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9|回复: 4

[经典战史] 老山: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一座山上用实力说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30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山: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一座山上用实力说话_中国·政治_独家网  http://www.m4.cn/2016/04/41579.shtml

老山: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一座山上用实力说话军武次位面          2016-04-29 10:35  
评论
我要分享


原标题: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一座山上用实力说话
4月28日,一个在2016年里再平常不过的日子,在1984年却不同寻常。在1984年的这一天,发生了改变整个中越边界态势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但收复了中越边界上被越军盘踞长达五年之久的重要战略支点,也开启了新时代中国军队的新一轮的实战历练之旅,这场战役的名称就是曾经威震南疆家喻户晓的“老山战役”。
今天军武菌就和大家一起来从头梳理一番这场战役的来龙去脉与幕后故事。
1979年在那场虽然短暂却十分残酷的南疆战争结束之后,为表示我国在这场局部战争中所禀行的“自卫还击”原则,中国军队不但全军撤兵回国,并且按照国际惯例,在距离中越边界线15公里内的相邻区域里不屯兵,不军演,以示友好。
然而这种友好举动在对面的越军看来却是“软弱可欺”,边境线上稀少的军力成为了越军“乘胜攻击”的“大好时机”,中国军队撤出后不久,尾随而来的越军就偷偷占领了中越边界线上的一系列重要“骑线点”。所谓“骑线点”就是指边境上的重要界山,在通常沿着山脊延伸的国境线上,谁占领了这样的界山,谁就占据了俯视相邻边界地区的制高点,就可以在日后的边界谈判中占据主动。
“老山”就正是这样的一个十分典型的“骑线点”。
老山主峰海拔1422.2米。虽然在多山的中越边界中,这样的标高算不了什么高山,但相比于老山脚下中国一侧边界的城镇那不过160米左右的标高,老山主峰整整垂直高度上高出了1200余米。
借助这样的高度优势,越军在侵占老山之后居高临下的修筑了一系列防御工事,并以此开始了对中国边境地区的全方位袭扰,在1979年至1984年3月的五年时间里,越军共向我国境内开枪开炮多达690多次,发射各类枪弹28000余发,中国一侧的无辜边民被打死打伤300余人,受损房屋67栋,麻栗坡县船头农场的4000亩橡胶林,2000亩良田也因此不能作业而失去了经济价值,24个村寨被迫内迁。
往日安宁的老山,在彼时已经俨然成为了威胁中国边境安宁的巨大“毒瘤”,既然长了“毒瘤”那么拔掉它,也就自然而然的提上了中国军队的日程表。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颗“毒瘤”的基本情况。老山的山势为西高东低,北陡南缓,平均坡度为40度左右,主峰附近的坡度更是达到了60至70度之间。以主峰为中心,向东北,西北,正南延伸出三条大山梁,成鼎足之状。主峰的正北面是60米高的悬崖峭壁(这也正是面对我军的防御正面),基本不具备攀登的可能。
▲我军战士要攻击的就是这样一
座军武菌看着都觉得累的山
当年的老兵这样描述老山的地理环境:“老山当地的气候为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海拔800米以上的地区均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800米以下多为竹林、灌木和飞机草。竹林间距15至20公分,灌木、杂草高达2米以上。人进其中,抬头不见天,俯首不见地,不经砍伐,无法通行。”
依托这样极度易守难攻的地形地貌,越军先后构建了多层防御阵地和火力体系,越军老山的正面守敌为越南第二军区313师122团2营(这是一支诞生在抗法战争期间的越军,122团在越南有着“决胜团”之称)。其具体部署是:在老山主峰的50号、52号、54号高地上配置了其步兵第22连,连部驻50号高地,并开设了前线观察所和迫击炮阵地;48号、49号、76号高地为步兵第7连;越军2营部、步兵第5连、第24火器连配置在1072高地至74号高地地区;968高地南侧地域为越军122团团属第14迫击炮连,在后方还有313师457炮兵团158炮兵旅提供火力支援。
