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57|回复: 0

台媒:中國科技追兵 台灣危险 兩岸產業殲滅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初,日本NHK電視台製作一部六十週年紀念劇《日本製造》(Made in Japan),描述一家日本大型電機公司生產的汽車電池因為比中國產品價格高出二至三成,訂單流失,營運大受影響,銀行團在三個月後就要抽銀根,公司瀕臨破產危機。為了自救,公司會長祕密組成了重建戰略室調查原委,希望奪回訂單,於是發現中國之所以能生產出相同產品的原因,竟然是先前被裁員的技術主管帶槍投靠,進而開始了一連串的中、日專利攻防戰……。

  結局很值得玩味。最後因中國生產的電池品質不佳而有起火危險,這讓日本公司回復了名譽、搶回訂單。但在現實考量下,他們仍選擇與中國廠商合作,將日本的技術和中國的製造能力相結合。

  NHK在宣傳該劇所用的標語是「為生產而生存」,同時也製作了另一紀錄片《中日對決──製造工業人的攻防戰》。

  製造業過去是日本崛起成功的象徵,曾幾何時,竟已不敵中國與南韓的急起直追,讓日本製造業面臨空前挑戰,包括新力、夏普、Panasonic等電子巨擘,去年全數陷入虧損,而該電視劇就在探討「日本製造」的意義,以及當神話破滅後的反思,播出後,在日本內外都引起熱烈討論。

  這部日本電視劇的情節,雖然說的是日本產業,但似乎同樣反映台灣電子供應鏈目前面臨的窘境。

  中國品牌廠扶植自家勢力
  結合低價與在地優勢,翻轉商機

  位在華為的深圳坂田總部,出現一位頭頂略禿的外國人,他是華為手機產品全球行銷總監Frederic Fleurance。他本來是宏達電的高階主管,掌管歐非中東地區,但兩年前,他被挖角到華為。

  「宏達電推新機的速度很快,但華為的學習速度和企圖心,是在其他公司身上所看不到的!」Frederic Fleurance直言他跳槽的理由。

  為求加速壯大,華為向來不惜重金挖角,據傳過去大幅挖角宏達電資深工程師,一開口就是宏達電年薪的三倍起跳,逼得宏達電不但加薪留才,並公開發表聲明「尊重員工選擇,但也呼籲要重視工作的長久性」。

  華為在去年二月的全球移動通訊大會(MWC)即發表採用子公司海思的四核心處理器──高階智慧型手機Ascend D1 Quad(簡稱D1)。科技界人士都知道,處理器是手機最重要的心臟,華為不用高通、不用聯發科,大膽採用自家子公司的處理器,無異昭告天下華為要培植自家勢力的決心。然而,這份霸氣,在台灣很多企業身上的確看不到。

  像這樣培植自己企業的案例,不勝枚舉。去年年中,惠普派出六十名研發工程師,抵達中國組裝廠商比亞迪電子的組裝生產線上,為的是幫惠普即將推出的低價平板Slate7提升良率。

  其實,惠普是迫於無奈才派出這麼大陣仗的工程師。由於惠普在決定採用瑞芯微(Rockchip)的低價平板晶片後,瑞芯微隨即順勢向惠普強烈推薦,由比亞迪擔任組裝廠,即使瑞芯微、比亞迪在平板設備製造組裝的經驗都不足,惠普也只得硬起頭皮,免費幫瑞芯微、比亞迪做教育訓練。

  中國從追兵變對手
  比亞迪硬是搶走可成訂單

  結果,Slate7今年第一季銷售狀況不佳,但瑞芯微和比亞迪聯手出擊,卻從國際大廠得到寶貴經驗。據說,比亞迪很有可能卡位日系廠商Toshiba新一代平板供應鏈,而瑞芯微的晶片也打動了華碩,目前正在測試中。

