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四月青年社区 返回首页

糊涂君的个人空间 http://bbs.m4.cn/?235594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诗经---葛 覃 (以诗解诗、诗发乎情、参考《史》《礼》)

已有 252 次阅读2011-3-31 18:24 |

诗经---葛 覃 (以诗解诗、诗发乎情、参考《史》《礼》)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澣我衣。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注释】

  葛:,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长二三丈,缠绕他物上,花紫红色。根可提制淀粉,又供药用。茎可做绳,纤维可织葛布,俗称夏布,其藤蔓亦可制鞋(即葛屦),夏日穿用。覃(tán谈):本指延长之意,此指蔓生之藤。  施(易):蔓延。中谷:山谷中。

  维:发语助词,无义。萋萋:茂盛貌。

  黄鸟:一说黄鹂,一说黄雀。于:曰;聿,作语助,无义。于飞,即飞。

  集:栖止。

  喈喈(音jiē接):鸟鸣声。

  莫莫:茂盛貌。

  刈(义):斩,割。濩(huò获):煮。此指将葛放在水中煮。

  絺(音chī吃):细的葛纤维织的布。綌(戏):粗的葛纤维织的布。

  斁(义):厌。

  言:一说第一人称,一说作语助。师氏:类似管家奴隶,或指保姆。

  归:此处只回家。

  薄:语助词。污(务):洗去污垢。私:贴身内衣。

  澣(huǎn缓):浣,洗。衣:上曰衣,下曰裳。此指外衣。

  害(何):通曷,盍,何,疑问词。否:不。

归宁:回家慰安父母,或出嫁以安父母之心。

分析:

题旨:待嫁女孩在学校跟随女师学完女功后回家前的情景。

1、为什么说她是待嫁前的女孩而非年龄大的妇女?

一、  她有师,年龄太大的妇女不用老师还教她刈葛及制葛衣;

二、  起始一段借葛之萋萋、维叶莫莫、鸟鸣喈喈衬托出她欢快的心情,对学习劳作等很新鲜,已婚的妇女对这些劳作不会有新鲜欢快的情感;以景写情的比兴文学手法在诗经很多篇章都有采用,后世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很别鸟惊心”异曲同工;

三、  归宁父母,是指回家让父母放心。学女功为的是出嫁后在婆婆家能做好这些事情,做不好自己会捱别扭,最主要是父母会操心,所以应该是出嫁前先学会。不太可能出嫁了到婆家后才开始学习刈、濩葛,制葛衣这些劳作。

2、   主人公劳作的很勤奋:因为黄鸟来回在飞,黄鸟为什么来回飞且鸣,是因为人在山谷间来回在走动,她来回走动,就说明她没有一直歇着,而在勤劳的找葛,刈葛。

3、   主人公劳作很用心,因为找葛、刈葛、煮葛,最后还得制出葛衣,制出葛衣后自己穿上还去感觉舒服不舒服,“服之无斁”说明试穿很舒服,自己很满意,说明劳作用心,主人公自尊、要强;

4、   主人公很细心:回家前首先想到洗涮自己里外的衣服,下完还反复检查,“害澣害否”就是在检查哪些还没洗。

5、   主人公懂礼貌:“言告师氏,言告言归”体现出还热情的和老师打招呼,汇报自己要回家。

6、   主人公很孝顺:她担心父母不放心,所以才学的这么用心,劳作这么卖力,不光女功得让父母放心,自己能料理自己的生活,能独立照顾自己,又懂礼貌,这些都做到,父母才能放心;

7、   劳作时间推断:大概偏秋季,葛的生长习性是低湿之处,所以诗中说“施于中谷”,是写实的,葛2月开始生长,78月茂盛,根在10-11月份成熟,根成熟之前叶应该可以采摘。这个时候不是那么暴热,但暑气还未退,所以鸟也喜欢在山谷中休息。且应该是下午,至少不会是中午,早晨露水大,中午暴晒,下午偏傍晚适合出来劳作。

8、   主人公身份:应该是一个下层士族或者平民的出嫁,很朴实很努力的劳作学习准备,和《鹊巢》、《硕人》之类的出嫁场面大相径庭。所以她至少不是贵族。但绝非奴隶,奴隶没有老师教导。《硕鼠》、《伐檀》是奴隶的声音。

总述:这首诗从隐微之间来告诉甚至教育读者受众的。这个女孩的性格、心性、礼仪、精神及劳作细节,很多值得现在的我们来学习,她的婆婆家娶这样的女孩是很幸运的,女孩的父母也应该一定放心这样的女孩出嫁后的生活。


鲜花

臭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8 15:47 , Processed in 0.03023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