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3|回复: 0

[时事新闻] 年轻人们来到这座小城 为了爱上“祖国的敌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2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年轻人们来到这座小城 为了爱上“祖国的敌人”_凤凰资讯
http://news.ifeng.com/a/20170402/50881331_0.shtml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0人参与 0评论



庆祝盖拉的生日派对正在迷你酒吧里热闹进行。盖拉来自波斯尼亚,她的母亲是位穆斯林,父亲则是东正教徒。她现在正在佛洛伦萨学习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
原标题:影像| 他们来到这里,为了爱上自己的敌人
他们来到这里,
为了爱上自己的敌人
文| 赵婕禹,图| Andrea Carboni
本文首发于2017年4月3日总第798期《中国新闻周刊》
如果没有40年前那次突发奇想的改造,意大利中部城市阿雷佐的小村落Rondine可能永远没有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的机会。
当时,小村的拥有者——阿雷佐区主教,委托两个年轻的家庭帮助重建这个已经破败的小村庄。不久后,两个当地的社区也加入了重建工作。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这个中世纪风格的小村落渐渐变成了一个开放的空间,欢迎并帮助那些生活有困难的年轻人和家庭。
这个偶然的决定挽救了Rondine的命运,也指明了道路。1990年,Rondine协会成立,并开始在更大范围内寻找需要帮助的人。1995年,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由于Rondine协会在俄罗斯和车臣都有朋友,协会决定,从俄罗斯和车臣各接收5名年轻人来生活,以增进敌对双方年轻人的理解。
这次尝试激发了Rondine更大的野心:在这个纷争四起的年代,最需要帮助的人,是那些成长于争端地区的年轻人,而他们对于战争、仇恨以及“敌人”的理解,也将影响着世界的未来。于是,从1997年起,Rondine每年招募大约30名年轻人。通过筛选后的合格者,可以在这里生活两年。基金会提供奖学金,他们可以到意大利境内的高校攻读学士或硕士学位。至今,已有超过160人在Rondine完成学业,将在这里学习到的理念带回祖国。
巧合的是,在意大利语中,Rondine意为“燕子”。在战乱中成长起来的世界各地的年轻一代,也像燕子一样,不远万里到意大利“过冬”,并与“祖国的敌人”在同一个屋檐下学习、生活,尝试接纳、包容、和解与共存。
Rondine校园里一个名为“PACE”(意大利语意为“和平”)的迷你酒吧,学生们可以在闲暇时来这里娱乐放松,照片中米洛斯正在和好友阿尔博纳下国际象棋。
这个计划颇为大胆,更需要勇气。摄影师安德里亚·卡波尼初到这里时,便体会了它所带来的奇异的反差。这里的居民来自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塞尔维亚和波黑、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俄罗斯和车臣……几乎都是“宿敌”,但卡波尼感受到的不是剑拔弩张的恨意,而是自由和善良。
从2014年起,卡波尼开始用相机记录Rondine的年轻人。每隔一段时间,他就去一次Rondine,和那里的年轻人待上一天。
刚刚来到Rondine的新生正在进行紧张的语言学习。为中立起见,每位学生在Rondine都被要求学习并使用意大利语,语言课程为期三个月。
如何让这些初来乍到的“宿敌”消除敌视?Rondine想到的办法是创造一个共同的“敌人”——意大利语。每个新生必须先完成为期3个月的意大利语学习,这既是使学习开始时所有人站在共同的起跑线上,也是为日后在大学的学习打下语言基础。
25岁的以色列姑娘雅艾尔,她的房间布置简洁却有着令人难忘的情调。雅艾尔所主修的硕士专业正是室内设计。
缇欧娜,23岁,来自格鲁吉亚。她主修的硕士专业为国际商务法律。
25岁的奥尔汗在其位于Rondine的寝室拍摄了这张照片,他来自阿塞拜疆,现在意大利攻读国际关系学与金融学硕士学位。
塞尔维亚人米洛斯,27岁,是位运动健将,热爱健身,他正在进修的硕士专业为国际关系学。
卡波尼就曾看到几位不同肤色的新生,操着不娴熟的意大利语,激烈地讨论着一则新闻。为了能够互相理解,他们手脚并用,情绪激昂,但大家的焦虑,更多放在了如何用意大利语更清晰地表达自己上,而不是反驳与争论。
