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00|回复: 9

华尔街金融风暴的再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3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济全球化一方面意味着全球各地区经济与金融联系更加紧密,另一方面又意味着自由化和市场化过程使发达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差距增大。紧密联系加强着金融危机深化和扩大的条件,差距扩大加强着金融危机在发展中地区生成的条件。

        现有世界金融体系是一种少数发达国家的货币处于垄断地位、汇率制度由各国自主选择、各国自行调节国际收支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贷款帮助的结构,这种结构对于防范金融危机缺乏有力的措施和安排,国际货币组织的援助也受到许多限制。

         这实质上是把汇率和国际金融问题交由市场机制和资本运动来决定,也就是交由少数发达国家来决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际资本更大规模地在全球追逐利润,金融危机将会成为真正的全球金融危机。


  虽然目前美国次贷危机远未结束,但从过去一年多的情况来看,已有许多东西值得总结。

  首先,金融监管必须加强。美国目前的金融监管框架主要是在上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大萧条”时期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在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曾坦言,美国现有的金融监管体制已不能有效地处理当前的金融问题。金融监管作为政府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的一部分,理应在预防、处理金融危机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次,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不能放松。本来,风险控制是企业治理的重要内容,在通常情况下这几乎是一个常识。但在次贷危机中人们看到,美国的许多放贷机构、投资银行和抵押贷款融资机构都放弃了严格的风险控制,加入了住房市场投机炒作的大潮,最终酿成灾难性后果。

  相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业高度发达,并有着“现代、高效和专业”的光鲜外表。通过次贷危机,发达国家有必要反省,发展中国家更要引以为戒。在全球化时代,高度发展的金融业既是机遇,但同时也暗藏了巨大风险。如何趋利避害,是所有国家都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全球化时代,高度发展的金融业既是机遇,但同时也暗藏了巨大风险。美国转移出制造业,而放任金融业自由发展,岩层薄而积雪厚,“雪崩”是迟早的事情。中国应坚持不懈地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而不是盲目地追求虚拟经济的繁荣。如何趋利避害,是所有国家都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日一议】大难来时各自飞,还落井下石?http://bbs.m4.cn/thread-101876-1-1.html


金融危机与世界格局大博弈    http://bbs.m4.cn/thread-101518-1-2.html


华尔街危机不会终结“美国时代”  http://bbs.m4.cn/thread-102005-1-1.html


格林斯潘:美国陷于“百年一遇”金融危机中   http://bbs.m4.cn/thread-99966-1-4.html


美欧政府被金融系统绑架     http://bbs.m4.cn/thread-98989-1-5.html


金融危机中的美国在感受中国压力和七国冷酷      http://bbs.m4.cn/thread-101974-1-1.html


专家解读:华尔街风暴对中国是福还是祸     http://bbs.m4.cn/thread-101923-1-1.html


闲侃美国的本质及下场    http://bbs.m4.cn/thread-101747-1-1.html


学者讽刺:美国成为美利坚社会主义共和合众国     http://bbs.m4.cn/thread-100746-1-3.html


美国发动假经济危机意欲何为?   http://bbs.m4.cn/thread-100749-1-2.html

[ 本帖最后由 ljandcyz2008 于 2008-9-23 23:36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9-24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性的分析

喜欢阅读这样思考过的文字,虽然目前我的水平在这些方面还难以形成观点。多谢l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4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表面上由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从某种程度上隐含着美国国内一个三方博弈的对局,即政府、石油利益者、金融及投行利益者。这三方对局中,美国政府向全世界赖账,石油利益者有条件地妥协,金融及投资银行业挤脓消肿。而相对于此的新兴市场及中国,在受益石油及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的同时,仍然受制于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上涨及产业投资链上下游两端利润的挤压,使中国中小企业生存艰难。这一点在中国的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已经引起震荡。中国政府在国内市场处于两难的境况:股市投机获利空间大,必然会带动制造业资金投奔股市;股市表现差,可以将投机资金拉回原地,但又不能为上市公司输血。而中小企业生存艰难最近引起中国政府的重视,出台一系列倾向于中小企业财政扶持政策,但这无疑于变相为出口企业进行补贴,受益的仍然是跨国公司的上游和下游。因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经过数年的攻城略地,已经将大部分中国出口依赖性的产业上下游控制,从而两头尽可能挤扁中间利润。一旦中国制造业成本过高时,跨国公司则会将制造基地转向其他新兴市场如劳动力成本更为低廉的国家和地区。

