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514|回复: 89

google说自己不走了……谈谈我的想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8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flich 于 2010-1-18 10:26 编辑

当我准备将自己习惯了多年的google换成百度时候,意外的看见了一则新闻:google没有准备离开,他还将一如既往的继续在中国的业务,并遵守中国的法律。新闻总让人啼笑皆非。这怎么看都是一个奇怪的故事。套用一句著名的电影对白:我猜到了开始,但没有猜到结局。



一、从圣人到匪徒,一个老套的故事,google只不过重复着惠普和微软的老路。



google花钱买吆喝的行为已经多年。但开始没有关注,因为那时google更类似一个包装自己市场占有率,然后从证券市场圈钱的角色。大把的银子撒出去了,貌似换来的仅仅30%多点的市场。于是,股东们对于利润的要求再也不能忽视了。怎么办,于是,一个曾经模范的守法者开始将他的触角伸向犯罪的领域。



过去的google,的确在声誉上无可挑剔,然而现在,遗憾的在一个黄色网站上看见了google的广告。从圣人到罪犯,一个跨国企业无法避免结局出现了。恩,确切的说,这是一个很老套的故事,从惠普,到微软,都是这么走过的,多了一个google,我很意外,因为我对google有着很良好的印象,也曾为了google的坚持,尽量不用百度。哈,我的感情被伤害了,原来google和其他的跨国企业一样。



二、从傲慢到惊慌,然后开始为了利润比他的中国对手更肆无忌惮,这是一个每个跨国企业的发展逻辑。



话说,我真的很难理解微软、雅虎和google的领导者是怎么样的思维。我知道,跨国企业都在宣扬着自己的企业文化。从我多年的见闻上来看,其实在宣扬着美国的文化。开始像是一种莫名的优越感和一种不可知的自信让他们看起来像是在向中国的公众展现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我看了很多美国的新闻报道,从中看见了一点有意思的东西:好像美国的文化其实都是企业或者产品,微软代表了新的电脑时代,雅虎代表了信息爆炸,google代表网络自由翱翔,新出来的推特和脸谱都深深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甚至麦当劳和肯德基都成了民主社会的象征,手拿可口可乐是生活美好表现。这无数的怀旧歌曲和情节和通用的车型有关一样。与文化这样深入的结合是中国企业羡慕但有明确知道在中国不可复制的。中国人的思维里,更看重产品本身,而不是他奇怪的文化。而我遗憾的看见,跨国企业其实在中国恰恰就是想复制他在美国的模式。



微软提供着很不错msn,但被qq打败了。至今我都不能理解msn的推广者当年如此愚蠢,怎么会不理解当时绝大多数中国人使用即使通信的原因是寻找陌生人聊天。他封锁了寻找陌生人的途径,保护了隐私,也锁定了自己的客户——一小群人。微软也低估了当年中国网络的糟糕境界,他几个月升级一次版本,老版本无法使用,新版本下载起来很慢,等待者极度痛苦。所以,微软的期待没有出现,再多的文化宣扬也改变不了msn可怜的市场占有率。不断升级技术,却发现,这个屡试不爽的办法在中国没有太多的客户追随。



至于提起诉讼,这个在北美很完美的打击盗版的办法,在中国引起了一场公关灾难。至今很多人都只记得微软的钓鱼式诉讼(先提供软件,然后给使用者发律师信,威胁起诉),印象里只有微软的阴险和霸道。



渐渐的,微软适应了中国,我曾在一家政府软件供应商那里供职,有过一些在微软,惠普,IBM工作的朋友,可以说他们已经是行贿的高手,其水平远超过中国同行,他们所能提供的资源,也超过了中国的同行。这是行业公开的秘密。我每次看见美国议会立法禁止企业在国外行贿的新闻就想笑,太可笑了,立法这么长时间,难道不知道微软和惠普还有IBM在中国行贿的普遍性吗?



雅虎在其网页上提供着公众根本不感兴趣的新闻,煞有介事的评说着公众毫不关心的事件。肆无忌惮的停止一些免费服务——这也许在北美很正常,但在中国公众眼里是不可原谅的。最后,雅虎居然想通过购买一款在中国网络臭名昭著的软件(该软件被称为中国互联网第一流氓软件)来扩大自己的利润和市场。所以雅虎退出中国简直是必然。跟什么审查制度有什么关系。



至于google,则技术上无可挑剔。但真不明白,google不能做,百度当然会更不能做,google不能放的链接,百度自然也不会放,可是为什么google的市场占有率是个灾难?答案很简单,就是google简单的认为复制在美模式就能征服中国人的心。所以中国的公众会问google这么确定自己的市场在放上在公众那里名誉扫地的“民主人士”,“人权活动家”的链接后就能扩大?至于这次退出事件,遗憾的说,是场绝对公关灾难,西藏独立分子的帐户安全成了借口,可谁会期待自己的国家被分裂?谁又会理解并支持一家公司分裂自己国家的举动呢?这个无论怎么解释,都将是google在中国市场上的一个障碍,或许无法克服。坦率的说,这次事件后,我不看好google在中国的前景,被公众和市场抛弃可能是必然的。



三、《阿凡达》里的反派的思维很类似于google和在华跨国企业。



很遗憾,我意外的发现电影阿凡达里那个邪恶的公司和google这么相似:愿意“公平交易”,但对方没有拒绝交易的余地,如果不肯,那么就可以违背所有的道德和人性。



曾经的英国人,打不开中国的市场,就可以心安理得的贩卖鸦片。现在的google,公平的市场竞争不行,就可以将触角伸向法律和道德不允许的地方。看啊,多么的类似。我真不明白google的逻辑,难道你的失败真的只是因为遵守了法律和道德?



