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7|回复: 0

[公知观察] 谁该为坠亡女中学生之死负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谁该为坠亡女中学生之死负责?|时事话题_凤凰评论
http://news.ifeng.com/a/20160102/46920375_0.shtml

来源:凤凰评论 2016.01.02

谁该为坠亡女中学生之死负责?
[url=]作者:朱昌俊[/url]
36人参与 6评论



如果说“带头打砸”是极少数人之为,那么,一名中学生之死,数千的民众能够被“极少数人”轻而易举地动员,其背后有没有更深层次的集体情绪和诉求?


这是由一块巧克力引发的事件。12月28日,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一初一女生跳楼自杀,事发前曾偷窃超市巧克力等商品,而超市方被指曾体罚并辱骂女生。当地官方通报称,12月29日,上千群众聚集到事发地,冲击华东超市。永昌县公安机关调集大量警力维护秩序。12月30日,涉事超市前聚集群众的人数扩大,达到数千人,部分人员再度冲击超市,并围攻现场维持秩序的公安干警。

这次事件从现场围观人数,到事态的严重程度,经历了明显的递进过程。一种说法颇具代表性,“看到第一份通报,朋友圈里在说,警方是将超市责任撇清了,感觉超市好像没啥责任。”由这个细节不难看出,事态的扩大,与民众对女孩之死责任的定性有着直接关联。

当然,这一分歧,到底只是具体事件中的警方表现欠缺足够的透明度,还是由长期以来的公信原因所导致的“都不信”,已经很难区分。

事发后,有人由女孩的贫困家庭背景,联想到了美国那个著名的“请为我们的冷漠付费”的故事。然而,生于贫困之家的中学女生偷窃巧克力,继而在压力之下自杀,相较于大而泛之的追问——“我们为何生活在一个初中生要偷窃巧克力来充饥的社会”,更现实的问题应该在于,为何一个偶发的个体案件,最终上升为一个轰动整个县城的群体性事件?

金昌事件的官方通报中,多次涉及到“少数人员”和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拒绝和制止暴力,这在社会层面相信早已是共识。只是,“不明真相群众”的习惯性表述,依然让人看不见太多的真相。比如“少数人员”带头打砸所为何事?与死者家属到底有无关系?不明真相的群众因何而聚集?带头打砸的10人中,有7名曾因违法犯罪受到公安机关打击处理,但将事件归咎于此,合理性是存疑的。

如果说“带头打砸”是极少数人之为,那么,一名中学生之死,数千的民众能够被“极少数人”轻而易举地动员,其背后有没有更深层次的集体情绪和诉求?将规模化的集体行动统统归咎为群众的不明真相,与其说是处置上的偷懒,不如说是冲突应对和回应能力的低下。

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曾对瓮安事件有这样一番表态:这次事件,表面的、直接的导火索是女中学生的死因争议,但背后深层次原因是当地在矿产资源开发、移民安置、建筑拆迁等工作中,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屡有发生,而在处置这些矛盾纠纷和群体事件过程中,一些干部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甚至随意动用警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起事件看似偶然,实属必然。

时隔七年再来回望,这样的认识实属透彻。当然,不同的是,较之于前些年,群体事件所引发的强烈的舆论动荡,以金昌事件为例,无论是传统媒体的关注,还是社交媒体上的反响,都已难同日而语。这到底代表的是群体性事件在公众心中的“去敏化”,还是有其他因素?

把一个未成年女中学生逼上楼顶,已是社会之耻;而由此诱发的群体性事件,则说明地方政府依旧无法直面非正常死亡。所以对于那些走上街头的当地市民而言,悲情之外是愤怒,“夺命巧克力”,也夺走了他们的温和与耐心。

公安部门曾统计,2013年以来中国群体性事件大幅减少。然而从金昌事件的“偶然”爆发来看,那些容易被点燃的社会情绪仍不可低估,在“偶然”性事件中所展示的人心,仍需要得到回应。

(凤凰评论原创出品,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11-6 13:47 , Processed in 0.03738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