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er18 发表于 2011-7-20 19:30

【2011.07.20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 中国工人阶级的忧伤

本帖最后由 一古斋主 于 2011-7-20 23:14 编辑

2011年07月20日 07:08 AM
中国工人阶级的忧伤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吴晓波


陈桂林是东北一家大型国有企业铸造分厂的工人,40来岁那年,工厂难以为继,被“改革”了,他和同在厂里干活的妻子同时下岗。他会拉手风琴,便与几位同样下岗的老伙伴组成了一个草台班子,在人家出殡和商场搞促销时赚点辛苦钱。他有一个正在读小学、特别喜欢弹钢琴的女儿,因为买不起琴,他跟几位老伙计去偷琴,被抓进了派出所,他还用木板为女儿“画”了一架不会发出声音的“钢琴”。陈桂林的生活“一败涂地”。他的妻子离家出走,跟上了一个卖假药的老板。两人开始争夺女儿的抚养权。女儿倒也现实,提出谁能给她一架钢琴就跟谁。身无分文的陈桂林就回到败破不堪的废弃车间,跟几位老伙计一起——他们现在的“身份”是大嫂级歌手、小偷、黑社会团伙的小头目、打麻将还耍赖的赌徒、杀猪专业户、退休老工程师,硬生生地“铸造”出了一台钢琴。

这是一部正在国内院线放映的电影,名字叫《钢的琴》。上周,在只有四个观众的、空荡荡的影院里,我静静地看完了。

根据我有限的知识,这个故事一定发生在1998年到2003年之间,当时,中央政府提出“三年搞活国有企业”,除了少数有资源垄断优势的大型企业之外,其余数以十万计的企业被“关停并转”,超过两千万的产业工人被要求下岗。当时还没有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的是工龄买断的办法,一年工龄在各省的价格不同,东北地区大约是2000元,江浙一带则是800元到1000元——也就是说,一个工龄二十年的工人拿了几万元钱就被扔到了马路上。

南方地区因为商品经济活跃,下岗工人投亲靠友,很快就能找到工作,而在一些老工业基地,往往一家两代人都在一个工厂,在过去几十年里,他们自认是“工厂的主人翁”,从来没有培育自主谋生的技能。一旦失去工作,马上成了流氓无产者。陈桂林和他的妻子、老伙计们正是这样一群,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突然抛弃的工人阶级。

当时,下岗情况最严峻的正是《钢的琴》的故事发生地——在计划经济年代有“国老大”之称的辽宁省。2002年,我曾到沈阳铁西区去做下岗工人情况调研,那里是中国最著名的机械装备业基地,从日据年代就开始建设,1940年代有“东方鲁尔”之称,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又是“一五规划”的重中之重,苏联援建的“156工程”中有三家建在铁西。这里还有全国最大的工人居住区。上世纪90年代末期之后,铁西区江河日下,成了下岗重灾区。我去调研一周,目睹情况之悲惨,触目惊心,其中听到的两则真实故事如下:

——当时铁西区很多工人家庭全家下岗,生活无着,妻子被迫去洗浴场做皮肉生意,傍晚时分,丈夫用破自行车驮她至场外,妻子入内,十几位大老爷们儿就在外面吸闷烟,午夜下班,再用车默默驮回。沈阳当地人称之“忍者神龟”。

——一户家庭夫妻下岗,生活艰辛,一日,读中学的儿子回家,说学校要开运动会,老师要求穿运动鞋。家里实在拿不出买鞋的钱,吃饭期间,妻子开始抱怨丈夫没有本事,丈夫埋头吃饭,一语不发,妻子抱怨不止,丈夫放下碗筷,默默走向阳台,一跃而下。

我至今记得那些向我讲述这些故事的人们的面孔,他们静静的说,无悲无伤,苦难被深锁在细细的皱纹里。到今天,我常常在梦中遇到他们,浑身颤栗不已。

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产业工人,技能高超——否则不可能用手工的方式打造出一台钢铸的钢琴,忠于职守,男人个性豪爽,女人温润体贴,他们没有犯过任何错误,却要承担完全不可能承受的改革代价。

在后来做改革史研究中,我还接触到下面这个史料:

早在1996至1997年间,由于国有企业的大面积亏损以及随之而被迫展开的产权改造运动,按官方的统计数据,下岗工人的总量已经达到1500万人,其后一直居高不下,这成了当时最可怕的“社会炸弹”。在1998年前后,世界银行和国务院体改办课题组分别对社保欠帐的数目进行过估算,一个比较接近的数目是2万亿元。

一些经济学家和官员——包括吴敬琏、周小川、林毅夫以及出任过财政部长的刘仲藜等人便提出,“这笔养老保险欠帐问题不解决,新的养老保险体系就无法正常运作,建立社会安全网、保持社会稳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在后来的几年里,他们一再建言,解决国有企业老职工的社保欠帐问题和建立公正完善的社会保障基金,2000年初,国家体改办曾设计了一个计划,拟划拨近2万亿元国有资产存量“做实”老职工的社会保障个人帐户,然而,几经波折,这一计划最终还是流产。反对者的理由是“把国有资产变成了职工的私人资产,明摆着是国有资产的流失”。晚年吴敬琏在评论这一往事时,用了八个字:“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去年,在参加一个论坛时,我遇到一位当年反对2万亿划拨计划的著名智囊、经济学家,我问他,十年以降,对当年的主张有何反思。他一边吃饭,一边淡淡的回答我说,“不是都过去了嘛。”

是的。都过去了。一地衰败的铁西区过去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难关过去了,两千万下岗工人的人生也都过去了。现在,只有很小很小的一点忧伤,留在一部叫做《钢的琴》的小成本电影里。历史常常做选择性的记忆,因而它是不真实的,甚或如卡尔.波普尔所说的,是“没有意义的。”

这个时代若真有尊严,它从来在民间。

在这篇与文艺无关的专栏里,我要向《钢的琴》的主创人员致意——他们是导演张猛、男主角王千源以及不取报酬的东北籍女演员秦海璐,你们做了一份真实的工作,让那些企图在电影院里逃避现实的人们有了一次突然与当代中国直面相撞的机会。

有可能的话,去看一下《钢的琴》吧。它被安排在“中国年度大片”《建党伟业》和“世界年度大片”《变形金刚3》之间上映,仅仅是一个“聊胜于无”的插曲。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9689

唯中国至上 发表于 2011-7-20 20:58

英国金融时报这个茬找的愚蠢,若找个四五十年前的悲剧,才更有震撼力呢!