  从石油价格暴涨及美元财富骤增,到人民币升值压力、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美国实际上完成的是一次财富转移,即削减石油美元及人民币的实力:一方面财富通过产业资本向跨国公司集中;一方面通过这一次金融危机将美国欠全世界的债务核销:谁钱多谁赔得越多。只要你进入美元体系。

  华尔街作为美国的榨汁机,源源不断地将汁液注入美国,而将剩渣扔给别的国家。这一次受损的并不是美国实体经济,仅仅是信用泡沫的浓缩。华尔街危机的受害者,仅仅是美国在这一次赖账过程中过渡性牺牲品而已。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4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日报:政府救银行 谁来救政府(图)


http://news.sohu.com/20080924/n259726835.shtml


  9月14日,美国银行已与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公司达成协议,美国银行将以总价43.5亿美元的交易额收购美林证券公司。美国银行在放弃收购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之后即与美林证券展开收购谈判,双方同意美国银行以每股29美元的价格收购美林证券。中新社发钱兴强 摄

  中新网9月24日电 美国《国际日报》9月24日载文称,国会山庄这几天的听证、投票,除了要考虑到当前的经济形势外,更有不同的利益集团、尤其是金融业的利益集团的利益驱动。

 文章摘录如下:

  美国政府的7000亿元的法案已经送到国会审查,财长和联储主席双双到国会作证,齐齐呼吁国会赶快通过法案,方可让华尔街免遭灭顶之灾。

  国会议员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以及7000亿元的巨额预算,显得左右为难。如果阻挠法案过关,华尔街大厦说不定真的倾倒;如果轻易过关,又有一大堆的问题。

  其实最大的疑问是:谁可以保证这个计划一定可以挽救金融体系免于崩溃?如果这个计划行不通,政府手中已经没有变通计划,同时也没有资源可用了。到时,大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厦倾倒。

  美国财长信心满满地说:相信我。但国会议员们认为光这一句话不够。麦凯恩也认为财长的权力过大。但是时间太短,已经无法仔细计算这个法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摆在国会议员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如果不让法案过关,情况将无法收拾。如果让7000亿元救市计划实施,或许还有希望。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国会乃至两党总统候选人都会支持政府拯救金融界的计划,因为金融界是这些政治人物的大金主。

  自从2002年以来,金融业界给各位政治人物的捐款高达11亿元。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收到的金融业捐赠为2250万元,希拉里为2150万元,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收到金融业的捐赠为1960万元。有意思的是,支持放松政府对金融业管制的国会议员收到金融业的捐赠,平均每位议员近18万元;反对给金融业松绑的议员,平均收到的捐赠仅有83000元。于是,这场多少由金融业松绑所导致的金融风暴来临时,那些支持者们总不能撒手不管吧!难怪分析家们指出,7000亿元法案的投票,议员们没有多少选择。他们将因害怕未来的不确性而做出选择。

  因此,国会山庄这几天的听证、投票,除了要考虑到当前的经济形势外,更有不同的利益集团、尤其是金融业的利益集团的利益驱动。金融业强大的游说力量,一定会让他们的愿望得到满足,让政府为他们的一堆烂帐买单。这就是华盛顿—华尔街的工作方式。

