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50|回复: 5

伦敦奥组委观察员:残奥组织完美 速度令人吃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9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残奥会140多个参赛代表团中,英国的地位颇为特殊。不仅因为它是现代残疾人运动会的发源地和下届残奥会的主办国,更源于英国体育代表团在残奥会上的出色表现。

  开赛首日,英国代表团就在自行车和游泳项目中收获了4枚金牌。与规模庞大的英国体育代表团和显赫成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位于主新闻中心1楼转角处“伦敦奥组委办公室”之小,一个不足20平方米的办公室,3个办公桌,3台电脑,一些供人取阅的免费材料,就是办公室的全部家当,但随处可见的是由4个由几何图案拼成的“2012”伦敦奥运会会徽,北京奥运会伦敦奥组委观察员盖文·麦克马洪在办公室里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北京奥运会已圆满结束,残奥会赛事拉开帷幕,伦敦奥组委现在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我们的首要目的是学习,学习北京奥运会是怎样运行的,哪里做得好,哪里尚有不足,这些都将成为伦敦奥运会、残奥会组织运行中的宝贵经验,让我们把奥运会和残奥会办得更好。”

  谈起经验,让人联想起奥运会闭幕式上罗格主席曾说过的“北京的经验很难复制。”他说:“对伦敦来说,组织成千上万的志愿者绝非易事。”对此,盖文先生表示赞同:“按照计划,像奥运会和残奥会这样的重大比赛,应该组织70000至90000名志愿者,但到现在为止,报名人数只有1000名,差距很大。”面对巨大的缺口,盖文有些无奈地笑笑:“好在我们还有4年时间,我们将提前2年进行大规模的志愿者招募活动。”

  伦敦也有自己的优势。历史上伦敦曾经举办过2届夏季奥运会,是世界上承办奥运会最多的城市,但尚未有承办残奥会的经历。盖文介绍:“与历届残奥会相比,伦敦将努力使2012年残奥会成为"最便于残疾人通行",而且将努力做好奥运会和残奥会的衔接与结合工作,使得两个运动会带给人们完全不同的感受。”但他也坦言,伦敦上次申办奥运会还是在60年前,现在的情况发展变化很大,伦敦奥组委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和挑战:“你想想看,1960年罗马残奥会时有多少记者参加报道,现在有多少?”

  说起北京残奥会的组织工作,盖文用了一个简单的词语:“完美”。他接下来说:“北京已经做得够好了,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谈起在北京残奥会和奥运会给他印象最深刻的事例时,他说:“半个月内完成了奥运会到残奥会的转变,各项人性化和无障碍措施迅速到位,北京速度,让人吃惊。”



http://sports.sohu.com/20080909/n259456965.shtml
发表于 2008-9-9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让英国人吃惊的事会有更多呢.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9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媒不是总在抨击中国的人海战术么!
现在知道人海战术的优越性了吧,学去吧!不过你们也就只能学到皮毛,因为我们的志愿者是心甘情愿的、一切为了祖国的,你们行么?除非你们都把个人利益置之度外,不过我看很难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9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嫌人少的国家赶快多生产人啊,嫌中国空气不好,但没见人口减少,历来人丁兴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9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知道什么叫中国制造了 现在知道啥叫无法复制了
哈哈 知道又能怎样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9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只要同心协力,有什么事情会做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4 14:26 , Processed in 0.29578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