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0|回复: 2

[百家微言] 孙北国:没有理论,谈何战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4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孙北国:没有理论,谈何战略?(二) - 孙北国 - 草根网  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83163.html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进入深水区。打好改革与发展的攻坚战,在窗口期大有作为,是我们避免走进“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选择。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世界格局下,如何协调破解“三农”多方面矛盾?如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正确理念下的战略理论和政策设计尤为重要。

    现实的情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出台已经大半年了,但与之相配套的战略理论和政策设计却极其缺乏,各种层面大都还停留在对理念的解读上。

    “五大发展理念”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国家的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纲领,而且也特别符合国情,但理念不能代替理论,不能代替政策,更不能具体到各个行业的战略模式和路径。

    社会和经济发展目前特别需要的是在“五大发展理念”理念下的适宜于各个行业的创新理论以及理论体系下的战略谋划和战略发展格局的研判,有了正确战略理论和战略格局的分析,才可能有正确的发展模式和共享路径,才可能设计出推动社会和经济深刻变革的“抓手”,只有这样,“五大发展理念”才能落地。

    一、“三农”现状矛盾加深,理论创新供给严重不足

    “三农”问题深刻表现出资源与要素分离、文化与变革冲突、生产与生态相左、获益与企盼背离的深层次矛盾。旧的矛盾没有解决,新的矛盾又凸显出来,粮食收储政策调整及国际低粮价挤压,又进一步加剧了矛盾的累加。

    造成“三农”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增加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正确的理论供给严重不足。正确的理念和策略下,还没有形成正确的理论体系,还没有完成从理念到理论的贯穿和配套。从理念贯穿到实践,还欠缺战略理念框架下的理论创造体系支撑,天上有云,地上没影,这导致了今天“三农”领域的集体性迷茫。

    对“五大发展理念”,各个层面都认为有高度、有方向,是好策略。但摸得着、看得见、可操作、可执行的“三农”发展模式和共享路径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依然模糊不清。

    理念明,策略清,却路径迷茫,症结就在于理论供给不足。新理念、新国策下的正确理论供给严重不足。

    二、新时代背景下,没有理论,何谈战略?

    任何一个新的时代都必然伴随着与新时代相适应又能引领新时代的理论体系。

    没有理论,何谈战略?

    没有战略,何谈模式?

    没有模式,何谈路径?

    没有理论,如何打有准备、有底气之战?

    没有理论,如何避开陷阱,少走弯路?

    没有理论,如何避免颠覆性错误?

    2.1改革初期,“摸着石头过河”

    改革开放初期,一切以发展为主题,发展是硬道理。在摸着石头过河当中,积累经验,再将经验和教训加以总结,再推广。理论源于实践,是那个时期理论总结和理论创造的基本逻辑,于是大量的实践创新出现了,当然,中间有很多弯路,但确实是发展了,GDP保持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从一个发展中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收入和财富大幅增加了,普通民众的财富水平也比改革开放前大幅的提高了,全国范围内,生产力大大的解放了,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水平也有了相当大的提高。

    三十年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大量实践中,也沉淀出了相当丰厚的理论资产。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探路前行,是那个时代的潮流,那个时代的战略就是发展,摸索着发展,边摸索边发展。

    2.2新时代背景下,不能再“摸着石头过河”

    中国新常态经济形势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竞争是全球性的,竞争的方式也演变为战略和内涵的多重竞争,发展已不再成为第一要务,GDP也不再成为衡量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唯一指标。

    过往几十年“摸着石头过河”的遗留问题,诸如官员贪腐、两极分化、文化衰退、道德滑坡、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也逐渐显露,我们还需要为过去没有想好就干了的很多事擦屁股。这其中的代价,有些真的太过沉重了,如果让我们重新选择,相信政府国人们会放弃一些我们当初曾经的追求。

    今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既是时代主题,也是治国大策。这个时代,不能再“摸着石头过河”了。

    新时代背景下,国情、农情和民情都在变化,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理论,就需要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的总结式理论创新,改变到依托正确理念和正确思维逻辑进行的先导型顶层设计和理论创新,理论必须更多的创造引领,而不是总结。

