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5|回复: 1

[军情观察] 大力发展海基核力量,优化我国战略核威慑力量体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0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力发展海基核力量,优化我国战略核威慑力量体系_工业·成就_独家网  http://www.m4.cn/2016/04/41526.shtml

环球风云          苏苑琴音   2016-04-19 17:59  
评论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我要分享



具有合法拥核权利的五大国中,英、法集中资源专注于发展海基战略核力量。英国宣布至少投资550亿英镑建造4艘下一代战略导弹核潜艇(继承者级)的计划,以保证在2060年以前,英国仍然拥有可靠的核威慑力量;法国将于2015-2016年在所有M51导弹上换装12枚TNO子弹头。这种弹头将更加小型化,其重量从TN75的弹头(包括再入载具和核装置)的约150千克削减到100千克左右,爆炸当量却由TN75弹头的10万吨TNT增加到15万吨TNT。
美俄两国目前依然维持“陆、海、空”三位一体的核力量构成。
美国当前将核威慑力量建设的重点放在海基核力量上,其海基战略核力量所拥有的核弹头数量占其核弹头总数的60%以上;由于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即将服役期满退役,美国已经着手研发12艘替代俄亥俄级的新一代战略导弹核潜艇。预计以2010财年币值计算,新一代战略导弹核潜艇第2艘至第12艘平均采购成本为56亿美元/艘,至少也要49亿元/艘。
相比于前苏联,俄罗斯的综合国力大幅缩水。尽管俄罗斯目前仍然保留海、陆、空“三位一体”核力量架构,但是,由于无力发展新一代隐身战略轰炸机,现役担纲空中核打击任务的图-160战略轰炸机因技术陈旧过时、战时难以突破对手现代化防空体系而难堪大用,俄罗斯更加重视海基战略核力量建设。随着北风之神级新一代战略导弹核潜艇及其配套的“布拉瓦”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定型服役,俄罗斯计划将其海基战略核力量拥有核弹头数量在其核弹头总数中的占比提升到70%以上。
五大拥核国之一的中国,情况较为复杂。由于长期奉行“最低限度核威慑”战略,直到本世纪头一个十年,中国仅拥有象征性的战略核打击力量。只是近年来,随着东风31A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轰六K准战略轰炸机、长剑10巡航导弹、094型战略导弹核潜艇、巨浪2潜射洲际弹道导弹等战略核武器的定型服役,才使我国战略核威慑力量建设有了较大发展;尤其是2015年底,094型战略导弹核潜艇携载巨浪2潜射洲际弹道导弹正式开启战备值班巡航,使我国首次拥有可靠的第二次核打击能力,其战略意义巨大。据美国《华盛顿时报》2015年12月9日报道:美国战略司令部和国防情报局相继证实,中国首次出动094型战略导弹核潜艇进行海上巡逻,并称这将使中国真正具备可靠的第二次核打击能力;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塞西尔•哈尼上将对此表示:“美国现在不得不严肃对待中国。”
相比美俄,中国建构可靠有效的战略核威慑力量,虽然起步晚,但同时也具有起点高、可少走弯路的后发优势。所谓“起点高”,是指:我国当前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已进入全球十强之列,可以综合运用我国多年来在先进电子设备、碳纤维复合材料、高能固体燃料推进剂、先进核技术、先进冶金技术、先进航天航空技术等方面所取得的丰硕科研成果,打造一支技术一流、实战性强、威慑力高、规模适中的信息化战略核力量;所谓“少走弯路”,是指:可借鉴美俄两国核力量建设的经验教训,在我国核力量的发展路径上,避开美俄两国曾经有过的失误和曲折,尽可能在建构我国战略核威慑力量的过程中减少时间延误、避免浪费国家资源。
纵观美俄建构战略核威慑力量的过程,两国都曾花费相当长的时间、付出巨大的资源代价绕过一段很大的弯路。
