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程不悔

朱雀的童话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7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典文化与西方心理学流变

照例,先说缘起。
在下在何新一Q群讲道德经,说是“讲”,其实也就聊聊天,谈点自己的感受,那么讲到第十二章时,忽然想起以前读过的心理学史和西方几个心理学派,当时做了很多笔记,大部分是用中国古典文化来对比、解读西方心理学的,而道德经第十二章在里边全文引用过,考虑之后,在下就花了几天时间把它整理成文,因为太长,所以只贴到论坛和博客。
现在开始。

一般来说,西方心理学都是以弗洛伊德为起点的,但实际上他只是一部分的传承者,如交谈引导、催眠,都是从别处学的;一部分的发现者,如意识、无意识,及两者的比例;和一部分的创造者,如精神分析和梦的象征。现在,我们就从“意识”开始:
一,意识和无意识。意识,就是觉知到自己当下的行为,没有迷失在感情、思维、或联想之中,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一举一动,并保持着主动控制;无意识,无意识大概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机械式的遗忘,例如一边想着事情,一边无意识地走路,那个行走并不在控制之下,当事人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动作,这种无意识状态非常普遍,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语言,有时候一句话出口才明白那不合时宜,但往往为时已晚;另一种是主动压抑导致的无意识,这类一般都是痛苦或非常难堪的回忆,当事人绝不愿意面对也不愿再想起来,在心理防卫机制的作用下大脑就自动屏蔽,但它们并不会因为这种屏蔽而消失,只要有类似的情感、场景出现或意外事件冲击,它们就会重新浮出意识水面,在这样的案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人所遇见的事实和他的反应程度不成正比。
第二,意识和无意识的比例。弗洛伊德认为,意识和无意识比为1:8,人的大部分行为都在无意识控制之下,并且无意识不可能转换成意识。
到这一层面,弗洛伊德的理论已经开始有错误了,第一就是意识和无意识的比例问题,事实上,说人的意识和无意识比在1:800或者1:8000更正确一些,因为一个成年人大部分时候都活在无意识中,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几乎毫无察觉,不是迷失在情绪中,就是迷失在联想中,几乎没有人能时刻意识到自身整体的所思所为,更不能时时保持着主动控制,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检验自身的无意识状态:禅宗的坐禅数呼吸。它要求与每一个呼吸保持同步,要非常警觉地感觉到当下每一次吸气与呼气过程,绝不去想别的,也不被别的事务所打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花一分钟时间试试,实际体验过就会知道,吸进……想开去了,回来,呼出……又忘了,再回来——几乎没有人可以连续完成那60秒,那么在有意识的试验中一个人况且如此健忘而分心,就更不用提日常生活中的“意识”了,所以,意识和无意识的比例绝不只有1:8,而是高得离谱——人,实际上被无意识主导着生活。
其次,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段,其意识和无意识都有不同的界限,无意识可以转换成意识,意识也会随时变成无意识,比方说一个人一边走路一边迷失在某个念头中,那么“走路”这个基本动作对他来说都是无意识的,但是,如果一辆车忽然擦身而过,他就会立即警醒,这又成了有意识的了,再一会儿危险没有了,他又滑到了无意识,基于这种反复无常的意识状态,弗洛伊德设置了一个概念叫“前意识”,他认为前意识可以转化成意识,但无意识不能转化为意识。但是这样我们就要问,如果说行走是一种“前意识”,那么那些被永远屏蔽的悲惨记忆是不是就是无意识呢?现代催眠试验发现,一个人在深度催眠中,不仅那些被压抑的痛苦经历,就连幼儿时期见过的脸都能想起来,这就说明没有什么无意识不能转化成意识,只是屏蔽深度和转换方式不同而已,真要划分两者的界限那只能说,意识到什么,什么就是有意识的,没有意识到什么,什么就是无意识的——人,有达成完整意识的可能,也有完全陷入无意识的可能。
事实上,这些认知表明弗洛伊德对如何提升自身意识层次一无所知,而这正是东方文明几千年来的基本内容,不论中国还是中亚南亚,都是争取让自己变得更有意识,更自知。
现在,我们再来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梦的象征,在这一层面他错得更多。
第一,他认为人一切心理活动的根本动力是性冲动,性冲动又在道德、法律、舆论的压制下变成了无意识,然后在梦中以自欺、变形的象征性方式表达,所以他在分析梦境时,只要对方梦中出现又长又硬的东西他就说这象征阳具,一个东西插入另一个东西他就认为这代表性交,甚至上下楼梯他都能说成是性暗示,当他在一户人家看见一个女孩子把手指反复放进钱包再拿出来,他就认为那个女孩子是思春、欲求不满,这简直匪夷所思,可再下去就更离谱了,他把人类所有的文化、艺术等文明成果全部说成是性冲动的结果。
作为一种生理需求,一个人想到性很正常,但是把任何表象都当成是性的象征那就是一种偏执了,可他不但不承认,还要把它作为一种不可动摇的教条传承下去,这到后来直接导致了他与最出色的弟子荣格决裂。
第二,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无意识中都是黑暗、负面、互相冲突的个体。这种认知事出有因,而他自己却不自知,因为他的研究对象都是病人,所以看到的内心世界都是疯狂而分裂的,但实际上针对精神病人的抽样只是一种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则是要对人类整体抽样,弗洛伊德的错误就是把研究精神病的结果当成了人类群体的共同状态,在这样的错误认知下他对人类相当悲观,他认为“人”的内心就是充满了变态、暴力、压抑、和未实现的欲望,以至于他的学生荣格说梦见了两具骷髅时,他就反复追问荣格:“你恨谁?你想杀谁?”
