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guo3046 于 2009-4-22 12:42 编辑
有忧患意识好啊,偶要向你学习.
不过,中国离那现象还有距离,况且政策也在不断地动态改变
缺氧的鱼 发表于 2009-4-22 12:15
忧患或乐观都改变不了人一年涨一岁这个客观的。20-30岁的年龄段,下一个十年反正肯定变成30-40岁的。
另外,我觉得生活成本的提高,主要是买房教育成本的增加可能让大城市不要孩子的人增加。
随便查了几个城市的:
天津的
http://www.stats-tj.gov.cn/Article/news/tjxx/tjbg/200611/5277.html
综上所述,五年来我市人口年龄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少儿人口规模和比重不断下降;劳动适龄人口增长迅猛;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的增长不断加速,全市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基本格局。少儿人口的减少和劳动适龄人口的增加,使人口总抚养系数下降,社会的供养负担进一步减轻了。社会负担的减轻意味有更多的资源可用于储蓄,储蓄增加又决定投资增加,更多的投资与更高的教育水准和充分供给的劳动力相结合,又会带来更高的经济增长和更高的储蓄水平,几方面因素合力引起GDP的快速增长。
厦门
http://www.xm.gov.cn/zwgk/tqjj/fxbg/200610/t20061008_136140.htm
人口年龄结构的态势及发展趋势不仅影响着劳动力供给和未来人口发展趋势,而且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五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的人口年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按照国际划分标准,通常将人口划分为三个年龄组:0--14岁为儿童组,15--64岁为成年组,65岁以上为老年组。当老年人口的比重低于4%时为年轻型人口,4-7%为成年型人口,7%即7%以上,儿童系数为30%以下、老少比在30%以上是老年型人口。根据2005年人口小普查资料显示,我市人口年龄结构已接近老年型社会,而户籍人口已进入老年型社会。
一、我市人口年龄结构态势
1、人口年龄结构呈正态分布
据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我市常住人口年龄结构是中间高、两头低,呈正态分布,见下图。高峰值是20-34岁人群,占我市常住人口的比重是36.09%。其中20-24岁人口的比重是13.52%,25-29岁人口的比重是11。1%,30-34岁人口的比重是11.47%。从三组年龄结构看,儿童组占13.23%,成年组占80.45%,老年组占6.32%。
2、人口年龄峰值下降
从2000年及2005年人口年龄结构图(见下图)看,我市人口年龄峰值出现变化。20-24岁人口比重由2000年的14.6%下降到2005年的13.52%,下降1.08个百分点,25-29岁人口比重由2000年的14.56%下降到2005年的11.10%,下降3.46个百分点。20-34岁人群的比重也由2000年40.67%下降到2005年的36.09%,下降4.58个百分点。
3、人口年龄结构已趋向老龄化
根据国际标准,老年人口系数在7及7%以上,儿童系数在30%以下,老少比在30%以上即为老年型人口社会。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市常住人口老年人口系数是6.32%,儿童系数是13.23%,老少比47.77%。因此我市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已基本进入老年人口社会。从户籍人口看,2005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系数是8.85%,已进入老年人口社会。与2000年比,常住人口老年人口系数从4.99%提高到6.32%,增加1.33个百分点,儿童人口系数从14.48%下降到13.23%,减少1.25个百分点,老少比从34.49%提高到47.77%,增加了13.28个百分点。可见五年来我市人口年龄结构进一步老化。
有兴趣的还可以查查其他城市的。
看着那张厦门的人口年龄结构图,我就在想,这个图的峰值每年会往右移一点。
我家附近的一个中学,90年代初期初中每个年级6个班,后来再过几年变成10个班,后来过几年又回到6个班了,明显感觉到10个班的时候是一个生育高峰期。
另外,这个峰值人口进入到结婚生育年龄时,可能也会再有一个生育高峰,但是估计由于各种因素,不会比前一批人多的。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