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3|回复: 0

[百家微言] 也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也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段修斌 - 草根网  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80400.html

  随着近代物质科学的发展,暴露出中国传统科学与文化的弊端,迫使中国不得不向西方学习和借鉴。从19世纪开始,林则徐和张之洞等改革先驱就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下 简称“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并逐步实行“洋务运动”。但由于各种原因,始终没能富国强兵,导致八国联军大肆入侵,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悲惨境地。

    针对中国的落后与衰弱不堪,历史选择共产党挑起了拯救中华的重担,从而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之路。而在振兴中华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也是“中体西用”,其最典 型的结晶就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总结“中体西用”的经验和教训,本文结合现代科学对其尝试着进行一下粗略的梳理。

    在梳理过程中,由于想探讨中西科学与文化怎样相融相通和怎样结合的问题,所以注重分析其缺欠和不足,从而使其能够相互借鉴与弥补,并相互完善。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1 当今科学的事实

    由于前面文稿中对宇宙观和人类观等都做过详细考察,为简练起见,现只从哲学方面进行梳理。

    1.1 自然科学

    根据考察,宇宙本原和性质属于能量,可以说已经基本清楚。由于暗物质的性质还有待最后确定,科学界采取了比较慎重的态度,还没有对宇宙观给予最后确准。但根据这一初步结论, 基本可以得出宇宙诞生、存在和运动的基本情况。

    1)宇宙观:(大爆炸)能量。大爆炸初期的相态全部为能量。

    2)认识论(方法论):正能与负能(即暗物质与暗能量)的对立统一。属于宇宙的纵向运动框架,含有宇宙运动的历史和现在(历史或时间维),并蕴含着宇宙的绝对运动。

    3)普遍联系:万物相通:能量的绝对运动+物质的相对运动。属于宇宙运动的横截面,

    1.2 社会科学

    如果说自然科学还在等待暗物质性质的最后确定,导致宇宙观问题还不好下最终结论的话,那么,社会科学的一些基本问题都已确定,它是明确的。

    1)人类观。劳动。人类诞生于劳动,是劳动一直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运动与发展,它是社会存在和运动的根本动力。人类的历史就是改造自然或劳动创造的历史。

    2)认识论(方法论):人性与动物性,或劳动性与寄生性的对立统一。属于人类社会的纵向运动框架,含有人类社会运动的历史和现在(历史或时间维),属于人类社会的绝对运动。

    3)(与劳动相关的)各种联系。人类社会的绝对运动+相对运动,属于人类社会的横截面,含劳动或生产力的具体运动和社会制度变迁等。

    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的基本问题,都是通过考察得出的,它们都属于自然,而不是人为的。庆幸的是,它们都与中国古代科学与文化架构非常相似。通过它,不但可以映照出中 国古代科学与文化的缺欠和不足,也可以使西方科学与文化的缺欠和不足暴露无遗,并为它们的相互结合提供大体框架。

    2 西方科学与事实的偏距

    1)宇宙观:物质。(其仅占宇宙质能总量5%的现实,已使物质观不能自圆其说)

    2)认识论(方法论):如观察、实验、模型、假说、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类比等各种方法。(很显然,这样的方法论牛头不对马嘴)

    3)普遍联系:物质间的相对运动。由于西方科学属于宇宙运动的横截面,并且只研究物质,所以它只能解释相对运动,而无法解释绝对运动。

    从对西方科学的哲学梳理可以看出,其宇宙观、方法论和普遍联系全部都混在“普遍联系”这个横截面,其实就是物质的相互运动,显然属于一种大箱体思维,缺失宇宙诞生、存在和运 动的历史,与以上得出的理论框架相距最远。

    西方的社会科学,它是以物理化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等为基础的,基本属于动物世界,体现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再者,由于有机界与无机界的界限区分得不够彻底,也由于在目前 化学中有意无意地在取消这一界限,其社会科学也乏善可陈。

    3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现实的偏距

    严格来讲,马克思主义应该属于西方科学与文化。在整个西方文明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属于其高峰。由于其在近现代对中国影响巨大,所以,对其几个问题的探究需要较为详细一些。