在他们当时那个小团队中第一个和他分道扬镳的是阿德勒,阿德勒于1902年加入弗洛伊德创建的心理学研究组织,他的思路是把人的内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他指出,逐个研究单一的心理状态然后简单相加并不能得到对整体的正确认知,人的内心世界也不只有那些负面、黑暗、互相冲突的个体,更多的是寻求和谐,寻求美,寻求友情、爱情、和一种高尚精神状态的整体,而且性冲动只是人类文明动力的很小一部分,这些认知几乎与弗洛伊德的理论完全相反,但是弗洛伊德认为阿德勒是他的学生和信徒,决不允许出现任何违背他理念的思想,而阿德勒认为自己只是弗洛伊德的同事,没必要配合他的想法,当两个人的矛盾越来越深,阿德勒就离开了团队,创建了个体心理学,这个学派就是后来被称之为“第三思潮”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
如果说,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理论是在内心同一层面的性善说与性恶说,那么荣格就是往更深层次探索的那个人,他对心理学最大的贡献是发现了集体无意识。我们知道,意识是自觉的意识,无意识是不自觉的意识,它们全部来源于个人体验,但集体无意识不同,它来自人类整体的生活经验,比方说,不用教,一个小孩子会本能地怕黑;一个没有受过任何道德教育的人看见有人受伤就会想去帮他;两个从未谋面的民族有相同的天堂、地狱概念;还有无处不在的太阳崇拜、自然崇拜等等;所以那时荣格的研究对象已经不能局限于个人,而是要分析对比有史以来所有的神话、艺术、宗教等文化内容,他在逐年研究中发现,不但各大远古文明拥有相似的文化符号与概念,在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型”也是从古自今随处可见,诸如强大正义的战士、睿智坚强的老人、邪恶残暴的大魔王、美丽善良还会魔法的仙女,它们不仅频繁出现在历史和荣格的那个时代,还充斥于当今大量电影、小说、动画片、和网络游戏中,所以他认为:
在集体无意识中储存了整个人类的经验与历史,它们在暗中支配着个体的价值取向,也支配着个体的思想和行为。
心理学探索到这一步,“人”似乎已经成了不具主动性的配角,只是一种接收信号并忠实执行指令的个体,根本就没有什么“自由意志”可言,而且这种意识的来源更是让人无法想象:如果说人是由人类整体代代相传的集体无意识所支配的,那么在人类出现以前,这种“集体无意识”在哪里?按照进化论我们只能说是在动物身上,可动物又是从哪里得到的?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猜测说,这是地球生物在演化过程中依据地球环境自然形成的,是星球本身造就了生物的特定意识,这样一来荣格的理论就指向了《道德经》中的经典表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是一种巧合还是殊途同归?从荣格后期的文著来看,其理论体系走向东方并非偶然,他熟读中国的《易经》、《道德经》,佛教的《中阴得度》、《观无量寿经》,日本铃木大拙的《禅宗入门》,读后全做了详细笔记,并毫不讳言自己很多观点都是受东方思想启蒙的结果,不悔曾经看过其集成出版的一部分,感觉他对东方文明的理解比较到位,究其源头,发现最大的原因是因为两个人,其中一个叫理查威廉。
理查威廉于1873年出生在符腾堡王国的斯图加特(后属德国,保时捷的故乡),中学时因丧父而接受教会援助上了神学院,取得牧师职位后,于1899年被派往当时德国在中国的租界山东青岛传教,他在当地初建的神学校招收中国学生,并聘请中国教员为之讲课,在教学期间他被汉文化吸引,从此努力学习中文和经史子集,由于交游广泛,他的老师和朋友有邢克昌、康有为、辜鸿铭、劳乃宣等人,这些文化强人有足够的能力让他理解儒道两家,而他就在理解的基础上翻译解说再发回欧洲,经他译成德文的古籍有:《道德经》、《易经》、《庄子》、《列子》、《大学》、《中庸》、《论语》、《礼记》、《孟子》、《吕氏春秋》等,节译了《三国演义》、《诗经》、和《聊斋》,书写了大量介绍及评价中国文化的文章,还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叫卫礼贤,他在华20年,没有为一个人施过洗礼,却竭尽全力向西方介绍中华文明,让众多欧美学者受益,荣格就是其中一个。
如果是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学,那跟汉学实在没有什么关系,但前面解释过,荣格的心理学已不能局限于个人内心,而是要扩展到人类文明整体,这样卫礼贤的翻译和理解程度就有了巨大的意义,1928年,汉学家卫礼贤与心理学家荣格正式合作,他们对《易经》的共同探索,使得后期的荣格提出了挑战因果律的“同步性原则”。
介绍荣格的同步性原则必须先讲一下《易经》,考古学家推测,《易经》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雏形,其著述由数人接力完成,一是上古伏羲根据河图洛书做了八卦,二是商周交替时周文王把八卦叠成六十四卦,三是春秋时期的孔子写了“十翼”,为它作了详细注解,汉、唐、宋的学者又分别以自己的理解重新排列了文本(学界对《易经》起源与发展有很多不同观点与论证,现以最常见的介绍为准),在秦汉之前《易经》并不属于儒家,秦始皇焚书坑儒根本没有烧《易经》,现在说《易经》是儒家典籍是因为后世儒生认为周文王和孔子是儒学起源,所以《易经》就成了儒家五经之首。
《易经》的入门非常简单,十分钟包学会,但越深入越会怀疑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不悔到现在都不敢说自己懂《易经》,哪怕是皮毛部分,所以只能试着探讨。我们从最常见的一段表达开始: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无极生太极”,这是表述世界从“没有”生成了“有”,“有生于无”;
