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oudujiao 发表于 2015-6-19 21:31

毕其一生的追随

本帖最后由 langoudujiao 于 2015-6-19 22:35 编辑











毕其一生的追随

二十七年前的大学校园,中央民族学院礼堂里,我和我的同学们在听一个报告,报告的主题是“徐悲鸿和他的艺术人生”,做报告的人就是艺术大师徐悲鸿的夫人、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悲鸿画院名誉院长、全国妇联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廖静文。
那年夏天,我受单位委派,带领十几名同学考入这所著名大学(入学不久即改名为“中央民族大学”)的艺术学院,在校期间,我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班长。报告会结束,我们“铁道班”的同学全都朝廖静文身边围拢过去,说这说那,煞是亲热。在上大学之前,我们班的同学还有大路美术创作群体的许多人都有在中央美院和徐悲鸿画室学习的经历,与廖静文早就熟悉。大路美术群体受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画室的有50余人。听了这场报告会,同学们对悲鸿大师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师母”自是更加尊敬。“师母”一直对大路画展关爱有加,我们在这所著名大学深造的指导老师,就是悲鸿大师的学生。——这大概就是一种追随吧?对艺术的追随,对大师的追随,包括“师母”,包括我们。这种追随,延续了很多年,并且将延续到永远。
追随,是一种信念。信念不是与生俱来的,却是后天的修养,与信仰、理念有关。悲鸿大师当年寒衣素食,远赴法国,就是带着艺问西方,文兴中华的信念。没有这位艺术大师的开拓和指引,就没有中国现代美术长河的畅流,也就没有大路美术之溪奔向江河流往大海的可能。信念造就了这样一个河床,这河床顺延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有波澜壮阔的追索和跟随,就是自然中的必然。
追随,是一种操守。听了廖妈妈在大学做的那场报告会,看过她写的《徐悲鸿一生》(传记),感佩她从嫁给徐悲鸿开始,她的人生故事中就没有了“我”这个概念。悲鸿一直是她生命中的主角。外界评价廖静文为“一个为徐悲鸿而生,为徐悲鸿而活的女人。”自1946年与徐悲鸿结婚以来,廖静文一门心思都扑在了徐悲鸿的艺术和学术推广上。徐悲鸿逝世后,廖静文对亡夫的守候已成使命。"如果真的有黄泉,百年之后我和悲鸿能再见面,我要哭着把头靠在他的胸前,向他诉说这五十年来我对他的思念。"——这是十多年前廖妈妈对采访记者说的话,提起悲鸿,廖妈妈又变成了刚刚坠入爱河的20岁少女。如今,廖妈妈与悲鸿大师阔别62年了,她离开这个世界去天国与悲鸿大师团圆了。或许,在离开这个世界时,她不免留下遗憾和痛心,那就是徐悲鸿纪念馆新馆尚未建成,仿悲鸿大师画作赝品越来越多,还有她一直关爱的大路画展变成再也解不开的挂牵……
追随,是一种坚持。1953年9月26日是悲鸿大师英年早逝的日子。每年9月26日着一天,廖妈妈都要带领家人、徐悲鸿纪念馆工作人员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徐悲鸿画室美术学子,到北京西郊八宝山革命公墓,为已故的徐悲鸿大师扫墓,祭奠他的亡灵。大路美术家协会曾带领大路画家参加扫墓活动。大家见到馆长来了,列队行注目礼。廖妈妈身着一身整洁的黑色衣裙,颈上系着一条黑色暗花的纱巾,不失当年高贵、典雅的风姿。祭奠仪式开始,廖馆长缓缓走到墓前,先向亡夫鞠躬,再转身面向大家。她衷心感谢大家的光临,感谢大路美术学子们对悲鸿大师的追随。在讲话中,她回顾了悲鸿大师光辉的一生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她说:“徐悲鸿在抗战时期,对国家和民族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不畏强暴,热爱祖国和人民,是他永恒的坚持……”扫墓结束,大家都迎上前去。廖妈妈一一和大家握手交谈。这种彰显中华民族传统的仪式感,还有廖妈妈亲笔为大路画展题写的多幅题词,传递的信息和能量就是两个字:坚持!
追随,是一种弘扬。为了感谢党和国家对徐悲鸿的关怀,廖妈妈将悲鸿大师留下的1200余幅作品,及徐悲鸿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和近代著名书画1000余幅、图书、图片、碑拓、美术资 料等万余件全部捐赠给国家文化部,并捐出了位于北京火车站附近的“徐悲鸿故居”以建立徐悲鸿纪念馆。后因修建地铁,徐悲鸿纪念馆迁址于新街口北大街。这个地方,已成为大路画家朝拜艺术的圣地,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大批在徐悲鸿画室走出的学员,壮大了大路美术创作队伍,这批学员已成为大路画家的主体。

