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76|回复: 13

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22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性质
中国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一个不同于以往任何社会实践的鲜明特点——即以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全面解放与发展为最终目的。
这一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的根本原则和社会主义实践的根本指导思想,不仅写入《党章》,作为规范中国共产党及其每一位党员的行动的思想准则,同时,这一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宪法》的内在灵魂和要求。
但是面对着复杂的现实,面对着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曲折和挫折,面对着各种自相矛盾的理论,面对着各种没有根据的舆论呼吁,我们渐渐失去了对崇高理想的坚持和信心。我们甚至怀疑起我们自身,怀疑起我们的实践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怀疑起我们的共产主义理想了。
这已经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一种肆意喧嚣的普遍的力量。这种现象并不难理解。对于我们来说,这只不过是现实的经济基础本身的一种自发的反映。在这个崇尚资本以及和这样的经济条件相适应的个性普遍自由的时代;在这个人与人之间明争暗斗、互相竞争的时代;在这个人人都以追求金钱和利润为人生目标的时代;整体的社会意识越来越世俗化了,社会的思想也越来越浅薄了,越来越退化了。
在崇尚理想,充满理想主义的时代,要把人的意识从未来拉到现实,是很困难的事情;现在则相反了,沉湎于现实的个体的私利的人们,忙着争抢着蝇头小利,忙着进行各种冒险和投机;在这样的争抢、冒险与投机中,人们已经完全把自己的意识交给了现实;要把他们从自己营造的一平方米面积大小的现实中拉出来,是更困难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谓理想,只不过是对于最切近的世俗目标的狂热追求,而更多的表现是没有理想和对未来的迷茫,对现实的屈从以及对各种各样糊涂理论的盲目相信。所以,这是个普遍把无知当有知,错误当真理的时代,而且普遍的无知和错误的理论的庸俗组合竟然成为我们时代思想的标志。
因此所有的思想都应该反思!尤其是马克思主义者应该积极的反思!
为什么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系统理论,不能对于复杂的现实做出马克思那样的清晰论述,反而在现实的经济实践中要迁就于庸俗的错误理论!为什么马克思在对现实的批判过程中,从现实矛盾的必然性中得出的清晰的、必然能够通过人类的自觉实践实现的远大理想在这些混乱的争论中一再的被模糊?甚至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一些无知的人眼里变成了一种宗教,一个单纯的信仰,而不是活的原则和应用?
如果不是仅仅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口号、一种单纯的信仰那样来看待,从而不是在实践中一边把理想挂在嘴边,一边用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根本对立的西方的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概念及其解释和措施,那么,我们就必须要掌握马克思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完整论述,并且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当前的现实结合起来。
因此,首先对于我们来说,要和马克思恩格斯一样树立起一种整体的共产主义观念,但是不是说我们要另辟蹊径,有所述说,而是要忠实于原著的思想。所以关于共产主义,我们还是要听听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怎样说的:
“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第40页
其次: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共产主义?答: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共产主义原理》,第357页
如果想要有一个关于共产主义更加完整的定义式的说明,恩格斯在批判卡尔.海因岑的时候关于共产主义的一段话可以达到这个标准:
“共产主义不是学说,而是运动。它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被共产主义者作为自己前提的不是某种哲学,而是过去历史的整个过程,特别是这个过程目前在文明各国的实际结果。共产主义的产生是由于大工业以及和大工业相伴而生的一些现象:世界市场的形成和随之而来的无法控制的竞争;具有日趋严重的破坏性和普遍性的商业危机,这种危机现在已经完全成了世界市场的危机;无产阶级的形成和资本的积聚以及由此产生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在共产主义作为理论的时候,那么它就是无产阶级立场在这个斗争中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理论概括。”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312页
以上简短的三段引用,其实已经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真正的含义说的十分完整了。任何一个报有客观的思想,并且愿意进行思索而不是故意去歪曲的人,都会立刻从上面的引用中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的思想是和我们通常的教条式的理解不一样的。
然而,困难不在于背诵词句,而在于怎样去理解内容!根据以上所引用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的定义,要做到与我们的现实结合起来,那么,自然要思考的是,无产阶级的解放条件和原则有哪些呢?这些条件之间的运动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为了不流于简单的判断,为了掌握现实本身的辩证关系及其必然性,我们还不得不从马克思所提示给我们的方法和角度入手。这样,我们首先要树立唯物主义的思想,象马克思那样来研究问题,所以
(a)摆在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因而,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当然是出发点。……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页
这即是说,我们要从处于一定的社会生产条件中的现实的人,而不是像小资产阶级那样一开始就抛开人的社会关系而虚构一个什么抽象的理性人。这里体现的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和唯心主义的本质对立,所得到的理论结论当然也是对立的。
从现实的人出发,自然就会理解现实的人的生产条件的对立,而这种对立不是主观的任意就可以取消的,而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在当前,主要就是资本和劳动的代表者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其它的如小生产、小农业和小商业的生产方式全部从属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这就清楚的表明了科学的共产主义理论是从研究现实的人的生产来了解自身的,是通过研究人类自身的异化条件以及这些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社会条件之间的互相运动的理论,是通过研究人类通过自己的实践扬弃这个异化的条件,从而理解到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这些异化本身的扬弃,也即是人类的自我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理论。
由此,我们把理论的引用导回到我们当前的现实本身。
必须要承认的现实是: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分工以及由此决定的经济条件和阶级对立关系上,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仍然是构成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真正内容,其它的阶级关系都是从属于这一基本的阶级对立有关系的。这是不能否认的事实。我们必须要承认这一最基本的事实,才能进而以客观的态度,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理解这个现实本身的内在矛盾即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暂时性的表现形态和必然性的扬弃,而不是用形而上学的左的或右的思想去主观的采取激进的或者保守的行动来对待这个现实。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并不能主观的取消这些对立。在矛盾还客观存在的时候,只能是把双方的对立作为统一的整体,在质的规定方面进行区别。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无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还只是为资本与劳动的对立能够按照自己的内在的必然性向前自觉的发展提供一个统一的意志,而不至于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陷入到无穷无尽的争论以及在狭隘的资产阶级的利益下不断制造的社会生产力的大量浪费和人类本身的浪费。
既然承认了以上事实,那么必须还要承认:当前世界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趋势是,整个社会随着资本不断的深入到每一个行业和领域,处在资本主义生产外的其它的各种生产方式逐渐被资本的竞争所消灭,整个社会阶级也越来越分成简单的资本家和无产阶级的对立。
这个趋势在当前的条件下,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都存在着的必然趋势。可以按照这样的必然性指出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上的每一步进展,都会导致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斗争也会越来越激烈。按照世界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千差万别的情况,这样的进程在不同的国家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导致不同的结果。我们根据历史和现实,只指出主要的三种情况。
一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生产发达的国家的情况。
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证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自己的狭隘的范围内,在一些国家内达到自己发展的顶点后是怎样在自身所内在的矛盾对立中寻找出路和解决的。
首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大发展的初期,对内不仅靠资本的自发的力量,而且还靠血腥的暴力为资本开辟道路;当一切封建的束缚不能满足资本的发展的时候,资产阶级革命就以自己的必然胜利来保证自己的存在。
其次,当资本能够得到政权的保障,并以完全的方式发展的时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内在矛盾已经不是积极的促进社会发展朝着有利于人类自身发展的目标前进,而是怎样在狭隘的利益要求内保持资本的继续存在的问题了。于是向外扩张、殖民政策在初期是资本的掠夺本质的外在属性,直到今天这种属性也没有消除,只不过变得更为隐蔽。而当资本的无限的生产能力由于自身固有的狭隘利益基础的限制而在本国内,甚至在殖民地的野蛮掠夺也受到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的相同的争夺,从而表现为由各自内部矛盾的固有限制引起的互相外在的限制的时候,就暴发了资产阶级国家之间为争夺利益暴发的激烈冲突;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于资本为自己的未来宣判了死刑。
最后,战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继续发展和扩张,并不是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的生命力,而恰好是这些原来都是单打独斗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在被殖民的民族纷纷独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不断暴发和成功的情况下,理解了自己的共同命运,理解了他们的利益的维护在同等的发展条件下,任何一个国家也不能独善其身,于是这些国家的大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共同利益,由互相的敌对变成了互相绑定,从而在自己的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内达成谅解,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组成发达国家联合体,共同来剥削和颠覆不发达国家,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力,压缩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空间。这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自己的发迹史上通过剥削、压迫和殖民政策确立了自己在经济上、政治上的领先权之后,终于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内在矛盾的限制中变成了一个保守的大的国家利益集团。
但是首先这里的保守不是说这些国家在生产力发展上的绝对停滞,而是指这些国家在拥有巨大的生产力及科技水平的时候,却总是日益利用经济条件的霸权来维护自己的狭隘利益,从而把自己国家的和平、幸福与安宁建立在大多数不发达国家的贫穷、动荡和战乱上。这种内在的关系表现为外就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还处在繁荣与发展阶段中的时候,是能够短暂的与其它的不发达国家“和平共处”的,这就像是本国内的经济周期在繁荣发展时期一样,阶级斗争表现为缓和状态。但是一旦这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遇到了经济周期的危机阶段,那么,一切资产阶级的最虚伪的包装都不能持续下去了,以前表现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内战,现在则是发达国家之间的互相救助,比如对希腊,虽然争执,但却不是通过利比亚和叙利亚的方式进行的。然而在另一个方面,这些联合起来的发达国家自己不再进行内战,却把矛盾转移到国外,或者是把经济过剩强行推销到全世界(通过援助或者其它的借口,附加苛刻的政治经济条件),或者直接挑拨那些尚不发过的国家的内斗好混水摸鱼(目前乌克兰,以及以前的格鲁吉亚都是深受其害却不自知),再或者就是对比较稳定的国家,在不能满足自己的国家利益集团的要求后就以各种名义进行制裁,直至赤膊上阵,开始军事打击和暗杀,无所不用其极。目前建立在对不发达国家掠夺基础上的发达国家还存在着生命力的假象,必然会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化的普遍化暴露得越来越清楚;而且不仅如此,随着社会主义国家力量的发展壮大,力量的对比和社会主义国家更符合人类自身的发展目的的模式会使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谎言和狭隘显露得越发全面。必然的结果是,在资本越来越全球化的时候,这些发达国家的特权也会由于资本在全球的普及而相对的衰落,直到绝对的衰落。
顺便说下眼前关于世界政治的一些错误的观点,对于我们后面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定义不无裨益。主要是对金融危机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表现的。一些人用道德的或者其它的抽象的和平去呼吁,或者用日常人的智慧去观察,于是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言论,在经济危机面前,这些发达国家(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等)为什么不去帮助别的国家,或者比如日本为什么不和中国友好而要抱美国的大腿?这些观察家和评论员就根本忽略了国家的本质是什么,忽略了国家的阶级属性。在金融危机打击面前,这些国家不是去力图与发展中国家友好和作,从而扩展自己国家的生产基地,通过交换和转移,把过剩的生产力与发展中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获得共赢,而是在经济发展繁荣的时期表面上互相争吵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竟然在遇到共同的经济困难的时候更紧密的团结起来(不仅法国,而且德国,也不再反美,而是紧跟美国之后),对发展中国家变得更加苛刻,甚至在掠夺方面表现得更加赤裸裸的。所以,看到金融危机后,美国加大了对中国的围堵,而日本却抱着美国的大腿不放,这些只不过造成了中国向前发展的暂时干扰,从长远来看,无关大局。但是一些小国却不那么幸运了,比如利比亚政权被颠覆,卡扎菲被打死,叙利亚还在大国的博弈中混乱一片,大国中俄罗斯也被这些国家齐心协力的打压,等等,这一切表明的仍然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狭隘利益在国家间的表现。虽然这些国家在经过持续的不振的情况下,也会以国家的名义单独采取行动,又表现为脱离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集团的倾向,比如近来,英国、法国和德国加入由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投行,但这只不过是这些发达国家的统治阶级的投机表现,本质上他们是一体的,在最基本的利益关系上这些发达国家一直是互相提供掩护的,一旦遇到真正的威胁的时候,这些国家的统治阶级的表现没有一点犹豫,这些个别的现象不能否定上面的判断的正确,比如对于中国香港和台湾的干涉,是这些发达国家一致的行动。这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集团的真正的分裂,也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大大发展,而且这种力量已经达到明显的压倒性胜利的时候才会让这些国家一个个真正的转变态度。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真正必然性的发展,体现的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同一命运的更高的发展形式,在这种必然性面前,资产阶级将被迫的自觉不自觉的认识到自己的必然性的命运,而无产阶级则会作为现实经济条件的革命化的推动者更加自觉与积极的参与社会主义的建设。
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在一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落后的国家(包括一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前的生产方式为主的国家)的情况。
在促进这些国家的旧的生产方式解体的过程中,会由于这些国家本身的社会生产条件和社会阶级结构及力量对比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形式。但是初期基本上都是以混乱告终,完全以和平的方式为本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开辟道路的还很少见,大部分的落后国家都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冲击下,旧有的生产方式在抵抗新的生产方式的过程中,以战乱的激烈形式或者以低于战乱的混乱的内部争斗形式表现出来。一些非洲国家的动荡和一些中东国家的战乱及混乱都有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世界各地扩展的深刻的经济内容。这些反映了深刻的内部经济矛盾的国家的变化在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本国资产阶级的利益,进行政治干预或者直接军事介入的情况下,会变得更加复杂,或者更加激烈。但是历史和现实的一切实际情况可以使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确定结论,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这些国家推进的过程中,并不会产生抽象的自由、平等,而是现实中各经济条件以及由此条件所决定的各阶级之间力量的对比厮杀或者在厮杀后建立的脆弱的平衡。利比亚就是这样,打破了旧有的生产方式及其统一体的形式,并没有相应建立幻想的天国,而是在脆弱的平衡与力量的搏斗中陷入一片茫然,或者实际上的四分五裂。除此之外,这些小的国家,在联合起来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狭隘利益要求面前,要保持自己的生存,就要把自己的统治阶级的利益服从于和服务于这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集团的利益,从而通过这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强大的力量来保持这些国家内更加落后的阶级的更加狭隘的利益,比如中东的沙特和阿联酋等君主制国家,这些国家之所能够免于动荡,只不过是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发达国家手里,从而共同压迫本国的其它弱小的阶级,而且这些国家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也由于这些共同的阶级压迫由于丰富的石油资源而变得不是那么尖锐。但是一旦这些国家中要想独立发展自己,比如伊朗,那么,即使暂时不会受到打击(这里源于力量的对比,不仅是本国的,还包括国家的外在联系),也会受到严厉的经济制裁。
三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鲜明的否定的形态出现和发展,这种否定的形态,用肯定的说法即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这一点需要在下面做更详细的说明,因为有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与联系的关键点即在于此,我们以前有关于社会主义的许多理解的偏差也在于此,我们实践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关于方向性的问题,也有赖于此问题的完整的理解。但是在这里,我们还是主要联系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实践的事实来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社会主义国家内的发展及其扬弃。
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通过激烈的阶级斗争(武装、政治、经济、意识形态斗争),付出巨大的牺牲才得到的。因此,一开始,斗争胜利的共产党人在经济政策方面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即突出表现了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否定的一面。因此,如果说列宁在无产阶级刚取得政权的时候政策有点激进,曾经推行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并不奇怪;这除了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影响外,还由于新生的政权是刚从激烈的阶级斗争中诞生的。那时更多体现的是夺取政权后胜利的激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切向往。但是现实本身的改变是需要耐心的,是需要把激情变成理性的时候。面对着俄国现存的经济基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杰出思想家、政治家,列宁不会忘记他曾经在革命胜利前写过的《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这本巨著中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论述,因此,他在政权稳定后,很快就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并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些早期的实践及其理论论述,已经包含着正确的对待资本及其发展,并把资本的存在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很长一段时期内的必然来认识的萌芽,甚至里面的许多论述也是我们在进行改革开放后多年后得到的经验时才能理解的东西,而且这些宝贵的经验总结甚至在许多地方也超出于我们现时的理论总结,那就是列宁在他的每一篇文章里,都不仅谈到了现实,而且他总是提出现实的必然性问题,从而也努力指出必然性目的性问题。他的早逝,实际上在一个长时期内中断了共产党人在胜利夺得国家政权后,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并自觉的进行实践的正确探索。以后社会主义的实践以及理论阐述,在实际上偏离了辩证法的思想,偏向了形而上学,以至于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和应用。
