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00|回复: 2

禅解礼记—学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 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走进人类文明,禅解中西文化系列公益讲座之-----《禅解礼记—学记》
王绍璠
http://hi.baidu.com/wangshaofan


《学记》是十三经中《礼记》中有关论学之属的精彩论文中的一篇:主要宗旨是对于我国古代先秦的教育制度,教育理论及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等等的阐述;也说明了自古以来我们的先民在教学方面始终注重专业和通才的培养与普及,尤其是对于启发式的思想教育。
在孔荀孟墨老庄等大家的精论中,在在处处都显现着教育的智慧和人性的光芒,引导着中华民族为人类做出伟大的成就与贡献。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在十七世纪以前,于人类的文明史上一直领先群伦,独占鳌头的原因。诚如当代美国哲学家怀特海在其《科学与近代世界》中所说:"虽然直到1500年欧洲所知道的东西加起来还没有公元前212年去世的阿基米德那么多,但到了1617世纪时,为什么突然加快了呢?"
"实际是一种新的思想面貌,得到了显著的体现而加强了,这种思想方式甚至比新科学和新技术更为重要,它把我们心中的形而上学前提以及构思的内容全都改变了。"
"这种思想上的发展却变成了有素养的思想家中一种盛极一时的习惯,这是使生命甜蜜的糖,大学的主要责任就是要继承这种传统,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而广泛传布,使之流传于万世。在1617世纪时期,使科学思想远远驾于欧洲多种潮流之上的特点之一就是当时的大学,现代科学思想诞生于欧洲,但它的家却是整个世界。"
在这里怀特海最明智的一个结论是:现代科学思想诞生于欧洲,但它的家却是整个世界。
曾几何时,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所谓的科学思想(诸子百家),近代以来却没能产生现代的科学,其主要原因是十七世纪以来我们没有像西方一样扬弃形而上学,而让形而上学继续主宰着我们的思想。这也就是为什么现代的中国人能制造出核子武器,却缺乏科学思想(而宗教迷信无处不在)的根本原因。
十九世纪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歌德在其《对话录》中说:"德国假如不是通过一种光辉的民族文化平均地流灌到全国各地,它如何能伟大呢?这种民族文化不是从各地出发而由各邦政府支持和培育的吗?德国现有二百余所大学分布在全国,还有一百余所公家图书馆也分布在全国,此外还有数量很大的艺术品收藏馆,自然界的博物馆;中等学校和技艺学校多的不可胜数,几乎没有哪个德国乡村没有一所学校。再看德国有多少剧院,全国已有七十多座剧院,作为支持和促进高级民族文化教养的力量,是决不应忽视。"
之所以引述这两位思想家的言论,是有感于象《学记》中所记载的古代先秦的种种教学理论的方法,其所倡导的主旨早已包含了他们所强调的新思想,而他们所强调的这种思想,也正是中国自先秦以来一脉相传"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的教学精旨,勇于承当智慧,勇于创造新机,造就了汉唐宋元明清鼎盛时期的文明气象;正如歌德等人所讲的"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感情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中国人有成千上万的优美的作品,而且早在我们远祖还生存在野森林的时代就有这类作品了。"
同时,《学记》更阐扬了《荀子•劝学》篇的重师、善学,以及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君子贵其全,特立独行的教育理念;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为当代后世确立了万世不朽的富含真理性的教学精神。
因此,作为每一个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为了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为了免除全民族自大狂妄和自卑无知的情结,都有必要对于《学记》作一番认真深入的探讨和体会,毕竟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体系,足以为全人类创造进步与和谐,足以为全人类的指导思想作表率。《学记》心解如下——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嗖闻,不足以动众。