  难怪有人问:政府救银行,那么由谁来救政府?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4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 美国梦为何成为美国噩梦
  •   有158年历史的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了美国金融危机,波及世界经济,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恐慌。美国政府向陷于破产边缘的美国国际集团紧急拆借了85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加上不久前美国政府接管陷入次贷危机的房利美、房地美,形成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而且这一危机尚未看到止血的可能,包括美林、摩根大通这样的公司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 美国自诩为成熟的资本主义,有最有效的管理手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金融灾难?就在不久前,全球各国引用权威的经济评论,都是这些公司的专家。自己的病都治不了,讲别人可是口若悬河。如说到中国经济,他们一致认为中国金融管理脆弱,是中国经济的最大隐患。原因是中国金融机构为国家所有,自由度不够,不能按市场规划运行。言犹在耳,美国这些按市场规划运行、有充分自由度的金融机构不是倒闭、就是被政府收购。这又该作何解释呢?
  • 美国人一向很傲慢,对他人颐指气使。自恃国力强大,就以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正确的,不与美国保持一致则必诛之,必讨之。似乎世界上只能有“美国标准”,不能有其它标准。动辄要求别人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笔者很不以为然,要对谁负责,对美国负责还是对世界负责,或是对本国人民负责,美国政府是只对美国负责,对他人疾苦并不在乎。这次美国搞出如此大祸,殃及全球,可说是最不负责任的表现。
  •    说到底,美国发生的金融灾难,是美国制度神话的破灭。说明在全球化时代,曾使美国形成过竞争优势的“美国经验”出现重大弊端,而不思改进,固步自封造成美国发展的困局。这是对那些把西方制度吹捧为“终极”模式者的一个教育。正如今天听广播中一个美国人所说:“原本以为每个人都能实现的美国梦,却是一个美国噩梦。”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8-09/19/content_10077453.htm


[ 本帖最后由 东方红旗 于 2008-9-20 07:47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5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有一些独特的优势可以使得中国在这一轮全球的大调整中获得机遇,比如:中国拥有巨大的内需潜力、强大的综合国力、强大的财政支持,可以进行一系列减税的措施和基础设施投资;中国目前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同时,国际市场对于人民币的认可,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些因素,都对当前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关键是宏观政策要善于利用这些有利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5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经济尚未完全对外开放,尤其是金融业还没有完全暴露在国际金融风险当中,国际资本也“大摇大摆”地进进出出,应对“金融海啸”还有一定的准备时间和回旋空间。我们正处于向重化工业转型的阶段,城市化与工业化还未完成,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也有相应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5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发展需要稳定,这个稳定应该包括经济方面;金融改革应该以经济稳定运行为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5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victory: 学习了
如果是篇幅比较长的原创o(∩_∩)o...记得要注明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6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9月14日晚,在美国纽约的雷曼兄弟公司总部,两名员工抱着个人物品走出公司大楼。英国巴克莱银行当日宣布,撤出对陷入困境的美国大型投行雷曼兄弟公司的竞购行动。这使美国金融监管当局推动的雷曼兄弟公司拯救计划面临困境,这家美国第四大投行或将破产清算。雷曼兄弟公司员工纷纷清理个人物品,打包回家。新华社记者侯俊摄


9月14日晚,在美国纽约的雷曼兄弟公司总部,一名员工抱着个人物品走出公司大楼。英国巴克莱银行当日宣布,撤出对陷入困境的美国大型投行雷曼兄弟公司的竞购行动。这使美国金融监管当局推动的雷曼兄弟公司拯救计划面临困境,这家美国第四大投行或将破产清算。雷曼兄弟公司员工纷纷清理个人物品,打包回家。新华社记者侯俊摄
9月15日,在英国首都伦敦的雷曼兄弟银行门外,一名雷曼公司员工(后)与人拥抱。由于陷于严重的财务危机,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当日宣布将申请破产保护。新华社/路透
这是9月14日晚在美国纽约拍摄的雷曼兄弟公司总部大楼。英国巴克莱银行9月14日宣布,撤出对陷入困境的美国大型投行雷曼兄弟公司的竞购行动。这使美国金融监管当局推动的雷曼兄弟公司拯救计划面临困境,这家美国第四大投行或将破产清算。雷曼兄弟公司员工纷纷清理个人物品,打包回家。新华社记者侯俊摄


华尔街金融风暴1.jpg



华尔街金融风暴2.jpg


[ 本帖最后由 ljandcyz2008 于 2008-9-26 15:3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3 16:50 , Processed in 1.764641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