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9|回复: 0

[公知观察] 城市交通如何应对暴雨和洪水的考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9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城市交通如何应对暴雨和洪水的考验 - 余永佳 - 草根网  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83351.html

今年雨势格外猛烈,由南向北延伸,先是目空一切的瓢泼大雨,后来又汇聚成汹涌澎湃的洪水。

    雨水和洪水检阅着城市的抗灾能力,也查验着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质量和缺陷。

    在雨水、洪水的轮番冲击下,城市有点惊惶失措,道路和交通更是显得不堪一击。高楼林立、车流穿梭的都市区,常常会出现河道雄起、瀑布喧嚣、波浪翻滚、车站变码头、高楼成孤岛 以及道路行舟、“城市看海”等奇景。

    ——行人。

    人在雨中行走、候车,光有雨伞不行,还必须穿上雨衣、雨裤和雨鞋,不然下半身依然淋得透湿。

    马路上、人行道上积水遍布,道路两边路沿,低洼处的积水更是没膝深,而一些雨水口却往往出露在隆起的高地上。走路必须避开一滩滩积水,有时积水连片,使你不得不中途却步或是 被迫绕行。

    徒步行走时若遭遇洪水,行人的第一个反应必须是如何规避洪水和确保人身安全,而不是急于赶路和冒险。因为凶猛的洪水随时会给行人造成伤害或带来灾难,离洪水愈远,就意味着离 幸福和安全愈近。

    ——车辆。

    下雨天,路况质量明显下降。行人和自行车少了,但是私家车出行量,却往往会逆势而上。

    车辆在风雨中行进,必须谨慎向前,尤其是要防止发生熄火、抛锚以及意想不到的交通事故。

    交通拥堵最喜欢趁雨打劫。此时雨水往往会变成胶水,车轮被黏,车辆受堵,马路成了停车场,最终会给本本族留下一个个难以抹去的路堵车塞之噩梦。

    无论是十年一遇、还是百年一遇的大灾,媒体都会加倍为受灾城市鸣警告急。在人民子弟兵强有力的呵护下,各城市动用了巨大的财力、人力、物力以及不算先进的抢险救灾手段,谱写 着一首首动人的抗洪胜利曲。

    一次次抗洪,带来了一个个血的教训,引发起人们一次又一次的深刻反思。城市快步向现代化冲刺,用水泥构筑的不渗水硬壳正在四处扩张,城市抵御暴雨和洪水的能力愈来愈脆弱,基 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似乎已成为一块永远不能拆除的短板。

    在洪水肆虐时期,各级政府和社会舆论对加强市政、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呼声也达到了顶点。然而,一旦洪水退去,灾后的城市很快恢复如常,此类呼声也往往会不由自主地从高 八度降到了低八度。

    被洪水浸泡过的城市应该变得清醒、理性和更加坚强。一个外面光鲜、内中体虚的城市,是无法胜任可持续发展之重任的。

    带着伤痛的城市需要总结,需要思考,更需要实事求是地寻找致灾原因,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之策。

    一、发展理念要符合市情民意。

    中国很多城市毗邻江河,由于城区标高低、抗洪力量相对薄弱,因而内涝成了城市的常客。城市发展理念必须尊重科学、尊重自然规律和符合市情民意,防范和规避雨灾洪灾要成为城市 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头戏,道路规划、设计和施工质量理应再上新台阶。

    城市不应过早地把开发视线转向投入高、施工技术复杂、易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中深层地下空间。有序开发城市地面和浅层地下空间等新理念,应成为相关管理和决策部门的科学共识。 要利用现有的创新技术优势,积极出台鼓励城市长高、允许城市有序向上发育的倾斜政策,确保绝大多数地面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免受洪水的侵扰。

    二、一些简单、有效、低成本的破题方案,应尽快付诸实施。

    例如:海绵城市的天然气孔理应得到有效保护,“欠账”要尽快偿还。

    人行道要有防雨、遮阳设施。

    人行道和道路路面应高于路沿,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以及人行道都必须有一个坡度,施工作业时须严格管控路面标高。雨水口理所当然地应定位于路沿的最低处,确保实现雨中缓流水 、多渗水、快排水,雨后无积水。

    公交车站必须定位于路沿的高位点。

    火车站、地铁站进出口处等客流集聚地不得设置在城市的低洼处,同时应规范建设防洪挡水阶梯。

    一些抛光石材被广泛用于人行道,既增加了建设成本,又丧失了防滑、耐用、吸水、吸噪等效能,最佳的改进方法是将优质、经济、实用、透水、环保的新材料请进设计图。

    三、防止出现新偏差。

    今年国内城市普遍出现洪水灾害,政府和民众对发展地下综合管廊有了共识。但是也出现了一种新的认识偏差,即开发地下综合管廊可包治水灾百病。

    其实,发展地下综合管廊需要高投入,其开发及拓展均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使达到高覆盖率和高效运作的那一天,类似今年武汉式的超大洪水量, 地下综合管廊仍然是无法吸收和消纳的。再说,城市很多街区低于长江洪水位,内涝引起的大量积水又能往哪里流?

    因此城市的防洪一定要有科学的规划,不能因为有了长江三峡大坝的安全屏障而高枕无忧。江河堤坝的建设以及排水设施的配置必须部署到位,抗击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特大水灾的豪言 与壮语,至关重要的是必须真正落实在行动上。

微信订阅号:caogenzhiku

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20 00:36 , Processed in 0.04172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