君王对于事物经过慎思研考而后颁布法令,同时访求德才兼备的贤良人士为民服务,可以得到一时的美名和爱戴,其智尚不足以感召大众百姓。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任用贤良人才,又能体恤百姓民情,其德可以感召大众百性,还是不能化导百姓,移风转俗。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有心致力化导全民风俗者,欲转偷薄以敦厚,化暴戾为祥和,使社会风俗和谐进取,从而实现治国化民的理想,就必须经过教育来完成社会效益。
《学记》开宗明义,强调教育的重大社会意义,欲治国平天下者,而无完善的教育经营(如同前文所引述十九世纪的德国教育),还是未足以化民而难成就长治久安的盛德大业。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古代童蒙所习诵的《三字经》都取材于《学记》,可以说明我国古人对于幼儿的教育是如何的重视和严谨,这和当年纳粹日本法西斯重视幼儿教育而以小学教师为尊崇的风气,遂而强种强国是有其相对意义的,尽管他们用来为非正义战争而服务。
宋代禅宗大德大觉琏和尚亦曾引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并说:"今之所以知古,后之所以知先。善者可以为法,恶者可以为戒。历观前辈立身扬名于当世者,鲜不学问而成之矣。"
《学记》明示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真理,确是掷地有声,虽历百千万年,其不朽的光辉至今还在熠熠闪耀着。
《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学记》引取《尚书•兑命》下篇中的一句:切记要始终坚持学习,来强调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明显的受到了荀子的影响。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尚书•兑命》三篇经考证是孔安国伪造傅说对商王的教育说辞,虽说是伪作,但还是代表了古代先民的智慧(至少是先秦时期)。
《学记》引证的文词是《兑命》下篇中傅说对王的说教,共中名句如:"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惟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惟学学半,念终始典于学,厥德修罔觉"
这些名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正代表着古代先民对于教与学全方位的重视和落实。也体现出中国自古以来对于教学相长,教学互进的精神和宗旨,早有典章制度来推广之,发展之。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遂有序,国有学。
正如歌德所言,十九世纪时德国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普及的程度,早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就有类此的教育体制存在和发展。
古代二十五家为闾,共住一条巷,巷头有门,门边有学校叫塾。
五百家为一觉。庠和序都指地方学校而言,殷代称"",周朝称""。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一遂。国有学则指各诸侯都城均有最高学府。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君,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古代的教育制度:学生每年入学,隔年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满一年时,考核学生判析经文句读和辨析经文义理的程度。
第三学年时,考察学生敬业的精神与乐于团结,参与公益活动的情况。
第五学年时,考察学生对于师长的教诲是否真有心领会又有广泛学习,而不偏执一端。
第七学年时,考察学生研究学问能否独具见解,能否善能交友,近益友而远损友。
这样的学习成就可算是小成。
第九学年时,学生能博览群书,而于所学又能融会贯通,对于追求真理,热爱真理具有坚定的信念,在任何情况下不会轻易动摇自己的立场,这样的学习成就,可算是大成。
经过九年综合身教和言教的养成教育,学生们都能以己立人,以己达人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一个士大夫的觉悟必能带动一大片群众觉悟,良知的感化,道德的成长,社会风气清新醇美。诚如怀特海所说:"这种思想上的发展变成了有素养的思想家中一种盛极一时的习惯,这是使生命甜蜜的糖,大学主要责任就是要继承这种传统,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而广泛传布,使之流传于万世。"
我们古代的教育原则和目的就是如此。
《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以古书之例,而举小蚂蚁总是跟随大蚂蚁学习本事,作为"人不学,不知道"的引申之义。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尊师敬道,是我国自古以来办教育的明训。尊师则足以亲师,亲师则学才有所获;重道则足以有方,有方则学才有所成。
