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37|回复: 7

[时事新闻] 韩双龙汽车工会发起谴责上汽的全国签名运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6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09-01/348484.html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王翰报道 在“双龙危机”事件中一直扮演急先锋角色的韩国双龙汽车工会16日又有了新的动作,在全国发起签名运动谴责上汽并要求赔偿。此前该工会还曾围堵中国驻韩大使馆。



  据韩联社报道,双龙汽车工会16日在京畿道平泽市平泽站前,发起了“谴责不负责任的上海汽车和为使双龙汽车正常化的泛国民签名运动”。报道称,双龙汽车工会当天下午1点30分许开始,在平泽站前、附近公交车站点等两处设置签名台,向市民散发传单并接受签名。


  工会以平泽电车站、商业街为中心,呼吁人们参与签名运动,同时计划与金属工会各分部取得联系,接受公会成员们的签名。

  报道还称,该工会计划在本月末第一次签名运动结束后,将获得的签名提交给决定双龙汽车回生问题的首尔中央地方法院、青瓦台、主债权银行产业银行等,同时针对上海汽车提出赔偿损失要求时,用作参考资料。双龙汽车工会企划部长李昌根表示:“在法院决定是否启动回生程序之前,将收集与双龙汽车最近的平泽市民的意见,向首尔中央地方法院提交。工会成员们将亲自走上街头,呼吁市民们给予支持。”

  13日,双龙汽车工会成员围堵中国驻韩使馆,谴责该公司大股东--中国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窃取韩国汽车技术、违背当初投资协议”。据上汽人士介绍,入主双龙以来,上汽方面一直受到韩国国内排外情绪的困扰,双龙汽车工会更是不断制造麻烦,阻止上汽通过裁员减薪降低双龙成本的努力。2008年新工会上台后,更是完全拒绝与管理层对话。环球时报驻韩国记者詹德斌认为,随着2009年韩国劳工界“春斗”的临近,事态有可能进一步升级。“双龙渡过目前的难关,需要在激流中博弈的各方各退一步,共同努力。”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韩国工会称上汽偷技术 围堵中国使馆近两小时

    据14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双龙汽车工会成员13日围堵中国驻韩使馆,谴责该公司大股东———中国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窃取韩国汽车技术、违背当初投资协议”。两天前,随着双龙提出“回生”申请(类似于美国的破产保护)的消息传出,怪罪中国的声音已在韩国媒体上出现,而这些指责遭到上汽集团的一一驳斥。对于危机将如何收场,韩国媒体看法悲观,《朝鲜日报》甚至称有可能升级为韩中外交问题。

  首尔当地13日中午,数十名双龙工会及一些市民团体成员围堵在中国大使馆门前示威,在近两个小时的抗议过程中,示威者借助扩音器不断地喊“中国上汽应做出赔偿”、“上汽窃取双龙汽车核心技术”等口号,这些人的围堵给使馆人员进出造成很大不便。多家韩国媒体也赶到抗议现场报道,纽西斯通讯社报道称,参加示威的有双龙工会等11个市民团体成员。工会方面宣称,由于上汽是中国国有企业,中国政府也该为双龙危机负责。而一些团体指责“上汽偷窃双龙技术是对数十万韩国工人的犯罪”,要求韩国政府追究上汽责任。


  《朝鲜日报》称,双龙工会打算以技术被泄露为由向上汽集团索赔。如果双方闹上法庭,将不仅是企业内部问题,有可能升级为韩中外交问题。“但韩国法律专家认为,由于双龙工会没有能把在韩国未设立法人和办事处的上汽告到韩国法庭的适当强制手段,打官司的可能性并不大。”


  自双龙汽车公司1月9日决定向首尔中央地方法院提请“回生”流程以来,去年底便已初现端倪的双龙危机逐渐升级。韩国媒体的炒作已让这种情绪传到中国国内。不少中国汽车业界人士为上汽放弃双龙叫好,还有中国媒体13日称上汽与双龙是“一段错配的姻缘”。在环球网13日所做的约2000人参与的调查中,1776人认为“韩民族主义阻碍中国投资”,167人不同意这一观点。


  “上汽方面从未做过投资10亿美元的承诺”,上汽集团公关部负责人朱湘君13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该公司入主双龙后,仅表示“双龙将遵循国际惯例,通过多种方式募集投资资金”。上汽一直希望通过扩大双龙产品在华销售及协同开发项目,帮助双龙增加销量,摊薄成本。10亿美元投资的承诺来自于当初与上汽竞购双龙股份的另一家中国企业,但此承诺被工会转嫁到上汽头上。朱湘君说,指责“上汽偷韩国技术”更是无稽,因为韩方宣称遭剽窃的是混合动力柴油机技术,而上汽方面主要研发的是混合动力汽油机技术。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韩国法院今天对双龙汽车高层进行闭门审讯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王斯报道,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法院15日传召申请法院管理的双龙汽车高层,就能否启动“回生”程序(相当于破产)进行了评估。


