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20|回复: 21

孟买血案急剧恶化印巴关系 [0591视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孟买血案事件背景:印度金融中心孟买26日晚至27日凌晨发生连环袭击事件。从泰姬玛哈酒店燃起熊熊大火的画面上,人们仿佛看到了2001年发生在美国世贸大厦上的相似一幕。据美联社报道,从26日晚间到29日凌晨,印度孟买市中心的火车站、酒店和市政府等多处建筑遭到武装分子的多达13起袭击,造成至少195人死亡、300多人受伤。目前印度政府已控制局面,发生在印度金融首都的历时60个小时的恐怖袭击事件宣告结束。

袭击发生后,一个自称“德干圣战” (Deccan Mujahideen) ”的组织向媒体发送电子邮件,宣称对此事件负责。那么“德干圣战”是怎么样的一个组织呢?在恐怖袭击频发的印度,该组织之前寂寞无闻,分析者认为,“德干圣战”虽然名不见经传,但是有可能是大名鼎鼎的“印度圣战”组织的一个分支。

据印度安全机构认为“印度圣战”是巴基斯坦领导的“虔诚军”和“印度学生伊斯兰教圣战运动”恐怖组织的掩护组织。

事件引发印巴两国关系紧张镜头: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印度当局于29日声称,有证据表明,在孟买发动袭击的恐怖分子从巴基斯坦得到指令,并在三天的袭击中与指挥者讨论战术。

另综合各大国际报纸表明,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警告印度不要做出“过度的反应”。他表示,若真有巴基斯坦人涉及孟买袭击事件,他会立即采取来历行动,对付涉案者。同时巴基斯坦内阁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应该采取的反应,并有官员说,巴基斯坦总理已取消香港之行,目前集中精力解决印巴紧张关系不断加剧问题。

现两国军队已提高警戒级别。据路透社新德里11月30日电,印度一政府部长表示,印度将把国内及边境地区的安保工作提升至“战争级别”。同时来自美国《华盛顿邮报》11月30日报道,巴基斯坦警告说,假如印度部队有任何异动,它将把巴阿边境上参与反恐斗争的部队调往巴印边境。并说印度空军已经处于“紧急戒备”状态。

焦点探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都拥有核武器,它们之间的对抗也许是灾难性的,因此有人认为,这些袭击的目的是在破坏最近两国关系的和解。

印巴两国关系不好由来已久,有很深的历史印记,印巴分治后印巴之间曾发生过3次战争。1947年10月,由于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发生武装冲突,战火延续15个月。1965年4月,印巴之间因库奇兰恩地区的边界纠纷发生冲突。此后,印度把边界冲突扩大到克什米尔,同年9月,印度向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的武装进攻,从而导致第二次印巴战争。1971年11月 ,印度在巴基斯坦内部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出兵东巴基斯坦。同年12月,战争进一步扩展到西巴基斯坦。

可以说印巴之间的矛盾有着分裂和侵略、民族和宗教、他国背后插手等许多内外因素杂合,克什米尔边境地区是最明显的“弹药库”,一触即发。现如今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趋势背景下,稍有点国际问题都能成为国内转移经济危机的视线,何况是如此多起的爆炸恐怖事件呢?

申明:版权归AC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本帖最后由 0591 于 2008-12-1 14:30 编辑 ]
发表于 2008-12-1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汗,世界又要“热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巴火药桶,美国又想在我们周边制造事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条导火线,不知道是否能点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论孟买恐怖袭击是否“美国制造(下这样的结论是需要切实证据的,就如同美国911一样,谁都明白怎么回事,谁都不能直说是怎么回事)”、由于时间、地点、手段都太符合美国的战略需要了,因此,时事评论员们就打趣说,这场恐怖袭击在时间上来得真是时候,在手法上做的也非常到位,完全符合“美国的战略需要”。

  在我们看来,其符合程度之高,让人有理由感叹它就像一份“量身订制”的产品。因此,在没有切实的证据之前(恐怕永远也不会有切实的证据),虽然我们并不肯定、也不打算讨论谁是幕后主使,但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美国就是最大受益人。

