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刘剑虹

原创:【自由与篱笆】——浅析道家自由主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3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宏文!收藏先,然后细细品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点题:
【故迫生不若死】=【泉涸,魚相與處於陸】

http://www.jixiawh.com/bbs/viewt ... page%3D1&page=1

先秦的道家人物子华子也说过:
全生为上,亏生次之,迫生为下!
故迫生不若死。嗜肉者,非腐肉之谓;嗜酒者,非败酒之谓。
尊生,非迫生之谓!
看看先秦没有被阉割的道家原始思想。我们是否会想起另一首著名的诗歌:
匈牙得诗人:裴多菲

1823年1月1日,裴多菲·山陀尔生于奥地利帝国统治下的多瑙河畔的阿伏德平原上的一个匈牙利小城,父亲是一名贫苦的斯拉夫族屠户,母亲是马扎尔族的一名农奴。按照当时的法律他的家庭处在社会最底层。 1849年7月31日,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在瑟克什堡大血战中同沙俄军队作战时牺牲,年仅26岁。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两者皆可抛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提起这首百多年来在全世界广为传诵的诗篇,人们便会想起它的作者——匈牙利诗人裴多菲。不过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特殊的政治气氛下,“裴多菲俱乐部”又一度成为带有不祥意味的名词。如果客观地回顾历史,人们便可以知道那位匈牙利伟大的诗人是深受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关切与赞扬的1848年欧洲革命中的英勇斗士,他的诗作也为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学遗产。
在争取民族自由的斗争环境中成长并为爱情讴歌(裴多菲资料来自转述)
===========


全生为上,亏生次之,迫生为下!
故迫生不若死。嗜肉者,非腐肉之谓;嗜酒者,非败酒之谓。
尊生,非迫生之谓!

(喜欢吃肉,但是腐败的肉不在其列;喜欢喝酒,但是酸臭的酒不在其列。爱惜生命,但是胁迫下苟延残喘的生命不是我道者的追求。为了自由,必须有殉道的勇气,才能做一个永远不为人骑的“斑马”)
觉悟,这就是湮灭在先秦的【士道】之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5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仔细看过
诸多感动就不说了

请教:权力在英语是power。我的理解就是 当你拥有了它 你所能发挥出的影响力。权力 就是 影响力。

当今世界最大的两类权力是行政权和财富权。楼主以为 对于财富权如何来制衡? 要知道 财富权比行政权更易于继承,故而更易于导致“人生而不平等”。

楼主以为 对于财富权如何来制衡?我总觉得刘老大你对此有听之任之的倾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bin_sjz 于 2008-11-5 12:18 发表
我仔细看过
诸多感动就不说了

请教:权力在英语是power。我的理解就是 当你拥有了它 你所能发挥出的影响力。权力 就是 影响力。

当今世界最大的两类权力是行政权和财富权。楼主以为 对于财富权如何来制衡? 要知道 财 ...


我记得一个好莱坞的旧片中有这样一句对话:要想真正打败资本家,不如自己来做一个好资本家。

而比尔。盖兹先生推崇的新资本主义也是我很欣赏的观点——莫大的自由联系着莫大责任。

(虽然,比尔盖兹是一个很纯粹的资本家,但是我觉得其思想境界与行动体现上远在我们很多当今所谓的共产党员的之上之上。也就是说我们传统儒系文化中认为财富就等于罪恶,是一个陈腐而错误的观念。不看你如何拥有财富,而看你如何援用财富的影响力。这段话大有禅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意境。其实道家推崇的是温暖人性的合理利己主义,道家本意不反对逐利,但是道家更推崇知足常乐,止于饱腹,也就是说在基本满足生活需要,尚有很大应于的情势下。道者就应该将财富转化为财富魅力,或者说财富影响力。想来也是:如果你拥有7位数以上的财富,那个财富边际已经在你能享有的生存边际之外很远了。对于你我而言,那之外更多的只是“数字”,更多的只是“责任”,更多的只是“能力”,金钱就是社会意义层面的能量单位,既然拥有能力,何不用以改良社会。)

老子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也就是说:不要妄想去改良自然的本然,因为改了,自然还是会即时恢复原样。(新道家发现为:即时归零律)与其仇富,不若为富。与其为富,不若付其财富的责任,这就是新道家推崇的道商文化。

