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1|回复: 2

联合早报:邱震海:2008年中外关系的激荡与心理磨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3 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年中外关系的激荡与心理磨合(上)

http://www.zaobao.com/yl/tx081227_502.shtml
● 邱震海(香港)
  
2008年对中国是大喜大悲的一年。在对外关系方面,基本上有两条值得注意的线索,一是传统意义上的外交活动,二是中外民间心理的激荡和磨合。与过去以传统外交为主不同,去年的中国对外关系,官方和民间两条线索同时发生作用,各自折射出十分鲜明的特点和背景;而正是这些深层的特点和背景,对中国未来继续崛起过程中与世界的沟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双韧剑”与“共同成长烦恼”
  就传统意义上的对外活动而言,笔者在去年年底总结2007年世界形势时曾经指出,2007年中日关系和两岸关系缓和是两大亮点,但世界形势在2007年已经出现复杂化、多元化和微妙化的趋势,中国面临的挑战已不再是过去传统意义上的硬性对抗性质,而是更多转化为西方对中国提出的“责任外交”、“形象外交”和“政治外交”的要求;2008年,中国面临来自西方以“奥运政治”为代表的“双韧剑”的压力,由过去明显的、是非分明的、对抗性的特征,转化为以价值观为背景的“双韧剑”的特征,中国未来不能单纯对抗性地应对,而必须有更高层面上的技巧来回应。

  2008年的形势发展,在相当程度上被笔者去年的分析不幸言中。今年上半年开始,除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继续发挥积极、建设性的外交作用外,西方与中国在价值观上的冲突明显上升,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西藏风波和奥运火炬传递风波。西藏风波其实从去下半年德国总理默克尔会见达赖时就已经开始;今年“三一四”拉萨风波发生后,中西在西藏问题上的冲突更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并在12月法国总统萨科齐会见达赖后再次发酵。其间,西藏问题曾一度有所淡化,萨科齐也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但中西双方在西藏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并未消除,这一分歧仍将成为未来中西关系动荡的根源之一。

  北京奥运是中西双方围绕“双韧剑”压力展开互动、磨合乃至周旋的又一个典型例子。正如笔者在《北京奥运:中华民族成熟的里程碑》(刊于8月8日奥运开幕当日《参考消息》)一文中所写:“中国在2008年主办奥运,其实是崛起、成长和成熟过程中的重要一站。换言之,今天的中国依然拥有许多‘成长中的烦恼’。在奥运筹备的后期,这些‘成长中的烦恼’无论是以国际摩擦还是以自身观念和体制的调整等形式,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体现。……中国在筹备北京奥运过程中与西方世界产生的一系列磨合乃至冲突,既是中国面临的问题,也是中国和世界所共同面临的问题乃至困惑;所有这些必然将跨越北京奥运而进入‘后北京奥运时代’,成为中国与人类所共同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中西价值观冲突的深层背景


  由西藏风波和北京奥运所折射的中西磨合和冲突,其实反映了两个深层的背景:一、中国崛起给全体西方世界带来的深刻冲击和影响:由于西方对中国的未来走向尤其是支撑这一走向的政治体制感到不确定性,因此才有了在价值观上与中国的磨合乃至冲突;二、中欧关系的微妙变化:在冷战后美中欧三角关系中,中欧关系原本是一组相对稳定的双边关系,但近年随着欧洲领导人的更迭,尤其是欧洲对华整体情绪的改变,中欧关系越来越变得不确定起来;一个较实用主义的美国更注重意识形态的欧洲,在其对华情绪整体发生改变的基础上,对中国而言未来到底是伙伴还是潜在对手,这不是一个能够简单回答清楚的问题,而将在未来的中欧磨合和探索中逐渐清晰化。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中国的外交举动,已不再是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外交行为,而是直接深植入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之中。换言之,中西双方在外交层面上的各种举动,其实都折射了双方在中国崛起背景下(无论是影响还是受到影响)的心理调适过程及其程度。
作者为凤凰卫视评论员
 楼主| 发表于 2009-1-3 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中外关系的激荡与心理磨合(下)

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aspx?id=90&articleId=12164
   前文谈到2008年中国在对外关系方面的一个显着特点,即与西方在价值观方面的冲突由深层浮上表层,其背后折射的其实是中国崛起给西 方世界和中西互动带来的心理冲击。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中欧乃至中西双方今年上半年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的冲突,并未影响中国全球外交作用的发挥。其中有两个明显的 标志:

