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能亮丨邯郸市政府是怎么被骗的_凤凰评论
http://news.ifeng.com/a/20170227/50736662_0.shtml
来源:凤凰评论 2017.02.27
政能亮丨邯郸市政府是怎么被骗的
[url=][/url][url=]作者:毕舸[/url]
12人参与 2评论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经济要加快发展,招商引资是必需品,但绝不能招商引资时“来者不拒”、开出各种优惠条件,甚至急于求成,对相关引资项目也缺乏必要的资质审核流程。
文丨特约评论员 毕舸 招商引资越来越难,难就难在城市招商竞争日趋激烈,而稍不注意还容易陷入“引资骗局”。 2016年2月,据媒体报道,河北邯郸市引入了一个现代(邯郸)国际汽贸城,这个项目号称是以“世界500强”的现代集团开发建设为噱头,但其实毫无关联。如今,不但现代(邯郸)国际汽贸城配套项目工程和现代·海棠湾等5个住宅小区并无多大改观,所有烂尾项目基本停滞,而深陷业主维权、追债纠纷中,所涉部分房产等财物被法院查封冻结。同时,当地政府财政配套资金6亿多元也疑似打了水漂。 招商引资被骗,倒霉的不止是河北邯郸。2014年,陕西咸阳市杨陵区和渭南市白水县政府招商引资被骗,巨额项目不了了之,征地协议成诈骗工具。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甚至诈骗的模式都几乎类似,只不过换了个地名而已。 长期以来,各地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招商引资都非常重视,也千方百计创造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各类企业前来投资。但必须看到,项目签约了,企业来了,并不等于扎根于此。要想把纸上的协议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实力,就必须抓好项目落地这个关键环节。 如果项目落不了地,一纸协议只是账面上的GDP。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经济发展要加快发展,招商引资是必需品,但绝不能招商引资时“来者不拒”、开出各种优惠条件,甚至因急于求成,对于相关引资项目缺乏必要的资质审核流程,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变得没有正常的联系纽带,很容易导致信息不对称,进而会因为某个精心设局,让政府、当地企业和民众三方受骗,之前招商引资付出的投入化为泡影,甚至产生恶劣影响。 图为邯郸现代RNC建设投资集团 招商引资被骗的多米诺骨牌不是一夜搭建而成的。从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经济发展很难通过某个项目的资源快速引进来实现突变,所谓引资改变区域经济发展的招商逻辑,本质上与某个政绩工程就能竖立区域发展标杆的逻辑如出一辙。政绩是不惜代价引入各种资本的指挥棒,当招商过程中怀着各种目的投机者涌入,按照经济学的理解,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帮高烧的招商引资领域挤泡沫,作为反面教材,地方政府部门应引以为鉴。 城市发展被锁定于招商引资模式中,经济虽然一时获得强力刺激,然而其根基是不牢靠的。要创造更为优质的投资环境,还是需要更多制度上的把关环节。 比如,建立更为完善的招商引资审核机制,是地方政府不可绕开的制度建设。各地招商引资必须时刻把握国家法规,比如企业项目是否能达到环评标准;项目本身除了带来的GDP增长、财政收入、就业岗位等指标外,能够对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城市发展带来更多益处;都要有更为明晰科学的审核标准。 此外,地方政府不可滥设招商“绿色通道',一味迁就企业,以所谓提高项目审批效率让企业满意,其实是对招商项目合规性的伤害,也降低了公共服务质量。相反,地方政府应当建立招商引资的问责制。凡是为企业应当提供的各类公共监管和服务,应加大日常督查力度,对于应当推进的招商项目把关举措,但凡没有落实到位的,因为推卸责任、一躲了之等人为因素,导致地方和民众权益受损的现象,也必须坚决查纠不作为的事,还要追究不作为的人。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要厘清各类模糊和错误认知,向外界传递的最为明确的招商信息——不是凡商必招,而是凡招(商)必把(关),建立入口审核与过程监管的全流程机制,才不会在同样的石头上反复跌倒。 (凤凰评论原创出品,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