    首先,思维方式必须改变,必须从“问题导向思维”向“战略导向思维”梯次跃升。必须从处理问题向明晰目标转变,必须跳出“三农”圈子,在放眼全球农业与全要素生产力的全新思考中,着眼全球农业战略格局的演变和发展走势,以雄踞全球的大农业战略,谋划中国“三农”的变革大道。

    这需要正确战略理念下的大哲学观、大发展观和可操作、可执行的正确战略理论来支撑。

    三、“三农”发展战略,理论必须先行

    破解“三农”深层次矛盾,是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从理论引领、战略谋划、顶层设计等方面客观评价,“五大发展理念”对“三农”变革可谓切合国情与农情。只有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才可能走出目前的“三农”发展困境,并在发展中寻求突破。

    理论必须先行,必须目光远大。“五大发展理念”下,正确的理论支撑体系,才能推动“三农”变革模式和路径的创新和发展。

    3.1“三农”战略,须正确理论指导

    只有正确的理论,才能有清晰明确的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也才有可能将有助于农民阶层分化和共同富裕、农田面源污染的根本性解决、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农村政治、文化、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和谐繁荣,增加农民财富性收益和分享一二三产业收益作为前提,推动新常态经济复苏,实现向农村和农业汇聚资源,推动城乡共融,提高农业的土地产出效应和生态化水平,进而影响可靠提高中国全球农业竞争力。

    今天,理论不能再围绕怎么摸石头去总结经验,而是要在过河以前,以目标为导向进行系统性的顶层设计。以问题为导向的理论逻辑,只能降格为解决战术性问题,战略必须以理论为基础,必须超越实践去引领实践。

    大国农业,必须有大国农业的超越。理论必须引领超越。必须跳出僵化思维,不能再在“理论源于实践”的逻辑上徘徊。

    3.2正确的理论应引领中国用10-15年成为全球头号农业强国

    中国有资源,有市场,有人才,有资本,完全能够在10-15年时间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跃升为全球头号农业强国,雄踞世界农业舞台,在全球农业市场上占据充分的话语权和定价权。中国有能力做到。正确的理论引领和顶层设计,是能否实现的关键。

    中国今天面临的国情和世界竞争格局,都不允许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能像欧美日韩再用半个世纪去沉淀和积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路,必须立足超越,而不是追赶。

    雄心壮志,必须是站在对世界发达经济体的全面分析基础上。

    战略谋划,也是要在准确洞察和清晰评判竞争格局和竞争要素的基础上。

    技术可以拿来主义,体制可以突破性创新,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全球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这个大市场是全世界任何发达农业经济体都不具备的,中国凭什么不能后来居上?

    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为什么一定要追赶和效仿发达国家农业经济体的发展模式和体制模式?为什么不可以超越?

    中国私家车,从开始普及到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只用了十年。中国高铁,从零开始,只用了八年时间,就成为全球技术第一和总量第一。让所有人大跌眼镜。中国农业为什么不可以?

    3.3从“资源农业”向“资本农业”跨越

    中国的农业和农村,尽管在几十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中落后了,但凭借巨大的生产和消费市场,我们就可能以更高的战略视野和更辨证的哲学发展观,在正确理念下,创造正确的理论,指引中国农业的核心发展战略,实现跃升、再跃升。

    正确的“三农”理论要能看清农业、看懂农民、看透农村。要看到农业现代化必须向农村汇聚更多的资源和生产力要素,要看到独特国情、独特农情、独特市场带来的巨大的资本农业发展空间。这将是中国未来几十年间最可发挥、最可挖掘、最可打造、最可突破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大道。

