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67|回复: 15

广电总局逼害香港电影业-南方网:广电总局:一切没那么严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3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方网:问诊“香港电影忧郁症” 广电总局:一切没有那么严重

       恳谈会上,两地电影人相聚:前排左起为尔冬升、张宏森、吴思远、张同祖。后排左二起为方平、刘伟强、陈可辛、文隽。

  我们既是工作关系,既是合作关系,又是朋友关系,又是电影的一家人关系。
  我们现在容不得耽搁,容不得人为地制造一些矛盾、纠葛、障碍,来让我们的发展的脚步停下来。
  我们所期待香港电影文化在我们中国电影中,保持着个性和独立性的同时,我们想再加上一个前提,加上一个定语,就是希望香港电影在高水准和高品格上,保持其独立性和个性。
  年初,香港媒体披露,因《色,戒》女主角汤唯被内地封杀,令整个香港电影界受到牵连,不少香港电影因受审批影响而严重瘫痪。业界惊呼,“看来香港影坛又要面临新的危机!”
  上月16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赴香港参加“中国电影展二零零八———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影展”揭幕时,向香港电影人发表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恳谈,“一切都没有那么严重,大家伤感,我都非常难过。”
  《香港电影》杂志日前全文刊载张宏森副局长的讲话。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主席吴思远昨天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当天听完张宏森的发言“比较兴奋”,“因为他的态度很正面、很积极,知道我们的困难,也表示愿意帮助香港电影。”但他也表示,最后是否能真的提供真正的帮助,要看有没有实质性的做法,“希望政府能够说得出做得到。”
  香港著名影人文隽向本报表示,“电影局对两地电影合作的态度是朝着向前发展的方向。”他也认为实际上效果如何,“还是要有具体的案例给大家信心。”
  “蝴蝶效应”非常可怕,中止伤感情绪的弥漫!
  张宏森当天向与会的香港电影界人士表示,“蝴蝶效应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效应,一切都没有那么严重。大家伤感,我都非常难过。”他表示,“我们抱着一种特别焦灼、特别急切的心情,希望大家出好作品,多出作品,大家却是在更多的犹豫和彷徨。”
  中止伤感情绪的弥漫
  张宏森指出,今年来香港地区的几个电影专案遭受挫折,“要是用就事论事的说法,每一个项目挫折都有其特殊原因,但叠加在了一起。另外有一些项目在立项过程中,也遇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不愉快、不顺畅。”他认为,所以香港电影界“最近有一种情绪,或者说一种伤感,就在大家之间弥漫,在大家之间流传。”他希望他的此次香港之行,“能够中止大家这样的一种伤感的弥漫。”
  检点管理部门的职责
  关于“蝴蝶效应”,张宏森表示,“首先要检点我们管理部门的职责,就是确确实实跟大家沟通和交流不充分、不直接、不全面。确确实实存在这个问题。也希望大家,主动地、直接地和电影管理部门、和电影局、和电影合拍公司,进行深入的沟通和直接的交流。”
  批评个别人士遮蔽真相
  张宏森也批评了电影业界的部分人士,“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间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那种不负责任的传说。我发现有这样的人,他在做一种传说的工作。比如说,他到我这边来说是这样的一个情况,他到吴(思远)先生那里去说,是另外一个情况。于是这个情况的真相被遮蔽了。我们准确的、全面的资讯被遮罩了。”
  “政府要求我的手机是24小时开放,就是在为大家服务。你们不找我,我也没办法。你们要真找我,我还必须得热情地接待,否则可以对我进行投诉。有很多人是通过内地一些公司或机构,办理合作手续、项目。其间语言之复杂、资讯之不公正、之不准确,也都不时存在。这也可能就影响了大家的一些情绪。”

