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新街社区居民在北川县曲山镇永兴板房区联欢。 当日是羌历新年,在四川省北川,羌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度过震后第一个羌历新年。 新华社记者 白瀛 摄
11月16日,四川省安县花街镇雍峙村村民张学钟(右一)和妻子(右二)在自己刚刚建起的新房前。张学钟家原来300多平方米的房子在地震中全部倒塌,他用近年打工的积蓄,加上国家补贴和贷款,新建了这幢近300平方米的新房。 四川地震灾区群众自筹资金,并在政府补贴和贷款政策的帮助下,积极开展灾后重建,许多地方已经矗立起一幢幢新房。 新华社记者陈燮摄 入冬以来,映秀小学的100多个孩子陆续收到来自广东、香港等地爱心人士捐赠的棉被、防寒服和暖手器。 图为建设中的“吉娜羌寨” 四川日报
新华网消息:美国《时代》周刊20日一期刊登该刊记者奥斯汀·拉姆齐发自北川的一篇报道,题为《从瓦砾中崛起》,要点如下:
路边堆满一摞摞红砖,停车场摆放着层层叠叠的水泥排水管,新铺路面的两旁是一排排临时住房,小店的窗口柜台上生意繁忙。像中国的许多地方一样,四川省中部的这个角落也在经历着建筑热,但这不是普通的发展故事。
半年前我来到这里时,满是瓦砾的街道上排放着从倒塌的建筑物里抬出来的尸体。数万名无家可归者挤在体育馆里,更有数百万人栖身帐篷。紫坪坝水库因大量泥石流倾泻而覆盖了一层令人恶心的漂浮物。
如今,水库的水已经恢复了往日翠绿的颜色。即便是一些因泥石流而造成的沟壑也开始长出了绿草,显示了大自然也在配合人类恢复家园的坚定努力。5·12四川大地震后展开的重建活动是中国最令人惊叹的行动之一:在今后3年里,北京承诺支出约1500亿美元用于重建,比美国用于“卡特里娜”飓风灾后重建的资金还多500亿美元。到今年7月初,四川无家可归的灾民有四分之三搬进了预制板房,所有需要安置的灾民被承诺在2010年前得到永久住房。
许多重建努力反映在中国社会主义的语言中———巨大的红色横幅上印着政府的口号,劝导人们为了明天的美好家园而在今天流汗。如果说重建工作有一个主题的话,那就是“不要往后看”。在地震发生后,需要抛开痛苦的回忆,继续前行。常驻北京的学者拉塞尔·摩西说:“我认为四川与现在的整个中国很像。你不禁被它的悠久历史所打动,也不禁为它担忧。”
36岁的张康奇(音)住在办公室里,屋里只有一张单人床、一张小桌子和一台电视机。屋里的亮点是一张家人的铅笔画,一名学艺术的学生照着身份证上的照片,画了他妻子和幼女的画像。在大地震中,张康奇永远失去了她们。但是他没有时间悲伤。作为北川的干部,地震发生时他正在附近漩平镇的一个村里工作。第二天,他徒步6小时到一个抗震救灾指挥中心,帮助救助灾民。
当张康奇再次看到他在北川已成废墟的家时,已是一个多月以后了。妻儿的遗体没有找到。他说:“现在我全身心投入工作。对于逝者,你什么也不能为他们做。我们能做的就是让北川更美好。”
张康奇说,他的工作让他暂时忘了妻子女儿的不幸。“当我埋头工作时,我觉得她们还活着。但当我抬头看到那张画像时,我才想起她们已经不在了。”
5月14日,在地震灾区汉旺镇,邓竹源(音)与家人坐在一起,他放弃了找到母亲遗体的希望。当救援人员用吊车搬走瓦砾时,18岁的邓竹源用几乎没有破绽的英语向我讲述他在山区的生活以及震前他准备高考的情况。后来,我回到邓竹源等待的地方,地上有两具遗体。一位家人认出其中一具是邓竹源的母亲。邓把我叫了过去,激动地对我说了几句话:“你必须珍惜生命,你必须珍惜活着的每时每刻。”
邓真的也在这样做。半年后我们在四川大学校园里相会,他在那里学习电子工程。7月份,邓参加了高考,以全校最高分通过了考试。校长要他作一次新学年讲话,他对同班同学和老师说:“如果你还活着,那就没有理由绝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