美国于1945年7月16日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进行首次核试爆后,其战略核威慑力量的建构经历了“空基核力量为主-陆基核力量为主-海基核力量为主”这一发展路径。1955年2月首架B52战略轰炸机服役,与此同时,艾森豪威尔政府确定在军事上采取“大规模报复战略”,主要依靠一支以B52战略轰炸机为投掷工具的空基核力量作为战略核威慑力量主体;1959年,美国第一代射程超过10000千米的陆基“宇宙神”洲际弹道导弹服役,1961年上台执政的肯尼迪政府提出“灵活反应战略”,即:大力发展以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为主要投掷工具的战略核威慑力量,同时重视常规力量建设,以便能打包括常规战争、核战争、特种战争、局部战争和世界大战在内的各种类型的战争;1960年7月20日,美国第一代战略导弹核潜艇“华盛顿”号在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附近海域以水下潜航的状态成功的发射了第一枚“北极星”A1型弹道导弹,三小时后,又成功发射了第二枚“北极星”A1弹道导弹,自此美国开启了拥有第二次核打击手段的时代,到1981年首艘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俄亥俄号服役,配置24枚三叉戟ⅠC4潜射远程弹道导弹,1989年第9艘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田纳西号配置24枚射程为11500千米的三叉戟ⅡD5潜射分导式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服役,美国最终确立海基核打击力量为其战略核威慑力量的主体。
前苏联于1949年8月29日首次试爆可用于实战的原子弹后,其战略核威慑力量的建构,同样经历了“空基核力量为主-陆基核力量为主-海基核力量为主”这条发展路径。1951年10月18日,前苏联的图-4重型轰炸机成功投掷了原子弹,具有了有限的战略核打击能力;1956年下半年,前苏联首批具有洲际航程的图-95M战略轰炸机服役,直到1961年SS-7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服役前,前苏联主要将以图-95战略轰炸机为投掷工具的空基核力量作为战略核威慑力量主体;此后逐渐转向以陆基核力量为主体;1981年12月,以首艘配置20枚“轻舟”分导式多弹头潜射洲际弹道导弹的台风级战略导弹核潜艇服役为时间节点,苏俄又开始转向以海基核力量为其战略核威慑力量的主体。
美俄最终不约而同地以海基核力量为各自战略核威慑力量的主体,最主要的原因是:无论空基核力量,还是陆基核力量,战时都会面临对手第一次核打击,并且在遭受第一次核打击后,空基核力量的机场几乎百分之百地被摧毁,陆基固定井射核导弹的生存率仅为10%、公路机动发射弹道导弹的生存率为15-20%、铁路机动发射弹道导弹的生存率为20-30%;而海基核力量因其采取水下机动发射方式的隐蔽性而不会遭遇第一次核打击,故战时具有高达85-95%的生存率,故特别适合于担纲发起第二次核打击任务。此外,近十年来,各种弹道导弹防御技术日臻完善。陆基弹道导弹的固定发射井、机动发射车由于易遭对手C4ISR系统的监视,战时难以做到隐蔽发射,故而更易被对手的导弹防御系统发现、锁定、跟踪、拦截;相形之下,由战略导弹核潜艇携载/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由于采用水下隐蔽机动/发射,而难以被对手导弹防御系统发现、锁定和跟踪,从而大大提高了突防概率。
美国、苏俄在各自建构战略核威慑力量体系的进程中大体相同地绕了一段弯路,是由于数十年前技术发展的规律和瓶颈所致,在所难免。但是,如前文所述,今天的中国在技术上已经拥有了相当可观的积累,自主掌握了一大批各门类高科技核心技术,完全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在借鉴美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一步到位地建构合理高效的战略核威慑力量体系——具体而言,即:基于信息化作战体系,以战略导弹核潜艇携载/发射多弹头分导式洲际弹道导弹为第二次核打击主要手段、以陆基机动部署/发射多弹头分导式洲际弹道导弹为第一次核打击主要手段、以隐身战略轰炸机和近中远程弹道导弹、巡航导弹为核常兼备打击手段,立足于积极防御、合理足够原则的战略核威慑力量体系。