自古以来,任何时代对于学校的教育都是非常重视和尊崇的。开学伊始,朝廷派来主管教育的官员,身穿礼服,向先圣先师敬献祭品,以示尊师敬道。
敬献之后,在开学典礼上,学生要习唱《诗经•小雅》中的《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篇,作为学以致用(学优则仕)的标的。古人认为《鹿鸣》主于和乐,《四牡》主于君臣之道,《皇皇者华》主于忠信。
和乐、君臣、忠信是做人做事不可或缺的处世之道,因此在开学典礼上习唱这三篇是有其象征意义。
礼成之后,学官击鼓警众,打开书箱,分发书籍,以示对学生的敬重。
同时,取出两种木质象征刑具,以示规范,整肃风纪。
开学以后,为了使学生心志安闲,古人规定一般在夏祭之前不对学习进行考察,俾以让他们在安闲轻松的学习环境中专意学习。
平常之日,老师们时时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急于解说疑难问题,好让学生自己能深入思考,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要求学龄短的学生专心听讲,而不要随常提出问题,一方面由于学习必须循序渐进,不能越级而进,另一方面有利于启发学生自己的悟性,培养学生自主的能力。
从朝庭重视学校教育到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综合这七种系列的教育原则,也就可以由微知著了解到古代的教育是如何的远大精深。
《学记》中所谓的教育就是要求学习处事做人的道理,处事就要具备公职应有素养,做人就要具备远大高尚的志向,也就是合乎这种教育原则。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在高校教育中,平常教学时,必须研习正经的书典学问,闲暇时日,还要泛习补充课外知识学问。
在求学教育中都要劳逸结合,主次互补,惟恐荒废时日,至有一事不知,儒者之耻之讥诮。
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古代教育注重触类旁通,全面含涉,更强调整体生动与和谐,因此才能创造出持久不朽的智慧文明。
在教育的方法和原则上,要求通才与专业必须合协而不能偏废。
教育者认为一个搞音乐的人,不学会调弦试音,就不能弹出一首琴弦和谐的乐曲。
同样,不学会声律音色,就不能做出一首音节和美的诗歌。不学会各种具体礼仪事务,就不能展现安祥的礼仪风度。不乐于礼、乐、射、御、书、数等各种技艺,就不会喜爱追求学问。
所以高明的人做学问,(藏、修、息、游)无时无处不在学习上进,如荀子所说:真积力久,学乃有成。
如此做学问,才知道善知识和师长的重要,才能真心亲敬师长,诚意爱乐学友而正信追求真理的正道。纵然远离师友的教诲,呼唤不回头,牢笼不肯住,虽千万人吾往矣。
《书经•兑命》所说的,敬重自己所学的道业,经常勤勉学习,当能有所成就,如同佛学所谓的"八正道",难道不是这个道理吗?
《学记》在本文中强调课内外并重,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恰恰是几千年后,伟大的爱因斯坦在其晚年文集《论教育》一文中所强调的:"我更认为应该反对把个人像无生命的工具一样对待,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了如何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将肯定会找到属于他的道路。除此之外,与那些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详细的知识的人相比,他更能够使自己适应进步和变化。"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拂。
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前文重点阐明了先秦以前的教育目的和精神,古今同理,中外共求,不只是爱因斯坦,毛泽东对于教育的要求也是如此:"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在完成《学记》的当时,教育的精神面貌与前代相较已然不同,诚所谓代代相传之"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作者缅怀着前代的风范而写下了现世的颓败。
身为教育者的老师不再是良师善知识,只知道吟诵书本上的文字,而不能明讲其中的精义。上课时过多地责问学生之不学,而不自反本身之不教。
为了教学进度,急于求成,而全不考虑学生能否按部就班地安心学习。
教育学生不从实际出发,教导学生又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在教育的施求上,更任凭已见,违背常规对待学生。
这样,学生最终会厌弃学业而怒怨老师,以学习为痛苦之事而不知勤学有益,学生就是能够勉成学业,也会很快弃失所学,教学的失误,就是由于这种种缘故所造成,可不哀哉?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育之所由兴也。