张宏森发言摘要
  1:从政府、政策层面上,对香港电影更加给予爱护、支持和鼓励
  在张宏森的恳谈发言中,他针对香港影人内心深处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忧虑、疑问和困惑,传达几点资讯。
  在当前中国产业化这个发展的关键性阶段,中国电影急需内地工作者和香港电影工作者携手成为中国电影的核心力量。因此在这样一个前提之下,从政府、政策层面上,对香港电影要更加给予爱护、支持和鼓励。对香港电影与内地的电影的合作,要持一种更加开放、更加积极和更加宽容的姿态,这是我们的基本政策,不会改变。
  因为当前的产业化背景,要求内地电影工作者、香港电影工作者必须成为中国电影的中坚力量,或者说“核心力量”。既然我们是核心力量,那么在政策和政府层面,它就不可能有更多消极的、冷落的、刻薄的限制,我们会积极地、一如既往地爱护、支持、保护香港电影,保护内地电影和香港电影的更加紧密的合作。
  2:对于问题,就问题说问题,就事论事
  我们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绝不会成为电影前进和发展的一个障碍性问题。问题怎么办?内地有句俗话,叫“打了盆子说盆子,打了碗说碗”,就问题说问题,就事论事。不引申、不发挥、不广义去推广,这就是我们的一个基本态度。
  比如说,陈可辛导演现在遇到了一个问题,他的一个项目A没有通过我们的合拍。那么我们就在说这个A,不把A推广到B和C,不做A、B、C的推广,不做引申。那么这个A,我也希望我们创作人员、投资单位、申报单位和主管部门,和合拍公司,和电影局,进行平等对话,多种途径的对话。
  当然,我们最终还是要按照《电影管理条例》,按照法规的尺度来进行。但是在法规、在共同遵守管理条件的前提之下,我们平等对话,多途径、多样式对话,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多途径多样式,就是说我们既是工作关系,既是合作关系,又是朋友关系,又是电影的一家人关系。如果说文字对话不能奏效,咱们就用口头对话,电话对话不能奏效,我们就当面对话。办公室对话不能奏效,对不起,咱们喝茶或者别的方式都行。那么目的呢,是为了中国电影有一个非常好的前景。我们现在容不得耽搁,容不得人为地制造一些矛盾、纠葛、障碍,来让我们的发展的脚步停下来。
  3:期待香港电影在高水准高品格上,保持独立个性
  在合作过程中,香港电影的一些独立形态,一些个性化特征,或者说几十年以来,香港电影所形成的一些独特优势,香港电影自成一体的一种格局,会不会遭到破坏和泯灭?
  在中国电影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形态当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形态,叫“香港电影形态”。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品格和个性,叫“香港电影品格和香港电影个性”。任何一个健康的、开放的、多元发展的文化格局当中,绝不会去泯灭掉这样的一种已经自成一体的,获得历史认可的这样一种形态,去把它消解掉。最终我们既要加强亲密合作、紧密合作,又要保持香港电影的独立性,保持香港电影的个性和独立形态。这是毫无疑问的,这是健康的中国电影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电影文化的一个历史性要求。
  但是有一点,香港的电影文化当中,也可能有一些不利于未来发展的,会有一些不利于更大面积的走向世界的,不利于电影品格更好地提升的这样的一些负面因素存在,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我们所期待香港电影文化在我们中国电影中,保持着个性和独立性的同时,我们想再加上一个前提,加上一个定语,就是希望香港电影在高水准和高品格上,保持其独立性和个性。并且在这种高品格的保持当中,有所扬弃,敢于进行自我扬弃,敢于进行自我创新和自我革命,敢于在与内地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不断得到优化。
曾志伟监制的青春三级片《烈日当空》近日公映。海报中的年轻脸庞只能在香港银幕上看到。