所谓“基于信息化作战体系”,是指:我国的海、陆、空“三位一体”战略核威慑力量在高度信息化的C4ISR系统指挥控制引导下,实现一体化联合作战;
所谓“积极防御”,是指:以进攻手段贯彻防御侵略的目的,换言之,通过高而强的实战能力,有效威慑一切亡我之心不死的侵略者,并在威慑失效后,对等摧毁侵略者的目标;
所谓“合理足够”,是指:我国战略核威慑力量体系的结构适合贯彻积极防御战略,规模足以满足且不超过防御侵略之需。
立足于积极防御、合理足够原则建构我国战略核威慑力量体系,必须将大力发展海基战略核力量置于首要位置。因为海基战略核力量是最可靠、最高效的第二次核打击手段;而可靠强大的第二次核打击能力,正体现了“积极防御”原则。同时,在海基战略核力量具备了威慑失效后对等摧毁侵略者目标的能力后,适当控制陆基、空基核力量的规模,以此保持灵活应对各种类型威胁的能力,则体现了“合理足够”原则。
通过大力发展海基核力量,优化我国战略核威慑力量体系构成,将事半功倍地提升我国战略核威慑能力,慑止一切不轨之徒对我侵犯之举;并在威慑失效后,击退一切来犯之敌。这不仅是我国实现和平崛起、最终完成民族复兴伟业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而且从国情出发也具有高度的可行性:
——随着综合国力的快速增长和数十年来在技术上的发展、积累,目前我国已有足够的人财物资源打造一支技术先进、战力强悍、高效可靠的海基战略核力量。
2016年1月11日《解放军报》刊发一篇题为《永远不辱旗帜的美名》的新闻特写,报道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4月9日视察某新型潜艇后不久,该艇远赴深海大洋执行重大任务。报道透露:“这一次远海之行,开创先河。他们成功突破装备极限、生理极限和心理极限,探索实践了克敌制胜的新战法新样式,在惊涛乍起的大洋积聚起雷霆万钧的力量。去年,习主席签署通令,第二次为这个艇员队记一等功。”
——随着我国海空力量向深海远洋投射力量的能力不断增长,我军将牢牢掌握本土海岸线以外1000海里纵深海域的制海权,从而有效掩护保障我战略导弹核潜艇战时安全、隐蔽穿越第一、第二岛链出入战备值班巡航海域。
未来五至十年,我军在本土海岸线以外1000海里纵深近海海域的空中预警能力、制空能力、对海/对岸攻击能力、反潜能力将有较大提升,配合以日臻完善的天基战场态势感知系统,将具备对包括第一、第二岛链在内的1000海里近海海域的空中、水面/地面、水下三维空间一体化态势感知能力和目标即时摧毁能力。任何妨碍、威胁我战略导弹核潜艇安全隐蔽穿越第一、第二岛链的目标,和平时期将被24小时严密监控,战时将在第一时间被精确制导火力打击清除。
——随着“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相结合”战略的实施,我海军在走向深海远洋的过程中,将会在远离本土的区域获得新的战略支撑点,这无疑为我跳出岛链围堵羁绊,部署海基战略核力量提供了可能。
“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海军战略从“近海防御”转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相结合”。由于“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是适应“全球化”时代的产物,海军的“远海护卫”也必然具有“全球”属性。为了遂行全球性的远海护卫,海军必须逐步在全球各地获得一系列战略支撑点。选择合适时机在若干合适的海外战略支撑点,部署我海基战略核力量,不仅将彻底破除岛链的围堵羁绊,而且也将极大地扰乱战略对手导弹防御系统的既有规划和部署,令其战时难以发挥预期的功能和作用。
作者苏苑琴音
2016年4月19日完稿

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欢迎关注独家网(www.m4.cn
发表于 2016-4-20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3 18:40 , Processed in 0.03884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