再者:道不是“左”、“中”、“右”,道是“左、中、右”的系统。

所以道并不持意识形态,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诸多主义都不能与道境相提并论。道,告诉你我:即时此刻,应该左而左;应该右而右,应该中而中,(其实就是:冲),因为正确岂在“左、中、右”,即时此刻即时缘。

[ 本帖最后由 刘剑虹 于 2008-11-5 13:4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思想】湮没在先秦的【文士道】精神——



                         士道:做一个独立声音型知性贵族(时代的紧迫需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9a9c260100av35.html

我这篇文章中写道:

可以这样武断地说:士道兴衰关系到国运强弱。两权分离分立影响国势走向。



其道理所带来的启示就好比是现代的家族企业,最好不要交给自己的家族子弟来打理。



一则财富来自社会本来就是需要与社会分享;



二则既然有社会就应该因势利导多运用社会化管理模式的便利性,专业人士自然有专业才华;



三则避免将财富过多地遗留在血亲后代,庄子说:“物之荡来,寄者也。寄之,其来不可围,其去不可止。”企业财富只是社会财富的暂时寄存。私公用为私有,不是不可以。但是更多的是贻误子孙,添造败业子弟。这也就是为什么东方家族企业的寿命往往达不到百年屹立的效果。(仁爱与兼爱的气度境界之别)



间中的菜根味,就各嚼各知道了。



触类旁通,道理依然。政道商道,理自道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庄子说:“物之荡来,者也。之,其来不可围,其去不可止。”


明白这个【寄】字的内涵与神韵,就是莫大的禅机。在道者看来,生是“与道隔离”,死是“与道为一”(与世俗的生死观是相反的),所以道者乐生而安死。这样的思想境界才算明白人生的真意所在。

堪破了生死的达观,回头看财富的寄居。


所以真正的“知、智、行”三位一体的道者,才能如庄子所说的——“物之荡来,寄者也。寄之,其来不可围,其去不可止。”

生命都是暂时而【寄】,何况是财富观呢?

真道者的洒脱与气质就跃然纸上了。

[ 本帖最后由 刘剑虹 于 2008-11-5 13:4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5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理解你的意思。以道为本,构建社会的共同土壤 共同价值理念。这一点我赞同!

但天道无亲!

刘老大你对财富权和行政权之间有双重标准。如果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广义的腐败),那就该用制度来制衡财富权。

打败资本家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做个好的资本家!
打败统治者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做个好的统治者!
这两者有差别吗?

企业经营权 和 所有权的分离。不能改变 董事们 财富权的影响力。在民主国家,嫁入豪门和嫁给个没有资本背景的政治家相比 哪个更有吸引力?

我也赞赏通过合法经营致富! 就象通过正当努力做官一样! 但两者的继承权 我都不认为是合理的。平衡财富继承 唯有“超高额”遗产税,但在世界大同之前 这可能吗????

你能相信“皮尔盖茨”为而不持,但却不信“专制政客”心怀天下。  这算不算“前识成心”?

[ 本帖最后由 mabin_sjz 于 2008-11-5 14:3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bin_sjz 于 2008-11-5 14:12 发表
我理解你的意思。以道为本,构建社会的共同土壤 共同价值理念。这一点我赞同!

但天道无亲!

刘老大你对财富权和行政权之间有双重标准。如果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广义的腐败),那就该用制度来制衡财富权。

打败资本家 ...


果子别摘未熟时。

道家反对任何强制手段实行善意目的。例如:募捐是善举,但是强制募捐,就违背了善意的初衷。

爱需要自然流露,此爱,方承载着精神与魂魄,如果爱流于形式,这将是爱,最大的失败。

在西方资本主义成熟到一定阶段,就出现了,比尔盖兹、巴菲特、卡耐基等等以大批自愿捐献绝大部分财富回馈社会的人。知道这些实例最大的可贵在那里吗?贵在人性的自然成熟。

如果,我们的社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我相信中国人,中国的富人,同样会自然涌现我们的“比尔盖兹”,我们的“巴菲特”,我们的“卡耐基”这样的大慈善家。


诚然,强制立法加大遗产税去限制人们的继承财富,但是改变的是形式,却无法撼动旧文化的惯性。类同于“以汤止沸”。

(即使这样,谁又能保证收上来的钱真正用在刀刃上了呢?