 内地电影局领导上月首度与香港电影业界恳谈,给予自年初来陷入一片恐慌情绪的香港电影不少正面积极的声音。

  到底官方的恳谈能否彻底治愈香港电影的“忧郁症”呢?有关人士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目前还需要有具体案例来给大家更多信心。
  “忧郁症”从何来?
  主要因为《色,戒》的关系,还因此事连累整个电影界,所有合拍剧本暂时不批,不少电影人反映拍摄工作受阻。
  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主席吴思远今年3月接受访问透露,今年收到不少本地电影人投诉:“好多人说剧本难审批下来,受到好大影响。”他表示:“主要因为《色,戒》的关系,还因此事连累整个电影界,所有合拍剧本暂时不批,不少电影人反映拍摄工作受阻。”
  《色,戒》连累香港影坛?
  香港媒体年初报道,内地先后出现“先批后错”情况,先有范冰冰与梁家辉的《苹果》,后有《色,戒》。汤唯封杀事件之后,除有很多合拍电影剧本暂未取得批文外,包括《见龙卸甲》、《夺帅》及《一个好爸爸》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更夸张的是有部分电影已取得批文,但被要求收回重批。”
  审批尺度严谨难过关
  3月3日,广电总局重申《电影管理条例》和《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电影片管理规定》,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在电影的备案(立项)、制作、审查、公映等环节“严格执行”。这个文件被电影人简称为“十禁止、九修改”。
  “香港影坛面对新的危机。”今年4月,现任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陈嘉上对媒体表示,“几乎所有香港电影公司都停了。”其中包括陈冠希主演的《神枪手》处于搁置状态;林超贤报审的警匪片没有回复;阿娇出演的奥运题材电影《出水芙蓉》因为“技术原因”,由原来奥运之前上映,推迟到奥运之后“再说”。
  金融海啸冲击电影业
  香港影人吴思远上月曾对媒体表示,投资电影的资金,不少来自金融基金,所以金融海啸对电影业有一定影响,只是未知影响有多深远,但肯定会为电影业带来冲击。因此他也呼吁合拍片审批能否放宽。
  问诊“忧郁症”
  担忧1:审查会否让香港电影题材越走越窄?张宏森:探索创新要顾及内地没有电影分级制
  不会。只能说我们会以更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姿态,以一种更加富有包容能力的胸怀,来面对全体创作人员。在越来越严格、越来越高要求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所有电影工作者所做出的努力,所做出的探索必然要得到充分的尊重。
  当然,我们的法律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有些法律还有一些不完善、不完美之处。比如说,我们还没有实行电影分级制,那么你的探索,或说创新,还是要充分考虑到内地电影市场没有实行分级制这么一个前提。
  这个逻辑关系就是,我们共同循环在内地的法律文化,在这样一个前提下,作为政策管理部门,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们一定会鼓励和包容大家的探索和创新。
  担忧2:电影立项审查是否仍然繁琐?张宏森:进一步简化程式提高效率;必须先立项后拍摄
  在合作方式和方法上,希望形成一种更加严谨、规范、富有效率的合作机制。首先,我回去后我们要从自身开始检点。因为我在电影局做电影的立项和审查工作,我要跟合拍公司一起商讨,怎样在进一步简化程式、提高效率上下工夫;怎么样在规简文本和规范批复上,做出一些新动作。第二点,也拜托各位,既然是非常坦诚、非常有目的性的合作,也希望大家尊重合作精神和规则。比如在批复立项前,不要先拍。我们不要先拍摄、后立项。不要先拍完、后立项等等这样的一些超规则的事情。比如说,我们要求两地的一些元素和一些比例的结合,这都有一些非常精细的、或者说非常严格的规定,希望大家也尽量严格地在这个规定的框架内,来进行合作。
“忧郁症”背后
  回归11年,过500部香港电影进内地
  “十年以来,我们有五百部的电影,在和内地的电影市场、电影观众、电影工作者,发生着这样或者那样,非常紧密的联系。正是因为有了香港电影工作者这样的一些努力,中国电影发生了一些非常细致的变化。”张宏森表示,从1997年香港回归到2008年,内地和香港的合作影片大概是209部,协拍的影片,就是内地协助香港完成的拍摄影片,大概是9部。十年以来,香港独立电影被引进到内地的是73部。CCTV6———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所播出的香港电影,是211部。加在一起,这个数字超过了五百部。
  “忧郁症”能否治愈
  香港影人:希望政府能够说得出做得到
  吴思远(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主席):
  前一阵时间确实发生了很多事情,让我们感觉两地电影合作上很不顺畅,我作为总会会长,一天到晚都收到各种关于两地合作的投诉和恳求。在恳谈会上,我把这些实际情况都反映给张宏森听,我的发言主要提出两点,一是CPEA是对香港电影界的照顾,这是个大原则;二是香港电影保持原有的风格很重要,不能把香港电影当成和内地电影一样,审查电影和剧本的时候都要考虑到这点。
  张宏森的发言提到在保持个性和独立性的同时,要加个定语,就是在“高水准和高品格”的前提下,每个导演都希望高水准,但不能要求每一部电影都做到,因为受到很多资金条件的限制。那天听完张宏森副局长的发言后,我们都比较兴奋,因为他的态度很正面,很积极,知道我们的困难,也表示愿意帮助香港电影。其实香港电影真的很难,没有任何保护政策,不像内地那样每年对好莱坞的片子有引进政策,香港电影市场完全是放开的,所以导演在拍片时会更多地考虑商业元素和市场。听到张宏森的发言后,大家心情都比较好。不过最后怎么样,是否能真的提供真正的帮助,要看有没有实质性的做法,希望政府能够说得出做得到。
  恳谈会结束到现在的一个月,我们感觉两地的合作确实有个好转的迹象,很多事情好像都有所进展。接下来我们也会组织香港导演到北京和张宏森局长再交流一次。希望以后两地的沟通能够更加频繁和有效。
  文隽(著名影人,前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
  当天的恳谈会,张宏森副局长的发言长达一个小时。那天大家很踊跃,恳谈会大概来了三十来人,大多是导演和制片。但还是有很多人因为有事,没有来到现场。我们听完后,感觉张宏森副局长的态度很诚恳,也把很多过去一年来香港电影节的疑虑用“蝴蝶效应”来解说,把种种“阴谋论”解释掉。他的发言里还有很多数据,对我们来说都是很好的资讯。所以我特意在恳谈会上录音录下来,征求他本人的同意,利用《香港电影》杂志的平台,让没到会的人知道这些想法和解释。
  对于这番发言,我们的态度都很肯定,从中可以看出电影局对两地电影合作的态度是朝着向前发展的方向。但至于实际上效果如何,还是要针对具体案例,看我们的作品在电影局审查上能否适当通过,送片上是真的“蝴蝶效应”还是以前避免不开的问题,具体做到了才知道是不是“说一套做一套”,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案例给大家信心。