这里要说明一下,《易经》里没有“无极生太极”这句话,最接近的是宋代周敦颐的“无极而太极”,因为在《道德经》中“归复于无极”句的意义和周敦颐理解的“无极”一样,都是“没有”、“不存在”、“零”,所以把这句也用上。
“太极生两仪”(《易经》原文:“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是单一的“有”,变成了完全相反、却互相依存的两个部分,一般称之为“阴阳”;
“两仪生四象”,这是纯阴和纯阳开始互相涉入,变成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在太极图中的两个鱼眼就是少阳和少阴,加上太阳和太阴就是四象;
“四象生八卦”,无极是零,太极是一,两仪是一分为二,四象是二分为四,八卦就是四分为八,从一到八刚好分过三次,所以《易经》就用阳爻和阴爻两个符号三次叠加来表达,它们分别是乾、坤、离、坎、艮、巽、震、兑八卦。
003heVZYgy6MzRYltGtf5&690.jpeg
太极
阴阳爻符号:
━━━  阳爻
━  ━  阴爻
三爻相叠成卦,例如离卦表达为:
━━━
━  ━
━━━
坎卦表达为:
━  ━
━━━
━  ━
把八卦互相叠加,就得到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从乾、坤开始,理性有序地走到最后一卦未济,在单个卦中不同位置的每一爻都有规定的称谓,其中阳爻用“九”,因为九是单数中最大的,阴爻用“六”,因为六是二、四、六、八、十的中间数字,而卦像是从最底下的爻开始往上走,代表事物的运行过程,所以第一爻叫作“初”,最后一爻叫作“上”,中间的爻用数字表达,例如上边两卦相叠,下坎上离得到的是未济,易经的最后一卦:
━━━  上九
━  ━  六五
━━━  九四
━  ━  六三
━━━  九二
━  ━  初六
所谓算卦,就是起卦算出自己想了解的事务处在哪一卦的哪一爻中,卦辞和彖辞会对此做出解释,算卦人会明白事务的现在、过去、和未来,常见的起卦方法有“蓍草法”、“铜钱法”,但是实际上任何东西都可以起卦,当时的场景、颜色、数字、材质、动作、甚至情绪都可以,然后根据“物极必反”等原则变爻、变卦——《易经》认为,事物总是走向极端,之后开始反方向运动,到达另一个极端之后再摆回来,所以纯阳爻会变成阴爻,纯阴爻会变成阳爻——在《道德经》里它叫“反者道之动”。
就这么简单,《易经》初看起来是一套简洁明了的逻辑体系,简单的阴阳符号在运动中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不过64卦,384爻,384个可能性,但是,深入之后我们会遇到两个难题,首先,《易经》是一种哲学吗?从表面上看,《易经》是一个在圆形逻辑结构中测算对象当下状态与位置的工具,其时间指针还可以推断事物的过去、将来、和现在,拥有因果律的一切必要条件,但是算卦所依赖的,却是荣格所说的“同步性原则”。
这里要解释一下,在常识中,因果律依赖的是时间,但是,时间是否存在?比方说,我们坐在这里,会发现过去都已经过去,即使只过去一秒钟,它也永远过去了,而未来还没有来,即使是下一秒钟,当它没有到来,它就还没有“真实存在”,所有的“存在”都包含在“现在”这一刻,即:当下这一刻。在“时间”这个概念中的过去和未来实际上不是一种真实存在。那么《易经》的卜卦原理,就是利用当下这一刻特定的相似性征兆表现,如铜钱的正反面、当下事物的动作、位置、与颜色,来确定特定事项的状态,这相当于只要确知一片树叶当下的位置、特质、和处境,就能推断整个星球和宇宙当下的状态,甚至推断其过去与未来,这就是荣格所说的“同步性原则”,也因此,他认为因果律是错的。
荣格的认知和《易经》的区别在于,《易经》是用同步性卜卦,用时间和因果律表达过程,矛盾双方在同一系统内和谐共存并合理利用;而荣格认为两者是非此即彼、互相冲突的,一样东西不可能既是,又不是。
对这一点不悔也不能完全理解,唯一可以用来解释的理论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论认为,是运动创造了时间,如果把宇宙中的物质全部去掉,那么时间和空间就都不存在了,这样运动着的事物就是时间和因果律的原因,而非其结果,世界的确有可能既是因果律的、也是同步性的。只是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是1916年,和荣格一个时代,荣格很可能没注意到这个与心理学关系不大的理论,可惜了。
那么算卦是如何利用“同步性原则”的呢?荣格认为,《易经》是读出了人在当下的无意识和其背后的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与这个世界保持同步,它什么都知道,只不过我们没有认出来,这个假设和佛教的论述“你就是佛,不过现在还没有认出来”非常相像,但是荣格却混淆了概念,因为他的集体无意识属于人类,而《易经》的同步性却是整个宇宙的,如果要给包含一切的概念起一个名字,那么用“宇宙无意识”或者“道”更正确一些,因为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只是宇宙无意识的一部分。
现在让我们来看第二个难题,《易经》的结构。
刚才介绍过,初看《易经》是一个逻辑严密的圆形结构,每一步过程和推导都如同计算机程序,但是到了最后两卦,它却忽然打破了自己的框架,使得系统无法独立存在又很难被定义。
《易经》六十四卦,每一爻按部就班地往前推理,到了第六十三卦却是“既济”,意为循环结束;第六十四卦又是“未济”,意为没有结束、另一个循环开始。这样就很难用理性理会了,如果说《易经》到六十三卦就结束,那剩下的一卦六爻被排除在外,它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因为整个逻辑过程还没有走完,有一部分属于系统的内容漏在系统外面了;第六十四卦未济就更神奇了,它已经是另一个循环的开始,《易经》表示,一次循环的最后部分是另一个循环的开始,在本循环中多余的部分是下一个循环的起因,它完全由本次循环的严密逻辑推导而来,因此,《易经》整体既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又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的圆形结构不是单独存在,而是无数个圆头尾相接,无始无终。