    未来的中国,有条件、有能力打造一大批跨国农业巨头级农业企业集群。

    未来的中国,将造就出一大批农工商跨界社会企业家。

    未来的中国,将实现从“资源农业”向“资本农业”的创造性跨越。

    未来的中国,将实现对世界农业发达经济体的完胜超越。

    农民,将成为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最主要受益群体。

    理论先行,才有战略,才能创造大的跃升和超越。


微信订阅号:caogenzhiku


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博主说:“中国私家车,从开始普及到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只用了十年。中国高铁,从零开始,只用了八年时间,就成为全球技术第一和总量第一。”
中国私家车的大发展,是外资、国资、部分民资鼎力合作的结果。适应了2008年美国金融坍塌后,世界汽车和石油销量下降,中国政府选择经济和金融大刺激,力求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不降。
中国高铁大发展,是因为中国钢铁和水泥产能过剩严重,中国政府为了消耗产能不惜成本大规模建设高铁。
无论私家车或高铁的大发展,都是符合中国精英的价值观。不顾一切的工业大发展是能够实现的,但如果私家车大发展说成是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不是开玩笑吧。
中国资本下乡“务农”老早就开始了,但圈了农地以后没有几个能够继续发展,多数是半途而废,或不了了之。
我认为未来中国农业发展是重中之重,现在中国农村的老人农业经济是无法在延续下去。而中国城市经济将因房地产泡沫爆破,中国出口经济发展受挫,金融经济下沉,出现非常严重的失业潮。
未来中国可能需要再一次的“上山下乡”,现在中国的城市发展是需要出口经济来支撑,深圳说是中国技术最先进的城市,华强北路的大量商场是为电子、电脑、手机和零部件件的出口服务的,东门中路的大商场是为布匹、服装、配料的出口服务的,大电器商店,大服装商店是为富裕人士服务的。为民众的需求服务的,只在农民房区域的横巷小商店出售。
中国需要改变现在的精英价值观,再强调为人民服务的计划经济,以现在的互联网技术,是能够以民众的需求调配资源,由民众监督企业的管理和运行。在农村,也可以建立新型的人民公社,建立太阳能农业。我是很了解中国的私营资本家,也很了解中国在学术机构的知识精英,他们只是官员的附庸,这是我最担心的,凭他们的能力是难以解决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4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农业的基本国情是:一是有6亿多农村人口,18亿多亩耕地,即农村人均土地不足3亩。二是农产品的价格与实际成本之间相当接近,也就是说利润率极低。三是城市化和城镇化进程因工业产能过剩,缺乏足够的就业岗位而趋缓.甚至不排除逆城市化和城镇化抬头,农业人口无法实现大规模转移。四是集体化时期建设起来的农业基础水利设备老化危化严重,农业的集体化红利已近耗竭,亟需巨量资金投入,或加固或重修或疏浚乃至新建。因此所有的三农政策都必须围绕这个基本国情来制订并妥善的加以实施。前几十年政府对三农问题不可谓不重视,一号文件连续发了十多个,财政的农业投入远远超过人民公社集体化时期,但农村的变化也仅限于草舍变成瓦房或楼房,通了路电水而已!而最基础最也最紧要的农村的自然环境,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机械化水平,土壤肥力,地下水位水质,江河的蓄水和运载能力,抗自然灾害能力及农村贫困现象总体上呈现出局部有改善,整体在退步甚至恶化的趋势!更令人担心揪心的是,中国农民这个曾经最吃苦耐劳的群体,在改革样板小岗村负面效应的影响下,变得越来越懒惰和自私。尤其是70后出生的农村人囗他们已失去了上一代对土地的感情,对农村的感情。他们毫不掩饰对农业劳动的反感和憎恶,好逸恶劳乃至不劳而获的思想观念已根深蒂固地浸淫了他们的头脑和身体。这才最最令人感到恐怖和可怕的事情!在当下农村的现实环境语境下,我对楼主的"未来的中国,有条件、有能力打造一大批跨国农业巨头级农业企业集群。未来的中国,将造就出一大批农工商跨界社会企业家。未来的中国,将实现从“资源农业”向“资本农业”的创造性跨越。"豪言壮语实在不敢苟同。一个没有利润的行(产)业,绝不会获得资本的青睐!一个只能靠政府补贴才能有利润的行(产)业,也决不会长久!中国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最终还须从生产关系变革和人的因素入手。国情如此,舍此别无他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3 12:15 , Processed in 0.04588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