的《大公报》。这篇报道最初的题目叫《饥饿的河南》,张高峰愤怒地指出:“灾旱的河南,吃树皮的人民,直到今天还忙着纳粮!”






12下一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4-20 01:40 , Processed in 0.04898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