大嘴鸟 发表于 2011-7-20 22:20

如今中下层人民的忧伤是物价无休无止的上涨:'(:'(:'(:'(:'(

列宁在十月 发表于 2011-7-21 00:51

当年下岗,纺织厂几万人生活没了基础。想想那些女工是怎么活的

diver18 发表于 2011-7-21 07:31

所以 朱总 一直 拿不到 我的票。当时 把 改革 和 民生 看得 太偏差了。
当然,这是后来话。

shitingyb 发表于 2011-7-21 09:01

这个象是印度工人,不象是讲的中国工人……

imgxw 发表于 2011-7-21 09:14

我承认我被那两则故事震撼了。

pjx4717188 发表于 2011-7-21 11:41

我就听说过沈阳当年是黄都
不知道是真是假

yxd_20032003 发表于 2011-7-21 13:04

所以提起老朱,憎恨者比比皆是。网上还有好多人为他叫屈。

yxd_20032003 发表于 2011-7-21 13:05

不仅东北老工业基地。凡有国企处,可谓处处凄惨。

滔滔1949 发表于 2011-7-21 16:16

shitingyb 发表于 2011-7-21 09: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象是印度工人,不象是讲的中国工人……

这些都是曾经真实发生过的故事,并非印度。

当年国企改革时,我正生活在被抛弃了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所在的小城市。在那些悲哀疲惫却又迷茫无所适从的人群中,就有我老爸的身影。

如果到东北老矿区去走一走,从那个时候挣扎过来的人,还能讲出许多比正文里更加震撼也更加悲哀的故事。

YANNSHENG 发表于 2011-7-21 17:33

发展的阵痛。。。。。。
如果忘记了当初改革的目的,使大多数人继续受伤,这就不是阵痛了。

多情误美人 发表于 2011-7-21 18:34

这群人为后来国企发展,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清风子 发表于 2011-7-21 18:38

我们又能怎么样呢?从1978到1998,不可抗拒的改革之风吹了整整二十年,那些工人们就是守着手里的铁饭碗不放,指望着子孙后代也靠着这个铁饭碗吃饭,却不愿意为这个铁饭碗做出什么贡献,还说什么是工厂的主人,国家的工厂是为全国人民服务的,不是一个人的或一群人的!
没有人生来就是该享福的,人生来就是受苦的,每个人要想过好日子,就必须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奋斗拼搏!
想象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采取休克疗法的遭遇,国家经济崩溃,整个俄国人口不断下降,领到的退休金昨天还可以买车买电视,今天就只能买几片面包,两国的下岗工人们相比起来,中国的还要好些呢!
政府当局固然有错误,但这个错误能全怪政府吗?难道下岗工人们自己就没有责任吗?没有下岗工人的不思进取,怎会有如此惨剧,人啊,不要怨天尤人,多看看自己吧!

红色的血 发表于 2011-7-22 00:45

使得阵痛会有但是有能力让工人减少痛苦却不用就是大恶,能容许所谓的改革把国有资产变相贱卖给个人也不给工人,当然我想要问那个经济家是谁?最恨这些所谓民进了。当时很多所谓的改革就是贱卖和抛弃,无所谓什么一到个人手里就盈利的,这就极不合理现象。
的确社保是现政府的政绩之一。

风雨南山 发表于 2011-7-22 15:48

:'(:'(:'(:'(:'(:'(:'(

独孤悲逝 发表于 2011-7-25 10:44

那到那两则故事,泪抑制不住出来了...

千年明月 发表于 2011-7-25 19:54

不太明白,所谓的“下岗”不就是“失业”吗?工厂倒闭,工人失业;或者企业精简裁员的情况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难道不是常态吗?失业工人当然值得同情,但是否需要这么悲情地控诉?我觉得如果说当年政府做法不妥,应该在对工人的再就业培训、失业保险方面没有配套的措施方面。

diver18 发表于 2011-7-27 15:19

武汉供电公司汉口分公司的电缆维修工刘跃青,今年48岁,是拥有30年工龄的电缆维修工.
平凡而伟大的中国工人 刘跃青说:
“这种平凡小事引来如此众多百姓的喝彩,是我们电力服务系统的荣幸,也是我们基层工人的光荣。”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7/27/121727169_161n.jpg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7/27/121727169_171n.jpg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7/27/121727169_181n.jpg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7/27/121727169_191n.jpg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7/27/121727169_201n.jpg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7/27/121727169_211n.jpg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7/27/121727169_221n.jpg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7/27/121727169_11n.jpg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7/27/121727169_21n.jpg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7/27/121727169_31n.jpg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7/27/121727169_41n.jpg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7/27/121727169_51n.jpg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7/27/121727169_61n.jpg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7/27/121727169_71n.jpg

diver18 发表于 2011-7-27 15:20

本帖最后由 diver18 于 2011-7-27 15:21 编辑

补一句:他女儿 也 很漂亮!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2011.07.20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 中国工人阶级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