    3.1 自然科学

    1)混乱的“物质性”。在自然科学中,一般将物质作为一种“可见性或可探测性颗粒”存在,但由于后来发现了有些存在并非如此,所以,列宁将其解释为“客观实在性”,希图将其与 自然科学中的物质区分开来。但这么多年来,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物质与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无论对其怎样“辩证”,两者也难于区分,致使普通民众仍然基本认为它们属于同一种东西 。然而,这种混乱却正在制约着科学的发展与进步。

    对于“物质”认识的模糊性绝非仅限于普通民众,我们的一些专家对其也是越解释越混乱,如“现代科学研究成果证明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现代科学揭示宇宙天体是物质。物理 学揭示微观粒子是物质的。…因而,科学成果证明着世界统一于物质”。由此可看出,理论界对两种“物质”的解释也是混淆的。

    2)“物质”的历史局限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唯物主义是与唯心主义相对立的一种概念,是在自然科学对宇宙本原和性质还处于模糊状态情况下的产物,虽然其在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中具 有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但它毕竟具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

    3.2 社会科学

    这些年来,我们的自然科学一直对西方亦步亦趋,而在社会科学方面,则主要运用的是与整个西方的物质科学存在很大不同的马克思主义。而真正使中国革命成功并走向独立富强的,则 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3.2.1 怎样理解和领悟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要剖析和阐述的是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其认识到“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其理论的基本依循却是阶级矛盾。而阶级矛盾属于人类社会的特殊或第二性矛盾,不应属于 人类社会的基本或第一性矛盾。

    虽然马克思认识到“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但真正将劳动提高到人类诞生、存在和运动高度的则是恩格斯,从而提出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著名论断,并强调研究社会科学 必须要以此为基础。

    但遗憾的是,马恩两人并没有将人类社会的矛盾明确区分为基本和特殊矛盾,并且其著述多以探讨阶级矛盾为主,这就造成了众多学者多以书面理解,没能将其与人类改造自然的基本矛 盾串联起来予以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3.2.2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在准确理解和领会马克思主义原理方面,当属毛泽东和邓小平,他们属于“中体西用”的典范或楷模。在理解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他们没有一个是“本本主义”或教条主义。同 时,这一情况也隐隐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可能存在着硬伤。

    1)毛泽东思想。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中,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如果只求“本本主义”,将其原汁原味地运用于革命实践,则都会使革命遭受挫折和失败(如王明博古等)。严酷 的斗争形势,迫使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不得不根据中国革命的具体历史和环境,根据其原理产生出自己的理论,这就是毛泽东思想。这一方面的具体事例很多,不胜枚举。

    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区别是,她弱化了阶级斗争思维而增加了劳动内容,正确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基本矛盾,如“土地革命”和“南泥湾大生产”等,并将其与中国的历史文化 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并为中国社会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工业化基础。

    遗憾的是,虽然毛泽东一直反对“本本主义”,但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仍然没能超脱“阶级斗争”思维,错误地发动了“文革”,使中国的经济建设遭受了不应有的冲击。

    2)邓小平理论。针对“阶级斗争”思维的束缚,“文革”结束后他发动全国展开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使中国又一次摆脱了“本本主义”的枷锁,果断地纠正“以 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将中国的社会建设调整到正常轨道,使其很快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由此可以看出,邓小平理论也是突破“本本主义”束缚的结果,从而回归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基本运动,将劳动真正提高到社会科学的首要地位,其突出的也正是淡化人类社会的特殊矛盾 ,从而突出其基本矛盾。

    究竟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础上怎样不再陷入“本本主义”泥潭,杜绝教条主义,怎样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社会科学理论,这一重担目前落在了后继者肩上。

    3.3 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

    虽然恩格斯提出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论断,但马恩本人并没有将劳动突出为社会科学的一个更基本的层次加以更深入探索和研究,而是将其与社会的特殊矛盾混在一起加以阐述。 再加上由于种种原因,其后继者在理论探索和研究中也没能将其独立出来,由此而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没能形成合理的框架,而是仍然局限在那种大箱体中继续辩证思维,并没能跳出西方科 学的基本框框。这当然与其受“物质”的严重束缚存在着很大关系,也与后来的一些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主观能动性欠缺难脱干系。

