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四月青年社区 返回首页

狼头长啸的个人空间 http://bbs.m4.cn/?303098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制度与道德取向评说

热度 2已有 491 次阅读2012-10-20 18:49 |系统分类:杂谈

制度与道德取向评说

    时下,人们都在抱怨社会道德沦丧,那么,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道德选择”呢?

    理论家们总是这样侃侃而谈:个体的道德想象,以及由此形成的道德选择,同样决定着我们社会的道德风貌。许多时候,正因为某些机制还不够合理,源自个体的道德努力才显得格外珍贵。唯有借助这种想象的力量,我们才能及时填补制度的价值真空,并积聚起改善制度的道德力量。

     是的,我万分赞成什么样的制度产生什么样的道德取向,单方面批评如今的国人变得日益自私冷漠,而不问责同样自私冷漠甚至不公的社会制度,以及追寻这种制度的成因,显然有失公平和正义。

    “路遇老人倒在地下,我们扶还是不扶? 路遇孩子被车撞了,我们救还是不救?门前积雪,扫还是不扫?路有拾遗,是交还是不交?”

    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原本无需思考的问题,如今竟然成为许多人现实的“两难选择”?面对一个“人心不古”的时代,我们难免自问:“究竟是世风改变了我们,还是我们造就了世风?”

     有人问:“这些缺乏人性的种种现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可否如此回答:“是自从法律不再保护广大民群众权益,而是被少数官僚富豪权贵们所完全掌控的制度形成之后开始的。制度决定法律和道德取向。”同时,我非常赞同“道德从来不能单打独斗,制度的支撑不可或缺”的这一观点

    比如,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制度控制下的“道德图景”:发个弹弓,叫人人都去打麻雀;发个苍蝇拍子,叫人人都去打苍蝇;强令家家户户都把家里的铁锅、铁盆、铁门鼻子、箱子铁扣子砸了拿去炼钢铁;家家橱房无烟火,把人民全撵到人民公社食堂吃集体伙食,吃不饱甚至饿死人也没人承担责任。然后,又接着发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把人民教育得六亲不认,教唆儿子检举老子、挑拨老婆揭发老公,致使无数亲人反目成仇,无数原本团结融和的家庭分崩离析。还要责令广大人民群众个个都要向领袖“早请示晚汇报”;跳忠字舞,唱语录歌;还要为领袖今天讲了一句无关紧要的话,就要组织起成千上万人上街,形成声势浩大的行走,“热烈庆祝最高、最新指示发表”。如此劳民伤财的运动式制度下的“道德图景”,在今天的制度之下显然是不可能重演的。

    不过,制度固然重要,却不能包治百病——这似乎有失偏颇,也还有点儿在为制定不完善制度的人们开脱责任之嫌。尽管说“正如法律无法规定必须对陌生人微笑一样,道德的温情不能只靠法律涵养”这话有一定的正确性,但我们可别忘记了,规范道德的是法律,而产生法律的最终却只能是制度。如果我们还记得两年前发生在非洲某个小国立法征收“放屁税”真实笑话,那么我们就更应当重视对国家制度的选择和改良、完善。

    有人曾就制度与道德发表逻辑思维推理:“个体的道德想象以及由此形成的道德选择,同样决定着我们社会的道德风貌。许多时候,正因为某些机制还不够合理,源自个体的道德努力才显得格外珍贵。唯有借助这种想象的力量,我们才能及时填补制度的价值真空,并积聚起改善制度的道德力量。”

    我认为,这推理很恰当。比如有人说“‘小悦悦事件’所带给人们的最大震撼,不是18个路人的冷漠,而是网友数以千百万次的转发微博留言”。的确,这话说的具有画龙点睛之妙,并令人确信其“诚哉斯言”!

    然而,近年来权贵豪强们肆意打骂侮辱记者,拒绝客观的新闻采访报道,公开践踏新闻自由、新闻舆论监督的恶劣事件却频发,我们难免要问国家制度:为何我国就没有一个新闻法来保障各方权益?难道这与现行国家制度严重缺失民主法制内容无关吗  

 已同步至 狼头长啸的微博

鲜花

臭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六铢衣 2012-11-12 19:39
法律意味着权责相当。各行业有各自己的职业道德,但道德不能成为不守法的借口,尽管存在法律的处治方式有时不如道德处治方式妥当。新闻从业者敢于揭露不公现象,需要法律维护权益,但当出现类似默多克窃听事件时,有没有担当责任的道德自觉?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7-3 14:13 , Processed in 0.02841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