列宁之后,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及理论表述,已经是形而上学的思想辩证法术语的僵硬的结合了,是脱离现实的外表的形式辩证法了。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原理和脱离实际的应用结合在一起,使得斯大林竟然根据马克思的《资本论》的结论,但是却撇开现实本身的条件去把理论强行应用到现实本身中去。所以,在斯大林那里,较高阶段的生产要求竟然是建立在十分落后的社会分工的基础上的形而上学的外在的统一;在存在着各种社会分工的经济条件里竟然要取消由这些分工所产生的必然的商品交换以及由商品交换所产生的一切经济行为,而把那些本来不可能计划的分散行为强行的用计划进行分配。但是这种经济体制有一个好处,那就在落后的国家内,初始可以利用成熟的已经达到的国际分工的经验迅速发展,在一个短时期内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但是这种体制本质上是脱离社会分工实际的一种主观安排,缺少社会分工的内在联系,因此,外在的计划必然要被内在的社会分工的差别之间的互相作用的内部力量所冲破。这样的经济行为,不仅违反了根本的经济规律,而且也是和人的发展本身的要求不同的,因为这样的经济政策同时也是把人的差别固定下来,比资本主义的社会分工固定得还坚固。
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实践,分为改革前和改革后两个时期。前一时期的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依照苏联经验,按照计划经济体制,发挥集体的力量迅速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生产体系,从而为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正如上面论述苏联的计划经济一样,这种经济模式存在着内在的缺陷。虽然如此,但是毛主席所进行的实践,从根本上扫清了阻碍社会生产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所有制,为以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突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局限的所有制基础和强大的无产阶级的统治。
之后,中国在邓小平时代进行了改革开放,把过去主观的、通过集体的高度计划的形式来消除社会分工所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的做法一一去除,逐渐恢复事物本来的面目。但是面对着中国当时的现实情况,邓小平没有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贯彻到底,以至于使得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了明显的小资产阶级的性质,而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理想却变得模糊起来。这里面的困境即在于我们一方面重新承认了资本的作用及其存在的暂时的历史必然性,但是同时却没有理解资本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地位及其最终的命运,而且也没有体现为辩证法的认识,把资本与劳动看作是对立统一,从而理解到发展资本也即是发展无产阶级的力量的道理。所以说,邓小平也没有指出在承认资本的存在的合理必然性的时候,同时指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历史必然性,这就使得社会主义的运动脱离了共产主义的明确目的,转而变得暗淡和模糊起来。但是他能够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感觉得到最本质的东西,并能够用概括的语言把社会主义本质的外在表现系统的说出来。因此邓小平所阐述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实际上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外部表现,外部特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共同富裕这样的论述还是比较完整的。不能像小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比如厉以宁、吴敬链等等)那样,把什么都交给市场,而是把市场经济当成发展社会分工的一个暂时的历史阶段。而且,不能把什么都交给到个别的自由竞争的主体中,因为市场经济本身是个别到普遍的统一过程,市场的自由竞争导致的自身的必然的限制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代表着这个历史必然趋势的政权来加以主动自觉的调节,那么就会让自发的市场经济危机来用周期性的毁灭的方式来强制平衡。但是邓小平时代的客观历史条件,加上邓小平的年龄因素,使他无法在后来的实践中进一步总结。而后来中国共产党的继续发展,则是邓小平所阐述的社会主义本质的发展的反复阶段(称为摸着石头过河阶段),期间经过盲目的全部放开市场的冲动,虽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得到了全面发展,但是我们在崇尚市场经济的同时,却忽略了经济条件之间的内在的比例要求,也即尺度的把握问题(作为辩证法的思想,尺度规定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也可以说,要认识事物的必然性,认识和掌握这个事物的尺度是极为重要的要求,但是这需要辩证法思想的较高修养才能达到),结果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迅速发展起来了,但是教育、医疗和缺失的社会保障以及住房问题却实实在在的与我们的共产党人所追求的目标不相符。不仅如此,这期间损失最大的就是理想信念。
如果说,“三个代表”还想把共产主义理想阶段化,强调了“大多数”的利益,那么这只是理想不自觉的模糊化的第一步。因为“大多数”只是一个抽象而已,这里已经开始混淆了共产党所代表的阶级的根本利益,转向小资产阶级的抽象了。如果大家熟悉《共产党宣言》,那么,《共产党宣言》后面论述的无产阶级在不同的时期和资产阶级联合,共同向封建的贵族作斗争就具体得多。所以,要说大多数,必须要强调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体现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要求,而不能用一个抽象的“大多数”来把这个统一中的差别给弄模糊了。
后来发展到科学发展观,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我们国家深入的发展时期,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这时,社会主义的本质此时作为无产阶级国家的本能,想努力调和矛盾,用外在的辩证法的思想去追求各阶级的和解,这就更是把理想给弄模糊了。这里“大多数人”变成更加抽象的“以人为本”,这就根本违反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的根本观点。所以,既然科学发展观用抽象的“人”代表现实的具有不同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要求的“人”,那么,科学发展观自然就丢掉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远大理想目标的现实理由,只是把理想变成了口头上的,而实际上则是想保持各种行业的差别之间的一个主观的“辩证”的平衡——就像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想像的一样,从而把自己的先进的思想向小资产阶级的抽象的自由主义思想进行了妥协。但是妥协是不能满足这些人的利益要求的,因此,抽象的“以人为本”的结果,使得共产党承担的责任无限大,结果是先进的要求和落后的要求都在“以人为本”的笼统论述中失去了方向,实质上也是抽象的自由主义思想占了优势。科学发展观完全是丢失了理想的工作经验的总结,是主观的求稳定发展的愿望和辩证法的外在结合。所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即使提起共产主义理想,也好像两者各说各的,根本没有什么联系似的;可以不谈理论,而只讲抽象人的幸福,同样也可以不讲现实的必然性,而只强调坚持共产主义的信仰。于是共产主义理想在这样的论述面前失去了现实性和必然性,一溜烟的溜走了,而科学发展观这样的西方经济学和外在辩证法的结合的理论,使得共产主义的理想变成了模糊不清的东西,一个怪影,一个空虚的抽象,一个单纯的宗教和信仰。
但是从客观的角度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虽然在理论论述方面失之于强制的主观统一,但是实际上的结果却是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的深入全面发展,甚至在中国共产党的主动引导下,获得了超过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正常发展的速度;而这个过程中的无产阶级的自觉性完全表现为本能式的、用国家的强制力对于现实中的经济比例失调进行强行的安排和调整,比如菜篮子工程,比如强行关停过剩企业等等,这是内在辩证法的必然性在外在的实践的方面所产生的主观平衡的努力;而我国能够进行这样的本能式的强制安排,实得益于无产阶级专政的保障,而在资本主义国家,却只能靠凯恩斯之类扩张或者紧缩的办法让社会肌体先撑坏,然后再饿坏来恢复本来的内在的平衡。这样的发展,从世界历史的必然进程来说,也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全球化的一部分,并且也是共产主义的世界进展的一部分。
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改革开放虽然是向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前进,但是却获得了大多数人的拥护,从以往理论所解释的共产主义的理想来说令人感到困惑,其中的秘密,恩格斯曾谈到过社会的“本性”与人民的“本能”之间的关系时已经完全说明了。恩格斯说:
“每一种社会的分配和物质生存条件的联系,如此深刻地存在于事物的本性之中,以致它经常反映在人民的本能上。当一种生产方式处在自身发展的上升阶段的时候,甚至在和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分配方式里吃了亏的那些人也会热烈欢迎这种生产方式。大工业兴起时期的英国工人就是如此。不仅如此,当这种生产方式对于社会还是正常的时候,满意于这种分配的情绪,总的来说,也会占支配的地位。”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88-189页
这段话,恩格斯很重视,并且在《反杜林论》再次引用,并加以扩展。
“每一种社会的分配和物质生存条件的联系,如此深刻地存在于事物的本性之中,以致它经常反映在人民的本能上。当一种生产式处在自身发展的上升阶段的时候,甚至在和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分配方式里吃了亏的那些人也会热烈欢迎这种生产方式。大工业兴起时期的英国工人就是如此。不仅如此,当这种生产方式对于社会还是正常的时候,满意于这种分配的情绪,总的来说,也会占支配的地位;那时即使发出了抗议,也只是从统治阶级自身中发出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而在被剥削的群众中恰恰得不到任何响应。只有当这种生产方式已经走完自身的没落阶段的颇大一段行程时,当它有一半已经腐朽了的时候,当它的存在条件大部分已经消失而它的后继者已经在敲门的时候——只有在这个时候,这种愈来愈不平等的分配,才被认为是非正义的,只有在这个时候,人们才开始从已经过时的事实出发诉诸所谓永恒正义。这种诉诸道德和法的做法,在科学上丝毫不能把我们推向前进;道义上的愤怒,无论多么入情入理,经济科学总不能把它看做证据,而只能看做象征。相反地,经济科学的任务在于:证明现在开始显露出来的社会弊病是现存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这一生产方式快要瓦解的标志,并且在正在瓦解的经济运动形式内部发现未来的、能够消除这些弊病的、新的生产组织和交换组织的因素。愤怒出诗人,愤怒在描写这些弊病或者在抨击那些替统治阶级否认或美化这些弊病的和谐派的时候,是完全恰当的,可是愤怒一用到上面这种场合,它所能证明的东西是多么的少,这从下面的事实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到现在为止的全部历史中的每一个时代,都能为这种愤怒找到足够的资料。”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162、163页,《反杜林论》
这就完全解释了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政策为什么为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而且同样的话,换一个角度,也可以让我们理解,为什么在改革开放发展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同样的经济政策和思想追求会引起大部分人的不满。
总之,以上三个方面的,只是说明了世界历史的必然性,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世界的发展。如果我们撇开一切现实的表面的战争、混乱和意识形态的争论,用马克思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观点来做一概括的总结,那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的发展从个别到普遍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在量的范围上的扩大,程度的加深;同时这一过程也是资本的对立面即无产阶级的力量同等发展的过程;这是同一矛盾对立的共同的进展,实质上表现了共产主义的社会历史必然性在自发的进展。
……………………………………………………………………
如果前面的论述是我们按照马克思所提倡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承认现实的一切出发,并对现实存在的最基本的矛盾对立有了较详细的先行的说明,那么下面我们即将达到我们的目的,即对于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一个完整的定义式的阐述了。
我们再次回顾一下前面引用过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的定义的内容,那么,我们需要自问:既然共产主义的内容是一种运动及其现实的原则总结,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那么,作为共产主义运动的现实形态的社会主义国家及其实践,怎么可能是一个静止和僵死的社会制度呢?
表面看来,资本主义社会是一种制度,社会主义是一种制度,两者在一般的形而上学的思想里应该是水火不容,一个是另一个的绝对否定。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不能做这些非此即彼的理解,相反,我们要做到的是把两者都包括在内的否定的否定的理解,即扬弃的观点。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序言里有一段对精神运动的精彩描述,去除其中的唯心主义,把精神换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那么这段对于精神的描述倒是十分符合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整体认识的。我把这一内容摘抄下来,为的是给大家理解社会主义的必然发展时有一个粗略的较为直观和全面的前印象。同时为了方便理解,我在引用中加进去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词句,这样我们通过形象的表述可以降低对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的全过程理解的难度:
“……精神(共产主义)从来没有停止不动,它永远是在前进运动着。但是,犹如在母亲长期怀胎之后,第一次呼吸才把过去仅仅是逐渐增长的那种渐变性打断——一个质的飞跃——从而生出一个小孩(社会主义国家)来那样,成长着的精神(共产主义)也是慢慢地静悄悄地向着它新的形态发展,一块一块地拆除了它旧有的世界结构。只有通过个别的征象才预示着旧世界行将倒塌。现存世界(资本主义国家)里充满了的那种粗率和无聊,以及对某种未知的东西的那种模模糊糊若有所感,现在都预示着有什么别的东西正在到来。可是这种逐渐的、并未改变整个面貌的颓毁败坏,突然为日出所中断,升起的太阳就如闪电般一下子建立起了新世界的形相(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但这个新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及社会主义的事业)也正如一个初生儿那样还不是一个完全的现实。这一点十分要紧,必须牢牢记住。首先呈现出来的才仅只是它的直接性或者说它的概念(我们许多人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对于“直接性”或者“概念”理解一带而过,不加注意。这里黑格尔所说的“直接性”是指的精神的内容才初次展现,“概念”还是一个抽象的单纯的东西,对于人们来说,还只是一个没有什么内容抽象的东西,或者打个比方,就是我们学习时初次接触某些名词那样,对于这个名词所代表的意义和包含的内容还一无所知。用以指我们的共产主义实践,也即是说我们对于共产主义的现实的实现形态,即社会主义从认识上来说,还只是激烈斗争过程中得到的一个初步的东西,只是在对立中初次确立了无产阶级的统治,从而为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定了方向,但是对于社会主义的内容,也即社会主义的全面的实践还有待于未来的展开和探索,丰富和完善)。我们不能说一个建筑物在奠基的时候就算是已经落成,同样我们也不能把对于一个全体(即社会主义)所获得的概念视为是该全体自身。当我们盼望看见一棵身干粗壮枝叶茂密的橡树,而所见到的不是橡树而是一粒橡实的时候,我们是不会满意的。同样,科学(共产主义以及共产主义的现实形态,即社会主义)作为一个精神世界的王冠,也决不是一开始就完成了的。新精神(社会主义国家)的开端乃是各种文化形式的一个彻底变革的产物,乃是走完各种错综复杂的道路并作出各种艰苦的奋斗努力而后取得的代价。这个开端乃是在继承了过去并扩展了自己以后重返自身的全体,乃是对这全体所形成的单纯概念。但这个单纯的全体,只在现在已变成环节(包括以前社会里的所有内容,只是这些全体的内容现在是在无产阶级的统治下,而不是在资产阶级的统治下,从而为这些现实的矛盾运动规定了方向)了的那些以前的形态,在它们新的原素中以已经形成了的意义而重新获得发展并取得新形态时,才达到它的现实。
由于一方面新世界(社会主义)的最初表现还只是隐藏在它的单纯性(社会主义国家的质的单纯性)中的全体(即指社会主义国家所继承下来的以往的生产方式的一切矛盾和对立),或者说,最初所表现的还只是全体的一般基础,所以另一方面过去的生活里的丰富内容对意识来说还是记忆犹新的。在新出现的形态里,意识(人类的认识,或者更广泛的说法,是共产主义运动及其理论)见不到内容的展开和特殊化的过程了,但它更见不到的,则是将诸差别(这就是我们现在面对的现实的各种经济条件以及由这些经济条件所决定的社会关系)加以准确规定并安排出其间固定关系的那个形式的发展形成过程。没有这种发展形成过程,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就缺乏普遍理解的可能性,就仿佛只是少数个别人的一种内部秘传的东西(只是停留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上,以至于我们把它变成了教条);我们所以说是一种秘传的东西,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共产主义)仅只才存在于它的概念或内在本性里;我们所以说它是少数个别人的(个别社会主义国家),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科学还没广泛地出现,因而它之客观存在是个别的。只有完全规定了的东西才是公开的、可理解的,能够经学习而成为一切人的所有物(社会主义的完全的实践,通过实践的正确和错误来理解社会主义的真正的内容及其本质)。科学(共产主义)的知性形式(通过实践所表现的一切现实形式,反映在所有人的头脑中)是向一切人提供的、为一切人铺平了的通往科学的道路,而通过知性以求达取理性知识乃是向科学的意识的正当要求(即通过所有的实践经验来理解其中的辩证的真理,即共产主义运动的真理);因为知性一般说来即是思维,即是纯粹的自我(这里的自我和前面的知性或者说思维,实际上是黑格尔意义下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说法,在黑格尔那里是绝对,也即是世界的本质,抽掉唯心主义的成份,实际上就我们在这里的特定意义来说,说的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及其整体运动的最高形式,即共产主义运动),而知性的东西则是已知的东西和科学与非科学的意识共有的东西,非科学的人通过它就能直接进入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既然现在才刚开始,在内容上还不详尽,在形式上也还不完全,所以免不了因此而受谴责。但是如果这种谴责进而涉及到科学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那就很不公平了,这就犹如不愿意承认科学有继续展开的必要之不合理是一样的。……
——《精神现象学》上卷“序言:论科学的认识”8——10页
上面的描述,虽然可以让我们对于共产主义运动的必然性及其现实的形态即社会主义发展有一个直观的比较形象的认识,但是,我们不仅要知道整体的大的粗略的大致轮廓,最根本的是我们还要知道我们从事的伟大事业的详细的内容及其关系,而且在最基本的实践过程中,通过经验或者坚持不懈的统计来理解各个经济条件之间的量的比例关系,这是上面的全景式的素描所不能解决的。而要达到全面深刻的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还需要我们结合现实本身予以完整的论述。
因此,我们就社会主义的实践的历史,计划经济等展开我们的进一步论述。这样我们就要面对这样的问题,即是说如何面对计划经济体制呢?在如何看待计划经济的实践及其失败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者不应该简单的否定,而仍然是要辩证的对待。因此正如黑格尔所说的那样,“如果这种谴责进而涉及到科学的本质,那就很不公平,这就犹如不愿意承认科学有继续展开的必要之不合理是一样的。……”
很显然,现在的社会意识形态争论以及现代经济学家们对于计划经济的失败都没有真正弄懂意义所在。一些人把建立在形而上学思想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实践形式当成社会主义本质来反对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持资产阶级经济学观点的人又拿现在社会主义实践来反对回到计划经济体制。但是两者都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马克思曾经在《资本论》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当然,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的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观念地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资本论》第1卷第二版跋,第23页
我们拿这句话来理解马克思在论述资本的生产与流通过程的第二卷,可以看出,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资本论》第二卷内容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这是个前提,有这样的前提才有这样的抽象。但是,倒过来的看法是这样的,把这个抽象当成前提,应用于现实。这是两种不同的认识。实践时由于认识的差异,那么采取的具体的经济手段也是一定有差异的。
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在无序竞争的过程中既产生内在的比例关系,又使生产过程的价值和物质补偿失去正常的比例关系,从而使经济在繁荣、停滞、危机、缓慢回升、繁荣……的恶性循环里让必然性盲目的发挥自己的作用。这种状况产生的基础是资本的内部矛盾所造成的市场主体外部竞争的斗争。所以,我们虽然认识到这个无序的竞争过程是产生所有社会经济问题的根源,但是当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不能越过这个阶段的时候,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被动的忍受,而社会主义国家,则有可能通过建立强大的统计和统一的规划部门,从长期的经验和数据统计里理解这个内在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从而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无序变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相对有序和迅速前进。但是这里也最容易产生形而上学!!
斯大林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就陷入了形而上学,那是把理论的结果当成现实的前提了,从而混淆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关系。把理论当成实践的前提的结果,是斯大林根据《资本论》第二卷的抽象规律,即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互相补偿的比例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这里只看到物质补偿,忘掉了价值补偿,实际上也即是只看到生产,忘掉了社会分工所必然导致的交换,知道了现实中规律,却在运用规律的时候抛弃了现实基础!
