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四月青年社区 返回首页

好话的个人空间 http://bbs.m4.cn/?282278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二、君子和而不同

已有 374 次阅读2011-11-1 21:20 |个人分类:两仪合太极| 你中有我, 我在你中。

 “君子和而不同”从出现至今已经两千多年了。在两千多年的传承中,并没有因为时代的不同和文化的不同而消亡,而是常读常新,不断给人新的启示,至今依然生动鲜活,对我们今天依然常有新的启示。
  “君子和而不同”堪称今古普遍,就是两个人不同意见的交流,非常简单,在交流中存在着一种回归现象,本源会经常出现在这里,若隐若现露出一点端倪。
  
  “君子和而不同”是孔子说的,原话是两句,连在一起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我们只讨论前一句“君子和而不同”,只要辨清了前一句,后一句“小人同而不和”不辨自清。
  
  “君子”的内涵太深,真君子、伪君子的,反正大家都明白。
  “不同”有多种说法,分别是不相同、不统一、有差别、有意见、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矛盾的、对立的-------,这所有的不同仅仅是在对立的程度上有深浅的差别,矛盾上多与少的差别,到底不同的本质还是一样的。这里所说的不同是普遍的不同,所有的不同全包括在内。“不同”虽有多种,但并无意见分歧,对我们的讨论毫无影响。
  “和”也有很多说法,大体上是“多样性的统一、对立统一、和谐、友善、协调、补充------”,这些说法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对的,但也不免有些模糊。迄今为止,“和”的最经典解释莫过于晏子的烹调论和音乐论,说起“和”来,常常必备,这里不再重复。
  
  我们用一件今天典型普遍的事实来说明“和而不同”,好在这件事离我们很近,不难理解。
  我们举一个这样的例子,情况是这样的:
  
  两个人对一件事原本就有不同的看法,无论是这样的、那样的不同,反正是你不同意我,我也不同意你。
  
  这样的两个人交谈起来,你说你的观点,你的观点有你认为正确的道理,举出许多事实来证明;我说我的观点,我的观点当然也有我的道理,也能举出事实证明它。这样两个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能自圆其说,分别都自成一体。
  
  在两个人的交流中,或问或答,全面驳斥或者部分赞成,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或者平静中娓娓道来,或者激烈的面红耳赤。这样的情况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在接下来的交谈中,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我们要知道,双方观点虽然不同,仍然同出一个本源,本源虽然隐藏,但没有消失,化身本质规律在关系中显现。由于两个人针锋相对的观点碰撞,会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观点的交流。在连续不断的交流中,本源中隐藏的东西会显露一点,这完全是随机的,不可预料,可能非常短暂,以致难以发觉。这时就会发生了一点新的情况,双方观点中暗自隐藏的东西显现出来了,出现双方交流的第一个亮点,或者若隐若现,或者显露一点,一闪即逝,非常隐晦。
  
  这是双方交流的第一个亮点,由于它是新的,显得特别亮,非常吸引人。我们称它为新观点的苗头,或者雏形。
  
  那么它不论是谁发现的,都没有关系。不论是我发现我的,还是你发现我的,或者你发现你的,我发现你的,或者两个人共同发现的,都与问题无关。问题的关键是,不论怎么说,反正是交流中发现了新东西。
  
  双方都被这个新观点吸引,表面是被新观点吸引,其实是被对方隐藏的本源吸引。这时就达成了回归本源,到了对方的本源里,表面现象仿佛是双方的位置悄悄发生了互换,那么认识的角度发生了变化,从对方本源的角度去看,原本隐藏的东西显现出来,愈加明显,如云开雾散、拨云见日,如同在黑暗中射进一道光来,霎时,眼明了,心亮了,原本存在的盲点消失了,眼界突然宽了,认识突然清楚了。
  
  双方的原本不同的观点出现了变化。这个变化的根本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我的观点中发现了你的观点,在你的观点中也发现了我的观点。
  
  在双方的互相包含的关系显露出来以后,你的观点中所包含的我的观点和我的观点之间,便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关系,像一条无形的纽带,把你中的我和我连结起来,表面看来是把你和我连结起来;反之,我的观点中所包含的你的观点和你的观点之间,也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关系,像一条无形的纽带,把我中的你和你连结起来。
  
  这句话说起来很绕,简单的说,就是在两个人之间连结起了两条无形的纽带。
  
  这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连结,分别从你和我的本源中生出来的两条无形的纽带,把两个人连结起来,而且愈拉愈近,最后达成“你在我中,我在你中”,渐渐的两个观点有成为一个整体观点的趋势,在本源里,你消失在我中,我消失在你中。但是你依然还是你,我依然还是我,界限分明。
  
  这时两个人的交流可以说是渐进佳境,原本时断时续的艰涩的沟通,突然一下子变得畅快,如同决堤的洪水,冲破了大坝的阻挡,汹涌奔流,融为一体,交流迅速达到高潮,酣畅淋漓,极为痛快。
  
  两种观点恰似老友重逢一般,又好似本为一体又重新合成。
  
  这种回归本源的整个过程中可以说是:共同的本源消失隐藏双方的本质中。在双方隐藏的本源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很正常,只是隐藏的。在交流中,本源会显露一点,通过这一点,达成回归本源“我在你中你在我中”,最后我消失在你中,你消失在我中,成为一个新的整体。
  
  一句话就是从隐藏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到“你在我中,我在你中”,这就是回归本源。
  
  双方的交谈,依靠这种建立起来的关系,回归本源,沟通变得毫无阻挡,这时可以说达到了“和”的境界。要达成“和”的交流,积极的应和、响应、回应是必不可少的。“和”在这里也是这个意思,双方一唱一和,互相响应,此起彼应,双方的观点不但相互补充、取长补短,而且短中出长,逐步完善,渐渐趋于统一,在双方观点合为一体时,生成一个新的观点,得到新的感悟。
  
  这个新的观点扎根在本源上,包含双方的观点,又超越双方飞观点,它是更高的层次,更高的境界。它带给你的是认识的提高,站在这个新的观点上,你的视野更宽阔、更清晰、更真实;这时候你回过头来再去看原先自己的观点,就会发现原先观点的狭窄、局限、片面、简单、虚幻。
  
  这种交谈的特点是特别令人意外,带给人巨大的惊喜感,给人极大地震动,非常具有震撼力,特别有魅力,很迷人的交流。
  
  最后归结一下:“和而不同”,它带给你的是认识的提高,在这里积极的应和、响应、回应是必不可少的,“和”即是在积极的应和中发现本源。
  
  那么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在两个人的交谈中,对于最后出现的这个新的东西,事先双方并不知道,也没约定,也没商量,结果完全是意料之外,细想之下却在情理之中,可以用几个词来形容这件事,那就是不约而同、不谋而合、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这么说起来,“和而不同”回归本源是完全意外的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它完全不可控制的吗?如果是,我们怎么办?岂不是很失望?!
  
  当然不是!我们不但不失望,而且还看到了希望。因为我们可以从“和而不同”中看出了回归本源,只要搞清了其中的规律,按规律办事,当然是可控的。这也就是我们的主题,“回归本源”。

鲜花

臭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2 14:51 , Processed in 0.03166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