  「比亞迪是惠普低價平板最大的受益者!」一位分析師指出,倘若比亞迪持續結合中國供應鏈的在地化與低成本優勢,將成了台灣ODM廠商,在平板等新產品線最大的競爭對手。

  中國從追兵變對手的案例,已層出不窮。從去年十一月,蘋果在「去三星」化的考量,把電池芯訂單下給大陸的東莞新能源和天津力神,等於順勢將下游電池組裝訂單流往陸廠德賽電池,排擠不少台廠新普、順達科的接單量。到今年四月,引起全球議論的谷歌眼鏡,外傳首波供應鏈名單就有中國廠商身影,這是過去前所未有的景象──在創新科技產品供應鏈中第一次就上榜;與此同時,沉寂已久、毫不起眼的比亞迪電子,竟然能從金屬機殼第一大廠可成手上,搶下宏達電旗艦新機hTC One的外殼訂單,種種跡象都一再顯示:中國廠商的新勢力,正在快速崛起。

  現在的中國廠商,不但有能力與台廠競奪國際大廠一線供應商的地位,並在中國本土品牌與政府補貼資金的全力支援下,快速壯大自己的規模,甚至有併購台廠的實力。更可怕的是,全球科技典範轉移的今日,中國電子供應鏈將不只是低價、過剩產能的威脅,並已進逼到技術的壓迫!

  「一家成立超過三十年的電腦零組件公司老闆,最近找我訴苦,說他想賣掉公司!」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黃齊元指出,這位老闆的理由有二,一是小孩不願接班;另外就是陸廠的競爭太激烈,經營辛苦。

  隨著中國廠商肆無忌憚的「搶單、搶人、搶技術」,這場兩岸的產業拚得你死我活的殲滅戰,的確,已然如火如荼的開打了;而在陸廠步步進逼的壓力下,一些台廠乾脆放棄競爭,提前離場。

  中國五一黃金週剛結束,海通證券分析師張孝達親自走訪深圳幾家上市電子零組件公司,除了確認下半年本土智慧型手機海外出貨量成長趨勢不變,目前庫存處於安全水平外,他並印證大陸電子廠商取代台灣零組件廠商的趨勢更加明顯。

  張孝達指出,以蘋果供應鏈為例,歌爾聲學、安潔科技、德賽電池等占蘋果供應鏈的比重持續增加,且三家公司股價並未受蘋果財報欠佳影響,其中,在深圳掛牌的安潔科技股價還創下歷史新高。

  紅色警報全面響起
  陸廠地盤擴大,迫使部分台廠離場

  「中國零組件廠在配合品牌業者的前期產品開發、回應速度、服務以及成本等方面,跟台廠相比,都具有優勢,」張孝達觀察,中國廠商的企業家,年齡不過四十多歲,充滿拚勁,而且他們背後還有中國政府,以及廣大的中國市場支持,無論是服務中國本地企業,還是南韓三星這樣的國際級大公司,他們與台廠相較,毫不遜色,兩者的競爭關係,也愈來愈明顯。

  瑞銀證券的中國研究報告則指出,中國政府過去以市場換技術,吸引幾乎所有國際大品牌在中國都有製造基地,例如英特爾的大連晶圓廠、三星在西安設立的記憶體廠等,這是讓大陸供應鏈技術升級的絕佳憑藉。

  此外,中國還迅速拓展地盤。例如,近一年,不少大陸元件廠商,陸續從單一元件產品,擴展到平台化經營,提升在產業鏈中的價值,並從周邊輔助零件,向TFT LCD、光學鏡頭等核心零組件,以及EMS ODM代工領域滲透。

  撇開PC市場的成熟型零組件不看,聲學元件與鋰電池模組,是率先拉起紅色警戒的兩大台灣供應鏈。其中,大陸的瑞聲科技、歌爾聲學在全球電聲元件排名已分別擠下台灣美律、日本星電,躍居第二、三大(僅次於日本豐達)。

  反觀台廠美律,排名卻退居第四,而在不敵價格競爭下,美律的毛利率還一度失守二○%,逼得董事長廖祿立因此決定進行轉型,主力產品從手機耳機轉向娛樂用頭戴式耳機、老年人輔助聽力耳機等,朝少量多樣的利基市場發展。

  股價消長見端倪
  瑞聲、歌爾比下台灣對手

  廖祿立的轉型決定,是不得不的結果。其實,廖祿立曾看準iPhone等高階手機,對於微機電系統(MEMS)麥克風的需求,早在一○年便宣布要切入MEMS麥克風市場,可是,此項產品的關鍵專利,卻握在外商樓氏電子(Knowles)手上,美律很容易踩到專利紅線;美律一度採用和樓氏不同的封裝方式,企圖避開專利地雷,但並未成功。