那么,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刚建立起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国家的经济基础是什么呢?任何人都可以看到:资本主义的,小生产的,小农的,手工作坊的,等等,各种先进的与落后的生产方式松散的存在着,分工和协作还是很原始的那种靠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分工,机器的应用都还不普遍,对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与流通的分类和统计还没有可能完全的进行,既缺少丰富的经验,也缺少技术的手段,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采取只有资本发达条件下的措施,实际上是脱离了社会分工发展的内在要求。结果和前苏联必然是一样的。
所以,一说起社会主义,人们脑袋里都是僵硬的死的概念和印象,或者是拿过去的社会主义实践的某一暂时的、已经被实践否定了形式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现阶段产生各种左的和右的言论的思想根源。但是这些都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充其量只不过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形而上学的现象而已。
于是,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作为一个已经被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解决的问题,现时却又作为十分紧迫的问题重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了出来。
既然说是要搞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那么我们就要理解什么是“本质”?按照《反杜林论》里关于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的概括,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但是实际上,这三个方面,是对于黑格尔的《逻辑学》三个篇章的内容的概括,即:质量互变规律就是黑格尔《逻辑学》中的“存在论”的范畴,对立统一规律就是《逻辑学》中的“本质论”范畴,否定之否定规律就是《逻辑学》中的“概念论”的范畴。因此,有关于本质的观念的说法,按照辩证法的对应的理解,实即是指社会主义作为整体的形态的概念所包含的现实经济条件的内在的互相的矛盾对立及其统一的关系。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问题,我们要在这里做一番辩证法的讨论。
任何一个事物的外在的规定,或者说外在的存在形式,都只是内部的矛盾对立统一表现出来矛盾的一个方面。辩证法中的肯定实即是否定,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事物,当我们用肯定的眼光去规定它的时候,我们同时也必须要对它进行否定的理解。或者说,当这一事物的否定的方面独立起来时,这个否定的方面会作为另一事物而和前一个我们日常的肯定事物相对的时候,否定的事物也是肯定的。因此比如说我们在学习逻辑时经常会遇到的一个常见的逻辑命题,即鸡与蛋的关系;按照形而上学的理解,两者都是抽象的同一,即独自存在的,但是现实本身所表现的却又不是这种独立,而是两者的运动,即互相生成和转变。因此按照辩证法的观点,把鸡作为肯定方面,蛋就是否定的一面;如果把蛋作为肯定的方面,那么鸡就是否定的方面;然而两者的运动又表明鸡与蛋又是辩证统一的,蛋是潜在的鸡,而鸡也是潜在的蛋,但是这种内部的对立表现与外,作为形而上学的独立的抽象的同一时,就只是内部矛盾的片面性。所以,现代的生物学家或者物理学家经常由于形而上学的思维的惯性,在这类问题上浪费精力、闹出笑话;比如就有一些执着的人非要浪费精力来确定哪个属于第一次和在先的问题,于是就有互相矛盾的观点产生出来,有些科学家说是先有鸡,另有一些科学家说是先有蛋等等,而且还都有根据;其实是互相否定。但是辩证的理解却是鸡与蛋同时产生。关于此类的形而上学的无聊的思维兴趣,不仅在鸡与蛋的问题上存在,实际上在我们每一个可遇到的事物中都存在。尤其是现代物理学家们仍在孜孜不倦的研究宇宙的第一次爆炸问题,或者研究宇宙的边界乃至提出什么平行宇宙的问题,或者研究宇宙是收缩还是膨胀的问题,从而得出各种荒唐的结论;比如说宇宙源于第一次大爆炸,比如还存在着第二个、第三个平等的宇宙,比如说现在宇宙仍然在膨胀等等;其实这类问题哲学上已经解决了,物理学家们还在形而上学的恶的无限中兜圈子。黑格尔在批判康德的二律背反的时候,对这类形而上学的逻辑给予了全面的批判,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反杜林论》中也已经解决了这个宇宙的第一次推动问题。因此实质的问题即是在对立中把握统一,而不是形而上学的把某一方面作为独立的抽象的同一物去进行抽象的循环论证——有即是无、或者某物即是他物的恶的无限。因此对于宇宙,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实即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既爆炸又冷却,既膨胀又收缩。而物理学家们努力的目标,真正的关切之点其实并不是新发现了多少星球,或者发现哪个星球正在爆炸,而是关于这些星球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尺度问题;因此,物理学上的成就不在于不断发现的星球的多少,而是在于星球之间的引力与斥力的关系,星球的物质成分与人类的生命之间的关系等等。
因此,本质的观点,实质上即是对立统一的观点。把这样的辩证法的本质观点应用到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本质上来,就要求我们要从独立的社会主义的形态进而理解其内在的矛盾对立及其运动的必然性和目的性(共产主义)。因此,作为具体而不是抽象的统一体的社会主义社会,体现的不过是我们前面已经反复讲过的东西  ——即是资本与劳动对立基础上的无产阶级的统治。内部的矛盾对立是资本与劳动,而外在的统一的形式,如果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则表现为资本主义国家,反之,如果是无产阶级的统治,则表现为社会主义国家。
从这样的本质性的观点来理解,就是在肯定一事物的同时要同时对此事物作否定的理解的真正意义所在。因此,当我们达到这样的辩证法的哲学观点指导下的认识的时候,我们自然会对于当前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各种形而上学的观点进行批判,指出这些人只是看到了其中的某一方面,却把另一方面作为与本质不相符的东西扔掉了。比如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就可以理解到是资本对劳动的对立的内在要求的外在激烈的表现,反映了内在的必然性;而社会主义革命如果说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比较落后的基础上暴发并取得胜利,那只不过是意识到了自己的历史任务的联合起来的无产阶级,在国内严酷的阶级对立的时候的自觉的行动,联合其它阶级建立起自己的统治,但是从本质上说并不是立即要取消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这一点是我们社会主义革命初期没有弄明白的。再比如看到了计划经济模式曾经的实践,就以为马克思主义已经阐述过的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观念就是这样的形而上学的东西,实不知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本质包含着所有社会的内部矛盾在内,尤其是承认资本与劳动的矛盾作为主要的内部矛盾起着决定作用,因此社会主义的本质在马克思主义者那里只应是建立在现实矛盾基础上无产阶级统治,并不因这种统治而就否定了现实的经济基础。
这一本质规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在质的方面表现为互相独立,互相对立,互相否定,但是两者的内在基础(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在现阶段是一样的,只不过社会主义社会体现了否定的积极一面,而资本主义社会体现的是肯定的即保守的一面而已。正如男人和女人在外表上表现为不一样,存在着质的对立,但是实质上,在男人与女人的内在存在里,互为彼此存在,互相包括了彼此——男人也即是女人;比如初始的受精卵无所谓男女,而且即使初期的胎儿性别也是混在一起的,只是后来的继续成熟才表现为外在的明显的形式。但这也只是我们成人的眼光,以我们过来人的经验来根据某些器官的外在形式来区别男女性别,因此即使成活的健康的婴儿,在初始的阶段,对于他们自己的意义来说,也只是外表的性别差异,他们自己倒没有觉得自己性别的对立,而他们意识中的男与女的差别也只不过是我们这些成人以我们的经验给他们的主观教育和外在的比较,但是对于孩子本身,实质上没有这么多的分别,因此孩子大部分的行为是模仿,是机械的获得各种社会的风俗和规定,行为不是基于内在的还有待于后来发育的性别的真正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实质上对于孩子们来说,在内在方面这种性别的对立还只是潜在的,只是在青春期发肓后才真正表现为性别的对立,即不仅是外表的,而且是个体内心的真实感受到的对立(也即吸引)。而且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男女在生理上的性别差异,实际上在到达老年的时候,又会逐渐的消失,所谓老变小即是这种对立统一的表现。另外人类本身还有一种形式足以让我们认识到男人即女人的道理,那就是双性人的存在,在一个人身上,既有男人的特征,也有女人的特征。还有一种事实可以让我们理解男人即女人的道理,那就是无论男人女人,都可以通过某些药物使得生理特征发生相反的巨大的变化,比如泰国的变性人,我们现实中的一些变性人等等。人类本身的例子已说明了矛盾的双方,在独立体自身内都有着对方的存在。因此对于有意识的人类来说,青春时光实在是最可宝贵的,因为那段时光对于人类本身来说,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是以最尖锐的对立来表现的,而且正是由于这种性别的对立在青春年少的时候表现得那么尖锐,才可以看出男女之间的爱情也在这个时期才显得最纯粹和最热烈。
所以,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无非是要同时理解社会主义社会中现实存在的矛盾对立统一的整体及其运动。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概念,在这样的意义下,就可以初步的概括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就是在包括着资本和劳动的对立的基础上的无产阶级统治及其自觉的实践,表现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形式及其发展。这个初步的概念规定,同时包含着这样的内容,即资本的发展也即是无产阶级的发展。但是这样的概念当然还是相当贫乏和抽象的,概念所包含的内在的对立统一的现实关系进一步的规定如下:
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最基本的矛盾对立是什么呢?是资本和劳动的对立。那么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最基本的内部矛盾是什么呢?是我们国家里资本和劳动的对立还不充分。由此可以得出,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里,经济条件的对立在基本的方面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资本和劳动的对立作为一个统一,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是被资产阶级的政权所统治,而在我们国家里,是经过革命斗争,建立了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这样一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对立,在现阶段显然不是非此即彼的互相的绝对否定的关系,而是在同一的矛盾对立的基础上,决定这种对立的统一的性质是属于哪个方面,也即是说,在同一的对立基础上是哪个阶级占统治地位,从而决定了这个对立的整体所代表的未来的方向。我们可以看到,同一的资本和劳动的对立,整体形态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在资本主义国家属于资本的代表即资产阶级的统治及其代表的利益方面,而社会主义国家则属于劳动的代表即无产阶级的统治及其代表的利益方面。
这样,通过我们前面的详细论述和引用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的辩证的理解,我们可以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念完整的规定如下:
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
作为一种理念及运动,是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统一,是现实的人类自觉的符合社会必然的实践。作为现实的社会形态的存在,是在同资本主义社会同样存在着的资本和劳动的对立的现实经济基础上的无产阶级的统治。作为现实的社会自觉的实践,是意识到自身的最终目的的无产阶级把理想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自觉行动,是社会主义社会自身不断的自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种自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不是把理想与现实对立起来,而是承认现实本身的运动就是理想,因为对于无产阶级来说,理解了的必然才是真正的自由,而理解了的现实本身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不是单纯的否定的无限过程,而是通过这个否定的过程达到自己的否定之否定,即在不断的促进新的分工的过程中,同时自觉的促进分工的融合;这个过程也是科学技术与现实的生产工具和机器不断的分化与融合的过程,最终达到的结果将是社会分工本身的消亡,取而代之的将是人类在自己本身的生存与发展的范围内实现了对自然的征服,从而实现人类在高度的物质保障条件下的真正的全面自由和解放!
第一,这样的社会主义本质规定,首先承认现实的各类经济条件存在的必然性;即是说,既要承认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存在的合理性,也要同时承认小生产、小农业,小商业,甚至也包括更加落后和封闭的生产方式的存在,这是唯物主义的最基本的要求。我们现在在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上陷入困境,从而陷入教条主义,首先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唯物主义对待现实。我们许多人总是从理论的结果(也即原则)出发,来规定现实应该如何,以至于脱离实际。比如我们现在流行的误解观念就是社会主义一定是和资本主义对立的,完全消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但是事实却是,我们经过了努力,也做了尝试,最终却发现,我们还是受社会分工的现实所决定,还不得不回到由社会分工所决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生产关系上。我们产生的这样的教条的认识,也成为了资产阶级及其思想家们攻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屡试不爽的借口。但是本质上来说,两者都站在了片面的立场,都应该受到批判,而真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理念则同时包括两者在内。
第二、我们不仅仅承认现实存在的必然性,同时也理解现实存在的辩证的否定,也即是说,我们在对现实本身作肯定的理解的同时,也作否定的理解。这样一来,我们就同时超越教条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片面性。把当前的现实必然性理解为通过自己的内部矛盾的对立运动,从而我们不仅承认必然性,也给必然性指明了方向。那么,我们会从现实的各经济条件的对立运动中把握统一。我们就会理解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揭示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线索在我们现实中的体现。
这个线索简单的说就是:开始时,人类的生存完全的被动的由人的生理分工所决定的社会劳动过程中的自然分工,这样的分工使得每个人都要参与或者从事几乎所有方面的劳动以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生产力逐渐提高的不同时期的社会分工形式的进展,使每个人只需要从事其中的个别的生产;这个逐渐提高的过程也是人类在一开始必须根据自然的分工到单一的社会分工的转变过程,但是这一过程同时也是人类分为阶级集团的对立及其斗争的过程。社会分工在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齐头并进,通过社会机体内社会分工的不断分解产生对立,从而通过对立而予以联系。进程的辩证法即是人类参加社会分工的形式越来越单纯化为单一的工作形式,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保证了人的工作时间的越来越少,直到这种被迫劳动由于社会分工的完全融合(即社会分工的消亡)而变成与人的精神需要相同自然的需要的时候,在这样的条件下,人的一切本质自由才得以实现,人的精神的自由发挥才得以保障。
第三,一般的线索,就我们目前的现实情况来说,就是把握资本和劳动的对立以及这种对立的双方的运动是如何一边在量上不断使资本扩大,同时也使得无产阶级的人数不断增加及联系的增强,同时也理解到这一运动变化也是其它的还纠缠于各种遗留的还属于自然分工的社会生产方式不断的解体、分化,不断的从属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这个过程就是资本与劳动的对立普遍化的进程。这个过程如果作为直线式的抽象,从资本的角度来说,就是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但是又被社会主义扬弃的过程,这种直线式的抽象还只是隐蔽着的社会历史进程的内在逻辑,现实本身表现为社会形态在历史演化过程中,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的并存及其复杂的关系。
第四,推动社会前进发展的灵魂是由社会分工所决定的阶级对立及其斗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普遍化必然产生的后果就是资本与劳动的对立的纯化,也即是阶级斗争的纯化。对立面的发展,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形式,概括说来分为经济领域的斗争、政治上的和平参与、以及阶级斗争的尖锐的表现形式即暴力的武装革命。形式表现为哪方面,取决于所有矛盾对立方的力量对比,并通过力量对比产生的是采取直接的压迫、暴力镇压还是间接的通过经济的妥协让步及收买与反收买等等方式的组合,因此从这样的全面的阶级斗争的观点来看,我们现在许多人对于阶级斗争的理解就完全只是局限于尖锐激烈的武装革命那样的形式,而忘掉了阶级斗争在历史的长河中更多的表现为经济领域的量的积累,以及在这种量的积累的缓慢过程中经济领域的革命和政治上的各种各样的和平与非和平的形式。
第五、既然阶级斗争是社会前进发展的内在的灵魂,那么,由上面我们理解的阶级斗争的过程在阶级还存在的时候表现为一个量变与质变不断反复的过程,表现为现实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激烈的对立形式以及其后胜利了的无产阶级所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并存。这就是我们当前现在的世界历史现状,有最落后的氏族、部落,也有残存的封建的社会生产关系的集体存在,既有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社会主义国家,这其中还包括一些处于中间的具有各种生产关系组合的社会生产形态。在这样的历史必然的逻辑及其现实表现的千差万别中,决定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外貌的,就是我们前面已经详细论述过的阶级统治。从目前普遍的形态来看,主要就是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国家和无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主义国家。
当然这其中还有许多种差别,正如我们在前面引用的黑格尔描述精神发展的整体形象那样,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从旧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经济条件里成立起来,虽然表现着鲜明的否定的质的特征,但是并不就能立刻取消一切社会分工和社会阶级的对立。我们现在还存在着片面的理解资本和劳动的对立,是形而上学的思维的表现,总是想着社会主义社会就是要通过消灭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的纯净的大一统,这是目前许多人固执的理解。但是从辩证法来说,对立面的统一恰好是说明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互为前提的,如果消灭了资产阶级,那么无产阶级本身就成了一个抽象。我们前此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误以及实践过程中的反复和迷茫,全都是由于对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这一基本原理做了形而上学的思考而产生的。
第六、由此我们再回到最开始时的态度,即承认资本主义生产的现实性,承认无产阶级的存在和资产阶级的存在是互为前提的。这样我们就可以荡清当前一切迷思。因为这种互为前提体现的是现实的客观存在。但是唯物主义辩证法不仅仅是认识事物存在着,并且还要理解为存在着的事物是矛盾对立,是否定之否定。而决定否定的方向的即是无产阶级的利益追求。这就是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存在着一切的阶级对立,但是这种必然性是因为有了认识这种必然性的共产主义的理念进行指导,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国家内占据统治地位,就有可能自觉的发展社会分工,从而为更快的消灭社会分工采取符合历史及现实的发展逻辑的做法。比如认识到当前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时也是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其它的存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外的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觉的手段,而这一过程,作为对立统一的整体,也同时是无产阶级从落后的生产中解放出来的过程。这样一来,我们共产党人的眼光就会变得无限宽广和自由。
第七、为此需要做的只不过是,通过强大的统治力量去努力掌握现实的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的数量及其比例关系。这样,经过长期的努力,我们能够认识到自由竞争与垄断的真正的统一是认识了自身历史使命的统治阶级所掌握的统一的整体的生产资源,主动的进行一切形式的创新和发展,从而无论是经济危机还是其它的经济波动,都是推进社会分工朝着自己的全面统一快速前进的机会。这里事关我们如何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来指导我们的实践的内容的理论及实践问题,更为详细的论述,我们将在讨论《资本论》的现实逻辑及其现实应用里详细探讨。在那里,大家将会理解,只有《资本论》的内在逻辑才是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真理性的理论,也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必然命运和归宿。