  据报道,首尔中央地方法院破产4部于15日下午,传唤双龙汽车主要经营高层,进行了闭门审问。


  此前对双龙汽车提交的资料进行分析的法院,当天以回生计划案为基础,向经营高层询问了申请回生程序的背景及今后计划。


  法院将在短期内决定是否前往双龙汽车总部进行现场视察,并计划从申请当日开始,在一个月内决定是否受理回生程序启动申请。


  如果启动回生程序,法院将物色代替原经营班子的管理人员,且最大股东上海汽车等股东将无法行使权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韩媒借双龙危机怪罪中国 称上汽只拿技术不救人

 在被中国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购4年之后,韩国双龙汽车公司1月9日决定正式向首尔地方法院提请“回生”流程(类似于美国的破产保护)。韩国媒体称,这意味着上汽放弃对双龙汽车的经营,“中国资本首次对韩直接投资以失败告终”。9日,双龙汽车工会宣称这一天是“中国践踏韩国日”,然而就连韩国媒体都说,对于双龙危机,事事都要给中国资方制造麻烦的工会“难辞其咎”。不过,在10日的报道中,韩国媒体还是更多将矛头对准中国企业,认为上汽“吸取技术后退出”是“过河拆桥”。韩联社则预测说,韩中关系也有可能因此受到巨大影响。上汽集团相关人士1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韩国方面对于上汽的种种指责,更多的是其排外情绪的一种宣泄。实际上上汽曾多次向韩国政府和银行求援,均遭回绝。有中国学者注意到,全球金融危机才是导致双龙危机的首要原因,韩国政府在此事上出言克制,也是不希望因此影响两国合作交流。
  韩媒宣称中国企业偷技术


  “双龙提出回生申请”无疑是近两日最受韩国媒体关注的大事。韩国《中央日报》10日说,作为双龙汽车第一大股东,上汽集团8日召开董事会,经过8小时讨论,多数董事认为继续向双龙注资只会是“无底洞”。该报称,提出“回生”意味着上汽集团已放弃经营权,并将无法回收当初的投资,“中国资本首次直接投资最终以失败告终”。该报认为,销售业绩低迷是双龙走入今日困局的直接原因。《朝鲜日报》则称,双龙销量锐减的始作俑者是去年居高不下的国际油价和低迷的经济,因为该公司主打高油耗的SUV车型。


  与此同时,多家韩国媒体将“不负责任”的帽子扣到了上汽集团头上。韩联社9日称,上汽无视第一大股东的责任,在充分获得技术后,不管韩国政府、法院和工会死活的做法“非常不负责,也不道德”。《韩国经济》11日宣称,上汽收购双龙后,中断了所有新车研发工作,只致力于将设计图纸拷进CD后带走,双龙的核心研发人员也常驻上汽帮助技术转移。上汽曾承诺在4年内每年支援双龙3000亿韩元,但并未履行,这也证明上汽收购双龙的目的是获取技术。韩国“今日金融”网站11日报道说,双龙工会将通过打响一场“数据战”,证明上汽窃取了双龙的技术,并将以“防止产业技术泄露法”起诉上汽。事实上,韩国国内对双龙“核心技术外流”的炒作由来已久,韩国检方迫于压力于去年7月启动了对“上汽涉嫌剽窃双龙技术”的调查,该调查现已结束,正讨论公布结果的最佳时机。“今日金融”宣称,韩国检方已确认技术泄露事实,不过这一说法无从查证。


  “说上汽窃取技术完全是无稽之谈”,上汽集团公关部负责人朱湘君1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韩国方面宣称遭剽窃的是混合动力柴油机技术,而上汽目前主要研发的是混合动力汽油机技术,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据该人士介绍,这种指责实际上是韩国国内排外情绪的一种宣泄,韩国检方此前也曾调查通用大宇是否窃取韩国技术,但由于美国政府强烈抗议最终不了了之。