  但沒想到,大陸的瑞聲科技,則取巧地直接跟英飛凌買裸晶進行封裝,再轉售給客戶,為此,瑞聲也曾與樓氏電子發生訴訟糾紛,不過瑞聲卻贏得訴訟。

  結果,瑞聲輕易地打入蘋果供應鏈,通吃iPhone 5、new iPad與iPad mini訂單,同時也是三星GalaxyⅢ的供應商,毛利率高挺在四○%以上,今年瑞聲將斥資八至九億人民幣繼續擴建生產線,在新增產能與訂單的預期下,瑞聲股價創下歷史新高,若從○九年低點起算,股價上漲已逾十倍。

  在電池產業,工研院IEK研究經理呂學隆指出,目前兩岸廠商競爭較激烈的部分在鋰電池模組。而早從Amazon Kindle釋單開始,到現在的蘋果供應鏈,與日本、南韓、中國模組廠的搶單威脅從沒停過,但是台灣廠商憑藉較佳的品管,仍可較中國廠商保持一定的領先優勢。


  即使如此,股價會說話,從過去一年瑞聲、歌爾的股價頻創新高,台灣第一大電池模組新普的股價跌幅卻超過過三成(還原權值)來看,此消彼長可見一斑。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黃齊元認為,中國供應鏈崛起的背後,其實就是中國本土品牌勢力的崛起,在四大科技領域分別出現了實力強大的領頭羊,例如PC品牌首推聯想、電信端有華為、消費性電子產品代表有TCL、海爾,在網路世界則有騰訊、百度、阿里巴巴三強。

  中國品牌「大雁效應」
  領頭羊力挺,小廠快速茁壯

  這些有實力的中國品牌廠商,除了持續的「跨界演出」、拓展產品線外,近年更積極扶植自家體系的本土供應鏈。其中,華為原本以終端代工為主,但自一一年起開始加強經營自有品牌,顧能資深分析師呂俊寬說,華為最擅長的就是把賺錢的部門拿來扶植剛起步的產品線,雖然挑戰很大,但市場一致肯定「把生意做到賠錢、逼走對手」,就是華為的獲勝方程式。

  例如,華為的高階智慧型手機D1,為了採用子公司海思的四核心處理器,不惜延後三個季度上市,就是在等海思解決晶片散熱問題,其全力培植自家實力的企圖顯露無遺;Frederic Fleurance挑明指出,「華為打從一開始就沒有換D1的晶片供應商選項!」

  而且,華為不僅不曾放棄海思,並在多款高階智慧型手機、平板產品都陸續導入海思的處理器,甚至考慮同步採用海思的LTE晶片。華為在智慧型手機的目標是,在一七年成為世界前三大品牌。

  面對中國本土品牌啟動的「大雁效應」,加上中國政府的補貼支持,資策會MIC所長詹文男坦承,台灣電子供應鏈目前面臨的情勢比以前更為險峻。他認為,台灣ODM廠商必須要想辦法讓自己在供應鏈中占據不可或缺的地位,深化核心競爭力並保護自己的技術,或者是設法開創新領域,「如果你做不好,就可能退回做OEM,甚至被取代。」

  詹文男進一步解釋,台灣電子業早期是從模仿起家,從OEM、ODM,再到自主創新、做品牌,現在的大陸也在走這條路。不同的是,大陸廠商在品牌路上,擁有在地市場(home market)的主場優勢,不但量大,且具有層次、多樣性,各種新興品牌只要能找到符合的需求客層,躥起的速度相當快。過去的華強北的山寨市場就是一個明例。


  北京強力注資三千億美元
  台灣企業跟強大國家機器對打

  拓墣產業研究所所長楊勝帆則補充,華強北山寨市場在黃金時期曾經一年賣出超過二億支手機,它是大陸零組件廠商最佳的「練兵」舞台,造就電聲元件、電池、功能件等從小廠開始,先短打山寨、白牌,再切進一線品牌大廠。