这样的本质规定,包含目前所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争论的内容,同时又扬弃了这些争论。所以,这样的本质规定,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互不否定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说明。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目前还处在这样的发展阶段,即分工还不发达,因此协作也不发达的阶段。现阶段不仅存在着国家或者民营的资本主义式的大生产,也还存在着各种各样分散的小生产,个体生产,以及农业中的小农生产。因此,随着这样的经济基础的存在,中国社会中也客观存在着不同的阶级,有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者阶级等等。企业的经济活动、各种各样的小生产者的经济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由于竞争所产生的生产过剩,导致经济活动产生波动,这些波动直接影响现存的各社会阶级的生活,可能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反过来这种不稳定也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那么这些矛盾都是哪些方面呢?其实也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所描述过的那些矛盾。主要包括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及其表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之间的对立(现在所强调的宏观调控并不能改变这种对立);除此外,在我国还存在着资本主义生产和其它各种小生产之间的对立,城市和乡村的对立,小农生产和工业生产之间的对立。
那么这些互相矛盾的对立运动的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一是经济比例经常失调(看起来好像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看法,但是经济比例的经常失调是现在社会的内部固有矛盾的表现);二是经常性的行业的生产过剩;三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缓慢(主要表现在农业方面的土地集中和资本化的规模太小,与城市工业的发展完全不相适应。);四是农村和城市化的对立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更进一步加大,农村和城市化进程产生了脱节。或者这些矛盾,按照恩格斯的归纳,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大资本代替小资本不是没有斗争,小农的个体生产变为资本的规模生产也不是没有波动,城市代替农村也不是没有动荡。那么,我们既然不能消除矛盾对立,那么我们只能是创造一种矛盾在其中运行的方式。既要认识到矛盾的必然性,也要看到矛盾的对立统一,既要看到资本的吞噬其他一切落后的生产方式的发展本性,又要看到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重要的生产资料和能源掌握在国家手中的理性的一面。
建立和谐社会,是一个伟大的提法,是人类自觉的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自觉的意识。但是真正的和谐是建立在矛盾运动的基础上的,如果不去自觉的面对矛盾,那么,矛盾的自发发展就会导致社会经济的经常大的波动,甚至会产生社会动荡。所以,在对整个社会发展提出和谐的要求时,我们还要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和谐背后矛盾的本性,只能通过对于各种矛盾的对立统一的运动关系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我们才能够把和谐建立在对立的统一上,我们才能做到具体的对立统一,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因此,在目前,建立在现实矛盾基础上的和谐意味着就是要有一种机制,一种不同阶级的人之间在生产交往和竞争过程中的不是那种激烈冲突的、对社会产生破坏的机制;是各个不同阶级的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一种资本的生产和各种生产之间在党的领导下自觉的运用规律的运行机制,创造一种生产和积累之间的符合发展的大致比例的机制,创造一种包括国家对无产阶级在内的其余各个阶级在与资本的竞争中行将消亡的保障机制,创造一种资本和劳动(也即资本主义企业中工人和企业主之间)的对立的一种招收工人和工人工作以及工资和劳动保障的机制,创造一种把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所导致的公共事业的需求从自发性到自觉性推进的机制等等。同时,也要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为这些机制的运行提供政治的、社会的保障,比如说加强制度建设,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等等。
这些措施都是当作引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办法,这也是现实的经济条件之间的对立运动的必然要求,但是这样的必然性的要求,也只有在无产阶级的统治下,通过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国家政权才能实施。因为我们自觉的发展资本,同时也即是发展无产阶级的力量,这一认识是与资本主义国家有着本质区别的。
理解了的现实就是目的,理解了社会主义的现实本身也就是共产主义运动。因此,把社会主义的发展建立在现实的深刻的矛盾对立的基础上,必然会使还笼罩在我们面前的各种迷雾消散,必然会使我们的实践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必然会使我们爆发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无比的热情。
2、《资本论》逻辑和现实指导意义
以上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的论述,使我们从整体上理解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内容。但是在具体到现实中的每一经济条件及其关系的时候,仍会使人感觉失之宽泛,以至于在面对现实中千差万别的经济现象时,就会说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
我们说一个人在行动的时候犹豫不决,那一定是他对于他所将要进行的事业的前景没有一个必然的认识,虽然有良好的愿望和光明的前景,但是在实践中,却总是会使人做出一些互相矛盾的行为来。个人是这样,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也是这样。
“理解了的必然才是真正的自由”。这一伟大的哲学命题,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真正含义。而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实践,马克思以前在《资本论》中所说的话仍然是最准确的评判。马克思说:
“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
(《资本论》第一卷第8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第一版)
简单的说,这个历史必然性是指在存在着各种生产方式——小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等等——的社会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经济上必然要通过自由竞争、垄断等等方式来战胜其他的小农业、手工业等等落后的生产方式,并把整个社会的生产都置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的过程;不仅如此,这个过程同时也是小资本主义生产大量产生,同时又在竞争中大量消亡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不同的领域逐渐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也是资本的否定方面,即无产阶级的力量增长以及掌握社会生产指挥权力的过程。
事情的本质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很明显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的发展,无限制的市场自由化的推进,有着自己不可解决的矛盾,从而反面的要求自然而然的会提出来。而经常产生的生产过剩,阶级对立的深化——贫富差距过大,医疗、卫生、教育市场化的改革所造成的就医难、受教育难等等,——已然证明了把什么都推给个体的自由竞争,结果必然是自由竞争本身的不可持续和崩溃。世界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中首先暴发,并蔓延至全世界;我们国家自然也没能独善其身。我们遇到的问题,依然是资本在自由竞争中所导致的生产无序的表现。但是这种内在的必然性却往往被自由派经济学家们解释为外在的因素的影响——抱怨税负太重、干预太多、融资困难等等——从而总是幻想着用外在的手段加以解决。当年匆忙出台四万亿的刺激措施,显然是自由派经济学思想企图用外在的方式解除内在的束缚的尝试,用天量的“超发”货币去刺激,去缓解这种内在的必然的危机,以致于抽象的自由观念不是解决了供求的平衡,反而造成了本不应该有的混乱——通货膨胀高企、生产低水平重复等等。以至于后来我们可以看到《温州企业家自称2009年就该破产 国家4万亿又让多活几年》(链接: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dfjj/20130910/081616715042.shtml)这样的报道;看来这些企业家才知道用外在的手段延续垂死的企业实际上只不过是把短期的阵痛换做长期的萎靡不振罢了,显然,在对现实关系的理解上,这些企业家的见识仍然超过了几乎所有的自由派经济学家。
必然性本身就是以这样的外在强制从两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要求:不仅要有建立在个体差别基础上的那种自由,同时还要要有这种个别之间自由竞争的否定即集中的要求。
如果说必然性总是事后才让人明白它的机巧,那么现实经济条件的辩证法是会强制人的意识从形而上学的抽象教条中走向真理。所以,以前的所有关于总供求与总需求平衡、投资驱动或者消费拉动、增加货币投放量或者货币紧缩等等都在现实的经济结构的比例不断失调情况让思想从属于现实的逻辑。
下面的一些统计数据和事例大概可以让大家更进一步理解我们在上面所指出的必然性是什么。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的数据显示,“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数据中人口居住地的变迁显然是城镇化发展的结果,而城镇化的前提当然是工业和商业的集中,而这样的集中当然也是资本的集中,数据同时反映的也是经济结构的变迁。
在同一份公告上关于流动人口的统计数据,则更能说明问题,数据显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6995327人,增长81.03%。”流动人口的大幅增加,表明的不仅是社会分工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竞争中在量上不断的扩大,而且,这种流动性同时还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也在优胜劣汰的过程中不断的分化和融合。
与人口的结构变化相对应的是社会分工的变化情况,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显示:“2008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709.9万个,与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相比,增加193.0万个,增长37.3%;产业活动单位88**万个,增加204.0万个,增长29.9%;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2873.7万户,增加686.9万户,增长31.4%。”这说明,随着第二、第三产业的大幅度增加,农业已经更加衰落了,而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增加了31.4,达到689.9万户,这也说明了小资产阶级大幅度增加了。其实,这个数据如果仔细研究,还可以知道,其中还有许多没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正在以跑步的姿态奔向小资产阶级。
以上数据说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量上不断扩张,在行业上不断深化。但是这种量的增加,显然并不是直线式的,只要给企业以更加自由的进出环境就能解决的。即使不通过数据,人们从自己的粗略观察和切身经验也应该体会到,虽然现在企业数量增加了,但是同时在这个量增加的过程中,倒闭的企业也不少,而总的生态系统只不过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那就是企业的绝对数量增加,社会的生产总量的绝对数也增加,但是整体的平均利润率减少了,而企业则感到经营越来越困难,并且这个量的背后必然是行业结构的调整的不断深入——一是分工的更加细致,二是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协作也更加广泛。
对于上面的判断,我们也可以很轻松的举出许多数据和文件来加以证明。比如,国务院发布的如何化解过剩产能的文件(《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比如关于《制造业存货可敌5省份GDP 超万亿创史上新高》的报道http://finance.ifeng.com/a/20131110/11045844_0.shtml;比如《无锡尚德宣布破产 更多光伏企业或步其后尘》报道中关于行业自由竞争导致的行业生产过剩,从而造成整个行业危机的事实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gsnews/20130321/023014900606.shtml);比如深谙现实竞争之道的马云关于竞争的宏论的报道——《马云:要欣赏地看对手 竞争是要对手心情糟》http://tech.sina.com.cn/i/2013-03-04/07158108598.shtml更是表明了自由竞争的真正本质是让对手倒闭和垄断的要求……
数字和实例的对比,真实反映了现实本身的经济发展的必然性。一方面是自由竞争,并由此创造各种新的社会分工和财富、就业与国家强盛的神话;一方面是由于这种无序竞争所导致的社会分工的行业过剩(结构低下)、失业增加和企业困境和生产过剩。
现实的必然性是如此之强,无视所有国家、政府以及联合国及其所属机构的万千努力,仍一再的通过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循环出现在我们面前。但是理性的懦弱使得我们竟然不愿意承认这个必然性,反而总是幻想着消灭周期式的经济危机!这是因为,作为目前流行于全世界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思想也在我国同样流行,且被一丝不苟的运用着。然而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精髓却是解释现象,而不是掌握真理。所以,从实质上来说,现代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无论套上多少形式逻辑的术语,或者用精深的数学进行包装,陶醉于无限大与无限小的细微演算。但是既然只是解释现象,而不是为了追求真理,那么,其思想实质并没有超古代多少。古代的天圆地方也是解释现象,而且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也是作为真理来应用。如果我们现代的思想只是发展到解释现象的水平,那么我们就会连现在三岁的孩子也不如了。因为三岁的小孩子也不会设想抽象的理性与自由,他们知道自己饿了就会放弃一切理性,一切自由和平等,去向父母要求食物。
然而,对于自然现象,人们很容易就理解这里面的荒谬,但是在经济学领域人们却总是大大方方的原谅这类的思想谬论。甚至有人说,只要把现象解释了,就说明了这个现象的规律了。如果照这样的理论,侵略别国也可以说保卫自己的国家,犯罪分子由于缺钱进行抢劫杀人的时候也可以辩护为杀死别人是为了弄点钱保全自己的性命,而且,这些全部都解释得通,从一定的角度看也站得住脚。但这样的解释却完全是片面的;侵略别国必然遭到反抗,杀死别人以满足自己的人也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因此,把现象通过某个角度解释得通就当作对的或者当成定理,规律等等,那是这些西方经济学家思想的无能,骗了自己也骗了别人,理论本身的虚弱,无论穿了多少花衣裳也不能保证理论就会正确。所以在现实的经济危机里,这些理论一个个破了产,所有的花衣裳也都变成了破衣衫,在寒风里勉强挡一下风雨。
与此相反,对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资本论》里所说明的道理全部都是这些必然性本身的系统阐述。《资本论》本身包含的思想就承认一切现实本身的必然性。但是并不是说,这样就简单承认了黑格尔说的“现实的就是合理的”,而是说不仅是合理的,还是符合目的的。
需要费上一番气力把久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形而上学的经济学观念用辩证法拯救出来。但是因为辩证法能够接受一切,同时也能够否定一切,而且不仅是简单的接受和否定,更是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即扬弃所有现实观念的片面性。正是真理能够容纳所有这现实的一切矛盾,所以,真理也能够承受得住一切奉承和诋毁。
有必要记起列宁在《哲学笔记》中的《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的尖锐的留言:
“不钻研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特别是它的第1章。因此,半世纪以来,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理解马克思的!!”
(《列宁全集》第1版第38卷第191页)
列宁为什么要在《哲学笔记》里写下这样的警告呢?显然,这是列宁在研究黑格尔的《逻辑学》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内在的辩证法的应用,去除掉唯心主义的成份,逻辑结构和黑格尔的《逻辑学》在整体上是一致的。这一点,马克思在他给恩格斯的信中说的话可以证明:
“我又把黑格尔的《逻辑学》浏览了一遍,这在材料加工的方法大的忙。如果以后再有功夫做这类工作的话,我很愿意用两三个印张把黑格尔所发现、但同时又加以神秘化的方法中所存在的合理的东西阐述一番,使一般人都能够理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九卷上,250页
但是马克思忙于未完成《资本论》的所有工作,而且他不得不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做共产主义事业的具体工作,加上生活拮据,使得马克思的这个愿望成了终生的遗憾。这个遗憾在我们读到马克思致约瑟夫·狄慈根的信中仍然能够深切的感受到。在那里,马克思说:
“……一旦我卸下经济负担,我就要写《辩证法》。辩证法的真正规律在黑格尔那里已经有了,自然是具有神秘的形式。必须把它们从这种形式中解放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二卷,535页
马克思的遗憾,列宁感受到了,并发出了警告。马克思的遗憾也是我们的遗憾,也是一切后来愿意接受马克思主义,但是对于马克思的辩证法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的人的遗憾。但是不能让伟人的遗憾继续留传下去,尤其是对于我们所处的伟大时代来说,更加需要我们按照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来理解马克思义,理解《资本论》,还真理以本来的面目。
《资本论》的真理性一直光明照耀,只是我们的眼睛被偏见和形而上学的思想遮挡太久了!该了解一下真实的世界了!这不是把《资本论》的内容按照辩证法的逻辑重新叙述一遍的重复,而是要把已经阐明的真理重新站在现实的坚强基地上,打上鲜明的时代的印记,让理论的灵魂重新鼓舞和激荡我们的现实的生产与生活。当我们做到了这些,误解和流言自然会消散,无谓的争论自然会在真理的光辉里消失,而我们的事业则像雄鹰自由翱翔于天空那样尽享自由发展的快乐。
一、承认现实本身的必然性。
就让我们先放弃一切后来反思或者头脑中存在的概念、公理、定义和说明这些先验的抽象的东西吧!像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公开承认对象是“庞大的商品堆积”那样做吧!让我们公开说,我们承认现实社会中所有的由社会分工造成的一切,包括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包括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包括与大资本同时存在的小资本、小生产、小农业、小商业,甚至还包括极其落后的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等等一切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平等,不自由,相互隔阂,互相竞争,自私自利,国家,民族,战争,难民……
在这简单的承认里,已经表现着辩证唯物主义与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的本质的对立,也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一切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在哲学思维方面的对立。
因为承认现实的一切,就是要把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爆发及其产生的各种现象看作内部矛盾运动的必然性及其表现在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不这么认为,他们会把经济的周期性循环中的某一个阶段抽出来,单独当作一个前提,并从这个前提来推演自己的理论,不断幻想某一种措施或者设计一些完美的模型,妄想通过这些设计出来的模式一劳永逸的消除矛盾。比如现在流行的观念,就是说什么资本主义的生产会自我修复。这是典型的自欺欺人。因为同样可以把危机当成前提,那么自然就可以说,资本主义的生产必然危机。但是资产阶级及其思想都是误导人们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去把这种片面的前提当成精神的安慰,忍受当下的困境。但是世界为何总是让善良的人伤心呢?为什么要把社会的生产弄得混乱然后再自我修复呢?而且修复之后的资本主义生产为什么还会产生危机呢?保持资本主义的生产的好不行吗?在这里,同样的辩证的运动过程,周期性的危机的爆发,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的形而上学割裂成对必然的危机的否定,从而只承认资本主义的自我修复,而否定经济危机也和所谓的自我修复一样同是必然的。可是有上就有下,有好就有坏,有自我修复就必然有经济危机。本来应该是成双成对出现的概念,在资产阶级经济学里总是片面把理想的一面当前提,以为另一面只是暂时的偶尔的不快。但是,现在的许多经济问题,都是原来自以为是很好的经济措施的结果。
这已经是十分流行的观念,似乎人人都懂得经济学,但是又似乎都在现实的危机强制里不知所措。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承认现实本身的客观必然性,这就同时要抛弃那种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天真幻想。
二、普遍——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及其方向。
承认必然性的存在,是树立客观面对对象的首要态度。但是仅承认必然性,还是不够的。当必然性还处在盲目的必然性的时候,我们所能感受到的只是强制、命运和宿命,而不是人类本身的自由实践和自我发展。我们还要理解现实必然性的内容及其存在着的矛盾和对立,并通过理解必然性达到自由。
现实本身是历史、现在与未来的统一,即是说,现实本身是历史的过程发展的现实存在,是历史的扬弃,包含着历史进程的一切因素及其发展,同样,未来也是当前的现实本身的必然发展。根据历史及现实本身的矛盾揭示出未来的必然性,就是对现实本身的必然性有了理解,从而也明确了现实本身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共产主义就是建立在这种全面的辩证的历史观上的对于社会运动的全面理解。因此说,理解了必然就是自由,而理解了的现实就是共产主义运动本身。
历史的内在线索,无非是人在于自然的搏斗中,从自然的由人类的纯生理基础来决定的分工,发展到具有阶级对立基础的社会分工,最后通过社会分工的漫长发展,不断的分解和融合,最终达到社会分工的消灭,这只不过是辩证法的圆圈式的辩证运动过程在社会生产领域内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共产主义的理念就是建立在这种科学的认识基础之上的。