今年的夏天似乎与往年没什么两样,五月刚过,多雨的季节就来了。粽子,是一个纪念古代文人的日子特有的标记。端午节将至,却突然传来噩耗:廖静文先生辞世了!
整整一天都神不守舍,脑海里翻涌着那些刷新记忆的浪花。这些记忆一如礁石般屹立的路牌,记载着我和大路画展走过的三十六年历程。三十六年里,我们习惯称作的“廖妈妈”,总是戴着一顶红帽,慈祥、文雅、端庄地款款走来,出现在历届大路画展开幕式现场。剪彩结束,她会像慈母一样,在大路这帮孩子的簇拥下,仔细地观看每一幅画作,倾听、鼓励、评点、叙说……
两年前的第十六届大路画展,廖妈妈又来了。九十高龄的她,虽然精神依然矍铄,步态却已迟缓,毕竟岁月不饶人。拿起剪刀去剪彩带的手,微微有些发抖。我们在左右搀扶着廖妈妈,剪彩完毕她还说了一句:“下一届大路画展,我还来……”
一个月前举办第十七届大路画展时,开幕式异常热闹,连许多外国驻华使节都来了。许多双眼睛在寻找,许多画友都在问:“廖妈妈来了吗?”
出于健康考虑,我们不忍心让一位九十二岁的老人像年轻人一样忙碌奔波。廖妈妈没有来。谁能想到,就在此后月余,一位当代中国文化界的杰出女性,一位毕其一生追随爱情和艺术的至诚老人,一位耗尽心血书写人生传奇的艺术师母,竟一别红尘驾鹤去矣!
廖妈妈的去世,给文化界艺术界带来不可避免的损失和悲痛。中央电视台播发消息,评价她是20世纪中国文化界的杰出女性。人民网评价她:这是一个为徐悲鸿而生,为徐悲鸿而活的女人。她的生活处处都烙上了徐悲鸿的印迹。但是廖静文并没有将自己束缚于"小爱"之中。能把"小爱"转化成"民族文化的大爱",这是她的过人之处。
廖妈妈走了,九十二岁的她白发如霜,满面沧桑,然而她的爱没有老,在悲鸿大师离开她之后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里,她每一天都在为她的最爱而活着,悲鸿是她的最爱,艺术是她的最爱,为此追随,毕其一生。
高天流云,垂雨作泪。亲爱的廖妈妈,大路美协带领大路画家来给您送行了——愿您一路走好,在天国好好照顾悲鸿大师。我们的大路还要继续延伸,您和悲鸿大师一定会看到,大路越走越宽广,未来更加有希望!这一切,都有赖于追随——您教会我们的追随,今生不会改变的追随......


laotouzi 发表于 2015-6-19 21:53

大师夫人也去了。

狄道人 发表于 2015-6-19 21:55

深切缅怀艺术大师徐悲鸿 廖静文伉俪

langoudujiao 发表于 2015-6-19 21:56








langoudujiao 发表于 2015-6-19 21:58

laotouzi 发表于 2015-6-19 21:53
大师夫人也去了。

明天上午9点,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廖静文追悼会。我们是要去的。

langoudujiao 发表于 2015-6-19 22:00

狄道人 发表于 2015-6-19 21:55
深切缅怀艺术大师徐悲鸿 廖静文伉俪

徐悲鸿大师的画作都是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奠定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我们是追随者,大路画展被公认为是“赞颂劳动之美的先进双年展”。

广厦万间 发表于 2015-6-19 22:13

敬佩!

langoudujiao 发表于 2015-6-19 22:23

广厦万间 发表于 2015-6-19 22:13
敬佩!

徐悲鸿作品欣赏——


















langoudujiao 发表于 2015-6-19 22:25

本帖最后由 langoudujiao 于 2015-6-19 22:27 编辑

徐悲鸿作品欣赏——




















langoudujiao 发表于 2015-6-19 22:29

徐悲鸿作品欣赏——















langoudujiao 发表于 2015-6-19 22:31

徐悲鸿作品欣赏——

























langoudujiao 发表于 2015-6-19 22:33

徐悲鸿作品欣赏——

























langoudujiao 发表于 2015-6-19 22:38

本帖最后由 langoudujiao 于 2015-6-19 22:41 编辑


徐悲鸿作品欣赏——























langoudujiao 发表于 2015-6-20 12:04

沉痛悼念廖静文先生追悼会实况——















浪鸥读礁 发表于 2015-6-20 12:11

沉痛悼念廖静文先生 追悼会实况——





























浪鸥读礁 发表于 2015-6-20 12:14

沉痛悼念廖静文先生 追悼会实况——







每天的晨吟 发表于 2015-6-20 13:01

悲鸿大师的崇拜者,不朽粉丝!

langoudujiao 发表于 2015-6-21 00:05


1987年9月26日,廖静文先生和悲鸿大师的弟子冯法祀、戴泽(两位均是中央美院教授)率徐悲鸿画室的部分学员给悲鸿大师扫墓。廖静文曾表示,百年之后,愿意与悲鸿大师合葬于此地。

四月同学 发表于 2015-6-22 09:43

爱屋及

pigpig 发表于 2015-6-22 20:56

相信拥有大师的作品也是一种缘分。


致敬!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毕其一生的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