事情不仅如此,我们知道,一个圆的任何一点都可以是起点,也可以是终点,《易经》在使用了一个开放式自循环圆形逻辑结构之后,它在其中的任何一卦,甚至任何一爻,同时都成了起点和终点。
这些已经不能用常理理解了,因为现代哲学依赖的是逻辑,而《易经》给出的是一个不合逻辑的循环系统,我们只能说,哲学的定义:“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并不适用于《易经》,说它是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或不是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都是错的。
当荣格在为卫礼贤翻译的《易经》写序时,他承认自己并不能给读者一个严密而科学的解释,但是,他说生命在眼睛可见之外应该还有别的,即使违背了理性和所有理论,也不要抛弃生命中出现的任何东西,《易经》主张的彻底自知是保持心理健康、提升个人潜力的关键。
荣格作出如是表述情有可原,因为西方的认知是“被救赎”,否认个人对命运与人生的把握能力;而在东方,不论是《鬼谷子》的“内修炼而知之”,还是佛家的“明心见性”,都在强调“认识自己”,强调只有通过努力“认识自己”,才能明了自我、明了人生。东方认为,用物质主义去探索精神世界,必将了无所得。
那么,在荣格的文本中我们可以发现,他所了解和著述的内容已不限于中华文明,还有丰富的佛学知识,而让他认识佛学的,就是第二个对他影响重大的人——铃木大拙。
铃木大拙是禅宗临济宗传人,于1870年生于日本金泽市下本多町一户普通的医生家庭,19岁任小学英语教师,21岁在禅宗临济宗传人今北洪川门下习禅,次年今北洪川圆寂,他又跟随释宗演继续修行,推测他的开悟就发生在这一年,同年9月,他进入东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期间用英文著书并翻译了释宗演在世界宗教大会上的演讲稿,1897年起旅居美国,在柯特出版社翻译、书写、编撰了大量佛教道教书籍,工作11年后开始在世界各地旅行演讲、出书;成年的铃木大拙精通梵文、巴厘文、中文、英文、德文、法文、日文,能把各种语言文字互相准确翻译,并以西方人能理解的方式介绍禅与禅宗,其几十年的著述引起了西方学界及社会的强烈反响,现代西方对佛教与禅宗的了解,大多是铃木大拙的功劳。
“开悟”和成道、涅磐词义相同,但不悔对它的理解只是字面上的,因为一个没有“开悟”体验的人是不可能知道什么叫“成道”的,而它本身,在我们的认知范围内也没有一个现成的、能够被测量的标准,其难度相当于要让一个出生就失明的孩子明白什么叫“颜色”,或者跟他证明有“光”存在,这几乎没有可能,所以佛学认为,只有一个开悟的人才能知道谁成道,普通人如果想要一个参考,那只能用释迦牟尼对“涅磐”的解释:
当火焰熄灭了,你不能问它去了哪里,它只是不在了。
这个解释和佛学的最终目标相同,佛家认为,在我们认知的世界中,没有一个控制一切的“神”,也没有恒久不变的东西,整个世界和人生都是因缘而聚、因缘而散的,即使是组成、推动世界的“诸法”(一说为物理规则、化学规则;一说为物质和精神全部),也一样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当下的“人”已经是佛,已经是那个“不生不灭、圆满具足”的,我们觉得人生痛苦是因为“无明”而迷失在头脑的幻觉和编织的想象中,实际上这个“世界”和这个“我”都不存在,它们只是一个投影,只是水墨画中吹过树林的微风(一休);佛教的“法门”(修行方法),就是要帮助人醒悟,让人看清事实,不再迷失,所以“涅磐”也叫做“觉醒”,也被形容为“跳出五行外,不在三界中”(道家)。
那么,在佛学对世界如此不合常理的认知下,我们自然要问:如果说我们看见的这个“世界”和这个“自己”实际上并不存在,那么现在坐着看贴的“我”是谁?
同样的问题梁武帝曾经问过达摩,达摩的回答是:
“我不知道。”
这并不是一个学术答案,它不能用理性去解答或理解,因为佛学所指的人生需要实实在在的体会,而理智是使用各种“概念”来描述事物属性和表达事务过程,概念则是思想的基本材料,是依靠逻辑、对立面、与个人认知而存在,这和“感受”、“体验”完全是两回事,荣格在研究佛学时就出了这个错,使得他错过了佛学最关键的部分。
这样偏差事出有因,荣格接近佛学是出于他自己的研究需要,当时的他正处于西方心理学前沿,没有谁可以教他,也没有现成的资料能用,求学的惯性让他在探索时很自然地使用了学者常用的“哲学思辨”,而非东方式的体验,这个错误的方向让他从标题就开始偏离事实,比方说书写于1943年的《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一文。
因不悔不识德文,不知道荣格用了德文中哪一个单词,所以不能确定到底是翻译问题还是荣格的理解错误,但是从他文本的内容看来,不论翻译是否错误,荣格都弄错了。
第一,“冥”这个字有幽深、昏暗的意思,而从无意识提升到意识就像把光照进黑暗,是一个逐渐觉醒的过程,这样用“明”这个字才正确;第二,“想”,佛家一部分修行法门的确是“想”,比方说《观无量寿经》中的落日观、水想观、琉璃观,它们都是调动所有的想象能力,去专注、创造一个想象中的形象,使得这个形象就像真实出现那样,但是,佛家更多的法门是“看”、和“观察”,即,“内观”自己的身体、感情、和思想,不做任何评判,也不去改变什么,只是看清楚自己内在的一切,让无意识依次展现在意识面前,这种行为和“想”已经没有任何关系,要正确描述只能用“觉”这个字,所以,如果荣格理解正确的话,它的标题就应该是《东洋明觉的心理学》,而非《东洋冥想的心理学》。