如同前文所说,毛泽东、爱因斯坦等人对于教育目的的和精神所阐释的一样,古代在教学方面的要求更是全方位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说明教育不止是为了传授知识及解其迷惑,更重要的是要完成道业(事业)与人格的成熟和完美。
在方法上,首先要做到防微杜渐,在学生的过错还没有形成之前,就要教导他们,防范于未然,如同佛法所说:未生之恶不令生,已生之善令增长。《中庸》所说: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而后随时能做到中规中矩,恰到好处也恰到分寸,即所谓发而皆中节之谓和,即本文所说:"当其可之谓时"
同时,在安排教学课程中,不能滥无章法,漫无次第而要尽量适合学生的承受能力。
还更要加强学友之间的相互观摩学习,切磋讨论,进而使自己逐渐完善起来。
大致能具足这四种要素,拿现代的白话来说,教育基本上就可以搞定。
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相对上文四教而言,事情发生才找对策,往往处于被动而徒劳无功。
错过时机再去矫正,往往事倍功半,难于促成。
杂学而无章法次第,教学则坏乱不能有序。
不知亲近善友,徒致孤陋寡闻;结交损友,近墨者黑,终致行为邪僻,背师言教,荒废所学。
这六种事项是教学之所以颓废不兴的主要原因。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搞教育的人,一旦掌握以上所谓教学之所以兴,所以废的原则,自然就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者,为人师表,全面体现出善于启发诱导后进的教育之道:
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他们的鼻子走,鼓励学生而不是打击压抑他们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路而不是耳提面命,强输观念。
道而弗牵,则师生之间一团和气,穆如春风。强而弗抑,则学习成为坦途,轻松而欢快。开而弗达,则大脑无限开发,智慧欣然增长。
和、易、以思,从这三个方面开展,可以说是教育艺术的精华和高峰。
学者有四失,教育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在教学上,学生大多会犯四种失误,作老师的人应该充分了解:一般而言,有的学生会贪多不烂,有的学生会固步自封,有的学生会掉忽轻心,有的学生会得少为足或畏难而上。
总之,每个学生所犯的过失,心态各有不同,老师在了解了这些不同的心态之后,学生的失误就容易补救、矫治过来。
教育的根本,孔子的一句话说到底:善补过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一个好的歌手,会引起人们的共鸣;
一个好的老师,能引导人们的自觉。
他们的言语表达一定是简炼而畅达,辞少而精辟,善能引譬而启发学者。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
真正的教育家必须有志于攀登到最高的教学境界,通晓教学上各种错综复杂的环节,充分掌握正确或错误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具足这些觉悟,才能多快好省地创造出完善的教学方案。能多快好省地创造出完善的教学方案,才能是一位良师。能是一位良师,才能是一位尊长。能是一位尊长,日后才能是一位明君。如同古希腊柏拉图所说的好的帝王必须又是个好的哲学家。因此,老师的地位是齐同于君王的,亦即古人所谓的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古代对于老师的尊崇是如此,因此对于老师的选择是非常严谨和慎重的,有如虞舜,夏禹,商汤,周武等三王四代,对于老师尊崇的事迹直是流传千古。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有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古人之所以强调教育的根本关键在于尊敬老师,是因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唯有良师乃能使百姓"善补过",乃能使民情醇良,民德归厚,进而使全民族的素质增进和提高。
一个懂得尊敬老师的个人,一个懂得尊敬老师的社会,一个懂得尊敬老师的民族,才是有觉悟,有良知,有道德的个人、社会和民族;这样的个人、社会和民族,才是一个热爱学习,热爱真理的个人、社会和民族;才能真正具有高明的思想和高超的素质。正如前文所引述怀特海的说明:西洋的文明何以在短短的一百年间就能够腾飞,这就是理由,这就是原因。
我们的先民给予师道尊严特殊的含义:就在于没有老师就没有教育可言,没有老师的尊严就没有教育的尊严可言,没有教育的尊严,就没有民族的尊严可言,没有民族的尊严,就没有民族的生存可言。
因此,对于师道尊严的制度和维护,自古都有奉行不渝的传承,绝不是偶然,更不是儿戏,而是对于真理的肯定,对于智慧的追求;是其他民族所不具有的特性(日、韩、越南等国只是承袭中国的古制的余绪),具体的象征可以从中国自古对于孔子的奉祀:称为先师而尊崇不断;还可由本文所说"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这段明白的昭示,体现出了我国先民对于推行教育尊师重道的大度和力度。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讲完了师道而后就落实到为学之道,前文所说:学学半,所谓教学相长,都是相对教学,相对师生而言。