    尽管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包括宇宙观(也称“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们基本也就都统一在辩证法的横向思维和相对运动中,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纵向思维和绝对运动。这在《中国文化的纵 向与横向思维》的图1和下图中会很明确地体现出来。

    4 中国文化与科学现实的偏距

    按照现代科学分类,中国的《易经》应该属于“科学学”,因为它属于总揽全局的一种学说。其哲学诸要素如下:

    1)宇宙观:气。(近似于能量)

    2)认识论(方法论):阴气与阳气的对立统一,含宇宙运动的历史和现在,属于宇宙的绝对运动。

    3)普遍联系(五行八卦):万物相通,相当于:绝对运动+相对运动。

    比对古今中外各种理论和上面“1 当今科学的事实”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科学和文化的基本框架是最为完整的,显示出其具有很高的自然性和科学性。

    遗憾的是,在社会科学方面,中国历史上尽管存在着儒道释法等各种学说,但都没能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不是偏向于人性(如儒家学说),就是偏向于动物性(如法家学说和荀子学说 ),导致真正综合体现对立统一规律的学说依然缺位。

    也正因为如此,才为马克思主义的引入而留出了位置或空间。

    5 中西文化结合示意图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近现代科学的落后,并不仅仅是统治者拒绝接受先进文化所致,传统文化基因本身也存在着明显的缺欠。由于中国哲学形成较早,并且较为科学合理,再 加上中国文化的尊师重教传统,所以后世对其难于进行改造,“阴阳五行八卦”思维可以说是根深蒂固。

    还有层特殊原因也不得不说,那就是充斥于中国社会中上层的酸腐文人,长期以来其精力集中于科考做官,而不注重工农业生产,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过度解读,并增加了一些自己错 误理解的内容,将《易经》或《道》等文化搞成了玄学,并运用其占卜算命,将中国文化引向了邪路。

    在对现实存在的认识或理解上,运用“五行八卦”显然是绕了一个弯,不能像西方科学通过物质予以认识那样直接,所以,在西方物质科学迅猛发展的近现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社会是必 然的,其根子在于传统文化存在着缺欠和不足,由此而落入被动挨打的境地。

    马克思主义属于物质观,它不但可以弥补中国传统社会科学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如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而治”,佛家的“大度包容”等),也可以使传统科学对自然的认识接 近现实。所以,马克思主义引入并植根于中国既有其历史原因,也有其文化原因。

    由于自然科学中的暗物质还有待科学界最后确定,宇宙观也有待最后确准,所以,现只有根据《中国文化的纵向与横向思维》的图1,尝试着将社会科学的“中体西用”示意图显示如下:

   
社会科学“中体西用”示意图

    注:1)该理论框架既属于当代科学考察的事实,也与中国传统的自然科学框架基本相符。在社会科学中,它也是对儒家学说和法家学说等的一种综合,使其具备了明确的对立统一性。

    2)马克思主义在该图中并不仅仅体现在黄色的“现在”部分,其“劳动性”也体现在社会科学的基本框架中。由此,这也弥补了原来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内涵解读的不足。

    3)黄色区域为辩证法的视域。虽然其“历史唯物主义”强调要历史地看问题,但由于其“唯物”,所以它并没有超出物质观范围。

    该示意图显示得很清楚,在中西文化的融合中,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其基本框架,而西方文化或马克思主义则是对其短板的弥补或补充,充分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

    中国文化经过西学或马克思主义的补充,它将更加完善,更加适合于当代国际国内社会的需求,会有力促进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目前,针对科技部、中宣部联合印发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专家们已经展开了大讨论。从情况分析,这场讨论有可能会在全国掀起轩然大波,希望本文能对这场大讨论有所助益 ,为中国社会摆脱“物质”思维束缚,再次思想大解放产生积极作用。
微信订阅号:caogenzhiku


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22 22:08 , Processed in 0.03707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