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9|回复: 1

可以解释中国所有经济现象的“三生经济”到底是个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3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经济问题是世界最复杂的问题,是经济学泰斗们一提到脑袋就大的问题。其复杂程度实在是太难以想象了,因为这个经济体系任何一个维度都充满矛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都表现为进退两难。如不改革不行,然而改革又改不动;不发展不行,但发展带来的效果可能没有带来的问题大;国企不市场化不行,而市场化了也不行;不放权不行,而一放权就假冒伪劣骗懒泛滥;不反腐不行,然而一反腐就怠政不作为;房价不回归不行,然而一回归经济就会崩盘;政府不依靠土地不行,但依靠土地等如空气和水等基础性的民生资源搞财政创收太小气,缺乏经济道德不仁亦不义;不喊口号不行,然而口号喊多了社会的耳朵会麻木。另一方面是“难”遍天下,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难,工农商学兵个个都难,当官的难,当兵的亦难。中国经济的复杂程度,完全可以与宗教的修行觉悟难度相提并论,犹如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一样,靠文字说明基本不可能,只能靠觉悟去捉摸了。
然而经济规则与效率的关系是,规则越简单,效率越高。因此如果中国经济的规则像道一样难解,效率是可想而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谁来抓经济都困难,就是上帝亲自抓也抓不出名堂来。的确,前几十年的经济是高速发展了,可吃的是子孙饭啊,不是创造出来的,而是以资源环境预支甚至是透支未来为代价造出来的。
中国经济是什么?既不是计划经济,也不是市场经济,同样不是以“有中国特色”修饰的市场经济,同时还是一个没有自身相对独立能自主运行自成体系的东西,谁能用陈述句来表达?天下的确没有这样的句子,当然有很多人在用陈述句表达,但扯谈而已。
中国经济是政生经济、官生经济、民生经济三重叠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无常经济体系,或者说动态经济体系,我们称之为“三生经济”。
政生经济是什么?作为一个政治国家,政治是经济的集中,经济是政治的发散。政生经济就是政治在经济生活中的表现。政生经济的前提是维护政权存在,并在此基础上体现中央权威、大政方针、总体方向、分配调节、总量调控、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等诉求。政生经济的特点是权威、高端、总体,然而理想色彩浓厚不接地气。政生经济大致上就是中央经济,或者说是一种理想经济。
官生经济是什么?官生经济是政生经济的地方化、具体化。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使政生经济与官生经济的主体事实上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官生经济不仅要做到不超越政生经济要求的容忍度,而且要维持地方政府机构(依事权分工)运转,完成中央指标,还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承载官员系统的利益诉求。所有的官员都首先是经济人,都是有利益诉求的人,不是菩萨。官生经济大致可看成地方经济。官生经济的特色如下:本钱是权力,依据是政生经济的要求,手段是强制,独家优势是自由裁量,目的是给政生经济交作业尽义务的同时实现自身利益。由于官僚体系是具体的权力主体,因此官生经济是最强大最利害攸关的经济。官生经济大致上就是地方经济,或者可以说是一种强制经济,通吃经济。
民生经济是什么?民生经济是在不能动政生经济、官生经济奶酪的条件下,在低层次的或者说商品买卖级的变化无常的市场上找活路,干活儿,有奶就是娘求生存的、散沙一盘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经济。中国所有体制外的人就业上班,就是在做老话讲的“干活儿”,为活而干,干活就是在干命。我们老祖宗们真太伟大智慧[0.00% 资金 研报]了,把百姓的命运算得如此精准,描述得不是入木三分,而是入木十二分。没有规则,没有道理,只要有钱赚哪怕是冒险打政策法规的擦边球,反正有奶就是娘见钱就想赚。特别是在落后的地方,可以说官生经济把所有看得见油水的门道都吃干打尽的情况下,民生经济才能凑合着摸爬滚打求生存-实则是一种“残汤经济”或者说是一种“旮旯经济”。李克强总理怒斥“美甲师办照,分五级管理”的事,还有陕西某县收破烂要办证,以及类似多入牛毛的地方抢劫性的法规和行为,充分说明了枪杆子作后盾的官生经济是如何与手无寸铁的民生经济争夺利益的。而且民营经济不能做大,做大了就不是民营经济了,会被官生经济盯上转变成准官生经济。登上福布斯富豪榜的民营企业家不少,但他们背后是什么人啊,是平民吗?没有权力支撑的民营经济永远做不大,做大了的不可能是单纯的民营经济?李嘉诚不止是企业家,更重要的是一个最优秀的权术家,或者说是权力资源利益化配置的鼎级大师。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央、地方和百姓的关系,说地方与百姓绝对不公平的争利,出现看不下去的事了中央来说几句调停。不完全对但不是没有一定的道理。
“三生经济”不是今天的产物,始皇开始就形成了,其内容与表现形式和主体会随时代变化而变化,但本质一直没有变。传统国学鼻祖之一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影射到中国经济上来就是:史生政,政命官,官使民,民生万相。如果我们的文化超越不了老子的逻辑的话,我们与文化唇齿相依的历史时代也一定超越不了“三生经济”的逻辑。中国有良知的有魄力有智慧的精英们都在试图摆脱“三生经济”,都想改革创新,但太难了,难于上青天。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是有力使不到着力处。改了几十年改了什么了,就是改了个公有制之外私人可以参加经济活动,就是搞了个商品级的浅层次市场在那儿可以讨价还价而已。其余的改了什么?有些方面如权力对个人的约束不是改了宽了,而是退了紧了。用“三生经济”可以解释中国所有的经济现象。这是更深层更费功夫的问题,不是简单文章说得清楚的。