关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历史进程,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篇关于分工的论述已经很全面了,在理解现实的社会分工以及由这种社会分工引起的阶级对立及其未来的必然结果时,我们的一切最初的疑问,马克思在那里都已经辩证的解决了。虽然说,完全重复马克思已经说清的东西,对于本文的内容来说,是没有必要的,并且对于那些不愿意读并且下功夫理解的人来说,再重复一万遍也是没用的。但是为了说明我们当前的现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性,也是有必要引用一些马克思的原话,并对《资本论》中隐藏的线索加经展开。因为许多理论的概念不清是由于缺乏历史的联系造成的。
关于人类由纯生理基础上的自然分工到社会分工的演变,马克思简单的叙述如下:
“社会内部的分工以及个人被相应地限制在特殊职业范围内的现象,同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一样,是从相反的两个起点发展起来的。在家庭内部(50a),随后在氏族内部,由于性别和年龄的差别,也就是在纯生理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自然的分工。随着公社的扩大,人口的增长,特别是各氏族间的冲突,一个氏族之征服另一个氏族,这种分工的材料也扩大了。另一方面,我在前面已经谈到①,产品交换是在不同的家庭、氏族、公社互相接触的地方产生的,因为在文化的初期,以独立资格互相接触的不是个人,而是家庭、氏族等等。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它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这种自然的差别,在公社互相接触时引起了产品的互相交换,从而使这些产品逐渐变成商品。交换没有造成生产领域之间的差别,而是使不同的生产领域发生关系,并把它们变成社会总生产的多少互相依赖的部门。在这里,社会分工是由原来不同而又互不依赖的生产领域之间的交换产生的。而在那里,在以生理分工为起点的地方,直接互相联系的整体的各个特殊器官互相分开和分离,—— 这个分离过程的主要推动力是同其他公社交换商品,——并且独立起来,以致不同的劳动只有通过把产品当作商品来交换才能建立联系。在一种场合,原来独立的东西丧失了独立,在另一种场合,原来非独立的东西获得了独立。
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51)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的运动。但是关于这种对立,我们不在这里多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389——391页
当前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而生产资料的私有权则是社会分工的静止的独立化,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开始时的共同占有转变为不同的人所有,这是使得产品转变为商品的历史前提,也是人类分为阶级的历史前提。但是正如黑格尔的行话说的那样,私有权不过是运动着社会分工的“定在”,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分工本身表现为存在着的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使用的形态,于是社会分工本身的运动也表现为现实中占有生产条件的独立生产者之间的相互的辩证关系,这种辩证的对立运动的发达阶级,是社会分工最终消亡前的最后表现形式,——资本的占有及其竞争。而社会分工的最终消亡,则是所有制的异化形式的消亡,是人类异化劳动的消亡,是人类的真正的自由和解放,是共产主义运动最终目标的完全实现。
如果说社会分工本质上是运动,那么对于运动中的客观存在形式——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来说——则只是环节。观察者如果只片面的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待这一客观存在,那么就会把所有权完全的静止化、永恒化。这时就需要时时牢记辩证法的要求,即在对事物作肯定的理解的同时也要做否定的理解,因此,总体上就是把现实事物的之间的关系看作运动,看作既是存在着的,又是即将转变为他物的,从而使得两者的对立最终都得以扬弃。
因此,关于离开了现实中社会分工的分化与融合的内在必然性,而只片面的谈论私有还是公有更有效率,或者两者之中哪个才是最终的现实生产的形式,这种单纯化的形而上学的争论则完全是一种抽象的争论。之所以说是抽象,是因为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们经常把私有当成前提但是又经常的在论述的时候忘掉它。比如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常常在遇到现实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限的时候就假设没有这种关系会怎样;具体的例子比如说在遇到资源的资本主义所有权限制的时候就假定资源在没有所有权时的情况时什么情况等等,这样的假设在资产阶级的经济学书籍里到处可见;但是既然假设了资源没有所有权时的情况,那么研究的自然不是资本主义的有限制的互相矛盾的生产条件,而是一种面对现实的生产关系的逃避。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的这种脱离现实条件的假设的滥用可以在一切他们遇到的难以解释的现象里冒出来;比如假设人的欲望是无穷的等等,这些都是没有根据的对于现实社会关系的逃避,因为现实中人的欲望不仅不是抽象的无穷,而是很现实的有限,无穷的欲望的想法是把人类整体的永恒的延续在欲望方面进行抽象,并且这种抽象还错误的把无限的运动运用到了欲望的有限的个人身上;所以说,这种理论的假设的荒谬之处就在于不理解对于现实的个人来说,每时每刻,他的欲望都是有限的,比如个人不能同时吃一吨的食物(当然有点夸张)等等,这是里仍然是欲望的不断产生又不断满足的人的生存的运动,被这些形而上学者抽象化独立的方面了,从而从这些抽象的独立的前提出发,推理出一切不通的东西来。
实际上在现实的资本的自由竞争中,私有权概念不仅不是固定的,而且是经常变动和易手的,这只是一种生产方式的异化的矛盾斗争的流动形态,因此由生产条件的异化所决定的人的暂时的抽象的所有权在现实生产中实际上每时每刻地都在向着社会的集体所有转变着,比如现实中每天大量产生新的资本,同时也有大量的资本消失,在过个过程中,社会分工进化着,也是代表资本的所有权的所有者的不断变换;所以说,没有永恒的社会分工,也没有永恒的私有权,这既是社会分工运动的必然性,也是所有权关系转换的必然性,体现的只不过是社会分工的分化和融合,表现为社会生产力在这样的社会分工的进展中的不断提高。
既然所有权只是人类的社会生产条件的异化的标志,那么我们当前遇到的所有关于生产条件的所有权的争论,从本质上说,都是社会分工本身的分化和结合的内在关系在人类的社会生产关系上的表现。比如目前存在着争议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混合所有制,其本质是社会分工的辩证运动从个别的自由竞争到相对的联合——即垄断——的反映,反映的是社会分工的分解运动与融合运动的内在必然性;而现实中混合所有制的争论在质的方面表现了由社会分工所决定的私有者与它的否定形式的国家所有者之间的潜在的利益之争,因此陷入于国有资产流失和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的争论,但是只不过表明了人们对于社会分工本身的内在的必然性没有理解和掌握而已,同时由于国有企业的性质而牵涉到国家的本质的问题的争论,也即是说最后上升到这种混合是资本主义的性质还是社会主义的性质的问题,使得问题显得尖锐化了。但是社会分工的内在的分化创新与融合的要求是不管人们的争论而只是提出自己的要求,混合所有制还只是这种运动的一种实践形式,矛盾的解决还有待于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的发展。
因此,我们论述社会分工的运动过程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把所有权的运动包含在内了。而且这种所有权的运动,在现实的经济矛盾的统一的整体中,是服从于阶级统治的。因此,在无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社会分工在所有权的形式上可以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形式。至于在社会主义国家提出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要求,是不能抽象的看待的,应该根据现实的社会分工达到的程度及其必然的发展目的来看。这一点展开论述如下:
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是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从自然的生理分工的独立化开始的,有什么样的社会分工就有什么样的所有制,这是同一的社会生产在自己的历史运动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形式,因此可以这样说,所有制是静止的社会分工,而社会分工本身是运动的过程。由此可以知道,当前许多人对于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是完全的公有制还是多种所有制共存的问题的争论,包含着互相对立的片面的理解,而这种片面性完全是现实中代表着由社会分工所决定的阶级利益所决定的;完全的公有制还只是社会分工的消亡的潜在的必然性,反映在意识里只不过是现代自由竞争的否定方面的要求;而多种所有制共存虽然比较符合实际一些,但是这类的论述的片面性在于强调现时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而忘掉了否定性的统一要求,即由于自由竞争导致的社会集中的要求的一面;而完全的单纯的私有制则更是对于个人的抽象自由的崇拜的狂热,因为现有的社会分工的联合——垄断或者垄断的更高形态即国有企业——也是自由竞争的否定面的规定。在这所有的争论里,对于国家的本质来说,关键是是对于社会分工运动的历史必然性在它的暂时的社会生产形态——即国家——里体现出的所有矛盾运动的斗争的暂时平衡,体现为统治阶级的意志。
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按照已经阐明了的社会主义本质以及这里关于社会分工的论述的内容,在具体的经济工作中,能够根据社会分工的运动所反映出来的必然性主动的采取符合社会分工的内在的要求的措施;更具体的说法是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统治能够在掌握了现实社会分工的必然性的关系后,根据这种关系把自觉性从现实的盲目中规定出来;比如我们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可以对于某一社会分工的行业中量的范围根据从与所有行业的整体联系中——即行业之间的相互的比例关系——进行规定,但是这种规定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可变化的,也不是以前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单方面的主观的规定的比例关系。因此,在现在的社会生产形态下,公有制占多还是私有制占多的量的争论,反映的都是社会分工的分化与结合的要求,而无产阶级的统治则是所有这些要求所体现的否定的必然性的权力,并通过这种统一的权力把自觉的统一的意志行为担当起来,而不让社会分工流于自发的发展。而这种自觉发展社会分工也是消灭社会分工的必然途径,即是共产主义运动本身的要求。
如果说上述的引用和论述指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的整体是历史、现在和未来的辩证统一,那么,《资本论》只不过是结合着历史和未来的当前现在的更为详细的分析与综合,只是这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从低级到高级,从自然分工到异化再到回归的一个环节。这就是《资本论》的内在逻辑。《资本论》所阐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运动的规律只不过是人类历史进程的辩证法的整体在它的暂时存在形式上的理论的理解。
但是人们在学习研究和应用《资本论》的时候,却总是忘掉了总体的联系,从而把自己混淆在现实的各种各样的现象之中不能自拔。因为现实的东西本身都是互为条件,互为前提的,是辩证的统一,反映的既是我们上面所论述的人类社会的整体,也是当前的社会生产的个别。如果不能从形而上学的固定的前提或者假定里跳出来,那么,就会受到这些现实存在的欺骗,从而认不清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发展方向。这就是当前我们用《资本论》来理解现实的经济条件的运动时产生迷惑和不解的原因。而历史上社会主义的实践,也把《资本论》的现实必然性抽象掉了,只是抽象的否定现实的矛盾,而不是具体的掌握和运用现实的矛盾,所犯的理论与实践的错误,即是我们前面在论述社会主义本质的时候所详细论述过的,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时候抽象掉了现实的社会分工以及由此社会分工所决定的阶级对立仍然存在的必然性。
我们不再回到已经讲清楚的问题上去了,我们现在就用《资本论》里所揭示的现实矛盾及其运动来理解一下现实。也即是说,用《资本论》的内在逻辑来给现实本身的各种经济条件的运动打上必然性的烙印,而理解了的必然性就是自由,这样也必将使我们的实践不再局限于当前的恶性循环中徘徊而茫然不知所措,而是我们的自由实践和发展。
三、特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运动。
社会分工的运动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特殊方式,表现为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及其运动。在现实中,这种对立由于建立在社会分工的不同程度及联系的基础上,因此具体的资本主义生产还是形式多样,存在着质的对立和量的差别,有大资本、小资本、小农业、小商业,甚至在一些交通闭塞的地方还存在着自给自足的更加落后的生产形式……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作为现实社会生产运动的内在的逻辑,在外在的运动形式中,就表现为各经济条件之间的互相竞争以及由竞争所导致的一切社会生产都转变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同时也由于竞争使得资本的集中也成了必然的趋势。
必须把这一必然的趋势和前面我们已经详细论述过的社会分工的必然目的结合起来,同时也是我们更深刻的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意义所在。
总的来说,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他的进步时期的积极意义就是在于通过资本的竞争,消灭大量存在的小生产、小农业、小商业以及其它落后的生产方式的存在,把社会的生产集中到大资本的手里。这个过程同时也是阶级对立的纯化的过程,即其它的所有中间阶级,在资本的竞争中逐渐会纯化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但是这个过程的消极的一面指的是在资产阶级占统治的国家或者国际经济秩序仅限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支配的条件下,会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达到顶点的时候变成一种落后的保守主义,表现为资本主义的全球发展不是靠自觉的推进社会分工及资本在全世界的和平发展,而是资本的发展受制于自己的代表——联合起来的资本家——的狭隘利益要求,因此,这种发展不是自觉的,相反却是盲目的和曲折的。而在理解了自身的目的的社会主义国家,自觉的推进资本在一切社会生产领域的进展不仅是在上述有限制的意义上,而是一开始就掌握着否定的锋芒,不断的对这种生产方式的更高形式提出自己的扬弃的要求。
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来说,内部的规律必然要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内部的矛盾对立,表现在外部,恰好是互相矛盾的现象和表现。
我们现在用辩证的眼光来看一下现实的真实情况。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报刊、杂志和网络上充斥的是现在流行的济学家们拼命鼓吹市场经济,鼓吹市场自由竞争的言论。发表这类言论的人根本就没有看到,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就是在一些企业倒闭的过程中,一些企业才得以发展壮大的过程。没有一些小的企业的大量倒闭,怎么会有大的企业的产生?如果说小企业在初期,代表一种创新(其实更多的是重复投资,也是一种社会浪费),那么,仅是竞争就使得小企业要么通过其他企业的倒闭来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或者别的企业不倒闭,那么他自己就要沦为倒闭和被兼并的对象。大资本代替小资本这不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吗?而且,这种必然其实还是一种进步,因为只有小企业的消失,大企业的确立,才使得社会分工达到更进一步的集中,从而能够创造更加新的和强大的生产力。这些现实的真正的市场自由竞争所表现出来的必然结果,被我们这些为小资本家的利益,或者站在小资产阶级自由竞争立场上的所谓经济学家们用一些夸大的数据,或者用一种单向的形而上学的思维弄得十分危险。但是这表明了什么?这表明了这些人不过是看到了否定,看不到肯定,看到了企业的倒闭,看不到新的企业的建立,看到了小企业的倒闭,看不到大企业的发展,看到社会经济由于这些小企业所造成的局部困难(其实大部分是那些小资产阶级自己的困难,而困难来源于市场竞争。市场经济的真谛:要有敢于投入,就要敢于承担失败甚至倾家荡产的赌徒心理和冒险精神。这不正是那些鼓吹市场经济理论的经济学家们所一再强调的吗?因为这样可以使得资源更好的得以配置呀!在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里这可是一个最醒目的反对计划经济的优点呀!),而看不到困难背后是真实的发展和进步。把一切由于竞争中所产生的失败归到国家的政策不公或者政策失误,这是没有道理的。为什么别人能够生存,而你不能生存?所以,这些言论要么是用心不良,要么是哗众取宠,要么根本就是形而上学的思维造成的片面认识。
还有一些资本家大声疾呼,说是中小企业的税负过重,造成了企业的发展后劲不足。这是指什么呢?个别的企业当然有这种情况,但是如果不是只看到个别,还应该看到个别竞争所造成的普遍关系。可以问问这些把企业的困难归咎于税负过重的中小资本家们和现代经济学理论家们,难道商人在看到商机并准备投资的时候,就没有计算过现行的税率标准?而当竞争由于精明的企业家不断投机和投入而使得生产相对过剩的时候,这些由于资本本身的贪婪所引起的过度竞争,从而自己给自己造成的对于自身的束缚,降低了税负就能保证自己的产品能够销售得出去?为什么以前在企业数量少,竞争不充分,利润率高的时候就感觉不到税负的高呢?而现在却感受到了呢?实际的内容是和这些短视的资本家和经济学家们提出的理由相反的,那就是这些资本自己树立的对手太多了,由于过度的投资和投机,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已经大大的下降了。因此过程本身提出的要求本来应该是对于无序的竞争设立门槛,而不是降低税率或者推出更自由的政策,并辅之以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对于这些满脑子只有自己的小算盘的蠢人来说,他们不明白,税收其实对于他的企业不仅只有负作用,而且还有积极的作用;因为一定的税收门槛实际上为他们阻止了无数他们潜在的竞争者,正是因为一定的税收的存在,使得一些投机者在投资的时候不能不考虑到这种纯粹的未来利润的扣除,也即是对潜在的投机者来说不管你赢利还是亏损都要强制扣除的绝对损失,使得这些潜在的竞争对手不得不在冒险之前增加一些慎重。所以问题始终是:假如现在平均税率占社会平均利润的水平为17%,那么按照这些人的想法可以降低到15%,甚至更低(这里可以用任意一个百分数,直至完全取消税负),由于没有税率的外在限制,这些竞争中的企业会更快的感受到束缚的到来;因为过低的门槛造成的一个事实是,新资本的产生更加迅速,竞争会更加激烈,平均利润率水平降低得也更快,在这样的情况下,小资本在大资本的垄断面前,不仅没有利润,反而是自己的营业收入不能弥补自己的成本,而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任何税负了啊!这就是现在攻击政府的税率过高,但是自己又不理解自己的命运的资本家的必然命运。除此之外,一定的税收也是减缓资本的相对过剩的必不可少的方面,因为对于剩余价值不征税,那么这些本来的剩余价值的扣除就保留在资本家的手里而不是集中到国家的手里,但是资本家本身的消费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没有国家强制的扣除一部分剩余价值,从而用到消费上或者投资上进行调解,那么,现实中的资本的生产过剩危机会来得更快(这一点不能狭隘的看待,而是要把税收在社会主义国家里积极意义指出来)。
所以,看问题不能像厉以宁、吴敬琏、茅于轼、张维迎、郎咸平之流的思想浅薄但又哗众取宠的人那样看;任何事情都是两面性的,有破坏,也有建立,不破不立。对于个别的企业是件伤心的事情,但是对于整个生产过程的总体来说,就是一件正常的事情。社会主义国家需要掌握的就是过程的必然,也即是个别企业的竞争到相对垄断,再从相对垄断发展到绝对垄断,也即社会分工的消亡,而且这个过程也不是以前主观的计划经济的强制要求,而是完全是由于竞争的本性造成的。如果事实不是这样,那么,资本就不可能存在,社会就不可能发展。因为如果没有旧的生产关系的毁灭,如果没有旧的生产关系被资本的竞争所打败,那么,资本自身则必然要失败,资本就不可能战胜其他的生产方式而发展到现在。这些愚蠢的聪明人承认资本的现实性,但不承认个别资本的破产倒闭的必然性,这要么是别有用心,要么是鼠目寸光,要么是死脑筋!
对于市场经济来说,自由竞争以及由此产生的政府干预,这本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对立统一的整体,却被形而上学的经济学家们弄得片面了,由此产生许多无谓的争吵或者武断的结论。一个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以不同的生产者互相竞争为基础的社会,必然会由于这些竞争产生出许多个别的现象。个别人的互相竞争,形成了不依参与竞争的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强制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国家作为这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这些关系的共同体,同时也就是这些关系和矛盾的调和者;在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又是推进这些不同的社会矛盾前进发展和自我扬弃的主导者。个人的利益服从整体的利益,这不是一个说教,而是由个别的行动所造成的统一行动的内在要求。正是个别的自由竞争,才同时造成了大家都不自由的束缚。这种束缚的解决,除了盲目的必然性通过个别企业的死亡或者被大的资本吞并来解决,还取决于社会的自觉的行动。
因此,发展社会分工,从而使得这种发展不仅在量上,而且在范围上达到普遍的范围,并为更高级的社会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这表明了什么?这说明,发展是第一位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当然会不断的有小企业的死亡,同时也有更多的企业的诞生和大的企业的建立和发展。这些都不过表明了社会分工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通过这些代表不同资本的个人和企业之间的竞争来实现的,是通过这种竞争来使得这种社会分工逐渐达到普遍性的。当然,正是由于竞争的无序性所产生的必然,加上政策偶尔失误或者其他的偶然性(天灾、农作物歉收)等条件也会导致一些经济困难,但是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的,死亡一些、倒闭一些企业是过程本身的必然性,重要的是生存下来的企业更大更强,更具有发展前途。这些生存下来的企业,不仅在社会分工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于社会分工的融合也会产生重大的作用,而社会分工的普遍融合,是小资本和小企业做不到的。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要保持小企业在竞争中不受到伤害和维持存在,这无疑要求社会不要进步,这是一种保守的反动的思想。
认识到社会的必然,同时也就对经济危机的必然性有了肯定的态度。所以,危机并不可怕,一些小企业倒闭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把这种必然的现象到处夸大,并用形而上学的思想发展到极端,并且把社会的命运和未来的希望全交到这些不断产生又不断死亡的小企业及其虚幻的创新上,而且把这种偏见到处加以宣扬,从而把事情的真正的本性给掩盖了,或者是根本就是自己糊涂,但又轻信这种糊涂的言论;因为对于一个“果断的人来说,对于现实的不可知的必然性,虽然仍然存在着不可知,但是总得有理论依靠来行动啊!