编辑:文妍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另转一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7b92d001009prz.html



为什么香港电影越来越垃圾?原来还是广电总局……



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前,香港导演彭浩翔的采访电话增加了许多,他计算了一下,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你觉得应该如何挽救香港电影”,其次是“香港电影路在何方”。

    面对媒体,彭浩翔一本正经地回答:“每个电影人做好自己的本分,拍好自己的电影,就是对香港电影最大的帮助。”

    但私下里,他一脸无辜:“我怎么知道如何救?要问也该去问陈嘉上。”

    陈嘉上也不知道该怎么挽救香港电影,作为新任的香港金像奖主席,他考虑得最多的是怎样挽救香港电影金像奖。

    陈嘉上已经连续几个星期以金像奖颁奖场地旁边的星巴克为家了。一个星期后就要颁奖了,还有一大堆问题需要他现场解决:还差200万资金没有解决;跟TVB的转播费还得再谈判;这个演员不跟那个演员登台,那个演员不讲这个话题……

    4月13日下午,香港文化中心终于跟往年一样铺上了红地毯。不同的是,红地毯的嘉宾拍照板旁,史无前例地摆起了一个化妆品专柜。

    “干脆多摆几个品牌,让我们也好顺便购购物。”等待开奖的记者们趴在红地毯的栏杆上这样建议。

    陈嘉上也不同意把颁奖礼的转播办成购物频道,金像奖是有“独立性”的,因此他艰难地作出决定——不让赞助商上台颁奖。

    陈嘉上同时也被拒绝。他和金像奖副主席曾志伟向陈冠希、张柏芝和阿娇发送了邀请,希望他们能来参与颁奖——不是以此来增加关注度,而是希望当事人以实际行动说明“演员们是受害者”,而不是“败坏社会风气的人”。几位艳照门当事人为了淡化事件而拒绝了。