在多年的苦心经营中,老山高地的越军修筑了大量的堑壕、掩体与藏兵洞,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就习惯了同具备绝对优势火力的敌人进行作战的越南军队,利用从中国师傅那里学到的技术,将这些混合工事修筑得十分完备,步兵壕,铁丝网,沿着地形修筑了多层,这些防御阵地既考虑到了山势走向,又兼顾到了各种火器的射界范围,通讯所,指挥所等关键部位很多都修建在了中国军队的炮火死角里(在我军攻占老山后的实地勘察中发现,很多越军的重要工事在经历了我军大口径火炮的反复高强度轰击后依然完好),工事周围还敷设了极其不规则的大纵深混合雷场,形成了集生活、作战、机动和隐蔽为一体的永久性坑道防御工事——各位粉丝是不是听着很熟悉?嗯,没错,这可是深得我军自上岗岭战役以来的坑道工事建设的真传。越军有恃无恐,放出了“中国人不出动一个军,花上半年的光阴休想过去的”狂言。
▲A点就是老山主峰
面对坚固设防的“毒瘤”,为铲除它中国军队准备了三把锋利的“手术刀”。
第一把“刀”:缜密的战前侦查
自1981年5月开始,负责攻击老山的中国陆军第14军40师就以三个团的特务连和师属侦查连为主组织了针对老山地区的侦查大队进入老山地区在越军眼皮底下,开设隐蔽观察哨进行抵近侦查和越境侦查,之后“老山之战”中的“老山主攻团团长”刘永新和主攻营营长藏雷(关于藏雷的故事日后有机会,军武菌一定给大家详细讲讲)在内的主要军官全部亲临一线,实地校正情报,勘察敌情。
经过长期的实地侦查,日后将带领士兵攻击的老山的军官们终于将整个老山地区的全部情况统统刻在了脑子里。
第二把“刀”:“穿山甲技能”MAX
接到作战任务之后,“老山主攻团”上上下下开始了“地狱模式”的训练。清晨练体能,白天学战术,夜晚练翻山,成了主攻团官兵的全部生活,各种开山刀,导爆索,火箭开辟器等“穿山利器”更是人人必会,不过这些额外的装备也带来了一个新问题——这些新增装备加上原本的步兵装备,将单兵负重拉高到了惊人的60-70公斤,这在山地作战是是完全难以想像的,后来在临战前,师长刘昌友下令将携带的弹药由500发减至300发,手榴弹10枚减至4枚,事实证明,减去了20多公斤重量对于保存士兵体能起了巨大的作用。主攻团中的营区广播也统统改成了越南语教学项目,“诺松空叶”(缴枪不杀)一时间成为了参战官兵最熟悉的一句话。在战前的训练中的一天晚上,一场南方百年不遇的大雪突然降临了该团的驻地,主攻团团长刘永新在凌晨四点看到这场可以压断松树枝的雪后只淡淡的下达了一个简短的命令:“全团紧急集合,全副武装,不许吃饭,立即展开野外拉练”.......
第三把“刀”:“炸逼”的牛刀杀鸡法
▲66式152毫米加农榴弹炮无疑是
这次老山作战中的“胜利之神”
为了这次老山作战,我军在主攻方向上一共集中了军师炮兵团及军区炮兵团的100毫米口径以上火炮计18个炮兵营,400余门(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上甘岭战役中美军一次集中的大口径火炮也不过300余门),从进攻发起之前的4月2日开始至27日对老山地区的越军工事进行了持续火力轰击。通过持续的炮击,我军炮兵一共摧毁了400多个目标,越军18门火炮和900多名官兵化作了炮弹爆炸时的“红色染色剂”。
1984年4月28日凌晨5时56分,在经过了周密的战斗部署和充分准备后,收复老山主峰的战斗正式打响,400余门大口径火炮的开始向越军阵地倾泻火力,这场“盛宴”一直持续了34分钟才向前延伸。在本次作战的任务划分中,188团主攻营为三营,二营为助攻营,一营执行最危险最艰苦的穿插任务,他们要连续翻越四道山脊和冲沟,穿过越军的防线缝隙,攻击其后方阵地,切断越军的后路。在越军防守的14个高地中,一营负责进攻的就有8个。
一营的穿插行动被熟悉中国军队战术的越军将领“猜中”,受到了比较大的损失,甚至连攻击目标都搞错了,还失散了许多战士,但失去联系的战士仍然各自为战,“听声辩位”自寻目标,坚持战斗,杀伤了不少敌人(可以参考空降到诺曼底的伞兵来脑补一下)。担任正面进攻的3营和2营从老山主峰东西两侧进攻,夹击越军,经过2个小时的艰苦战斗,在8时24分冲上了主峰的表面阵地,开始清剿残余越军。战至中午时分,主峰阵地已完全被我军占领。至此,越军号称可以守上半年之久的老山阵地,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全部回到中国军队手中,越军这颗“毒瘤”被彻底清除了。直到今日,老山主峰依然在中国的掌握之中。
▲在战斗中创造了1杀16的战绩,战
后被授予“孤胆英雄”称号的陈洪远
在此次战斗中,越军被歼200人以上,被俘5人,许多火炮、枪支和弹药被我军缴获,除主峰阵地外,其它一些附属阵地也被攻克,我军则付出了近一百人阵亡的代价,产生了陈洪远、陈传勇、史光柱、张大权等一大批英雄人物,许多“75后”都是听着他们的英雄故事长大的。
▲在战斗中失明的战斗英雄史光柱