  近一两年来,在韩国媒体报道中,韩国造船技术、现代汽车变速器技术,甚至武器技术“都曾被泄露到中国”,没有证据支持的“中国原罪论”几乎成了韩国一些人的思维定式。这些人认为韩国领先中国很多年,因此本国第五大汽车制造商双龙被中资收购,让他们感觉有损“颜面”。辽宁省社科院东北边疆研究所所长吕超11日表示,近来韩国破产的企业不少,其中不乏韩国与美日合资企业,但没听说哪家韩国媒体骂美国日本。同时,一些在华韩企卷款回国或倒闭,也让中方蒙受巨大损失。但无论中国政府还是媒体,都表现得十分宽容。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副秘书长和振伟1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是否存在技术窃取,取决于股权转让协议中的具体规定。中国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曾经收购了破产的英国MG罗孚集团有限公司,将其生产线整个搬到了中国。日本索尼数码相机同样的技术在江苏的合资企业和日本可以同时应用,并不存在窃取问题。

韩国工会“难辞其咎”


  据报道,上汽与双龙的姻缘始于2004年。当年10月,上汽与双龙债权方签订了收购48.9%股权的合同,后斥资5900亿韩元(约合5亿美元)成为双龙最大股东,持股率达到51.3%。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中国企业首次以控股方式参股海外企业,而当时有分析认为,上汽的收购实际上已救了双龙一命。据上汽人士介绍,上汽收购双龙是中国对韩国的最大规模投资,因此中国方面给予极大重视。然而韩国国内对此收购的非议一直没有停息。近年来,一些韩国媒体臆测称,正是由于上汽将双龙研发人员派往中国,削弱了双龙的研发能力,才令其陷入恶性循环。事实上2007年时双龙曾一度扭亏为盈,劳资关系也趋于缓和。


  据上汽人士介绍,入主双龙以来,上汽方面一直受到韩国国内排外情绪的困扰,双龙汽车工会更是不断制造麻烦,阻止上汽通过裁员减薪降低双龙成本的努力。2008年新工会上台后,更是完全拒绝与管理层对话。BBC报道说,双龙危机去年年底便已显露,当时中韩双方互相要求对方注资。有消息说上汽提出可为双龙提供2亿美元救济资金,但条件是双龙需从生产一线裁员2000人,遭工会拒绝。但据上汽人士介绍,双龙管理层并未提出裁员,只表示计划通过灵活配置劳动力和减薪的方式度过危机。但即使这样也遭到了工会的强烈抗议。


  双龙汽车负责企划的崔相镇(音)对韩国媒体表示:“双龙汽车平均一辆车的人工费用占总费用的20%以上,而竞争企业这一比例仅为10%左右。”《朝鲜日报》说,在过去5年里,双龙汽车利用约7000名人力生产了9万至15万辆汽车,远远低于2.1万名人力生产190万辆(以去年为准)汽车的通用大宇。韩国媒体报道称,在双龙汽车经营层推行大规模节约费用措施的2006年,双龙工会仅靠一次“玉碎罢工”就使双龙汽车减产1.6万多辆,损失3700多亿韩元。宣称上汽该负主要责任的《朝鲜日报》9日也把板子打向工会,认为“事事都要制造障碍的强硬工会也难辞其咎”。


  2008年的经济危机使全球汽车产业身陷困境,美国三大车商都走到了破产边缘,亟待政府救济。产品结构偏重于SUV和大型轿车的双龙汽车受影响尤其严重。据上汽人士介绍,美国政府计划救助的是三大车商在美国本土的工厂,而通用全资的萨博和福特全资的沃尔沃都得到瑞典政府的救援,因为救援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当地就业。因此,双龙曾多次向韩国政府及主债权银行———韩国产业银行救助,可惜遭到拒绝。有报道称,上汽上个月已向双龙紧急调拨4500万美元,但韩国产业银行宣称上汽应先向双龙支付技术转让费,并由中资银行率先提供贷款,否则拒绝提供贷款。该人士表示,韩国方面认为“双龙已是中国控股企业,爱面子的中国政府一定会出手相救”,这才拒施援手。因此,如果不提出“回生”申请,就无法在法律支持下请各方出面解决问题。


  有消息说,韩国法院将在7日内决定是否受理这一请求。一旦法院裁决破产清算,上汽投资的5亿美元将无法收回。然而即使如此,对中国企业的指责仍未平息。韩国《中央日报》援引双龙汽车代表沈正泽(音)的话说,如果上汽已获取双龙的技术,即使现在申请法庭接管,上汽仍不吃亏。该报称,分析认为上汽在没支付专利使用费的情况下将双龙30年新车开发过程中积累的各种数据照单全收,新车开发能力至少加快了2—3年。旅韩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詹德斌说,韩国社会排斥外资的风气由来已久,尤其是强硬的工会早已名扬海外,家乐福、沃尔玛等跨国企业都已从韩国打道回府,如果上汽被迫撤资,将成为外企在韩水土不服的最新例证。