四、这是一个老的故事的循环,也是一个新的故事的开始。



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开拓、困惑,以及变成匪徒,这是一个老的故事,那么新的故事也开始了。市场并不能总是双赢,失败者不绅士的承认自己的失败,开始尝试违反法律和道德,并把自己包装为政治的受害者,那么道德何在?法律又何在?譬如一个竞选的失败者,总是宣称对方的舞弊,总是上街,那么秩序何在?



google开了一个危险的先例,我们以后会看见相似的例子层出不穷,每个在华正当竞争失败的企业,都会竞相模仿google。我们将不得不为了这些企业,不断去听大洋彼岸的美国那位让人难以信任的女士(希拉里)和她的后继者不断要中国解释,为什么他们的企业会在美国是个神话,在中国却是失败者?这是一个新的故事,它将不断的重复,我的耳朵做好了准备,你们呢?



美国的神话在中国从来都不让人振奋,这就是中国,一个不同于美国的地方,奥巴马的当选在中国从来都没有多少中国公众激动。当我看见西方和美国的报纸说中国人很关注和激动时候,我觉得很可笑。在华的西方记者们,请不要寻找代表着中国万分之一的人观点了,我能理解两者之间可能有真挚的友谊。虽然他们是这些西方在华记者朋友的大多数,但却是中国公众的极少数很另类的人,观点不被中国主流社会接受。



最后,如果那位朋友觉得我写的还能代表他的心声,请翻译下,寄给美国的报纸,我想误解只有看见事实后,才有思考的可能。谢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18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hirty 于 2010-1-18 10:16 编辑

GG教会我们:拉了一多半也能缩回去。

不知道他在搞什么

声明发的第二天,有记者去中国总部采访,工程师说的是被取消了数据库的权限,全在玩游戏。结果GG否认取消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8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全球企业,能放弃这么大的市场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8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我都是碰到哪个搜索引擎就用哪个。这次好了,专门选择——就不用谷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8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GG的退出,是法律的过错,所以我们要修改法律,以待GG大神重新降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8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中国的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8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就是有政治背景的炒作,话并没有说死。可笑许多人还舍不得这条美帝走狗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8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欲借谷歌向中国发难 外媒称谷歌充当“美政府代理人”
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0-01/691754.html

正当谷歌去留未定之时,《华盛顿邮报》报道称,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克劳利15日宣布,美国最早可能在下周初将就谷歌被攻击的事件向中国政府发出外交照会。这名发言人说,“这将表达我们对此事件的关切,并要求中国提供信息,解释这一事件是如何发生的。”

 谷歌并非美国经济的支柱企业,而此次谷歌对中国发难前后,美国国务院、国会的配合严丝合缝令人称奇。


  英国《卫报》分析说,谷歌挑战中国在某些程度上是“充当美国政府的代理人”。在被爆炒的谷歌网站遭攻击的新闻背后,其实是西方对中国势不可挡的实力增长的不安以及对中国政治制度的不信任。文章说最近发生了好几起“令西方感到惊愕的事件”,比如处决英国毒贩阿克毛等。谷歌事件背后的大局是中美之间不断增多的贸易摩擦以及美国对中国人民币汇率的长期不满。如今,中国正冉冉上升,而美国国力日弱,谷歌事件所能表达出来的只是“中国不可能事事如意而已”。


  美国《商业周刊》16日称,美国官员表示:“谷歌在采取行动之前通报了奥巴马,谷歌的代表与希拉里也在上周展开讨论。”美国《政客》网站15日发表文章称,谷歌与奥巴马政府关系非同一般,谷歌过去几年用于国会游说的资金从2003年的8万美元急增至去年的300万美元。在去年总统大选中,谷歌是奥巴马竞选阵营的第四大资助者,奥巴马政府中也有谷歌3位前高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8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google真够磨机的,要走就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8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TAM的,要走快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8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走是不走,谷歌老总也不给个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走是不走,谷歌老总也不给个准。
问苍茫 发表于 2010-1-18 11:27


新闻里说,人家在等我们改法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8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TAM的,要走快滚
大汗 发表于 2010-1-18 11:23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谷歌事件发生后首次接受媒体访问,表示正在与中国政府就谷歌退出中国市场一事进行商谈,他并不排除谷歌继续留在中国的可能性,并极富感情色彩地表示“我们爱中国和中国人民”。
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0-01/690979.html

谷歌高层激烈争论退出中国还是“从内部改变这个政权”
http://cn.wsj.com/gb/20100114/atc103440.asp?source=whatnews2


因为伟大的理想和爱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8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歌的例子告诉我们,再硬的巨头到中国也得阳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8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歌中文搜索恢复“过滤” 否认中国办事处已关闭
http://china.huanqiu.com/roll/2010-01/691321.html


谷歌就“退出中国”改口 声称要和中国政府谈判
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0-01/691312.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8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窑走就走,忧哗就说,恁内是苦啥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8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歌的例子告诉我们,再硬的巨头到中国也得阳痿。
zihe 发表于 2010-1-18 11:33

那就让它们到印度去,那里有神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窑走就走,忧哗就说,恁内是苦啥勒---
tangdz 发表于 2010-1-18 11:41


其实人家的意思是不走,无非是关闭那个据说只有百分比是个位数的google。cn引擎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8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新的故事,它将不断的重复,我的耳朵做好了准备,你们呢?

本人准备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8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也好,借用一位AC的话,让更多的人成为自带干粮的五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3 22:35 , Processed in 0.049425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