经验总结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胜利,我军能打赢并非偶然。相比过去,我军在战前准备和步炮协同方面进步明显。我军战前的侦察、兵器准备和人员训练的时间长达近三年,已经把前线的各种地理情况和敌军配备摸了个一清二楚,士兵对山地作战也有了足够的心理和体能准备,使用武器也很熟练,不存在仓促上阵的问题。充足的前期工作使炮兵能够以更准确的火力支援步兵(地理测绘准确,炮就打得准),保证了我军进攻的效率,真正的战斗时间很短,颇有德军“闪电战”之风,越军抵挡不住完全符合逻辑。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国的综合国力远在越南之上,能为军队提供充足的供应,打起仗来无论拼什么都拼得起,而越南则正相反,打不起耗不起,成了“越打越难”,再往后甚至连炮弹都用不起了,哪里还有打赢的可能。
▲高山热带雨林环境对人
和武器都是严峻的考验
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军在当时仍然存在许多缺陷。步兵携行具依然简陋,为了不发出声响与亮光,士兵们将刺刀,水壶,工兵铲全部塞入背包中携带,重量分配不合理,负担大不说,战斗中的取用也不方便。在战前的规划中依然有呆板的一面,没考虑敌方熟悉我军战术的情况,以至于被对方押中了宝,导致了不应有的伤亡。没有夜视设备,在隐蔽开进过程中,为了不掉队,战士们在钢盔后面涂上了荧光点,但是却没有考虑到战场上存在着大量的萤火虫,这导致了许多战士走错了方向。56式冲锋枪锈蚀严重,要一天数擦才行。电台通讯不畅,电池甚至比电台还重。迫击炮质量欠佳,甚至发生过胀膛事故,险些炸伤了自己人。配发的压缩饼只重热量,缺乏维生素,食之令人作呕......为了打赢战争,一线官兵们付出的艰辛和遭遇的危险是难以估量的。
相比于中国军队的“瑕疵”,越军就只能用“强弩之末”来形容了。经过长达三十年的战争,越军的精锐老兵已经被消耗殆尽,而新兵的训练水平却一直跟不上。在战斗中,越军虽然勇气尚存,但军事素质却下滑明显,有些士兵甚至都不会瞄准,更别说命中了。越军的情报工作也不行——在战争即将开始的前一天,越军前沿部队在向其军区作战值班室的报告中还称中国军队“没有异常”,这一点在之后的越军“712反击大败”中表现的更加明显。越南的军工水平更是不敢恭维——在战斗中,许多进攻部队都在近距离遭到了越军猛烈的手雷袭击,但越军当时使用的手榴弹已经不是中苏美生产的“高端货”了,而是极不靠谱的“越南制造”——它们质量奇差,连形状都不一样,瞎火率居然超过了百分之九十......
▲安葬了937名烈士
的麻栗坡烈士陵园
占领老山主峰有着非常重大的政治和军事意义,不仅从此边民的生产生活可以免遭越军骚扰,而且使中国在边界划分谈判中占据了主动,再经过后来一系列战斗,彻底打掉了越南对陆地领土的妄想。时至今日,中越两国已经通过谈判解决了边界划分问题——烈士们的鲜血没有白流。
▲张大权烈士塑像,红色建筑是老
山主峰纪念馆,右边是部队营房
一位当年参战老兵曾这样讲道:“因为经历了你死我活的浴血奋战,直面伤残与死亡之惨烈,我们格外珍惜生活。珍惜那用付出巨大生命代价而换来的安宁与平静,珍惜与亲人相守的的温馨,珍惜生活的恬淡与繁华。也少了些与他人的挚比,多了些与人为善和宽容,比起那些在战斗中牺牲的战友,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又有什么理由和生活讨价还价呢?”老兵们通过血与火的考验获得了心灵的宁静,他们的付出也护佑了后世的平安。今天的老山早已远离了战火,山下忙碌的边境口岸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曾是剑拔弩张,血肉横飞的战场,驴友们甚至可以一路骑行到老山主峰,一览奇异的风景,眺望南方的异国,而这一切正是当年军人们为之浴血奋战的目标——为人民赢得和平与安宁。
世代延续,老山在,精神在!
在此,向所有战斗过的老兵敬礼!
老兵万岁!

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欢迎关注独家网(www.m4.cn

 楼主| 发表于 2016-4-30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兵万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30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适当打打仗,对提升军力有好处。
下一仗最好放在台湾海峡和日本列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30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兵万岁!英雄永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30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22 12:31 , Processed in 0.04945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