 企业行为不该上升到外交层面


  韩联社报道说,双龙危机已引发韩国外交界对于此事是否会影响韩中关系的关注。韩国外交通商部官员9日表示,上汽对双龙的投资占中国对韩投资额的30%,具有相当大象征意义。双龙经营陷入困境,将影响中国对韩投资。韩联社称,韩国政府担心“双龙技术泄露事件”引起的争议会影响两国合作交流。据韩联社报道,在韩国检方去年开始调查双龙汽车技术外泄后,中国政府已通过外交途径表达不满。BBC也担心双龙事件的影响不止于业内,会影响中韩关系。


  韩联社说,由于上汽是中国国有企业,一些韩国网民将技术外流的谴责矛头指向中国政府。在韩国《中央日报》网站上,两国网民的留言同样言辞激烈,有韩国网民宣称“不能再对中国抱有幻想,没有他们我们照样活得好”,而中国网民则指责韩国排外。在中国媒体上,一些汽车业内人士也为上汽放弃双龙叫好。


  吕超表示,双龙危机是一件纯经济领域事件,韩国媒体把它往政治层面上扯,显然过于牵强。韩国媒体炒作的“剽窃论”也很容易引起中韩两国国民的对立和不满情绪。


  詹德斌认为,由于双龙一旦破产,将导致上万名员工失业,使双龙公司所在地平泽经济遭重创,韩国整体经济也可能受到影响。因此韩方对此事的关注将继续下去。去年年底韩方工人已在中国使馆和平泽市政府前搞示威抗议,随着2009年韩国劳工界“春斗”的临近,事态有可能进一步升级。“双龙渡过目前的难关,需要在激流中博弈的各方各退一步,共同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双龙汽车工会将向上汽提起诉讼 称绝不裁员

金属工会双龙汽车支部(双龙汽车工会)的支部部长韩尚均(音)1月12日在京畿道平泽工厂召开了记者见面会,表示:“对于中国上汽偷窃韩国汽车技术,违背当初的投资承诺的行为,将会提起损害赔偿诉讼,并且会向上汽追究责任到底。”他斩钉截铁地说道:“工会对于双龙汽车的经营不利并没有任何责任,所以今后在协商过程中绝对不会接受任何一名员工被解职。”
  双龙汽车工会首先会协同民主劳动总联合、金属工会、市民社会团体一起发起“针对中国上海资本的损害赔偿要求”的全体国民签名运动,同时强烈要求上汽履行每年3000亿韩元,4年共计12000亿韩元的投资约定。工会还表示计划将派遣到中国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撤回韩国,并且切断和上汽连接的公司内部网络。韩尚均支部长还表示:“目前的双龙管理层是双龙汽车经营不利和技术泄露的元凶,不能被选为管理人员”,“工会将会积极参加法院和债权团体的管理人员选拔。”


  韩尚均支部长同时表示不能接受缩减职员人数的提案,说道:“上汽收购双龙之后,已经缩减了1500名职员。现在由于公司单方面的强制停产休业,已经有很多非正规职(临时工,外包工)劳动者失去了工作。工会虽然可以和上汽协商关于降薪和重新分配岗位等问题,但是绝对不允许再继续解雇员工。”


  当天工会公开了上汽方面代表张海涛的2008年收入证明书,显示:“双龙汽车从去年12月开始就拖欠员工的工资,但是张代表上个月23日还拿到了2000多万韩元的工资。”但是双龙汽车对此表示否认:“张代表12月份的薪水和其他员工一样被拖延到今年1月9日才获得的。”


  另一方面,双龙汽车代理店协议会所属的代表们14日聚集在忠清南道天安市讨论对策,并且缔结了决议文。李诺勋会长说道:“销售双龙汽车的营业点百分之一百都是由私营业主构成的,如果不能再卖双龙汽车了,他们的生计就成了问题。我希望政府和国民无论用什么办法也要拯救双龙汽车。”他又补充道:“法院方面也应该尽快启动企业回生程序,让消费者确信在购买双龙汽车后,仍然能正常享受售后服务。”双龙汽车销售网点截止去年11月末在韩国有202个网点,但是双龙汽车经营情况恶化以后销售网点之间也开始进行整合,现在减少到了140余家。(文章来源:韩国《中央日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6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也要严肃追究逃跑的韩国老板。去韩国投资绝对是个错误,上汽的钱是算打水漂了,注入那么多钱也挽救不了一个破产企业也满足不了韩国人的胃口。反正经济事件上升到政治事件在韩国绝对不陌生了,弄到象牛肉那样也挺好的啊。也许韩国离开中国可以过的很不错,但是韩国也别自大到中国离不开韩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6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郁闷,棒子那丁点人,动不动就全国签名运动。
象咱中国,要全国签名,耗的纸笔成本就够让棒子国的GDP增长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围绕如何破解双龙汽车面临的危机,上海汽车、韩国政府、韩国产业银行和双龙汽车工会等利益相关方展开了激烈的博弈,中韩两国国民也在一旁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双龙汽车的存亡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两国国民观察对方的情绪,这种情绪也将牵动中韩关系的健康发展。