1939年,荣格为铃木大拙的《禅佛教入门》德文版书写了导言,这份导言,跟书的内容大相径庭,在《禅佛教入门》中,铃木大拙很明白地用了“悟”这个字,也明确指出“禅”是“重事实而不重语言文字”;我们知道,“悟”是一种感受,一种体会,但荣格却古怪地忽略了这一点,他在《导言》中把“悟”作为一种学术概念,然后进行东西方的学术对比和思辨,到最后弄没了感受的“悟”,只剩下理智的“思”。
虽然荣格有自己的局限性,但他作为一个一百年前的学者,仅用理性思辨就对东方文明理解到这种程度是很了不起的,他说过:
向外看只会活在梦里,往内看才会清醒,印度瑜珈是要把无意识层面提升到意识层面,而人的任务就是去意识到无意识中努力往上涌的内容,如果它们不进入意识,就会引导你的人生,成为你的命运。
在东方人的观念中,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
如果心理学顺着荣格的道路继续走下去,那么“人”就会变得更自知,也更自由,可出乎意料的是,西方心理学到这里忽然拐了个弯,它不再继续深入探究人的内心世界、给予照亮无意识的方法,而是研究人在无意识状态下的弱点与反应,继而成为控制人的工具,其先锋就是行为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
华生在1878年出生于美国,小时候是一个性格极端的人,经常打架生事,据他自己说,那时的他懒散、反叛,考试都从来没有及格过,而就这样一个差生,日后却忽然努力学习,考进了芝加哥大学一直读到博士,并以他非凡的领悟能力创建了行为心理学,改写了心理学历史。
华生的行为心理学来源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与精神分析学派最大的不同是,他认为心理学根本没有必要研究“意识”,只要研究“人”在刺激下如何反应即可,人的意识过程就当成“黑箱”处理,这种思路相当于我们用电脑时不用知道它如何计算,只要知道按下什么键电脑会显示什么就行。
在这种思维指导下,行为心理学非常偏重于动物试验,他们用老鼠试验计件工资,按十下操纵杆就会掉出一小块食物,被试的老鼠就像打卡上班的工人那样,勤勤恳恳地干活吃饭;然后他们再试验按月发工资,也就是不论如何按杆,食物总是以一定的时间发放,不按就没有,经过一段时间强化后,老鼠变得像有钟表那样,没到时间根本不压杆,快到时间了它就不停地按;再是赌徒试验,在这个试验中,不论按多少次操纵杆,食物总是随机掉落,数量和时间都不确定,没想到一段时间之后老鼠变得彻底疯狂,它一想起来就神经质地冲到操纵杆前拼命按,节奏和频率越来越高,这跟越输越赌的赌棍的行为简直一模一样。
接下来他们开始用人做试验,实验设置非常简单,就是对符合与不符合行为规范者分别给于奖励和惩罚,实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人都会按照设计者预定的轨道前进,即使出现意外,也是外来影响所致,所以行为心理学家一致认为,只要绝对控制环境,人就能被任意塑造。
行为主义大师斯金纳对此有一段总结性表述,他说:
人没有尊严,也没有自由,人们作出某种行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只取决于一个影响因素,那就是行为的后果。人并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行为,而是根据奖惩来决定自己以何种方式行动,因此,我们可以像驯狗那样驯人。
然后他们继续试验,试验哪一种塑造方式性价比最高,其最大的贡献是发现了“浮动奖金”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与“模仿学习”概念,前者是工资和奖金相结合,工资为保障,浮动奖金就是正负反馈,用激励曲线让员工努力工作;后者不像前者那样为人所知,但其应用与影响力却更大,即:人最大的学习途径并非说教,而是对他人无意识的观察与模仿。在中国有一句话叫“言传身教”,就行为心理学实验表明,对幼儿来说“身教”比“言传”有效得多,幼儿不仅会模仿语音语调、站姿坐姿、和相处者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如不同情况下不同的态度、表情、动作),还会继承他们内心的矛盾与分裂——如果养育者言行不一,小孩必然言行不一——在长大一些后,其模仿对象又会换成同年纪、同阶层的人员。
行为主义者试验发现,“人”在脱离幼儿期后,只要连续观察到相似年龄和阶层的人员都有同一类型行为,其本人就会无意识地模仿,有意或无意的信息投放都会造成特定的需求,比方说小孩子在公园看见别的小孩都在玩气球,他也会想要一个,看见很多小孩都在跳上跳下,他也要去跳上跳下;而成人比孩子也好不了多少,只要单位里大部分平级的同事都有了车,他肯定也想买辆车,即使他家离单位只有10分钟步行路程——大部分人的行为来源于模仿,而非理性。
就工业和传媒行业来说,这个实验结果已经到处应用了,比如电视广告,饮料广告都是青少年蹦蹦跳跳唱歌跳舞,滋补品广告都是老年人身体健康红光满面,家用汽车广告都是一个美满家庭或青年成功人士的自信表白,实际上这都是运用了“模仿学习”这一心理学成果——想要哪一年龄和收入阶层购买这种商品,就有哪一种广告的准确定位与投放。
随着行为心理学研究与应用的深入,心理学家发现“人”这种接受、模仿行为规律得如同物理实验,甚至可以用公式准确预测。60年代一个美国心理学家注意到,1774年歌德出版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因描述青少年失恋自杀而引起整个欧洲的自杀风潮,书籍一度被禁,于是他结合当代心理学试验和官方统计数据,开始认真研究传媒与自杀之间的关系,在对美国20年来的自杀事件进行统计对比后,他发现每次媒体集中报导自杀后两月内,平均自杀人数比平时多58个,而且其数量与当地媒体的宣传程度成正比,于是这研究成果就有了一个专用心理学名词,叫做“维特效应”。
还记得富士康的“十三跳”吗?那就是“维特效应”。