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目前由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提出的流行的错误的前提和其它的伪命题,在这里需要对几个主要的问题的内在实质略加论述;但是指出实质的过程就是破解这些错误命题的过程。
一是关于GDP的指标设定及其争论。GDP按照现在流行的概念的解释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的总和。
这个概念的严密性怎样,当然有赖于制定这个指标的经济学对于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解释。关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内容,马克思在他的《剩余价值理论》里讨论斯密及其后人关于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时候已经详细的讨论过了。反观我们现在用的GDP概念的内容,竟然还是在马克思已经指出的关于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混淆里。但是无论是用生产法还是收入法以及支出法进行计算,GDP概念统计的只不过是某一时期全社会的劳动总量,即全体社会劳动力所生产的补偿劳动力的价值和新增加的剩余价值(分为利息、利润、地租、税收等等)的总量而已,按照马克思两个部类的分类及再生产的内在的价值与物质补偿问题,GDP的实质内容就是指的当年劳动新创造的价值,也即是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的V+M的总和。由于资产阶级经济学把商品到资本再到工资、利润、地租、税收等等的区别和联系弄得十分混乱,或者对于商品价值是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组成还是商品价值是由于工资加剩余价值组成混淆不清,因此也造成了目前流行于全世界的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计算实质上是矛盾的。比如在按照收入法计算GDP的公式里,竟然把折旧也算到GDP里面去了。但是如果说GDP指的是某一时期的全部新生产出来的价值的总和,那么,折旧只不过是以前投入的固定不变资本的再现,根本不能算做新生产的价值。
但是这里还不是详细讨论概念的区别的时候。假定GDP统计的是真实的某一时期的社会新生产出来的价值总和,但是对于我们理解一个经济体的有机整体来说,丝毫不能提供什么帮助。因为GDP只是把社会上已经实现的商品加在一起(而且还把折旧扯了进来),但是这只能是对过程的结果而言,就像萨伊的供给一定能够找到需求一样,只有对过程的结果来说才是永远正确的,而对于过程本身由于生产过多不能交换的,从而不能成为商品的产品来说,也就默默无闻的浪费了。对庸俗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来说,他们喜欢和满意的是成功进行了交换的那些商品的统计,因此按照这样的思想方法,供给永远是等于需求的,实际上这只是个同义反复而已。对于过程本身而言,体现不出过程中内部经济条件的对立运动,也即是说,只是单纯的量的累加表示不了什么。同一个GDP,可以表示现实社会生产中的各种不同经济条件的组合及其比例(参考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比如同是增长3%,由于内部的社会资本在两个部类的不同比例不一样,自然会使得整个社会的经济运动表现得也不一样。现在全世界各国的GDP按照理论上的可能来说,其中一些国家可以是相等的,比如同是10000亿美元,但是这样的比较没有任何意义,因为相同的GDP,表现的是不同的经济结构。正如两个人体重一样说明不了什么一样,其它的诸如人的身高、性别等等也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相比所具有的差别。因此,对于过程中由于企业竞争导致一些企业生产过多,在供给和需要之间产生了断层,导致这些多生产出来的东西并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实现,由此造成的浪费,GDP是不管不问的,因为按照GDP的统计法则,实际上统计的仅是已经实现的商品及其价值累计,GDP里实际上包含的社会生产过程的两个部类的互相的价值与物质补偿问题丝毫没有涉及,因此对于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生产的必然失衡就一点也不知道了。因此在片面的追求GDP增长过程中,其中的巨大的浪费自不必说,就是由于内部的比例经常性的失衡导致的经济忽而过热、忽而紧缩(实际上就是危机的低水平爆发时的表现)也掩盖住了。GDP高增长的同时伴随着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实质是现有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制造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越来越多,对立越来越深化,其它的处在中间形式的阶级则是向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极分化,由于这个分化在两端的比例是越拉越大的,因此表现为社会贫富差距的越来越大,社会的混乱和动荡也经常在这个或者那个国家发生。所以可以看到,往往在GDP高增长的背后是社会经济的失衡和不久后就会产生的崩溃。而且GDP的高增长如果只是单纯的量的积累,在初期自然是各个方面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及迅速增加的大量产出,但是量的积累很快会导致内在的各个社会分工条件下的经济比例失调,因此,各国政府虽然希望GDP能够快速增长,但是一方面却不得不时刻忧虑GDP的高增长背后由社会分工决定的各行业在不同时期的量的比例要求会在自己不知道的某个清晨超出自己国家的限度,从而在单纯的量的累加中使得无序的社会生产迅速达到或者超出自己的限度,从而由一个总的崩溃强制进行平衡。
近些年来,追求GDP的片面增长(单纯的量的积累或者重复),所造成的资源大量浪费和商品的大量过剩,同时期出口又趋于饱和(同样是单纯追求GDP的量的叠加造成的),矛盾无法消化。所以,片面的追求GDP高增长,经常带来的却是经济的混乱和资源的不可持续。于是在外在的可以看得到的破坏性的后果面前,人们不得不进行反思,因此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但是从实质上来说,这只是对于以前的抽象的GDP的直接反思,缺乏内在的依据,比如说现在提及绿色GDP,给人的印象就是要加大污染治理,或者一些行业要多使用一些节能环保产品等等。
但是真正的要求并不是这些直接的反思,而是全面的反思。比如现在讨论绿色GDP的时候,常常会犯这样的毛病:比如说由于以前单纯的靠小规模重复的投资和生产造成的资源损耗和浪费以及环境的破坏,现在就直接针对这些破坏面进行整改,要求投入新的设备或者采用新的生产工艺等等。但是,我们所应该做的倒是一开始就要树立整体的发展理念,及社会分工在创新中的分化与融合。这个总的要求,已经包括所谓的绿色GDP的要求,但是比绿色GDP的那些直接的、实际上仍然是片面的要求更具体和全面。这种要求当然源自于我们对于社会各个经济条件在社会中所占比例的比较详细准确的统计,并且在人口发展、社会保障等等方面要全面协调,这一点是目前我们做不到的,所以我们只能忍受事情内在矛盾的比例的强制要求。
二是关于社会发展目标的理解不同造成了经济理念不同。
现在所有流行的经济学理念和我们所采取的经济政策的目标,无一例外的都是追求GDP增长,并幻想着社会能够充分就业;再进一步的反思的追求就是渴望经济能够可持续、平稳、较快的发展。但是这一狭隘的追求本身就是自己希望的反面,因为其中包含着矛盾。这是资产阶级想要保持由于社会分工导致的阶级对立永恒存在的妄想,他们幻想能够保持自己的享受和社会支配地位不变,但是又想着能够消除矛盾。充分就业的理论就是一种在存在剥削的条件下所有人都充分被资本支配的痴心妄想。在《资本论》里,尤其是第三卷关于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平均利润率不断下降,而无产阶级的相对过剩和绝对过剩也不断增加的论述就是这种希望社会充分就业的幻想的尖锐的理论解答。因为工人的过剩不仅是相对的,而且从长期来看也是绝对的,只有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几百年的现实都抛开不看的人才会相信资产阶级的经济学方法能够消除失业。相反只要贯彻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很简单的看出失业是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相伴终生的。资产阶级不仅不能解决这一幻想的目标,反而在现实的失业压力下会经常面临着阶级斗争激烈化的危险,而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只好利用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武力优势把自己的生产过剩(同时也是工人过剩)输出到别的国家,从而自己能够有能力在不损害资产阶级的利益的情况下,利用垄断的国际不平等的经济、政治秩序获得的额外的利润,把其中的一部分拿出来收买本国民众,而一旦本国也暴发经济危机的时候,除了更加虚伪的向外输出民主和动乱外,还把战争输出国外,从而欺骗本国民众,保持资产阶级自己的暂时和平。这样的经济发展目标和理念完全是一种恶性循环,现实本身却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和大量的常存的失业人口来嘲笑这些流行的幻想。
与资产阶级追求的幻想的社会发展目标不同,马克思主义者的追求是消灭社会分工,从而消灭一切阶级的存在,也即是共产主义的要求。这个目标克服了一切现实本身的狭隘性,真正可以使得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在符合自己的内在的矛盾的扬弃要求的基础上的平稳、快速、可持续的发展。因为这一发展目标要求是和人的自身的解放要求同一的。
现在这一目标还没有树立起来,主要原因就是我们上面已经详细论述过的内容——对于社会主义的本质不理解。除此之外,要树立真正的共产主义的理念,还有一个尚待我们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现实中应该怎样做?解决问题的初步的原则规定,就归结为这样一个哲学的命题——即发展矛盾才能解决矛盾,具体的措施,这里暂时不做详细的论述,下面再讲。这里只需要理解的是,只要把追求人的自我解放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自然就可以客观的看待现实的经济的内在必然性。总的说来,就是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内在的要求是要缩短人类的强迫社会劳动时间,不断的增加人的本性的自我发展的时间。而这一要求完全是和当前流行的增加就业的要求相对立的。因为按照马克思主义者的要求,社会越发展,物质生产能力就越能够保证个人拥有越长的自主的时间,而个人休息时间与强制工作时间相比越来越延长;实际上这是两方面的情况的统一表现,即是参加被迫强制劳动的人数会越来越少,时间越来越短的统一表现。内在的规律就是《资本论》里讲过的平均利润率下降,人口相对和绝对过剩的社会主义的扬弃的观点。由于社会目标的追求不同,解决问题的理念与方法自然不同,对于资产阶级是不可解决的矛盾的东西,但是对于共产主义者来说,却是我们达到完全的自我解放的必然途径。
三是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担忧和对橄榄形社会形态的幻想。
这其实是同一种社会形态的否定的和肯定的说法。都是指中等收入的人数占多数的社会形态。
但是无论是橄榄形社会形态或者是中等收入国家,都是一个假命题。这类国家的暂时存在,是需要一定的特定前提条件的。这只不过是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表现,具体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自己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霸权,在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推行到全世界的时候,也掠夺全世界;因此,这些国家在保证资本主义的利益和以前一样甚至更富的条件下,还有余财来收买本国的工人阶级或者其它的低收入阶级,而这些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通过对外输出过剩商品、战争和混乱在一段时期内得到了化解。如果能够打个比方,我们可以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所谓中等收入形态的实质就像是一个富商及其奴仆,在富商能够用自己的特权、资本保持自己的地位的时候,他的整个生产与生活圈都保持一个稳定的外貌,而且不仅他本人是巨富,他的家仆也收入稳定,衣食无忧,但是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变化,这样的状况就保持不住,结果就会如《红楼梦》里的结局一样。这样的情况,马克思在世的时候,对于英国的阶级斗争的分析就已经指出了,因为英国当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发达,也最富有,同时本国的阶级斗争失去了尖锐性,这正是英国当时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上的发达得到的,英国本国的工人由于英国不断的开拓殖民地,并且本国的工业品能够靠着强大的资本的实力及广大的殖民地而在世界上销售,从而使得本国的经济危机延缓,阶级对立缓和,因此社会主义革命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反而不能暴发。英国当时的情况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中等收入国家的状况。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但是我们现在竟然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中等收入国家(橄榄形社会)理论给迷惑,从而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也视而不见,对于阶级斗争也视而不见,这是我们的幼稚,也是小资产阶级经济学思想的幼稚。
但是幻想的中等收入国家,在世界金融危机过后,全部都陷入了危机,或者陷入衰退。对于这种必然会发生的事情,经济学界普遍表达的担忧就是杞人忧天,或者是对想保持不可能保持的东西的失望。因此,这类的理论腔调完全是不懂事情的本质,但是现在仍然还很流行,并且还有一些人挖空心思的想什么别的高招来让国家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并且还妄想不出现衰退。这该是怎样的理论无能才能这样想啊!自己设定了一个牢笼,自己钻进去,然后还问怎样才能不受牢笼的束缚!!
四是关于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红利消失、养老和延迟退休的论调。
人口老龄化做为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观察现实经济情况的解释,是建立在人口红利理论基础上的,随着人口老龄化这样的解释,自然紧跟着就会有如何养老问题的疑问,随之而来的办法之一就是延迟退休的喧嚣。
要理解人口老龄化的错误,前提是要理解人口红利理论的错误。按照最基本的概念,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红利”在很多情况下和“债务”是相对应的,因此,在我们享受“人口红利”丰厚回报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今后可能会面对的人口“负债”。
显然这样进行解释,就把人口统计中的比例数直接的用会计表中的收入和负债来进行考虑了,这样的红利和负债的简单对比是十分荒唐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这只是胡乱联系,或者说这是脱离了具体的社会中的阶级对立和社会生产的飞速进步所做的静态对比,而且这种对比还是建立在阶级对立的固定化之上的。所以,这种解释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口红利的所谓消失和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与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比例关系所造成的矛盾。
举个例子就是说,比如一个人的一生需要的商品总共为100单位商品组合,那么我们知道,现在一个人的社会生产力能力比起100年前的社会生产能力提高了何止一百倍!如果按照社会生产力100年内的巨大进步和资产阶级制造的人口红利消失的理论和人口老龄化速度来进行比较,那么,也就是说,现在一个人的社会生产能力按照100倍于百年前的比例,可以养活100人,那么现在怎么可能会遇到不能养老的问题呢?更别说所谓的人口红利消失的速度和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远远比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速度低得多的事实了。
其实,建立在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的量的比例的不同,如果偏离了对于现实经济条件的理解,实在是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仅只是形而上学的把这种量的对比关系生硬和机械的套在现实中的经济条件上,或者这种理论只不过是对于现实的经济条件的一种抽象的永恒的观念的反映罢了。这样的思想自然就掩盖了现实的真实情况和矛盾,同时也把解决问题的真正的途径给掩盖了。
问题根本不是人口红利消失和人口老龄化加速的问题,更是和养老问题不相干,但是为什么在现实中竟然成为真的问题呢?我们在《资本论》中可以理解为什么现在到处充满着的浅薄。我们知道,《资本论》的核心论述就是资本和劳动的对立以此由此所造成的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虽然个人的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的所有权的存在,结果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果只被少数人享有了,而大多数人只能得到维持自己的生存的必需的生活资料,这就从根本上说清楚了现在充斥的无聊的理论命题的小资产阶级性质和这些命题本身的虚无。尤其是《资本论》第三卷中关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平均利润率不断下降和工人相对过剩的详细论述,更是在理论上破除了人口红利消失的谬论的浅薄。
以上四个方面只是资产阶级的形而上学的经济学观念表现在具体的社会形态上的所有荒唐理论中极小一部分,我们不想在此纠缠过多。其实,现在流行的所有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关于某一社会现象的解释都是错误的,因为资产阶级经济学本身的理论前提就是错误的。这正如我们研究的本来是活生生的人,但是这些人却只是分别就脚、手、头、屁股等等进行机械的物理学方式的推理,从而在看到个别的固定的时候,忘掉了整体的活的灵魂。因此,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理想只不过是让手、脚、头、屁股、嘴等等都自由行动,直到碰到损害的时候才会反思,然后再经历无数的损害后才能得到整体的反思,而且这种反思也只是一种片面的规定手应该做什么,脚应该做什么,嘴应该吃什么和说什么等等,犹如一些迂腐的人给自己制定的过多的破规矩一样。这就象是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的法律与道德要求一样,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只是人类本身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暂时反映,只不过个人的自由竞争被资产阶级抽象成了普遍的人的自由的本质,以至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被当成了永恒。所以,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最高理想只不过是建立在个人的差别与剥削被剥削基础上的幻想的没有危机的完美的规则,这种要求欺骗了不少人,尤其是一些头脑简单的所谓开明人士、法律界人士和媒体的明星,这些人看不到他们所追求的个人的自由平等,换个角度原来都是差别、不自由与不平等。
四、个别——矛盾的解决。
普遍的社会分工的历史必然性,在特殊的济条件的对立运动中表现为社会分工的分化及各特殊行业的此消彼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表现为阶级的对立及其运动,这两点我们上面都谈到过了,现在我们谈谈从普遍、特殊发展到个别,也是矛盾的暂时解决。
个别,从静态的角度看,就是现实存在的各个国家。国家的现实存在就是我们前述的普遍的社会分工和特殊的各行业的运动的对立统一的整体的现实形态;或者按照哲学的说法,是普遍中的定在。我们曾在论述《资本论》的内在逻辑的时候,第一点就要求,要承认现实的一切,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的前提,在这里我们要进一步说,承认现实本身就是矛盾的现实存在,也可以说是矛盾的暂时解决。
但是说国家是现实矛盾的解决,从我们前此所有的论述来说,并不是静止的去看,而是把国家的存在形式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必然性结合起来,作为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一个阶段,或者一个环节来看的。此时的国家的概念已不是一个个抽象的静态的单一体,而是互相联系着的包含着内部矛盾及其运动的统一体;各个国家的存在及其交往形式,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或敌或友或中立的外在关系,则是从个别中体现着普遍与特殊的辩证统一,这种统一的最内在的本性是国家的消亡的运动。
但是这仍然是比较抽象的说法。这个时候,让我们记起马克思的遗憾和列宁的警告吧!就象《资本论》三卷本实际上已经是关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的全面的、完整的论述一样,我们许多人学习,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当面对着与马克思生活的年代不一样的纷繁复杂的现象的时候,就不知所措了。目前我们仍然在真理面前徘徊犹豫,踯躅不前,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前面就已经引用过的列宁的警告,那就是没有弄懂黑格尔的《逻辑学》,从而没有真正弄懂辩证法。
掌握了的必然就是自由!因此指出规律的过程,实际上也就同时是告诉了我们面对现实的矛盾应该如何做的过程。通过前面漫长的旅途,我们再次回到《资本论》,看看《资本论》的逻辑在现实的国家里的存在。
现在存在着国家,按照内容可以简单的分为三个大的类型:
第一类国家是指在这些国家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处在与其它的落后的生产方式混合的阶段,在国家的经济内容上,不是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占主导地位,而是以其它的自然的、原始的、小生产的或者资源垄断型的社会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这些国家的性质也和我们所说现代资本主义的国家不一样,处于部落制的、奴隶的、封建的与资本主义的混合,其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决定于代表这些不同的社会生产条件的阶级之间的长期的斗争产生的平衡时能够保持力量平衡的阶级(君主制国家、部落联盟,或者虽然具有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外表形式但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仍然属于其中的一种),或者不平衡状态下的松散的混合体(国家的混乱和长期的战争与分裂)。
第二类国家是指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国家,一般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本国内占领着普遍的地位的国家,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在这些国家内发展的程度不同,又可以分为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第三类国家就是指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般这类国家都是经过社会主义革命才成立的,因此,这类国家的统治阶级在它的概念意义上应该是无产阶级,但是由于具体国家的情况千差万别,以及后来对于社会主义的理解不同,在面对着现实中的落后的经济条件时,选择了不同的经济体制,表现为不同的形式。而在这样的经济关系的演变过程中,统治阶级的实际阶级属性都发生了变化,无产阶级的利益都没有得到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表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的情况我们在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性的时候已经着重讲过了。从我们已经阐明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性来看,这里需要补充的只是诸如朝鲜、古巴这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国家中,朝鲜目前仍然属于我们前面论述过的比较严格的计划经济类型的国家,因此阶级固化为阶层的差异,统治阶层也固化为固定的利益群体,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已经是把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固化为死气沉沉的人的差别的永恒且固定条件的按照某种生硬的规则生产与生活的生产机器,使去了社会的活的灵魂。朝鲜一定会发生变化的,只要维持朝鲜的那种固定的体制的外来的压力和外来的保持这种固定的分工和差别的物质保障也消失的话。另外的诸如古巴正在发生变化,也不得不发生变化。从任何一个方面来说,如果不被社会分工的内在的矛盾变得混乱,那么要想保持有序的进步,中国都是这类国家未来的榜样,虽然中国也还处在迷茫之中。