  至於中國政府直接以現金補貼陸廠擴產、買設備,對台灣供應鏈更像是一枚不定時炸彈。根據中國《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的統計顯示,一二年高達九成以上的A股公司都有獲得中國政府的補助資金。以電子業為例,平均每家獲得的補助金額達人民幣三○七○萬元(約新台幣一.五億元),占公司平均淨利潤比例高達三四%。

  中國政府的強力補貼甚至引起國際關注。牛津大學出版社今年四月出版的新書《中國產業的補貼》(Subsidies to Chinese Industry)更明白指出,中國政府補貼是中國產業崛起的另一主因,並具體羅列中國對鋼鐵、汽車、玻璃、造紙等各個產業的補貼金額,其中在八五至○五年間對大型國有企業的補貼就超過三千億美元,相當於台灣一年GDP(國民生產毛額)的三分之二。「這是一場不公平的戰爭」,黃齊元直言。對於規模不大的台灣中小企業來說,等於是與國家機器對打,毫無勝算。

  楊勝帆則認為,任何一個產業若需要仰賴政府補助,就不是個健康的產業。他表示,兩岸LED、太陽能如今陷入產能過剩陰霾,可說是中國浮濫補助的後遺症,不少大陸企業由於過度依賴政府的補助款,盲目擴充營運槓桿,但技術、人才與生產管理經驗卻不到位,加上財務結構不健全,一旦面臨不景氣衝擊,就容易出現營運虧損,甚至倒閉。中國兩大太陽光電廠無錫尚德、江西賽維先後宣告破產,就是明顯案例。

  今年歐盟委員會在啟動對中國太陽能政策的反補貼調查後,決定對中國的太陽能產品徵收平均高達四七%的保護性關稅,如果此舉能讓中國政府改變對太陽能、LED等的補貼政策,將有助產業秩序的回復,那麼台灣具核心競爭力的公司就有機會勝出。

  可惜,憑藉著資金和市場優勢,中國廠商的強大力量,壓得台廠喘不過氣來。黃齊元大膽預言,政府與企業若不趕快積極應變,進行再造,三年內,台灣一半以上的IT供應鏈都將衰敗或倒閉。


  他接著說,沒有競爭力的業者未來只有三條路可走。第一就是「台台併」(指台廠間的整併),第二則是「被包括陸資在內的外資併購或入股」(例如大陸連接器廠立訊入主台灣連接器廠宣德),不然就是第三條路,「被私募資金買下」(如戴爾電腦)。

  「國際品牌廠如IBM、惠普、諾基亞等都在進行調整,處在供應鏈的台灣廠沒道理不進行整併」,黃齊元指出。

  台廠應變求生
  整併、深化技術、發展其他市場

  部分台灣廠商其實已經開始因應布局,且多選擇與陸廠合資成立新公司,避免直接參與,以保持營運獨立性。

  例如台灣機構件谷崧與歌爾在山東合資成立子公司,以模具設計、注塑成型為主;鍵盤元件與導電薄膜廠淳安電子甫宣布將與陸廠宇順電子成立合資公司,從事觸控面板貼合業務;IC通路商大聯大則是透過旗下大聯大雲端服務公司,與大陸電子賣場深圳華強成立合資公司,將共同拓展電子商務市場。

  另外,大陸功能件廠商安潔科技為了跨足手機天線,去年年中特地來台設立天線研發團隊,董事長王春生明白表示,「就是要吸收台灣經驗」。

  券商分析師提醒,陸廠的學習與複製能力很強,現階段「與狼共舞」,是不得不為的選擇,但不宜過分依賴大陸市場。此外,對於大陸許多手機新興品牌業者來說,本地市場的價格廝殺已經見骨,最終必須走向海外市場,因此,台灣零組件廠商只要能深化自己的技術優勢,在任何一條供應鏈上相信都能保有競爭力。

  詹文男則說,「台灣也在不斷轉型升級」,從黑白電視到彩色電視,而彩色電視的解析度與日俱進。台灣面板廠商為對抗南韓的AMOLED技術,自行發展出4K2K技術,就是一種升級創新。詹文男認為,電子產業只能不斷地向前跑,而台灣人的靈活與創意,將是這場競賽最終決勝負的關鍵武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11-17 04:22 , Processed in 0.03664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