Rondine的校园由教室、宿舍、餐厅、一间学生博物馆以及一座教堂组成。除了提供进入意大利高校的机会,Rondine也有许多独具特色的自有课程。比如,指导年轻人如何了解“敌人”并与“敌人”相处,如何解决个体间冲突,如何公平竞争,等等。每到周末,年轻人们就到Rondine四周的森林游玩,在古老的阿尔诺河边品味自然。
报名前来的年轻人,本是为寻找改变而来。因此,改变的发生也自然而然。
托尼来自塞拉利昂,八岁时,父亲在送他去学校的途中被谋杀。托尼于2013年完成于Rondine的学习,并加入了“金燕”联盟。他返回塞拉利昂后成为一名教师,在那里继续Rondine的使命。2014年,托尼积极投身抗击埃博拉疫情的相关活动,并协助国际卫生组织在其家乡坎比亚以及西塞拉利昂开展救援工作。
2008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于高加索地区爆发战争。出于对战争的反感,一个名为“高加索就在这里”的组织在Rondine诞生。组织成立后的第一件事,是在Rondine举办了为期一天的展览,向生活在这里的各国年轻人介绍高加索地区的文化传统与生活习俗。
第二年,年轻人们立志要做出更富有建设性的贡献。他们与专家组合作,编写《高加索地区和平14条》草案,草案包括14条建议,陈述了如何在社会、经济、学术、文化领域推动地区和平的建议。2009年5月,Rondine组织召开了第一届“高加索人民国际论坛”,高加索地区代表及全球各国代表约150余人参加,论坛完成了《高加索地区和平14条》的修订,并一致通过。之后,该文件被送往各相关国政府、宗教团体以及民间组织领导人的办公桌。
2010年7月的最后一周,Rondine组织了一支颇具规模的代表团,途经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土耳其以及阿布哈兹共和国,整个行程穿越4国,拜访了10所大学和数十个国际组织,会见了5个宗教团体代表。Rondine的使者们将《高加索和平14条》文件呈给了每一个被访人士。
这次友谊之旅,又催生出许多延伸项目。最为成功的,是一个名为“建桥”的国际校园项目。2011年7月,20名Rondine青年及10名意大利青年学生代表在Rondine迎来了40位来自高加索争端双方的代表:20名阿布哈兹青年,20名格鲁吉亚青年。自从2008年8月高加索地区冲突爆发以来,这是争端双方的年轻人面对面交流的鲜有良机。
最终,《高加索和平14条》被带到了布鲁塞尔。2011年2月,一个由欧洲各国家议员组成的访问团受邀到Rondine参观,希望也由此诞生。议员们表示,将建议欧洲各国议会,基于《高加索和平14条》通过一项有关高加索地区的和平解决方案。
这个原本安静的托斯卡纳角落,如今变得热闹、温暖,充满挑战,也孕育着希望。2015年,Rondine因对和平事业的推动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在当年273个提名者中,排名第二。虽然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最终由突尼斯全国对话机构获得,但Rondine“建造桥梁而不是墙壁”的理念,与突尼斯全国对话机构所秉持的精神无疑是相同的。
在摄影师卡波尼眼中,这里的年轻人性格鲜明,充满活力,而且“几乎每个人都在想办法改变世界”。卡波尼决定用学生宿舍的景象来表现这一点。在Rondine,每两名不同国家的学生共享一间两居室,年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布置房间。于是,卡波尼的镜头中记录下了一间间风格迥异的寝室。
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学生博物馆。这里的展品并非珍贵的历史文物,而是由学生们各自带来的、被他们认为“有价值”的物品。卡波尼在博物馆的一扇破损的汽车车门前为一名女生拍摄了肖像照,这扇车门是某个在校学生遭遇一场车祸后的“纪念品”,那名劫后余生的学生认为,这扇车门的“价值”无与伦比。
每到周末,村庄的夜晚格外热闹。如同全球各地的年轻人,这里也会举办各种聚会、派对。卡波尼受邀参加过一次,为村里一名女生庆祝26岁的生日。
与“敌人”共进晚餐。曾经被视作“敌对”的文化与传统,在Rondine的餐桌上却化作最好的谈资。
当夜幕降临,音乐响起,年轻人忘记了语言的不同、祖国的命运,不约而同地跳起了舞。青春而跃动的身姿,热烈的眼神,深深感染了卡波尼。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在拍摄过程中,最打动他的,就是与这里的年轻人在一起时,所感受到的这种“自由表达后的强烈共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11-5 20:27 , Processed in 0.03847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