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05|回复: 6

[透析评论] 何新经济理论解读及引论 国家资本主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2 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何新经济理论解读及引论------国家资本主义


近代文明,首先从东方与西方的交界点发生,这个地点就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然后出现了中心文明向西方的转移,文艺复兴后由意大利向西,通过葡萄牙、西班牙沿大西洋边缘西传。在西班牙分成三支,一支进入法国,另一支渡过英吉利海峡到英国,又一支向更远的美洲大陆远征。在这样一个传播过程中,形成了早期“自由主义”的经济模式,即依靠掠夺殖民地获得原始积累的工业发展模式。
但法兰西这一支文明从法国开始折回头来,向东运动。首先随拿破仑的大军进入德意志又深入到俄罗斯、莫斯科。故十八、十九世纪俄国贵族以崇尚模仿西方的法兰西文明,作为他们的文明标志。特别是法国革命,可以说燃烧起了西方文明的熊熊烈火,使西方势力滚滚进入东方。
当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西班牙、葡萄牙、荷兰逐渐暗淡无光之后,英国与法国,逐渐主宰了世界工业。随后,美国依靠其广袤的领土、丰富的资源赶了上来,逐渐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十九世纪,德国作为一个不发达国家,在工业上根本无力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对抗。但是,德国人自古具有强悍的民族意志,社会科学极度发达。这使它必然不甘于落后的地位。

德国要发展,要迎头赶上,应该采取何种发展模式呢?
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已经无法走通。这是因为,自由资本主义必须依赖大规模的海外市场,以自身的工业品交换殖民地的原材物料。而当时世界殖民地已被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以英、法为代表)瓜分一空,没有德国的插足之地。此外,如果德国采取自由主义的发展模式,其工业也只能跟在英法美之后,亦步亦趋,始终被英法美先进工业压制,不可能实现赶超目的。更为严峻的是,德国国土面积较小(不象美国),国内市场狭窄,不可能以消耗自身资源、依托内部市场进行自由主义方式的原始积累。
以上原因决定了德国只能通过国家干预方式发展资本主义(即国家资本主义)。实践与理论必须高度结合,才能迸发出璀璨的火花。在经济学上,十九世纪,以李斯特为代表的大陆学派经济学家,已经对国家主义的经济政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国家主义实际是继承重商主义的观点,使之系统化,直接为国家政策服务。德国杰出的政治家俾斯麦读到李斯特的著作后,拍案叫绝,迅速改变了对自由主义的认识(俾斯麦早年也信奉自由主义),转而支持国家主义。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着意模仿德国发展模式,也走上了国家资本主义道路。直到今天,德日两国的经济模式仍被称为社会-市场经济,的确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

国家资本主义的经济理念在于,以最快速度、尽最大可能优先发展重化工及军工业,谋取在世界经济中的上游地位。具体政策则包括保护和发展民族工业;并极力推动出口、谋取贸易顺差,以换取其它国家的原材物料。
作为第二代工业国,德国奉行的国家主义经济理念及相应的政策与第一代工业国(英法美)存在着巨大的利益冲突。首先由于德国对民族工业、国内市场实行保护政策,使第一代工业国失去了大量市场;其次由于德国同第一代工业国争夺其它市场,使第一代工业国面临严峻的竞争。因此,两代工业国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始终不断。值得注意的是,德国由于过分强调市场保护以及贸易出口,甚至与俄罗斯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两次世界大战均由类似的两大斗争集团组成,其源头正是发端于德俄两国在1876年开始的关税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代工业国出于扼杀第三代工业国(苏联、中国)的需要,对德日实行扶持政策。德日两国当年花费无数心血,甚至不惜发动疯狂战争追求的目标--赢得开放的世界市场,因此唾手而得。战败的德日两国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利最大的两个国家,真可谓“福祸相倚”。