在本次博弈中,各方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复杂矛盾和冲突。上海汽车想借此机会要求一向强硬的双龙工会接受裁员减薪方案,同时希望韩国政府和韩国产业银行提供资金援助,否则可能从韩国撤资;产业银行虽然倾向于上汽的裁员减薪方案,但表示不愿在上海汽车向双龙支付技术转让费和提供援助以前提供新的贷款。双龙工会则坚决抵制裁员减薪方案,同时要求上汽尽快投资到位,停止窃取双龙的技术。

处在本次博弈中心位置的是韩国政府及国会。韩国政府既是一个博弈者,同时也是一个协调者,具有仲裁和救助的能力。因为一方面韩国财经部门正在积极协调上汽、双龙和产业银行之间的关系,韩国劳动部门和国会也可以动用行政力量,帮助协调劳资双方的关系。李明博政府从政策方向上是支持大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但是却不敢公开表态,因为担心遭到双龙工会的谴责,毕竟上汽是外企。

另一方面,正在调查上汽窃取双龙技术的韩国检方则左右为难。因为,如果公布上汽盗取了双龙的技术,上汽将面临韩国社会广泛的道德责难,进而难以要求韩国政府提供援助,也难向工会施压,挽救双龙将更加困难。相反,双龙工会将增加对抗上汽的底气,这样一来可能导致上汽和工会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如果无法证明上汽窃取了技术,工会将失去抵抗裁员减薪的借口,韩国政府也将面临提供援助的压力。这两种情况都是检方不愿在这个时候看到的。


目前,各个博弈方都非常谨慎。上汽担心越陷越深,产业银行担心贷款打水漂,韩国政府担心援助双龙有失公平,工会担心丢掉饭碗,检方更不愿惹祸上身。然而,在相互博弈过程中,时间在很快流失,双龙的危机也愈演愈烈,离破产也将越来越近。


双龙汽车不能在这个时候轻易破产,否则将会对中韩关系的发展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因为双龙是代表性中资机构,背负着众多人的期望。韩国媒体似乎站在工会一边,指责上汽没有履行投资承诺,没有开发新车,指责上汽一心只想窃取双龙的SUV技术和混合动力技术,从而导致双龙出现今天的危机。韩国媒体认为,如今上汽已经获得了所需技术,即使当年收购双龙所花的钱打了水漂,但与开发新技术相比,投入仍然不算多,所以根本没有心思挽救双龙,而是等待时机撤退。

如果上汽真的在这个时候撤资,双龙跟着破产,显然会应了韩国舆论的推测。尽管上汽是否从双龙撤资完全是企业的经济行为,因为没有哪个企业愿意做赔本的买卖。但是,上汽在没有摆脱各种指责,特别是在目前的经济危机状况下撤资,将会导致双龙的上万名员工和相关产业的10万人随之失业。双龙破产也将导致双龙所在地的平泽经济遭受重创,韩国整体经济也可能受到影响。最重要的是,双龙破产的后果不会只停留在经济层面,而会向社会和政治层面扩散。规模庞大的破产受害者可能会向中资表示不满,而韩国劳工界2009年的年度“春斗”增加了这种可能性。双龙问题由此可能上升为一场外交纠纷,而这也将在中韩关系中留下伤痛。换句话说,上汽撤资产生的社会和政治成本将远远高于几千亿韩元的经济成本。


中国国民则认为,双龙倒闭的原因之一是双龙工会太具斗争性,导致双龙汽车减产和成本过高,撤资不撤资都是市场逻辑。此外,如果韩国方面发生抗议上汽、中资或者中国的声音,中国的网民不会等闲视之,从而点燃一场新的相互谴责的舌战。不论这场论战是否有赢家,实际上根本就不会有赢家,但是论战肯定会伤害两国国民间的脆弱情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2 21:38 , Processed in 1.72371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