  ●西方媒体已经开始将这场袭击贴上了“印度911”的标签

  也许是有意、或者无意,但值得高度警惕的是,西方媒体已经开始将这场袭击贴上了“印度911”的标签,

  非常清楚,可能与“美国911”导致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类似,如果美国“操作”得好的话,如果欧盟“配合”得恰到好处的话,如果其它大国(包括中俄、特别是印度)又出现致命的失误的话,“布托之死的后续发展”、在“印度911”的有效配合下,就会走出一个令美国决策者梦寐以求的结局---克什米尔就会爆发巴基斯坦与印度之间的军事冲突。
  我们认为,这场四处开花的恐怖袭击是一个势力庞大的组织精心策划的,且有着鲜明的政治意图。

    最后,根据报道,袭击之前,就有大量恐怖组织成员、武器通过海路运进了印度,人员袭击中恐怖分子重点针对“英美公民”,而其它西方国家、比如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日本等都有人员死亡;最后,恐怖袭击的具体目标除了西方游客集中的五星酒店之外、还有非伊斯兰宗教、比如犹太宗教建筑、且有大量人员伤亡。非常清楚,这是一起综合考虑了“国际政治、经济、军事角力、包括意识形态冲突等因素”的“大规模政治恐怖战争”、其战略意图在于引爆克什米尔战争,搞乱南亚,利用印度这个因素,彻底打乱中国的南亚、中东、中亚布局,并直接“拷问”中国的“国际金融政策、国内经济决策”。
                                                      ---摘自东方时事评论

[ 本帖最后由 chao 于 2008-12-1 16:3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考虑终结与巴基斯坦停火协议
http://bbs.m4.cn/thread-121433-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我们的巴基斯坦兄弟能够拥有安居乐业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阿三明显转移矛盾之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基斯坦拟调10万人赴印巴边境应对紧张局面 》- http://bbs.m4.cn/thread-121268-1-1.html

[ 本帖最后由 0591 于 2008-12-1 18:4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遭遇恐怖袭击的背后
http://bbs.m4.cn/thread-120870-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凯锋时评】孟买大爆炸真绝:美英可一石六鸟 - http://bbs.m4.cn/thread-121351-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狼评】美增兵阿富汗,中国或只有驻军巴基斯坦一条路!
最近两条消息很有争议,一是英国首相布朗独具慧眼,一眼看好中国出兵阿富汗反恐。二是各国大海军高射炮打蚊子式的索马里剿匪秀。
上面两件事中国都表现出战略谨慎态度。事实证明印度做啥都不过分,而中国的合理举动很可能就配合了西方愈演愈烈的中国威胁论。布朗的邀请我看做是西方对中国的试探诱惑手法,让中国出兵参入一场没有联合国授权的反恐残局,可能是老美对中国的战略试水,面对俄罗斯的对美强硬政策,也可能想造成中美的走近假象借机离间中俄关系。
索马里海上剿匪,很多网友和专家都认为中国海军应该出兵,我的观点是反对。俗话说船小好调头,因为海盗用的是游击战术,靠的是机动灵活,不适合大海军和大舰做战。各国间真正有效的手段应是在索马里海域周边建立联合基地实行统一指挥,投入打击火力适合,速度匹配的小型频海战斗舰作战。除此之外中国没有出兵价值。
与布朗的说法相对立,也是我认为真正应该关注的是美国准总统奥巴马的要在阿富汗增兵20000人的预案。本年内驻阿联军多次在巴铁境内搞越境打击,并置巴铁主权于不顾,再结合美印关系的新发展(孟买血案让印度与老美有了新的战略共同点),我看老美控制巴基斯坦(或关键时出兵占领巴基斯坦)截断中国和伊朗之间的战略通道的意图已露端倪,最近老美力邀巴铁参加红旗军演应视为对巴铁的拉拢和先礼后兵的手法。
如巴铁反水(不过既称巴铁那反水的可能性不大)或被占那中国的西线的战略安全将陷入高压。一是中国手里的伊朗牌等于被废掉了。二是基于能源战略而开辟的由伊朗经巴铁至中国的油气管线工程将作废。三是巴铁手里的核弹也将为老美所用并指向中国,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现在我们应该做的是,在奥巴马的新政府就职之前与巴铁有效沟通,避免巴铁文人政府陷入老美圈套。要与之签署安保和联合反恐协议,在必要时允许中国安全部队进入巴基斯坦境内驻扎,驻防区为巴基斯坦与阿富汗的边界地区。把巴铁彻底纳入中国的西线安全防御圈。
在我们的航母大海军未成军之前,决不允许陆上战略出现任何差错。美军增兵阿富汗势必对我们的对印策略产生影响,美印在中国西部的军事呼应会让中印边界问题的解决更趋复杂。