一个好学生不需要老师倾注过多的心力,他的成效就可以事半功倍。
同时,学生的任何成就,都离不开老师的教诲,并为之感恩。
同样,一个半调子学生,即使老师为之倾注全部心力,到头来还是事倍功半,少有成效,反过来还要埋怨老师的不是。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善于思考问题的人,在对待学问疑难之处,如同处理一根坚硬的木头一样,先处理比较容易分解的部位,再去分解症结节疤的部位,长此以往,如庄子所说,像庖丁解牛一样,任何疑难症结都能相应迎刃而解;那些不善于思考问题的人,却恰恰反是。
《学记》不止善颂师德,同时还把学者应该具备的崇高标的指示出来,使后学者能知所先后,本立而道生,进而完成一个和谐进步的道业学业。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 不善答问者反此。
良师在应对学生疑问时,全以对机为主,小叩则小应,大叩则大应,不叩则不应,如果学生具足从容之机,则尽其权变全力而褫之。如同古代禅师的教学方法,如珠子走盘,圆融无碍,应机而答,随时而动,尽其声者,从其变化。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本文首先提出老师应该对自身所具足的学问有更透彻、更深刻、更确切的理解和把握;然后才能针对学生的水平和疑难所在,进行因材施教,因机解难的教学之道。
所以说,只知记诵书本上现成的知识,而无透彻的领悟,其人不足为人师表。老师的天职是在问题提出时,要能针对应机进行解答;遇到学生力不能问时,则待机语之,待机语之而再不知启蒙者,则暂舍之可也,待机再教也不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如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之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代全能的教育方法,至此达到最高的境界,也正是古代高明的教育方法以其所产生的智慧,昭示了古代先民如何由基本的技艺提升到高妙的道术,更展示了古代先民如何使教育伟大的功能成为化腐朽为神奇的契机。
本文的描述正是最精彩的教育华章:一个优秀冶匠的儿子,必须先学会把皮革揉软,再片片缝合,使之成为一件完美皮衣的本事,然后才可能掌握柔和金属,软化器皿,使之炼成完好无缺的艺品。一个优秀弓匠的儿子,必须先学会把柳条弯曲编成簸箕的本事,然后才能掌握制作弓箭的艺术。
驭者在开始训练小马驾车时,方法就和平时相反,即把小马系在车后而让车走在小马前面,以便让小马见习大马拉车的情况
有心人士能观察到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可悟出高明的教育方法。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古代教育的主旨之一是教导学生所学要落实到现实社会的利乐有情中,不能自命清高,独立遗世而脱离群众。
因此,强调学习都要从同类事物的对比中才能了解到事物本身的真实含义。
像鼓一样,鼓音不在五声之内,可是五声得不到鼓音的协合则不能和谐。像水一样,水不在五色之内,可是五色离开了水则色彩便无法鲜明。
像读书学习一样,读书学习不在五官之列,可是五官若不读书学习则就无法治理事务。
像老师一样,老师不在五亲之内,但缺少了教师的教诲,五服之内的亲属关系就不可能亲善如一家。
本文以类比的方法进一步阐明教育在社会人群中的重要关键,实在是不可多见的妙文。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大德不官,惟其不官,才是众官之根据;大道不器,惟其不器,才是众器之所依;大信不约,惟其不约,才是众约的根本;大时不齐,惟其不齐,才是众齐的基点。如同《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惟其无所住,乃能生其心。惟其性空(具足一切),乃能缘起(产生一切),惟因缘起(产生一切),乃证性空(具足一切),其理一如。
有见于此四者的禅机,当能悟出学问教育之大道。
如同古代三王祭祀百川时,都是先祭河,然后再祭海,因为前者是本,是源;后者是末,是流。
因此,《学记》以本文阐明教育为人生万事中的根本作为总结,实有深寓,有见识的上位者都应该洞知本末,致心教育,振兴师道。

[ 本帖最后由 naga 于 2008-12-2 08:16 编辑 ]
发表于 2008-12-2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先粗看一遍。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与诸君共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20 22:49 , Processed in 0.04546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