    “艳照门对香港电影的影响很大,尤其是气势上。”陈嘉上说。

    对陈嘉上而言,金像奖的这些麻烦,花点时间、费点嘴皮还能凑合解决,他无法解决的问题是,几个月之后,电影院里可能就没有电影可放了。

   这也是一个月前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上,香港电影投资者讨论和担心最多的问题。“去年《苹果》和《色,戒》通过审查之后,本来大家非常乐观。”陈嘉上说,《色,戒》基本上成了一个标杆,大家感觉到电影政策的开放,准备大干一把。
    旋即,公映的《苹果》被禁,香港电影人感到一阵寒意:“我们都有不好的预感,后来文件出来了,证实了我们的感觉。”
    这个“文件”,指的是3月3日广电总局重申的《电影管理条例》和《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电影片管理规定》,“文件”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在电影的备案(立项)、制作、审查、公映等环节“严格执行”。“文件”被电影人简称为“十禁止、九修改”——它并不是新东西,而是1997年版本的更新版。
    更新版威力强大,马上“更”掉了张艾嘉导演的《一个好爸爸》,这部英皇电影公司投拍的电影,辗转几次,最终没能通过合拍片审查,变成了进口片。
    “警匪片不能通过我能理解,但一部讲爸爸的片子,又是张艾嘉拍的,能有什么坏念头呢?”陈嘉上说,真正让他和其他香港电影人紧张起来的,是这部“乖电影”也出了问题。
    “乖电影”至少能揪出两个“坏问题”:丈夫古天乐曾经效力于“黑帮”;古天乐出轨后,妻子刘若英最终原谅了他,和好如初的夫妻进行了“激情一吻”——虽然是在自家走廊里。
    “应该是二审时出的问题,但没有人告诉我们问题出在哪里,我们只能猜。”英皇电影公司行政总裁利雅博说。《一个好爸爸》从“合拍片”变成了“进口片”,这对香港电影公司来说,是致命一击。

    合拍片片商可以选择让保利博纳、华谊等民营公司发行,扣除宣、发成本,至少还有20%的票房利润可以收;进口片由中影统一发行,片商固定从中影那里收回票房的13%——表面是实收,但为了自己影片卖得好,片商还是会投入一些宣传资金,最后只能拿到票房10%左右。

    在电视版权上,进口片更吃亏,电影频道规定黄金时段不能放进口片。没有黄金时段,买进的价钱就比合拍片少一半,甚至是四分之三。

    这是一道清晰而简单的算术题:“如果合拍片能从内地拿到40元,变成进口片,就只能拿到10元。”

    本次金像奖上斩获8项奖座的《投名状》,内地公映6小时之后,票房就超过1000万元,为了达到这个数字,香港用了整整一星期时间。计算票房时,香港已经失去了与“内地”相提并论的资格,香港已不再是神奇的“东方好莱坞”,而是“中国一个票房比较好的城市”。香港的电影工业,纯粹依靠本地票房,已经吃不饱了,英皇公司的原则在目前香港电影公司中很有代表性:做不成合拍片,电影就不开拍。

    “现在一部普通电影在香港可以收到两三百万元票房,上海、北京、广州随便哪个城市也能收这么多。”利雅博说。1992年,在300部港片里,排名第35位的电影,票房都在1000万以上。

    “几乎所有香港电影公司都停了。”陈嘉上说起来手指头都不够用了:陈冠希主演的《神枪手》处于搁置状态;林超贤报审的警匪片没有回复;阿娇出演的奥运题材电影《出水芙蓉》也因为“技术原因”,由原来奥运之前上映,推迟到奥运之后“再说”……

    “等着,没有人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审批,也没有人告诉我们该怎么修改,我们基金会3月份都还有七八个电影项目在申请,这个月就没有一个新的申请了。”陈嘉上说,香港电影主要从业人员有五六千人,“香港没有主旋律电影,没电影开拍就真的没钱拿,这五六千人就都将处于失业状态。”
    天天有人围着陈嘉上问该怎么办,香港电影界也充斥着各种传闻:《见龙卸甲》所有见血的镜头都要被剪掉;《夺帅》因为描写黑社会暴力场面不能在内地上映……
    “搞电影搞戏剧的,就是要搞冲突啊。”陈嘉上说,香港人已经不知道该怎么编剧了,“观众可以通过盗版看所有的其他东西,现在的电影审查就像守着城门的大将军,谁都不让过,可是他没看清楚,城墙已经没有了,不守规矩的人从四面八方进进出出,他挡住的是守规矩的人,最后的结果只是把观众都赶去了看盗版好莱坞电影。”
    陈嘉上形容现在的香港电影产业是“灾难性”的,只是还没有人知道,这个“灾难”究竟是“倒春寒”,还是“冬天”。