很多人说中国应该借索马里海上剿匪来展示实力,不过实力的展示要用在刀刃上。索马里那边俄罗斯海军会替中国船只护航的,我们要做的是让老美在我们背后钉的钉子陷入稀泥中。
有网友为朝鲜局势担心,我认为有抗美援朝一战做警示,朝鲜要比巴基斯坦安全得多。美韩敢打朝鲜那中国就有了面向日本海的出口,彻底消除中国对日本海海上威胁无防的软肋。

巴基斯坦是我们西线战略安全和能源安全的重点,面对老美的政策转型,我们真的应该有所作为才是。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888790.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rie_bi 于 2008-12-1 18:32 发表
阿三明显转移矛盾之嫌!


更像是美国的阴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漏斗子:孟买事件的真相,打不打由不得印度!http://bbs.m4.cn/forum.php?mod=v ... p;extra=#pid17079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寒巢___寒石 于 2008-12-1 23:13 发表
==========================================


晕,被你发现我转移阵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说就肯定是美国的阴谋,因为这跟911不同。
而且很难转移美国民众的视线和国内压力。
凡事不要有先入为主的想法,不然会误导自己的。

如果说跟美国有关的话,最大可能就是跟美国的军火家族有关。但美国的军火家族利益跟美国的整体利益有时会有冲突的,所以不能完全视为美国政府的阴谋。
通过对恐怖组织的背后捐资,挑起地区战争和国与国战争,然后售卖武器得益。这个地区美国不容易插手,因为有中国利益所在的,所以最大猜测是美国军火家族在美国削减军费开支减少购买武器之时搞的小动作,为的是增加一个销售市场。

大家再看看一些新闻的介绍,恐怖份子中有英国护照的持有者,而唯一生存俘的说了他们在国外接受了两个月的训练。那么这个组织遍布的区域是很大的。
擅长搞这类阴谋以英国人为最强了,也有较久远的历史,美国的军火家族其实不是犹太人就是英国人了。
恐怖组织能够从英国招到巴基斯坦移民,我就不信当中没有英国的卧底也派了去的,这次英国竟然没有任何消息,反而说明英国知道的会比任何人都多。

好了,不去多加猜测了。
先说会不会起战事,我个人感觉可能性不大,因为一旦印巴交战,最差的结果情况如果巴国真挡不住,中国出兵围魏救赵也不是不可能,顺便收回藏南地区。但感觉不会这么差的,对军火商来说,最好的结局是打成均势,然后不断购买武器。

不过中国人的想法跟阿3有区别的,谁知道他们怎么想呢。呵呵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番孟买恐怖袭击事件.袭击者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让人不得不联想到一些什么.
若要说和美国毫无干系...不相信的人会比相信的人要多些...尤其是矛头直指巴基斯坦.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可是真的只是剑指老巴吗?
                 
幕后黑手的如意算盘究竟算计着谁  似乎也在慢慢浮出水面.一石多鸟之计..代理人战争?

感慨一句..多事之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我们希望印巴间相安无事,毕竟他们都是中国近邻,也希望双方政府能冷静对待,勿中了某些人的挑拨离间之计,而弃国家安宁不顾,因为战争受伤害的依然是善良的民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18 11:14 , Processed in 0.703891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