http://finance.ifeng.com/a/20151003/14004401_0.s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生经济”具有如下特色:

一是三系统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利益是最实在的东西,最不能含糊的东西。烟是烟,酒是酒,你是你,我是我,爹是爹,叔是叔,含糊不得。伙夫尝菜与偷嘴可以含糊,而老婆跟女友可不能含糊,当了官的朋友已经不是以前的老朋友也已经不是朋友了也一定不能含糊。明太祖朱元璋曾因儿时伙伴仍然把他当当初的朋友而怒杀朋友。含糊的利益关系,或者说故意让利益关系含糊,一定是别有用心。中央、地方、个人关系是相对独立的,特别是官民利益关系基本上说是完全独立的。

二是政生经济权威但不具体理想化色彩太浓,官生经济强大而且不可抗拒,民生经济则是不折不扣的顺生逆忘。这条不需要解释了,用眼睛往外看,满世界都这样。

三是相辅相成。“三生经济”的存在,是民族发展的脚印,是由人种、民性及其文化所决定的。政生、官生、民生三者各有自身存在的理由,相辅相成构成中国特殊的社会经济结构。每个民族都有自身注定的路,存在即合理,“三生经济”是中国社会经济历史的选择和选择的历史,是合理的客观存在,无不是非,亦无善恶。

四是相互制约。政生经济总发动,每年都要开一个总的经济工作会议来总结前当年布置下一年,平时亦有时不时的监督检查;官生经济总传导,并在传导中融汇官生经济本身的诉求,时不时要向官生经济汇报;民生经济则全接受,或者说无条件逆来顺受,是整个经济利益竞争的踩踏面。官生经济出现问题坚持不下去了,政生经济来调整。民生经济要运营,不得越过官生经济的雷池半步,要全面接受官生经济的管理。民生经济出了大问题,政生经济不允许,会督促官生经济协调缓和。其制约过程是极其复杂的,但大致可以这样来描述:民生经济给官生经济打工,官生经济给政生经济打工,民生经济艰难难以为继时政生经济给民生经济主持公道。什么叫做民生经济难以为继?即民生经济活不下去了,或者说所受待遇不公激起民愤了的时候。此时政生经济必然会出面调整,因为这些情况会引起社会动荡而触动政生经济的底线。是否引起社会动荡不安,是政生经济干预调整经济的条件。一般情况下政生经济不会过多关注民生经济的。水可载舟亦可沉舟,平时船工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在乎水的,只有船快沉的时候才会把水看重。