现在这个“维特效应”已经被媒体当作催眠术使用,掌握大部分地方媒体的人,想要当地特定人士有什么特定的“想法”、特定的“行为”,只要用媒体进行针对性轰炸就是,优秀的传媒操盘手可以把大众意识精确控制到1%,不悔记得看过一次美国地方选举记录,传媒顾问告诉某候选人,在哪几个时段对他进行多少分钟的正面宣传,对对手进行多少分钟的负面宣传,持续若干天后,他的民众支持率会提高8%,候选人点头应允,几周后结果出来了,不偏不倚,正好提高8%。
这就是行为心理学的威力:预测,和控制。
但是行为心理学也有它不小的缺陷,一,它无法解释历史上那么多为理想牺牲的英雄,强化与惩罚只能针对意志薄弱、没有坚定信念的人;第二,不用教,我们自小都感觉落日和蓝天白云是美的,这和正负反馈、媒体宣传根本毫无关系,它不能解释与生俱来的东西。
而不论精神分析学派还是行为主义理论,他们对“人”的共同认识就是:
人没有自由意志,只是在传统、环境、正负反馈、和传媒暗示下被动反应的有机体。
接下去起势的是格式塔心理学和由此而生的认知心理学,它们从另一个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人心”的另一面,我们先来看三张图:
201504121156279255_pre1.jpg
上图是静止的,但看起来在动
0d338744ebf81a4c1d5724e3d42a6059252da6b7.jpg
区块A和B颜色相同,是色彩与明暗对比造成了认知错觉
u=4224869860,1413338765&fm=21&gp=0.jpg
还有这个,把手指放在中间,你会发现上下两块的颜色是一样的
与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不同,格式塔和认知心理学不研究“意识”与“行为”,而只研究“认知”,这两种有传承关系的心理学认为,经验世界与物理世界不同,是人特定的认知机制决定了人的知识和判断,实际上人得到的信息是生物感受,而非事实,只要了解“人”如何接收、处理信息,就能以特定的方式植入,成为“人”的“认识”。解释格式塔原理最好的代表一是视觉成像,人的眼睛看到的实际上是倒像,我们却认为这是正的;二是电影,每一格电影胶片都是静止的,不过是按每秒24帧的速度刷新,但生物性的“视觉暂留”却让我们看见了动态图像——人的“认知”往往与事实不符。
在实际运用中,格式塔偏重于图形、影像、和整体感受,在视觉经验中,人的第一认识是整体,它不等于部分之和,比方说四条线段组成一个正方形,但这四条线分别提取之后就不能说它们是正方形的一部分,所以格式塔也被称之为完形心理学,它的研究对平面设计和平面广告作出了很大贡献,其理念已经成为现代设计不成文的标准:简洁、醒目、突出重点。而认知心理学则像研究电脑那样研究人,只关心信息如何被接收、储存、加工、和提取,在很多情况下,他们都用计算机原理来类比模拟人的认知过程,实验发现,人在判别、检索信息时与计算机区别不大,其差异只在生物和机械的感知能力及方式,令研究人员惊讶的是,人的认知充满了误解和错觉,计算机往往比人的认知更为准确,这些研究结果就都用到了教育和人机互动。
认知心理学在商业中的用途则有点曲折,因为一开始这研究根本不是为了商业而是纯粹的学术,认知心理学发现,人遇到任何事物时,只会认同思想中最初接收的概念而忘却实物,举例“樟树”来说,在童年或少年的某个时刻,我们被告知这种树是樟树,那一瞬间,那棵树的具体印象(包括形状、气味、颜色)就和“樟树”这个词自动匹配起来,转化成一个“概念”存储在脑海中,随着知识增加,我们还会陆续得到很多与之相关的概念,如樟脑、樟木、生长周期等等,当我们再次看见这种树时,头脑就自动与脑海中的“樟树”这个词匹配,并引发一系列相关联想,而那棵现实中真正存在的树就被忽略了。
当“樟树”长时间作为一个概念存在,就会让人视而不见,继而引发厌倦,厌倦则让人不停地追求“新的东西”,只要拥有一个新的概念或者新的形象,我们就会感觉很好,现在很多产品就是利用这种心理特性生产的,比方说时装、手机、首饰、香水,新产品只要变换一个形式,为它加入一个“新的”概念并投入针对性宣传,往往就能得到很大销量——因为新的形象满足了人的心理需要。
而在“认知”实验中最著名的例子是1957年9月的“可乐与爆米花试验”,试验人员在播放电影时,每隔5秒插播“喝可口可乐”、“吃爆米花”字样,历时1/3000秒——人的眼睛根本无法读取1/3000秒的信息,在场观众不可能知道自己看过这样一个广告,但一个月的试验结果是:可口可乐销量上升18%、爆米花销量上升58%。实验引起了轰动,并引发了众多类似成功或不成功的试验,这类闻所未闻的认知途径也逐渐为人了解,可到了次年,美国政府忽然禁止了“潜意识广告”,随即又宣称以前的试验都是假的,此后这类实验消失无踪,格式塔与认知心理学也在心理学界中逐渐隐没,虽然它们一直在改变着传媒世界。
与此同时,脱胎于个体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也开始兴起,其创始人马斯洛不仅充分肯定阿德勒对“人”真、善、美一面的关注和整体心理观,还归纳出了人的“需求层次”,第一次用心理学解释了“人”的审美动机与美学的心理学基础,他对人类心理正面而温和的研究角度让人本主义迅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继而成为心理学史上公认的“第三思潮”。
马斯洛归纳的“需求层次”有5层,它们分别是:
生理需求:温饱,住所。
安全需求:环境无威胁。
爱与归属需求:得到爱,和他人及团体的认同。
尊重需求:自尊、被他人尊重、尊重他人。
自我实现需求:实现个人潜能,走向真、善、美的完美人格。