因此,作为矛盾的暂时解决的不同的国家的存在,对应于以上三种分类,无论属于哪一类,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全部逻辑结构,都只是社会分工发展的高低不同程度在国家形态上的表现。因此都是马克思已经在他写的所有关于经济学的思辨的文章中所指出的历史必然性的现实存在。《资本论》只是把社会分工的运动更加详细的指了出来。
现在我们可以更进一步指出国家的动态发展的内在灵魂——即《资本论》论述过的社会分工在从简单商品交换发展到资本的产品交换阶段的内在运动过程的必然性运动所要求于我们人类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理解和掌握它了。
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所讲的理论与他的共产主义理论是统一的,所以按照辩证法的理解,包括以下关于解决矛盾的三个既独立又统一的认识。
一是解决矛盾的办法就是发展矛盾。这是基于客观事物存在的必然性,矛盾只是这种客观必然性的本质性的对立形态。我们不能主观的取消矛盾,相反我们要承认和尊重矛盾的客观性,这就要求我们同时要理解到这一点,即矛盾自己的运动,最开始总只是量的单纯的累积,向着超越自己的尺度的方向运动,在这样的情况下,矛盾的自身展开就是事物自己运动的辩证法的本性。我们人类的自觉性和实践的自由就在于可以把握这个本质性的规定,从而自觉的适应这个过程,而不是让过程流于自发的反复。而适应这个必然性,就是要掌握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发展矛盾才能解决矛盾,对应于社会现实的经济活动,那就是发展社会分工才能最终促进社会分工的消亡。因此,对于人类是解决问题办法的观点,实际上就是尊重实践对象矛盾的客观性,而不是像小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的经济学思想那样,让社会分工固定在差别和对立里来去要求什么理想的权力制衡和资本的有序竞争。周期性循环的经济危机就是对这种小资产阶级的经济学理想的讽刺和无情的颠覆。
二是创造一种矛盾的运动方式。我们可以引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一段话来作为我们的说明:
我们看到,商品的交换过程包含着矛盾的和互相排斥的关系。商品的发展并没有扬弃这些矛盾,而是创造这些矛盾能在其中运动的形式。一般说来,这就是解决实际矛盾办法。例如,一个物体不断落向另一个物体而又不断离开这一物体,这是一个矛盾。椭圆便是这个矛盾借以实现和解决的运动形式之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资本论》第1卷第122页
通过这段话,可以看出,我们以前对于马克思主义和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多么大误解。所谓“创造这些矛盾能在其中运动的形式。”这句话,也要把客观的事实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才算是理性的,否则容易被形而上学误导,从而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时候,把客观的总体要求变成片面的单方面的纯化的要求。我们以前讲社会主义本质的时候对计划经济的批评也是这个意思。但是我们又不能陷入于客观的矛盾之中不可自拔,从而只寄希望于现实矛盾的自发的形成的规则,并把这种规则永恒化,这是小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在当前竭力鼓吹的东西,所谓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等等,就是一种希望现实的矛盾运动的规则的永恒化,制度经济学,博弈论等等都是这种片面思想的理论反映。但是人类社会的进程不是无生气的僵硬的星球那种无生命的单纯的引力与斥力的关系,生命本身是超越一切固定的矛盾对立的自由的活动,是可以面对一切矛盾并消解一切矛盾的自我更新着的生命体。因此,作为互相联系着的辩证的环节,我们还要理解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否定之否定。
三是自觉的否定之否定,即自觉的共产主义意识和实践。
总的来说,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上,一般表现为暴力斗争、武装革命或者符合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的人类的自觉实践本身。
我们这里理解否定之否定,也不能片面的理解,而是要就人类社会历史辩证法的运动的整体去理解。人类社会整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按照黑格尔式的三分法,可以这样说,第一阶段是人类的自由的抽象存在阶段,即人与自然直接对立统一阶段,这个时候人类没有分为阶级,人类的生产也没有固定为某一社会分工,从而变成片面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机器;这个时候人本身处在一种抽象的自由状态,即可以自由的做一切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这里的一切却是全面的不自由,即生存斗争的外在残酷性。抽象的自由与不自由其实是一回事,需要向真正的现实的自由发展。第二阶段人类的抽象自由现实化阶段,也即异化阶段,这时,人与自然的对立表现为间接的通过人的分为阶级的社会生产关系,这时人不再拥有抽象的自由,即人不能决定自己想要做什么的自由,而是必须要把自己束缚在某一单一的社会生产形式中的不自由,但是这又是人类社会获得真正的自由必须要经历的一个环节。这里又可以按照人类怎样进行生产的方式分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第三阶段可以称为异化的回归阶段,即人与自然的对立又恢复了,但是这一次是以人在自己完全满足自己的需要的范围内掌握了自然,而不是象人类社会起始阶段的人完全被自然所支配,只有在这个条件上,人类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这种辩证的必然的内容的展开,因此对于以上三个阶段的划分可以套用辩证法的格式,就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进程。
以上从哲学角度进行的划分,只是对运动过程的一种主观的划分,现实本身是前后相继的。我们的认识和实践,可以用人类独特的意识反映世界的方式,根据必然性及目的性对人类的历史进程进行划分,把握世界的历史进程,从而给盲目的历史必然性注入灵魂,标示方向。
因此作为对人类历史三个阶段划分中的处在中间阶段的人的异化的否定行动,社会主义革命体现着这种必然性的要求。但是,社会主义的暴力革命如果不是靠主观的热血和激情的冲击,从而产生左的或者右的盲目行动,那么,就应该是理性本身的激情勃发,也即是说,是认识到社会的矛盾必然性及其目的性的人类社会的自觉实践本身的一种坚强有力的自觉的行动。社会主义的暴力革命的目标是用联合的人类的力量来代替盲目的异化本身的相互搏斗的残酷无情,但是社会主义革命本身是要在社会矛盾已经发展到激烈的尖锐对立的程度,旧的统治阶级不但不能保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组织正常的社会生产,反而在各个方面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保守的势力的情况下,在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的政党的领导下,根据适合形势发展的斗争手段并向夺取政权不断推进才算是理性的。
社会主义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成立,本质上是人类自觉的促进社会历史进程迅速发展的开端,并提供了政权保证。这就使得存在于资本主义国家里的资本与劳动的对立,以及由于这种对立决定的资产阶级的无限制的剥削,因为有了无产阶级政权的存在,就真正可以变为自觉的否定这种对立与剥削的运动。这个否定的过程的内容我们已经在论社会主义本质以及论述社会分工的历史必然性的时候讲清楚了,这里只是简单的把内容的各个环节在这里简单的提一下这就行了。自觉的否定行动表现在:自觉的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使社会分工的狭隘的资产阶级法权性质由于社会分工本身的社会化的融合转变为国家的性质,从而把资本与劳动的对立造成的直接的分配的对立转变为通过国家的行为的有中介的分配,然后再进一步的分配过程中可以尽量根据社会分工的发展需要,根据内在的生产过程内的比例要求进行再分配,从而能够尽量避免资本主义国家由于为了资产阶级的狭隘利益要求而经常产生的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从而使得社会以较小的波折和迅速的生产力的进步为未来的社会分工消亡打下基础。
五、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经济原则
以上的全部论述,已经比较全面的说明了《资本论》的内在逻辑及其现实的指导意义,在总体上使我们廓清了弥漫于我们周围的迷雾。最后留给我们要做的,就只剩下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革命建设的时候要怎样去做,也即是迷雾散去后,我们如何做才既符合现实的必然性要求,也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也即是共产主义的要求呢?
钥匙在《资本论》第二卷关于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论述里。但是首先要说明一下的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里所论述的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是建立在他对于资本的内部矛盾的分析成果上的。总结起来就是资本的现实存在包含着资本与劳动的对立,由此对立产生了资本品的价值组成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并且,这里资本品的价值总和的抽象,不是象我们现在流行的GDP的统计解释那样空洞和抽象的同一,而是包含着资本与资本的交换,资本与收入的交换,也即是资本主义生产到分配和消费的全过程,对于这个过程的相互联系的物质的量和价值的量的比例关系的研究,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主要内容。
因此,我们讲资本主义的再生产的理论指导意义,不能象以前计划经济体制做的那样,应用了理论的结果,而把前提丢掉了。所以,为了保证思想的一贯性,我们一定要在理解再生产的理论应用时不能忘掉了形成比例的资本之间的现实的竞争与垄断的现实形态。因此不得不重复提及前面已经讲清楚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在这里关于再生产的比例关系的论述,一定是从资本的现实运动中抽象出来的,这个比例不是人为主观可以设定的,而是所有资本在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的生产过程中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以及剩余价值的交换和使用的总体决定的,而且由于这里存在着剩余价值由于掌握在资产阶级的手中而产生的生产与消费的失衡的必然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再生产过程的比例失调从量上看的决定原因,当然比例失调最根本的还是由于社会生产的无序和生产的资本主义剥削造成的。关于马克思《资本论》里所阐述的再生产理论的最光辉的符合现实的理论阐述,到现在为止还只是列宁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部著作,尤其是其中的第八章《国内市场的形成》,对于我们现在的经济实践及经验总结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做了以上简短的说明,下面就可以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原则性的解决办法了。当然只不过是现实本身的必然性的有意识的把握和应用而已。可以概括为三个要方面:一是符合经济条件之间运动的量的指标的设立和统计;二是在无序的竞争中通过统计的结果进行主动的计划性设计;三是两者的统一的有目的的实践。
(一)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的概念建立一套完整的统计指标,建设强大的统计队伍、完善的统计机制,保证统计数据的收集的完整与准确性。提出这个要求,是因为我们当前的所有统计指标都是取自于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设定和解释,或者从其它国家或者所谓的国际通行规则拿来采用的。但是这些指标的科学性和反映现实的真理性怎样?如这些指标所依赖的经济学理论一样,都没有得到完整的证明。仅只是片面的解释,就直接拿来用的东西,主要就是给统治者在管理经济的时候一个虚幻的标准,不至于面对必然性茫然不知所措,或者在遇到现实的经济危机的时候不至于无法解释,从而得不到安慰。但是这些统计指标在面对现实本身的矛盾的时候,也只能起着壮胆的作用,除此外就全是制造混乱,人为的制造错误了。比如实行扩张还是紧缩的经济政策呢还是保持不变呢?这些都是靠一些错误的指标间的关系来制定,但是按照这些指标所采取的经济政策还一再表现出互相矛盾,致使现实的社会生产的经常性的比例失调是常态,而所谓的均衡增长永远都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目标。
对于当前建立在资产阶级经济学思想的解释基础上的经济指标的批判,我们留待将来去做。现在要做的事,主要是树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思想,建立统计的原则规定。
首先要分清的是统计的对象是属于生产生产资料类型的企业还是生产消费资料类型的企业,这是总的原则,而且有别于目前我们国家以及世界上流行的一、二、三产业的划分,期间的区别与联系,在这里暂时不进行详细的论述。其次的统计指标要按照《资本论》中对资本的划分,分类为企业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以及剩余价值(利润、利息、地租等等),这三个方面可以根据现实的情况更加细分,这是为了建立全社会资本的有机构成,从而真正把资本建立在类似生命的活动的自我运动上。目前资产阶级的经济学由于开始就栽倒在最基本的概念规定上,对于资本品的价值规定是混在一起的(比如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总值、营业收入;利润、税收、利息、折旧等等),我们在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利用当前指标的时候——我们一开始还不得不保持这些互相矛盾的统计指标的存在——要能把这些混在一起的指标分开来,最后能够简化为以上三个方面的大的规定。当这些指标建立起来的时候,现在许多错误的理解也能分得清了;比如关于税收的规定,现在充斥着可笑的错误,许多人以为自己买商品时付出的商品价格中包含着消费税,就认为是对商品的加价,这根本就是不懂得商品的价值规定中剩余价值和工资收入的关系。除此之外,对于剩余价值在不同人手里再分配的问题的不清楚,导致现在的经济政策中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也受到房地产业的较大影响,以致于一些地方离开了土地出让金,财政竟然出现极大困难,这也是本末倒置的表现。
其次,在上面的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再分行业进行细分。由于社会上存在的企业千差万别,而且还在不断的产生和消亡,要想准确掌握到单个企业之间的真实交换情况,在目前的条件下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在某一时期内做到分行业的统计,并根据产业链之间的关系,可以比较真实的得出各个行业之间的物质的相互补偿及价值补偿的符合和偏离。这一点,我们现在的统计中有一个经理人采购指数,主要是表示生产方面的景气情况,这样的指标不论内部分得多么细,比如包括新订单、商品价格、存货、雇员等等方面,但是这仍然是笼统的,既没有指出企业属于社会中哪个部类的生产,也没有指出企业中资本的组成及交换情况。这样的指标只是表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种征象或者预示,但是对于我们掌握真正的社会生产中的物质变换和补偿并没有太多的帮助,因为这种指数的上涨和下降,我们并不能知道内部的有机结构的变换情况,比如指数上涨,我们不能理解是量的单纯累加或者还是规模扩大的投资导致的生产的扩张。因此,这样的指标有参考作用,但是实际作用不大,根据这些指标来制定经济政策,比如说是采取扩张还是紧缩的政策,也是一种一棍子打倒一片的作法。结果是生产机体内部的不平衡很快会发展起来,导致经济的大幅波动或者长期的衰退。
第三,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数据,可以得出各个行业之间在生产与交换和分配之间的相互联系着的比例关系。并从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里得出行业的发展趋势。这样就可以为经济政策提供一些比较确实的依据。比如说在某一时期内,我们通过大量的数据对比,获得了表现行业之间的某些对比数值,那么,经济政策就有了尺度的标准,内在的比例所要求于我们的已经不是完全的无序的自由竞争和市场准入,而是已经有了自己的内在限制了;虽然这样的要求要达到完全的准确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却不能以此为借口而不去树立这个方向,并努力改进我们的方法。所谓法无禁止则可为,实则是对于事物本身的尺度在不知道时候的做法,但是这种自由放任的政策会很快的达到自己的尺度,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能通过长期的努力和经验的总结,在事物发展之初就努力掌握其中的尺度,那么我们就会陷入于“倒逼”的思维模式。因此,如果我们不能自觉的做到时时刻刻在推进自由竞争的时候,就立即想到其中的尺度要求,那就只能让不断的自由增加的企业自己互相限制,都出售困难,然后开始倒闭潮,然后被倒带着进行结构的调整。
第四,为了达到以上目标,就不能像现在这样把统计机关作为一个地位比较低和只是独立的从事收集数据工作的机构,而是要有权力获得一切有关经济方面的管理机构,甚至统计机关要像银行系统一样跨行政区域进行设置。这样做是要使得统计机构能够保证自己在面对各级政府的时候保持自己的独立性、真实性和权威性。
统计机构作为整个社会机体的各个物质运动的信息收集机构,就像是人体的感觉、知觉器官一样,为大脑收集数据,提供信息,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现在的统计机关在政府部门中地位偏低,而且统计数据受大脑的人为干涉太多,造成目前的统计数据虚假和浮夸比较严重的情况。比如一些政府部门在统计上做手脚最普遍的方式就是下指标,然后根据指标进行分解,但是现实的经济条件本身的实际数据却不是如此。这样的做法就如一个人在决定自己的行动时,不是按照自己的感知器官获得的外界的实际情况,通过大脑的分析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反倒是人主观的在大脑中给设定目标,但是这个目标却超过了自己的本身的能力,最后就只变成了吹牛,而当人人都这样做的时候,相互的吹牛就变成了比赛,这种情况一遇到现实的矛盾的爆发,就会应对失措了,吹牛者就会受到事实的惩罚。比如统计机关不能独立于税务部门和工商部门而单独行动,而要有权力获得这些部门的数据等等。社会主义的统计要做到能够联系所有行业和机构并有权强制获取各方面的经济信息,而不是象现在这样,比较被动。
以上四个原则性的方面,主要讲的的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和来源的真实性问题,当前目前还不能规定得过细,所有的细节都要在实践中通过长期的经验而得到确立,现在需要做的是把这些原则作为指导思确定下来,或者说是制定出方向。除此之外,在统计的四个原则之中还包含着一个内在的统一的要求,这就是要求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统计得来的这些数据及各个经济条件的内部关系,而是要理解我们前面反复讲过的东西,即在把握经济的内在的比例关系的情况下,要理解社会分工的发展趋势——即关于社会分工的分化和融合的问题,这也是现实中各个行业如何创新的问题。前面的统计是为得出各个生产机体之间的一个比例关系,从而为盲目的自由竞争划定一个范围,但是这又不是绝对的,而是会随着各个不同的行业内的生产力的提高而使得比例关系也变动,但是不管怎样,趋势就是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化,同时协作又在范围上越来越广。不仅如此,现在粗放的,不断重复的低级创新模式也要为自觉的联合、节约和高效的创新发展所代替。
(二)重新树立自由和计划既对立又统一的思想。如果说我们刚建国时在经济政策方面采取了严格的计划,是把《资本论》的经济学理论弄成了形而上学,在把理论的结果应用到现实的时候抽象掉了前提,那么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政策却是犯了相反的形而上学的抽象,到处强调自由竞争,又把计划给弄成虚无了。两种片面的认识都应该得到反思并加以扬弃。
只要不仅仅是在口头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口头上坚持辩证法,而是在实际的认识和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法。就要在面对个别,强调效率和自由竞争的时候,时刻要牢记由于个别的互相作用而结成的普遍联系。因此,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来说,在当前社会分工还存在并且还没有消亡的条件下,无论是从理论的研究上,还是在实际政策制定上,都既要肯定个人的秉赋及后天努力造成的差别的存在,也同时要理解这些个人的差异在全体中的共同要求,也即是在鼓励和推进个人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中自由发挥个人差别的时候,同时要注意到由这些自由活动的个人导致的经济条件的互相联系的总的要求。
对于这种辩证法的要求,现在一些人容易理解成自由多一点还是计划多一点的问题,这是对同一的基础在肯定与否定方面形而上学的独立化,并且把内部的互相联系着的关系弄成了此消彼长的量的关系。这种提法,本身就是把自由与计划割裂开成绝对对立的东西了,而对于辩证法观点来说,有多少自由就有多少计划,有多少自由的要求,就同时有多少计划的要求。如果不能掌握这里面的必然关系,那么,就自然会受到自发的自由冲动造成的周期性的惩罚。
除此以外,自由与计划的辩证法的统一还会由于人的片面的理解变成另外一种要求,就是小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的理想的经济形态,即自由竞争与市场经济机制的和谐。且不论现实中这种幻想的和谐从来没有出现过,相反这种要求所想要获得的理想总是一种运动中的暂时的对抗性的平衡。这种自由与法制的要求,实际上想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天性(差别)不变,并且是把这些天性的自由发挥仅仅表现在社会分工决定的经济条件的发挥上,即人的天性的发挥首先取决于个人的天性的被束缚的程度。所以可以在现实中看到,个人的天性常常在现实的经济条件的窘迫中被压缩到可怜的境地。如果没有收入,也即是说没有参与到社会的强制的劳动中去,从而把自己的大部分的时间交给机器、市场以获得工资或者其它形式的收入的时候,那么可怜的天性简直成了任人羞辱的东西。在当前流行的小资产阶级的思想里,个人的天性自由被狭隘的社会生产压迫得越久,反而越是自由的体现,因为小资产阶级的自由的理想就只是限定在经济领域的自由竞争,而不是人的天性在其它方面真正的自由发挥。
但是辩证法的自由与计划是由于事物的内在的矛盾对立造成的,矛盾的最终的扬弃是人的天性(实际上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的真正的自由发挥,而不再是人的天性和聪明才智只局限在在争名夺利中动物式的互相竞争。这里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小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不仅仅强调人的内在本质的自由,同时认识和理解自由在现实中的实现途径及其过程。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在目前的条件下,人的真正的自由的实现当然不是直接的抛弃掉现实的社会分工以及由社会分工决定的阶级前提,而是要通过人的共同的社会劳动来发展这个前提,从而创造条件来解放自己,这个过程当然是要通过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人的社会劳动时间的不断缩短来达到的。这个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分工的逐渐消亡的过程。