要知道慈善捐款的管理费就是百分之十五,也就是说,你我捐了10块,最完美的状态是8.5元,进入使用状态。最终可能是6元。而税收也好不到那里去,因为最了解个体需要的,绝对不是系统,而是个体本身。再者政府不同于企业,《穷爸爸富爸爸》政府花钱的方式是机构越大,雇人越多,权力越大。也就是说绝对不是以节约为最高目的的消费模式。也就是例如说拨款10万,如果没有用完,就必须返还国库。但是政府机构往往是全部花完,绝不盈余。因为,申报盈余,下次拨出预算就会逐步缩减。人性的弱点,使制度也无奈。

这就好比把血抽出来,再注射回去,虽然量并没有变化,实际却损耗了很多无形因素。)

再者

自然不是一种策略,自然是客观的绝对法律。

所以,果子未熟先别摘。

拔苗助长,总是好心办坏事。当然,也不说无为,就是不作为。西方在这方面的引导措施就非常自然而然:即你可以【以捐抵税】,这样体面的方式,名利双收,何乐不为?

于是西方才会涌现很多大慈善家,一方面是人性的自然成熟,一方面是制度的拾遗补漏。

总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切为之于未有,谋之于未兆,循循善诱,这才是道家的真正类女性思维的方法论神韵所在。

[ 本帖最后由 刘剑虹 于 2008-11-5 16:5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性最大的困惑在于:【饥饿】与【饥饿感】

道者,是那种吃饱(广义而言)了,就懒洋洋晒太阳的知足常乐者。这样的人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并不是最耀眼的一类人,但是绝对是最自得其乐的一类人。

而,只有饱了的人,才会感恩,才会摆脱“饥饿感”的困扰啊。而,依然困惑于“饥饿感”的人,就如蚂蚁一直劳碌到死,也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

所以,放慢节奏,再放慢节奏,静心宁神来一杯茶,为自己而活,那怕三分钟,也算一个歇息,一刻港湾。

也许,这最无用的三分钟,才是人生的真意所在。而很多人忙忙碌碌以甲子,也不曾为自己放松三分钟,忙完了肚子,忙房子;忙完了房子,忙车子;忙完了车子,忙子子孙孙。

九十九块永远缺一块,但是驴子前面的那颗胡萝卜,不是用来吃的,而只是诱惑你继续为“九十九块缺一块”的心理层面的“饥饿感”,无休止地拉磨(广义的)用的。哈哈,看不穿,就继续作各位的驴子去吧。

是的,人生依然要奋斗,但是看似假无用的真有用,谁又能明悟呢?房子,你我永远使用的是空间,而不是墙壁,一个皇宫内的空间与一间陋室内的空间,区别很大,但是本质上也无任何区别。

[ 本帖最后由 刘剑虹 于 2008-11-5 16:3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依然要奋斗,但是换一个心态重新上路,你我会精神焕发如沐春风。一个拥有“饱了”心态良好的人,一定是一个真正懂得人生真谛的人。

希望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只有这样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文化氛围才会日拱一卒,最终翻天覆地的发生量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5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兴资产阶级(如果你认可这个说法),是果子吗??? 想摘就摘吗???

一个利益群体如果没有另一个群体来制衡,如何控制其恶性膨胀?  到头来到底谁是果子 谁摘谁还说不好。
你所看到的西方国家慈善家的善 某种意义上是建立在世界产业分工不合理 这个“恶”的基础上。
我不否认 道化后的人性成熟,它所能发挥的作用也许比制度更为深远。  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也有其相当合理的一面。

财富权所能带来的影响力能有多大?  不加制约的情况下 对中国未来走向会有什么影响?  道化的潜移默化  能不能跟的上中国时局力量的变化?

[ 本帖最后由 mabin_sjz 于 2008-11-5 17:0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事物永远【缓不济急】,但是【缓不及急】并不是被否定的理由,如果总是羊群逐草,对面山上永远最好。那就【抄近道从来行远路,小聪明耽误大智慧】了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据话虽然极端,但是也不是真在说:进入婚姻阶段,除了爱,更要添加上责任,与平平淡淡过好没一天的坚实耐心。

没有耐心,总想跳进泥潭取清水,只会欲速而不达。还会延缓泥潭【宁静水自清】的自然进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2 22:51 , Processed in 0.042393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