马斯洛认为,只有基本需求被满足,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没有被满足的需求会影响行为,已满足的需求无法成为诱导,人的心理趋势就是往更高层次发展;发生心理变态,往往是因为某一层次的需求被压抑,或认为自己就是下贱、卑劣的——这种类型的错误认知大都是如父母、同学等日夜相处者长期责骂、贬低、排斥所导致——人要实现自我、达到完美人格,首先要达成心理健康,即:释放压抑部分,满足未满足的需求,认同自身高尚部分。在这种理念下,马斯洛的实验治疗就集中于团体倾诉和充分表达内心情感,不压抑任何正面或负面情绪,经过上百次成功的团体实验后,马斯洛更坚定了他的信念,他用道家的“无为”解释道:人应当自由生长,让天性充分发挥,各种强制性的“规范”和成人对小孩自以为是的“管教”往往是心理扭曲的原因。
就这样,人本主义心理学成形后第一被运用到教育,它基本要求维护小孩的独立人格、给他们自尊和心理成长的空间,不致产生内心矛盾与精神分裂,只要心理健全,小孩自然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随后它又被用于企业管理,人本主义认为,管理部门应努力提高工人对企业和团队的认同感,企业中的工人不应只是个干活的人,他更是团体的一部分,他应该被尊重,应该有人关心他的生活与心理状态,要有人帮他找出最适合的岗位、干最有兴趣的活,在每个季度会或年会上,公司还得对他的业绩表示充分肯定,并对其工作成果赋予“人生的意义”,这一策略最好的案例就是玫琳凯,业绩大会上的鲜花、掌声、音乐、众人瞩目、和领导煽情的溢美之词往往让业绩优秀者泪流满面,这比单纯的奖惩机制有效得多,所以到了当代,几乎每一个大企业都会用马斯洛的管理方式。
人本主义的缺陷和行为主义相似,它不能解释为理想坐牢、甚至牺牲生命的行为,其“需求层次”只能针对寻常情况下的普通人——意志坚强的人即使温饱不济,仍然可以走向完美人格;第二,其教学理念很难实际操作,除非学生不受其他信息干扰,否则无法判断其行为是出自天性,还是出自社会影响。
到了四五十年代,随着金融资本和政府机构相继介入,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就完全从“达成精神健康”变成了“如何实际控制”,众多心理学流派从此开始汇聚成一股巨大的洪流,造就了当代一个巨无霸式的门派:应用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是一个很大的门类,它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单看它们的名字:教育心理学、工程心理学、营销心理学、传媒心理学、劳动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几乎每一行业都有心理学参与,并且与相关科技成果紧密结合,比方说人体工程学是研究战斗机座舱如何让飞行员坐得舒服、容易操作所有开关而不会误触,那么工程心理学就是研究如何在不同的情况下,把最重要的信息以最直观、最简洁的方式及时显示出来;在游戏界,程序和数值策划是要用最简单的公式表达游戏过程,以减轻运算压力,游戏心理学则研究操作过程和“成就感”之间的关系,记录单位时间内玩家的疲劳与兴奋点,并以函数方式递进,让游戏过程最符合目标受众的心理曲线,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使得《寂静岭》中的恐怖、《使命召唤》中的悲壮与感动,都是人为操纵的结果。
和老学派不同,应用心理学中每一门类的具体研究与实施全都秘而不宣,它们只负责设计最符合大众心理的产品,并不会告诉我们为什么,而我们就在这巨大工业体系的引导下亦步亦趋,浑然不觉。
《道德经》言:五色令人眼盲,五音令人耳亡,五味令人口伤,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当你觉得一部电影“好看”,有没想过这是为什么?
假设一部90分钟的武侠片,前面89分钟主角受尽欺凌、生不如死,到最后一秒钟他一刀砍死仇人,然后电影结束——这样的电影我们只会觉得是一个神经病拍的。为什么?因为它不符合我们的心态,我们希望看到自己期待的内容,剧情推进也得符合我们想要的节奏,在生活中几乎不会发生符合我们期望的事情,即使发生,也不会巧合到时间节奏都符合我们的心理需求,所以电影就有它自己的理论体系,一是三段论,90分钟的电影一般都要分成相等时间的三个部分,第一段是构建矛盾,在过去的武侠片中往往是主角被人欺辱,然后拜师学艺、努力提高武功,这一部分就负责设置悬念、挑起观众的痛恨与期待;第二段则是对抗,敌我双方斗智斗勇,各有输赢,让剧情朝着观众期望的方向走并且悬念重重;第三部分就是结局,经过主角坚持不懈的努力,他终于打败了坏人、报仇雪恨,让观众被激起的情感得到宣泄,悬念得到解答;二是类型,影视界的市场调研和策划会先研究受众心态、确定客户群,根据市场调研函数作出预测,决定做哪一种类型,然后导演和制片再针对这一批受众制作相应作品、给于针对性宣传,于是就有了给小孩的动画片、给女人的言情片、和给男人的动作片。
如果电影的实际表达过程让大部分目标受众满意,那么这就会是一部公认的“好电影”。
可真实情况是,这只是电影工业制造的心理学玩具,只是让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达成的欲望在虚幻世界中得到满足。
救美女、打坏蛋、拯救世界。
都是我们想做而做不到的。
《道德经》言:五色令人眼盲。
不同的年龄,我们会喜欢不同的音乐,当音乐作为工业产品,其生产制作也和电影一样,音乐人调研市场、寻找热点与客户群,比方说年轻人喜欢鼓点强烈的电子舞曲和Hip Hop,感情倾向的人喜欢柔情款款的R&B,生活闲暇的成年人喜欢爵士和轻音乐,音乐人就针对市场需求制作相应产品并投入相应宣传,为了让旋律过程符合大部分人的心态,音乐也有它自己的三段论,开局为整体定调,中间是叙述或者反复争斗,再到高潮处结尾,一首歌的时间则都控制在三到五分钟左右——短了我们的感情没有得到充分宣泄,长了我们又嫌烦;因为最有可能为感情消费的就是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所以整个流行乐坛都是爱爱爱——爱情,是最好卖的。
当然,古典音乐也有它的特殊用途,心理学实验表明,高档餐厅播放古典音乐,高档酒销量提高三倍。
为什么?