德国、日本两个极为强悍的民族,实施野蛮征服之策,尚不能为其工业化目标成功铺平道路,其它国家想走这一条道路,更不具备现实的可能性。因此,第三代工业国必须依靠自身内部的原始积累(而不是向外征服),才有可能发展起来,而这需要广阔的国土作后盾。因此,苏联、中国作为第三代工业国而崛起,决非偶然。
根据教科书上的解释,无产阶级革命之所以不能在英、法、德、日这些国家首先成功,是因为其国内资产阶级十分强大。这种解释其实相当片面和可疑。实际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夺权,正是发生在早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法国,即1871年出现的巴黎公社。但是,无产阶级政权能够长久维持下去的却只有俄国和中国这样的大国。其它小国无产阶级革命只能在这两大国革命成功后,获得支持,才有可能成功。这并不是(至少不完全是)因为俄国和中国落后、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而是由于:任何政权要想长久生存,并且与能够与强国抗衡,必须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而象德、日这样的土地小国,如果不向外扩张,经济实力根本不可能达到与第一代工业国并驾齐驱的程度,因此也就不可能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国家政策诉求。因为这意味着必须追求人类社会公正,不允许进行殖民扩张。
俄国与中国作为后进国家,为摆脱落后局面,发生革命是必然的,问题是由资产阶级还是由无产阶级来主导革命。第二代工业国(德日)的资产阶级革命虽然成功,但是赶超第一代工业国的目标却难以成功。(表现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以惨败告终。)因此,俄中两国作为更不发达国家,虽然都曾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但都不具备使国家强盛的可能。换言之,在资产阶级领导之下,俄中两国不可能具备向第一代工业国发起挑战的能力。
此时,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适应了俄中两国的要求。无产阶级革命星火燎原,终于在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两个国家(加拿大不算),燃起熊熊火焰。
俄中两国无产阶级成功夺取政权,综合原因在于:
1、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反对殖民、掠夺、奴役,具有道义上的正义性,对西方意识形态具有极强的抵御能力,有利于实现民族自主和独立。
2、在排除被殖民、被掠夺后(最现实的就是排除发达国家工业品倾销),俄中两国由于人口众多、国土广阔,可以通过向内谋求原始积累的办法,发展工业。
3、马克思主义主张对经济实行“计划调节”,与国家主义主张对经济实施宏观控制相吻合。
4、社会主义相对平均的分配体制,有利于缓解消费型经济危机,为经济建设铺平道路。尤其在被封锁于世界市场之外的情况下,甚至具有某种决定性意义。

但是共产党夺权以后却错误地认为,首要的任务不是发展经济,而是消灭“资本家、地主、剥削”,因此1918年苏俄出现了“战时共产主义”的错误政策。(1930年代中国江西的苏区也出现了极左政策。)列宁极其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他在新经济政策实施后曾说:“早在1918年我就说过:‘国家资本主义较之我们苏维埃共和国目前的情况,是一个进步。如果国家资本主义在半年左右能在我国建立起来,那就是一个很大的胜利,那就真正能够保证社会主义一年以后在我国最终地巩固起来,立于不败之地。’在说这段话的时候,我们当时比现在还要愚蠢一些,但毕竟还没有愚蠢到不会研究这种问题。”苏俄“新经济政策”所实践的本质上就是国家资本主义制度。
毛泽东曾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概念,实际上也就是国家资本主义。刘少奇在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说:目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这“便规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既不是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不是最新式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
换言之,新民主主义,或说国家资本主义,是介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第三主义。它强调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国家对经济实行强制管理和控制,强调抑制资本主义的有害方面,但是又容许(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这是一种基于现实之上的理性主义方针。

虽然在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彻底废除了新经济政策,但是其经济方针中以国家力量推动工业化的政策并未改变,仍是一种国家主义的政策。新中国建国后,实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但国家主义的基本方针也没有改变。它们所取消的仅仅是“国家资本主义”中的“资本”二字。但马克思主义以及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都说明,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上不可能建成什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中苏两国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末相继向市场经济转轨,乃是一种历史必然。
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许多方面十分类似于德国、日本的“社会-市场经济”,本质上也就是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家在走了许多弯路以后,又回到了共产党掌权之初的政策设想。
综观历史与其政策诉求,国家资本主义首先继承重商主义的传统,与自由主义针锋相对,谋求国家利益;其次它追求国家管理秩序和相对的社会公正。
何新认为,中国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仍是实现工业革命,是推进“国家资本主义”的混合经济。何新所讲的“国家资本主义”,其政策体系包括:
(1)在意识形态上树立国家主义(即爱国主义),坚持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国家主权及主体地位目标。
(2)全面建立社会市场模式,即受控市场模式,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多元混合经济形态,保护民族工业和利益.
(3)以财政为国家目标投资主体,以证券市场为融资辅体,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
(4)坚持工农联盟、民族资产阶级统一战线、抑制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逐步建立全民社会保障体制。
(5)在国际上,谋求建立多极化的国际秩序,独立自主,以我为主,斗而不破,敢斗敢胜,谋求中国的全球利益。
(6)在世贸组织中,引入世贸规则作为改变国内体制的工具。以世贸组织为工具拓展出口市场,使WTO对我有利。

[ 本帖最后由 三二 于 2008-6-2 03:26 编辑 ]
发表于 2008-6-5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有深刻的洞悉能力,何新这个人还是蛮厉害,不过也是这几天知道的
发表于 2008-6-7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何新,真的很佩服这个人
发表于 2008-6-7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从那弄过来的?

以前听过大国崛起的记录片,不知那的最后总结是不是和这位的总结是一样的。这有研究这种宏观东西的吗?
发表于 2008-6-16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何新在上世纪80年代就能有现在这样的认识``了不起啊``
发表于 2008-6-17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路过!~路过!~顶下!~~顶!~~~~
wow gold
wow gold
wow gold
发表于 2008-6-18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何新,真的很佩服这个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10 12:06 , Processed in 0.03934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