  一、在11月15日举行的二十国金融峰会上,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都对中国寄予了高度期待,双方都对中国施以各种手段,希望在国际金融 秩序的调整中将中国争取到自己一边;

  二、中国正式派出军舰参与亚丁湾的航运护卫,这是数百年来首次远航行动。

  如果说今年上半年的奥运火炬传递和西藏风波是中西双方的第一次重大心理冲击和调适,其特征是双方的拒斥乃至对抗,那么下半年的国 际金融海啸则是给双方一个新的融合机会,也是中国在各方期待下发挥国际秩序稳定作用的极佳机会。

  两者殊途同归,既是国际秩序重塑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也是中西双方的共同成长过程,将其间产生的种种磨合称之为双方共同的“成长烦 恼”也许更为确切。

  当然,中国海军的远洋出征,难免会在西方世界引起对中国战略意图和战略走向的猜疑,尤其是日前中国国防部宣布,中国正在研究建造 航空母舰的可能性。但只要中国在未来过程中把握方向,注意平衡,就不难应对和化解这一局面。

  展望2009年,这一态势无疑会持续。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影响,中美和中欧的贸易摩擦可能在2009年上升乃至激化 。

  民间磨合:心理平视与接近

  中外民间心理的激荡和磨合,是2008年出现的一个新现象。过去若干年,中外民间心理磨合更多只是出现在中日关系中。但今年开始,由于西藏风波和北京奥运,中国和西方在民间层面的心理冲突和磨合,开始由深层浮上表层。

  必须指出,中西双方的民间心理磨合,与双方的政治定位和价值体系有关联,但没有必然联系。过去若干年,中国崛起是以西方不可预测 和不可掌控的逻辑发展的。

  在大国崛起的历史上,西方遇到了一个从未曾遇到的对手:中国既不同于完全对立于西方的苏联,也不同于全方位融入西方经济和政治体 制的日本和德国。

  与此同时,西方过去数百年也处于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之中:文化傲慢(其表现每每是殖民主义)与自由、平等、博爱以及民主和人权价 值观,长期来一直是西方世界的一体两面。上世纪后半叶,后者逐渐克服前者成为西方主流,但前者的残留影响仍在。

  过去20多年,西方面对的是一个急需技术和资金、但并不会对其构成挑战的中国。更何况在冷战期间的80年代,由于有苏联作为参照,中 国一度成为西方眼中最好的社会主义国家。

  但这一态势今天已荡然无存。实力竞争加上意识形态,导致西方今天面对中国时,夹杂着从政治对抗到文化傲慢的种种复杂情绪。

  与之相伴随的另一个日益明显的现象是:中国(尤其是民间)看西方的视角,从原来的仰视,逐渐发展到平视乃至俯视。更重要的是,由 于历史的原因,无论是原来的仰视,还是现在的平视乃至俯视,中国看西方的背后都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影子,那就是历史的悲情。

  如果说,这种悲情外在表现过去主要是悲,那么今天的表现形式更多是傲。两者的内在逻辑一脉相承,即都缺乏与西方世界的心理上的真 正平视。

  中西文化对话须提上议事日程

  这样的复杂态势对中国和西方都是史无前例,因此双方都同时面临一个调整心态和逐渐成熟的问题。只不过从中国来说,由于正处崛起期 ,经济、社会形态和国民心态、价值观都处于急剧转型过程中,其心理调适的难度丝毫不亚于西方之面对中国崛起。

  在经历了2008年的风波、冲突和磨合之后,现在恐怕是到了人们逐渐跳出这些事务性表层,逐渐进入双方文化磨合的深层的时候了。

  毋庸置疑,中国的崛起将导致现有国际秩序的重塑和各方的心理动荡,而究其本质是一个文化心理问题。

  因此,中国文化如何为世界认同?中国文化的哪些要素可以在未来新的国际秩序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尤其是中国文化逐渐走向世界 ,如何寻求与西方文化在人类共同价值观上的沟通与认同?这些恐怕是中西双方思想家们应该寻求沟通和对话的地方。

  由中西双方的思想家进而扩展到双方的民间的沟通和认知接近,也许2008年对中西双方而言都仅是一个开端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3 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部分还可以加上因为西藏问题和欧洲议会的角力。

这样的强硬也是以前少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9-24 21:20 , Processed in 0.03721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