因为在我们的认知中,高档餐厅和古典音乐就是应该配高档酒的。
《道德经》言:五音令人耳亡。
当代社会物质极大丰富,食品种类也越来越多,但它们最大的目的却已被人遗忘,营养学家发现,麦子的营养大部分都在外面一层麸皮中,可几乎没人吃麸皮,只吃白面,动物学家做试验,给猪吃白面馒头和麸皮馒头,发现猪专捡更有营养的麸皮馒头吃——猪没有营养学,但它就是知道,而作为我们“现代人”,这个最珍贵的本能已经消失了,我们只想满足自己的口味,只想追求色香味俱全,于是食物中就有了胭脂红、柠檬酸、反式脂肪、和乳化剂——食品厂商知道我们想要那些看起来很漂亮、闻起来很香、吃起来松软可口的东西,他们不会告诉我们这些物质对健康无益,只会用广告暗示我们:这才是生活。
如果说一切让我们感觉美好的东西都是真理,那么反式脂肪就是真理了。
《道德经》言:五味令人口伤。
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其运用范围是越来越大,在美苏全球争霸中,美国战略研究机构兰德公司,用心理学函数分析苏联最高政治家的权力分布与合作形式,他们发现,如果在集体领导中有三种以上选择,而没有一个最终决定人,那么其团体必然不能达成统一意见,如这种决策分歧再加进个人利益,苏联高层就必然被分裂。历史告诉我们,美国抓住了这个机会。
然后军队也开始参与了,在格式塔心理学中有一个学术概念叫做“认知失调”,大意是,明知某种行为在伤害自己,却一再配合施暴方或死心塌地地做下去。例如一个女孩子被强奸后爱上了施暴者,即使那个男的有妻子,她也心甘情愿做小三,愿意为他付出一切;进学校就被打一顿的学生,对群体会更服从;这种古怪的心理弱点立即被用到了训练美军,军训开始就有无数体罚,以期让士兵绝对服从,从实施结果看自二战到现在它一直有效;而这还不是最极端的,最为匪夷所思的案例是非洲童军,乱军把那些五六岁或者七八岁的小孩子抓起来,给他手里塞一把枪,强迫他打死自己的父母或者杀光自己全家,真杀了全家之后,小孩对施暴者是绝对服从,叫他杀多少人都可以,完全成了一个杀戮机器。
再说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一些国家的情报部门把它用于刑讯逼供,人不是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吗?他们就反向操作,先用剥光衣服、殴打、或叫男同性恋反复强奸轮奸男人等手段剥夺一个人的自尊,再用不准睡觉、强光照射、反复问相同问题、严寒、极热等手段把生理能量耗净,然后用低强度电击持续刺激敏感神经、促使肌肉不停痉挛,这类逼供方式经年累月,提供了无数实际经验,使得他们对“人”的理解已经到了相当准确的地步,比方说,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人只能承受六分钟以内的殴打,过了这个时间他就开始绝望;一个人72小时不睡觉就彻底会崩溃,或者疯掉;不致命的持续电击会让人痛苦得生不如死,当明白自己想死都不行时,他什么都会说、什么都会做;而这种轮奸、殴打、羞辱、剥夺基本生存环境的方法在日本被用到了调教性奴,只要把一个女人摧残到彻底绝望,从内心深处认为自己是一个最下贱、最无耻、只能以任何方式满足主人欲望的女人,那么性奴就调教成功了。
不仅外国情报部门和日本黑社会,中国的一些无良商人也开始利用老年人的心理弱点来设骗局,他们以免费按摩、咨询、检查身体、赠送小礼物等手段给老年人所欠缺的关心,然后乘老人感动之余跟他们推荐几万块一个疗程的药,老人在设计周全的心理攻势下根本无法招架,心甘情愿买了一大堆一文不值的暴利产品还夸他们都是大好人,真是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发挥得淋漓尽致。
做食品的,把你的口味分析透了;做音乐的,把你的心态分析透了;拍电影的,把你的幻想分析透了;做媒体的,把你的好恶分析透了;做战略的,把你的思路分析透了;现代工业体系下,你无路可逃。
我们必须认识到,就现在的自己,内在的开关根本无法抵御外来影响,也没有随时转换情绪或控制思想的能力,懂行的实力方只要创造环境,就能随意操控我们。
听听鬼谷子的吧:
内修炼而知之。
在这疯狂而变态的世界中,我们必须了解自己,必须走向觉醒,因为这是逃脱控制的唯一方法。
你当自知。
道德经第十二章,就到这里。

程不悔
丙申九月十六
201610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7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这篇文章因为关键字审查未通过,就留个链接:
《中国古典文化与西方心理学流变》

美言主贴
http://bbs.meye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7632&pid=3748170&page=20&extra=#pid3748170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cc5811620102wy24.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11-18 08:26 , Processed in 0.03391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