五是“三生经济”的灵魂是政治,是利益竞争的中庸协调,不是资源优化配置,亦不是创造,更不是自由竞争。故“三生经济”本质上是政治经济,或者说是超经济强制的经济,不是资源配置加创造的复合型经济。“经济新常态”实在是应该说成“新常态经济”,所意味的实际上相当于“资源配置+创造”的现代复合型经济、立体型经济。“新常态经济”大方向完全正确,然而话好讲路难行。因为迈向新常态所需的社会条件是非常苛刻的,需要社会的文明涅磐,很难短时期具备。实现“三生经济”向“新常态经济”的涅磐升华,应该成为中国梦最实在的内容。

六是“三生经济”的优点在于能够强制并有效的迅速集成国家整体力量,应付危机。中国的历史是一个由强大,到衰退,再到追求复兴的历史。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民族竞争越来越剧烈,民族的长期发展和即期生存的矛盾日益突出。从当前可以用惨烈来形容的世界民族生存竞争现象如战争、摩擦、争端上看,即期生存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即期生存不下去,长期发展没有任何意义。问题是即期生存总在消耗长期发展的条件,甚至是有可能阻断长期发展的路葬送未来,因此即期生存与长足发展的矛盾起来越突出。如今天的中国,被各种外部势力虎视眈眈瞪着,想颠覆吃唐僧肉,即期存在的重要性日益剧增,保家卫国的消耗肯定是需要的,“三生经济”再落后再有问题也还得依靠。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今天的中华民族而言,存在哲学的重要性仍高于求真哲学。故研究中国的改革发展,要把眼光拉长肚度扩大来看问题,要用中医的哲学来解决。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不与时俱进,错时改革良机。生活永远在矛盾中前行。

七是“三生经济”本身克服不了若干与生俱来的弱点。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所有不合理的存在,即明明不合理然而却不会倒的存在,都可以说是“三生经济”的弱点,而且是在“三生经济”范畴之内无法克服的、与“三生经济”唇齿相依不可分离的弱点。如既得利益刚性存在、贪污腐败、流氓横行、道德下滑、文化沉沦、权力垄断、资源浪费、效率低下、创造不足、社会不公、两极分化等等。存在这些问题是必然的,程度不同而已。当前我们看到社会风气向良好转变,气场转阴还阳,但方方面面都不存在着问题,而且是再下力气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因此看改革也好,看创业创新也好,看社会治理也好,看市场开放也好,看权力规范也好,看法治建设也好,希望一定不要过高。说在这里放着,十年以后再来论证结果。

“三生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社会经济学观点,自成体系。这里只介绍了毛皮,而且非常不成熟周到,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基本归纳一定是最切合中国实际的,毋庸置疑。

“三生经济”是现实的存在,是我们民族发展的步履和脚印。存在即合理,没有必要去赞扬或者去批评。对客观存在的东西,本应非善非恶的心态去看待。诚然,没有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的人,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命运没有感情的人,怨天尤人愤世嫉俗的人,没有思想修养的人,可能理解不了或者不能正确看待这个经济存在,也在情理之中。凤凰名博的精神是把真理揭示出来,而揭示真理的人,既会得到认同,也会挨骂,也在情理之中。

写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要求谈谈个人如何应对“三生经济”的问题。这的确是一个非常要命的问题,不是一两篇文章一两本书甚至一两个时代能回答得上来的。我们的老祖宗们挣扎了上下五千年也没找到答案,我这里自然也出不了答案。总的来说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我身处“三生经济”的雷池之中,“三生经济”的基础动摇不得,因此我们个人能做的只能是承认事实,把用心放在提升自己的素质增强应对外在的能力上面,而不要把用心放在改变外在环境上面。一句话,就是个人改变不了社会,但可以改变自己,主动开垦自己提升自己的素质,尽可能对外在作出好的取舍。如此而已。只有把“三生经济”问题稀释在整个人生过程这个更为宽泛的时空里面,才有可能找到凑合权宜的应对。通过提升自己来应对社会问题,而不是通过改变社会来改善自己,可能是当代国人最理性的生活伦理取向。

心圣王阳明的四句诗,对我们如何看待和应付“三生经济”我其他社会问题很有启示: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作者:李从国,来源凤凰博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10 17:06 , Processed in 0.03804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