那么,我们强调的计划性的原则有哪些呢?正如前面我们说,辩证法的全面认识就是要理解这样一点,有多少自由就有多少计划。因此,社会主义的真正的计划的原则就是前面我们强调统计时的实践性要求。统计的内容有哪些,计划的内容就有哪些,只不过一个是收集、分析和整理,一个是积极、主动和有目的的实施。目的是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更高层次的融合,直至社会分工的消亡;也即是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
我们可以简要的反观历史,以印证我们的论断。在封建社会解体的初期,社会分工处在初级的水平,社会分工之间的社会联系还很松散的时候,内在的计划的要求当然也是松散的。而且,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当时的小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的世界观及其提出的要求,也是进步的。这个历史时期,社会分工的发展主要靠资本的量的单纯的重复的累加,而对于社会分工的更高的结合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需要的。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样的时期,是资产阶级经济学还处在没有偏见和追求真理的阶段,这时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是革命性的,对于问题并不回避,并力图加以解决。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迅速发展,在自由竞争的口号下,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量上的不断扩张,很快的达到自己的限度,原来松散的经济条件被互相紧密联系的经济条件所代替,那么,内在的计划性也迅速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和大量小资产阶级的破产显现出来,大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以及对社会经济条件的内在的联系所引起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强制的提出了计划的要求。但是由社会分工内在的矛盾所决定的社会的必然的计划要求,在资产阶级的狭隘利益要求下,为了使自己的巨大的生产能力突破固有的限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先进国家便把这种过剩的生产能力,通过暴力的对外扩张和建立殖民地,来疏解过剩的生产,同时也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种子撒向全世界。在争夺殖民地的争斗中,先发的资本主义国家,接连暴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同时社会主义的革命的要求普遍高涨起来,并且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的斗争在一些国家取得了胜利。内在的计划的要求就这样在盲目的世界大战和自觉的社会主义革命两方面都取得了结果,一是先进的大资本联合起来,作为统一的经济政治联盟,把以前各个国家的单打独斗并且赤裸裸的殖民政策变成了通过所谓的国际组织、国际经济规则进行的隐蔽的殖民掠夺,同时与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对抗;二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组织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整体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斗争。
此后,内在的自由竞争的要求和计划的要求,表现为团结起来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推向全世界,也掠夺全世界,同时,团结起来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和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对抗的过程中,在经济政治方面通过庸俗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理论,用片面的方式反映了计划的内在要求(凯恩斯主义),用掠夺的余财来收买本国的工人,从而在二战后资本主义的黄金发展期制造了中等收入国家的假象。同一时期,社会主义国家则在发挥了计划体制的巨大优势之后,却表现出计划的形而上学。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只是落后的国家在开始的时候可以集中人力物力,把国际上通行的社会分工复制过来,从而直接在一无所有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那个时代的社会分工的复制品,从而也复制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正如马克思在给俄国的《“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说到的卡夫丁峡谷中比喻那样,我们只是通过革命扫除了以往一切阻碍经济发展的障碍,但是外部的经济环境并没有在革命的联合中达到这种完全的计划所达到的条件,因此,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始终只是表现为静态的分工固化,而没有体现出内在的社会分工的进化的灵魂,因此,在创造了计划经济体制,在创造了巨大的辉煌的同时,也把计划和个体的自由对立起来,强调严格的计划性,实际上却禁锢了个体的差别以及由差别造成的竞争。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竞赛,齐头并近,创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发展的黄金时期(实际上,这个黄金时期始终只能算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及这些国家的附庸国家的黄金时期,同时期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以及落后的国家并没有得到黄金般的发展,反而是一直落后到现在,而且目前的情况是,一些原来经济条件较好的国家也陷入了动乱之中),同时社会主义的发展却由于形而上学的片面性限制了自己的自由发展而固步自封起来,因此在社会主义国家兴起的小资产阶级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苏联的巨变以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消亡,是被禁锢了太久的小资产阶级的胜利,也是国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胜利,同时,也是形而上学的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者的巨大失败。但是同一事物,从另一个角度看,则是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真理的回归,也即是说,社会主义的实践在许多国家,以前是形而上学的应用理论,现在则不过是现实本身的辩证法强制的要求回归而已。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从目前的所有实践的经验来看,就是这种回归,但是大家都没有能够加以理解,从而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个极端进行争论,左右摇摆。虽然大家都不理解,但是事实却是无可争辩的——改革开放不仅释放了小资产阶级的积极性,同时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的。但是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改革开放初期的适应社会生产力的要求,并且得到广大人民拥护的改革措施,发展到现在,在小资产阶级的最美好的日子过去后,现在已经发展到社会分工的更高的阶段,即是大资本的竞争和大资本的扬弃即国有资本获取自己的地位的时候了。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正是这一目标要求,但是我们却并没有意识到,反而却仍然相信不断释放小资产阶级所期望的自由,并且幻想这种小资产阶级式的自由竞争来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复投资、生产过剩、效率低下、结构低质的困难情况。这就如交通,在改革开放前,路虽然小而窄,但是车也很少,这个时候行车是十分自由的,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也是十分淡漠的,而交通规则本身的执法也是宽松的;但是当汽车数量迅速增加,人口也迅速集中的时候,解决的办法首先就是道路越来越宽敞,等级也越来越高,人们的通行速度也越来越便捷,后果之一就是车与车、车与行人之间通行的矛盾便突出起来,这个时候,原来的自由的行车不再可能,因为现在同时在路上行走的不是一辆车,而是一千辆车(这个数字并不夸张,改革开放前一个城市里,除了机关有几部破车,就是汽车公司有公交和运输公司有几辆车,但是现在一个县城就有上万部车),甚至还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要想象原来一样自由行走,那么,等着车主的就是车祸的惩罚;因此,例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现在的车辆行走和改革开放前的行走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于是这个时候,交通规则也是越来越严厉起来,而且,这个时候对于公共交通的要求也大大增加。但是对于交通行为是如此明白的道理,但是对于现实中的自由竞争却仍然充满着不切实际的幻想,甚至崇拜,其实现在的经济环境已经和交通一样,不是要求更加自由,而是要求更加严厉的规则和资本的更大规模集中了。
对于经济来说,现在困难的,不是计划不计划的问题,而是怎样计划的问题。以前的僵硬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人们一谈论计划就以为又要采取以前的计划经济模式,实不知道,我们现在谈论的计划的要求,是与自由竞争同一的内在必然。
具体来说,我们在组织社会生产与分配的时候,主导的思想是要根据我们上面所论述的统计的内容,对于整个社会生产中的两个部类的物质补偿的量和价值量的比例关系的必然性及其运动有真实的掌握,数据越真实、越全面,我们对于社会生产的整个过程的必然性也掌握得越透彻,我们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也越自由,我们的经济政策也越符合社会分工的内在要求(不仅是量的单纯积累,也同时是资本的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的要求,同时也是阶级的纯化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一开始总是由于统计本身的指标和数据不完善而使得我们掌握的经济的生命活动也不完全,在有意识的执行经济计划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确立这样的信念,那就是我们能够通过经验以及科技的应用,统计方法的改进,同时也由于社会分工本身的发展,也使我们的数据越来越容易得到,并且更能准确的反映经济活动中的个体的实际情况,我们对于整个经济活动的必然性及其内部的结构要求及物质补偿与价值补偿之间的量的关系也能够有效的掌握,那么我们的经济实践就会更加的自觉,更加有目的性,我们的工作也更自信和更加自由。
另外,税收和财政政策也要在这里,根据《资本论》揭示的内容和再生产的过程来加以简短的说明,因为这也是社会主义的政权展现其本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
首先要理解税收(这里指一切税和费)的来源。当然是剩余价值的扣除,而不是其它。当前社会上一切关于税收的谬论都是歪曲了事实。
其次是税收的运用。这种扣除,所应该起的作用,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不仅是为保障政权的稳定,更重要的是通过征税来平衡生产与消费,保障人的自由发展的目标的。也即是说,实际上是按照再生产的理论,根据我们前面的统计结果来保证社会的生产的计划性的,这种计划性既包括第一部类的投资也包括第二部类的消费。因为剩余价值对于资本家来说,除了用于自己的企业的投资,大部分是挥霍,而且由于生产过程的无序,也使得剩余价值在两个部类中既不能自觉的按照内在的经济条件的比例要求来促进投资,也不能按照同一要求促进消费,实际上就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下,大量的处在私人资本家手里的剩余价值只是带来经济的经常的比例失调。社会主义的税收和财政应该是对这种无序的一种否定安排。
但是也可以看到,现在的财政政策的理论,既不理解税收的性质,也不理解财政的性质,因此,在生产与消费两个方面,财政政策都是比较盲目的。举一个最切近的例子就是对于小农业的保护,完全是不必要的;因为按照社会分工的内在要求来说,小农业必然要消失,农民做为一个阶级也必然要消失;但是我们目前的农业政策恰好在各种建设和补贴,以及土地的政策中保持了这个最顽固也最落后的小农业的生产基础,但是大量的资金用于分散的小农业上,从而也使得农业的集中变得缓慢和困难,小农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局面难以改变。但是对于工业的发展,以及在工业发展的进程中,所造成的其它的阶级转为无产阶级的自觉上,在财政上却支出甚少;比如在医疗、卫生、教育、养老和住房租赁上都缺乏公共财政的支持,而这些支持恰好都是为了大量的工人,以及行将转为工人的其它阶级提供自由迁徒的保证的,而自由迁徒的要求正是社会分工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必然要求,因为资本的自由竞争要求的就是在任何地方和行业的自由进入和退出,而这样也正是要求能够有与之相适应的工人阶级的自由迁徒。在比如现在普遍呼吁的减税要求,政府做出退让,也是不正确的,因为这种退让不是促进了社会分工的进展,相反也是保持了落后的小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的长久存在,相反的做法倒是保持一定的合理的税收水平不变;因为税收做为剩余价值的扣除,体现的是社会各个资本的平均利润的扣除;小资本之所以要求减税,根本上还是因为这种生产方式的利润率水平低于平均利润水平以下,实际上大部分都是有机构成较低的生产力比较落后的企业,根本没有为了它们的生存而进行减税加以保护的必要。但是目前的经济政策却是完全顺着小资本的意思行事的,其中之一的理由是为了更多的就业,这又是一个错误的说法了;我们前面已经讲过,社会主义生产的本质要求是减少劳动时间,这只有大资本条件下才可能做到。现在提出扩大就业的目的是因为失业一直存在,不仅如此,扩大就业还有一个根本的小资产阶级的观点,那就是人只有充分就业才会获得收入,才能养活自己,才能保持社会稳定;但是这只是小资产阶级的狭隘的观点,而且也只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私有权的要求。但是这不应该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在实现人的充分就业这种狭隘的观点上,是一种把人限制在强迫的社会劳动上的资产阶级的要求,而且这种要求之不能解决,也正是因为狭隘的资本主义的生产的内在必然,也即是马克思已经指出的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和相对过剩人口的永恒存在,因此充分就业完全是一种反动的小资产阶级的要求。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此类问题,根本不需要设定什么充分就业,恰好相反,是提高劳动生产力,减少劳动时间,相对严格的人口计划,完善的社会保障,巨大的社会财富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的日益丰富的公共应用和环境。总之,一切社会发展的目标不是就业,而是人的就业时间的缩短和人的天性发挥的时间的延长和保障。
(三)建立在《资本论》再生产理论基础上的统计,以及由此决定的计划和经济政策的统一,既是社会主义的有目的的行动,也即共产主义的运动。
截止到目前,我们所有的论述都是为了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必然性的内容,同时指出了必然性的内容如何实现的社会主义的统计原则和建立在统计原则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的自觉实践的自由。而指出这两者,也就同时指出了我们所有实践必须要坚持的目的,即共产主义的运动有其目标要求。因此,前此所有论述的最集中的可以说是核心的东西,也就是我们前面已经概括过的社会主义的本质的内容规定。在这里再加以简要的叙述就是:我们的所有事业,就是自觉的促进社会分工的分化,并由此分化不断产生更高形式的协作,而两者的阶段性的辩证统一,也即辩证法的圆圈式的环节的否定的否定就是规模不断扩大(这里既包括单纯的量的规模,同时也是最先进的科技应用,也是最自觉的创新)的联合的资本,而这样的辩证法的最终的矛盾的消解就是社会分工的消亡,人的异化的消亡和人的自由本质的真正回归。
过程的必然性就是如此!社会主义的本质必然性就是如此!《资本论》的所有论述的内在的逻辑必然性就是如此!
3、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理论和逻辑实现。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理论,主要表现为片面的形而上学,一种是教条主义,表现为左的狂热或者怀念,却不理解经济条件的必然性;第二种表现为另一种形而上学的,即片面的强调经济条件的自发性和必然性,却不理解其中包含的目的性,即共产主义运动的自觉性;第三种是两者的混合,就象水和油那样作为两个不相干的物体的混合一样,科学的社会主义的要求和资产阶级的经济理念混合在一起的中间状态,既不理解经济条件的必然性,也把科学的社会主义理想弄成了空中楼阁。
左的思想只是片面的坚持无产阶级的统治,但是却不理解现实的经济条件的必然性,也不理解无产阶级存在的必然性的对立是什么?也即是说不理解这样一个辩证的观点,即无产阶级的存在是由于资产阶级的存在,反之亦然。因此,左的教条主义就在于不要资产阶级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只保留无产阶级及其计划性。形而上学的思想在浅薄的人中这样流行,以致在所有现象里,都可以看到这类自相矛盾的争论。比如小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如吴敬琏、厉以宁这样的大名鼎鼎,也是对于富和贫这样的对立面的互相依存,竟然会提出什么消灭了富就只是穷的这样的形而上学的糊涂说教,更别说愚蠢的茅于轼之流了。
右的思想则是屈服于经济条件的必然性,但是又不理解它,于是最终把最美好的理想全部都放在了个人的自由竞争上,而且是小资产阶级的自由竞争,除此外就变成了睁眼瞎,既看不到现在世界上占统治地位的是大资产阶级的统治,也看不到在社会主义国家是共产党的领导的无产阶级与农民阶级的联合统治,而只是沉溺于自己的抽象的资本主义初始阶级的理想的小资产阶级的自由竞争,以及通过自由竞争建立的所谓的良好的法制体制和机制。因此,在这样的理念追求下,经济学家、政治家所追求的目标,既违反大资本主义的要求,也违反社会主义的要求,实际上也把自己弄得狼狈不堪。比如按照我们前面论述的社会历史进程的必然性,社会的发展进步在于社会分工的不断进步,也即社会分工在自己的辩证运动过程中不断的产生新的分裂的同时也在更大规模上为自己的融合提供了物质的条件,从而为自己的最终消亡创造条件;但是,现在我们的所有理念和经济政策,却在为保存落后的小资产阶级的经济条件而努力,发展经济不是为了减少劳动时间,而是胡说八道什么为了促进就业;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不能保障人的社会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反倒是养老成了问题,医疗成了问题,教育也成了问题。
中间思想是想弥合两者,把两者的互相分裂通过主观的努力统一起来。但是这既不理解前者,也不理解后者;同样,也是既屈服于前者,也屈服于后者。因此,主观的经济政策想要达到的目标和客观的经济的内在必然性所要求的目的性之间经常互相矛盾。解决经济问题的办法就是不断产生更大问题,比如我们上面一再提及的,转变经济结构,却不理解这种转变的否定之否定,也即是社会分工的不断的更高层次的融合,相反,却把转变经济结构的内在动力和美好明天,全部放在最落后和反动的小资产阶级的身上,通过各种政策寄希望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由竞争能够产生创新、能够推进科技进步,能够促进结构调整。但是东莞和温州的小商业的大规模破产明明告诉我们的是反面的东西,我们却仍然飞蛾扑火般的为小资产阶级的幻想的复兴不断的注入热情、资金和精力,结果只不过是把小资产阶级的困难堆积得更高更厚实,然后等待着将来一个总的崩溃罢了。
目前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理论就是这样,我们在前面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资本论》的现实意义的时候已经比较详细的涉及到了,而对于这类的思想的所有批判在前面的文章我们也涉及到了。而且不仅涉及到,对于问题的真正本质和解决办法我们也已经较多的提及到了。目前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所遇到的理论困难,思想根源就是形而上学的,就是列宁警告过的话,就是对于辩证法不理解,因此,马克思的遗憾也就成了我们现实的社会主义的实践的遗憾。

点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及思考题答案完整版》_百度文库 http://course.baidu.com/view/4ec044fbf90f76c661371a1b.html  发表于 2015-4-22 07:35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所讲的内容重点不一样。我其实是对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等以往的关于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持批判态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2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了,不适合在论坛阅读。只看了前面几段,表示完全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支持!
确实,我的这篇文章并不太适合在论坛阅读。但是这个论坛有个好处,就是对字数的限制不是太严格,所以,顺手发到这里来了。
另外,这篇文章不太适合在这里阅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里面的内容思辨意味较浓,一般对马克思主义不太熟悉的人读起来不太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4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8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太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的态度是理智的,论述是力求客观的,而且是站在理论的高度。不像某些人张嘴就是骂,完全凭个人的情绪没有根据的瞎说,把论坛弄的没有品味,成了发泄私愤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5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gsb01 发表于 2015-5-2 15:50
作者的态度是理智的,论述是力求客观的,而且是站在理论的高度。不像某些人张嘴就是骂,完全凭个人的情绪没 ...

你这话,本身就带着挑拨离间的意味,更加没有品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0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共产主义?每一名党员,能有多少理解了这个问题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8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了,分楼比较好!


















7ddw.com/chapter/dushi/605/ 最强校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1 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不错。但的确太长。不太容易读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3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更多的表现是没有理想和对未来的迷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5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一切乱象的总根源是修正主义,这是纲,现在有些人喜欢批判私有化,私有化是目,没有修正主义就没有私有化风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4-23 14:18 , Processed in 0.06560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