    (南方周末:http://www.infzm.com/culture/whjj/200804/t20080416_42907.shtml

[ 本帖最后由 samuel_ 于 2008-11-13 12:3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3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香港电影人自己拍不出好东西,却把主要责任推给广电总局,推给电影审查制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3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烂文什么时候写的?“夺帅”和“见龙卸甲”上映都多长时间了?现在没人写的出好剧本就赖广电总局,真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3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广电总局。。。
为什么广电总局不能多干一些让群众满意的事呢?差不多是干一件大家骂一件。如果来个信任投票估计广电总局会死得很惨。
缺乏对它的监督大概就是造成现在这种情况的原因。怎么说,群众这个“主人”也该能管得住广电总局这个“公仆”才行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3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好不好,确实不是广电总局的问题。试问:如果真的拍得好,那在大陆不会红,不让红,那在别的国家别的地方总可以吧?事实上有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3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打个粗俗的比喻,如果把汤唯比喻成婊子,香港电影界就是她的老鸨。婊子现在已经不稀奇了,而专为汉奸服务的婊子却比较少,因而容易产生经济和广告效益。不幸的是在中国这个缺乏民粥的社会中,汉奸这个行当还是普遍让人鄙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3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广电总局也是照规矩办事,难免许多一竿子打死一船人的现在
但啥屎盆子都往广电总局头上扣也说不过去吧?
难道除了色情暴力恐怖就拍不出好电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3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zaiyisheng 于 2008-11-13 12:55 发表
电影好不好,确实不是广电总局的问题。试问:如果真的拍得好,那在大陆不会红,不让红,那在别的国家别的地方总可以吧?事实上有吗?


事实上有很多这样的电影。你不知道而已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_1988 于 2008-11-13 15:0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重点不是已经上映的电影  真正原因是很多故事片做好前期筹备但广电总局不批都胎死腹中...

另外广电总局似乎偏心让美国大片通过  木乃伊3就是  该片从题材上都是乱编的鬼怪片,按理电广总局之前的那几套规定里条条都抵触,如是港片的话肯定不批,而港片有这种题材的基本不可能在国内上映,更不用说合拍片了. 画皮其实也是剧本经广电总局审了又审才改成这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4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悠闲自在 于 2008-11-13 12:47 发表
这烂文什么时候写的?“夺帅”和“见龙卸甲”上映都多长时间了?现在没人写的出好剧本就赖广电总局,真有意思。


你不了解就不要乱说,夺帅,见龙卸甲都删了好多情节,特别是见龙,画皮还算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4 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电影是分等级制的,大陆电影是不分等级制的,所以香港电影某些情节要删除才能进入大陆,我只想说~~~~~~广电的官儿~~~~~这套只有一个等级的审查制度是多少年前的产品?????难道到今天还能用???????改革开放都30年了~~~~~~~~

随便说多句~~那些说广电给外语片特惠政策的人住嘴吧,你们煽动不了什么的,现在广电是允许网络随意BT外语电影的,木乃伊3更甚!!!!!!在大陆没上映就已经在网络上BT成灾!!!说实话!一年才放几套外语片??票房才多少?和国产片票房对比一下简直就是牛毛~~~~~~~煽动前请拿些实质的东西来做支持吧。

[ 本帖最后由 沉默中发声 于 2008-11-14 01:1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4 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静观其变
本人支持电影分级制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4 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让这帮广电总局的傻子气死。香港除了有的钱还会做什么啊?在港英政府时期拍过好电影么?无里头拿到世界上人家看的懂么?人家怎么一部泰坦尼克大家都看的懂,还流行啊。拍出来的就是低俗。内容空洞化。“妈妈再爱我一次”大家还记得吧。比港台那些黑帮片强多了。香港就拍那些黑帮争斗有本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5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广电总局是我最讨厌政府部门,这不行,那个不好,把老百姓当朝鲜人,你不让看,我就看,我还专看你不通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5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新闻说了,广电暂时不会考虑分级一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9-28 09:32 , Processed in 1.21471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