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98|回复: 19

09.02.02 台湾民众称春晚地域色彩太浓 看不懂赵本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穆萨 于 2009-2-2 19:51 编辑

http://news.QQ.com 国际先驱导报  方辉 
赵本山小品中的方言俗语让台湾人“不明白”。
       “春晚”很喜庆,但有些节目地域色彩太浓,台湾人看不懂
       国际先驱导报见习记者方辉发自北京 从1983年开始,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春节联欢晚会,就成为每年春节大陆民众必不可少的节目。那么在海峡对岸的台湾同胞眼中,这收视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的晚会,又是怎样一番面貌呢?
       今年“春晚”台湾味道浓
       细心的人会发现,今年的“春晚”有很浓的台湾味道。不仅登台表演的台湾演员较往年更多,出场的艺人也大都为大陆民众所熟知,如周杰伦、周华健、张震岳等。《送你一朵东方茉莉》和《本草纲目》的融合,使得“英伦组合”成为本次“春晚”的亮点。
       而来自台湾的魔术师刘谦,现在已经是大陆家喻户晓的魔术神人了。许多网友留言,对刘谦的表演风格很是欣赏,希望他能多在大陆表演。刘谦在自己的博客里,也对自己表演了八分半钟感到荣幸,并声称在表演中自己手上闪亮的“润滑油”,是因紧张而出的汗。
       “那几个台湾演员表演的节目我都看了,很亲切,听他们说话就有种家乡的感觉。”一位观看今年“春晚”的台湾商人张先生对《国际先驱导报》说。
       岛内民众看不到电视直播
       从1984年黄阿原作为主持人参加“春晚”开始,在此后的25年里,台湾艺人从未缺席过春晚。其中1986年费翔、1990年凌峰的亮相,分别掀起台湾艺人的表演高潮。费翔、凌峰之后,潘安邦、文章、姜育恒、潘美辰、庾澄庆、孟庭苇、任贤齐、周杰伦等台湾艺人,都陆续亮相“春晚”。《外婆的澎湖湾》、《我想有个家》等在“春晚”上演唱过的台湾歌曲,也深受人们喜爱,在大陆传唱至今。
       近年来,随着两岸文化交流的频繁,到“春晚”一展才艺的台湾人也越来越多,“春晚”的台湾味道也越来越浓。但由于种种原因,从2003年央视国际频道停止在台湾播出以来,台湾民众就一直无法看到大陆的电视节目,因此岛内民众也无法在电视上看到“春晚”。
       “在除夕夜,台湾各电视台都会推出自己的文艺节目,但岛内不搞‘春晚’。人们喜欢在晚上外出逛街、燃放烟花,不像大陆民众会守在电视机前。”一位台北网友说
       尽管如此,今年岛内的今日新闻和中时电子报,还是对“春晚”进行了网络直播。
       不少相声小品看不懂
       “春晚”播出之后,岛内媒体也对台湾艺人的表演反应积极。如有媒体表示,让周杰伦与大陆著名歌手宋祖英组合,给足了周杰伦面子。
       至于部分看了“春晚”的台湾民众,则对“春晚”褒贬不一。“毕竟大陆和台湾在生活习俗和文化上存在差异,观众的欣赏角度和口味也不一样。”分析人士称。
       在武汉过春节的台商林鹏告诉《国际先驱导报》,除夕夜和朋友一起看了春晚,觉得很喜庆,但晚会时间太长,难以让人专注欣赏。此外,“宣传意味太浓,这对我来说是很敏感的,可能大陆朋友不觉得。”林鹏说。
       一位在美国生活的台湾人关注春晚20多年。在他看来,今年“春晚”基本沿袭了20多年前的调子,说教的味道太浓,很多节目看不懂。
       不过,在大陆经商多年的台湾同胞马应征还是觉得“春晚”很好看。他认为“春晚”比较大众化,许多节目就是让人笑的。但他也遗憾地表示,不少相声和小品有太明显的地域色彩,北方味道太浓,很多笑料他看不懂,需要大陆朋友解释才能理解。
       “比如赵本山的小品显得粗俗,许多方言俗语也听不明白。”马应征补充说。
  http://news.qq.com/a/20090202/000540.htm
发表于 2009-2-2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方言影响的吧

不过

我春晚的节目都能看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南方看到是能看懂.但是对于港台来说,我想他们肯定不习惯那么大差异性的表演.因为台湾和香港的晚会其实就是唱流行歌.没其它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哟,台湾味儿……台湾还真是香饽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晚非常主旋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视在这方面有待提高!应该加注字幕(中英),因为还有海外华人和港澳同胞在内收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南方人,不喜欢看以东北文化为主调的春晚~我没看
大陆南部的有些人都有点看不懂看不惯北方的小品~比如我
而且觉得那些小品很土很俗~
很影响中华文化的发展
传出国外很不好~
不然那些国外人认为我们都那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3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晚现在独沽一味——东北味。
港台还因其特殊能扎一角,但大部分的内地地区都被遗忘了。
多年前春晚还能听到四川话、山东话、河南话、上海广东的普通话等等。
如今能上春晚的方言只有东北话了。
CCTV 讲究和谐讲究大团结怎么会变得如此偏食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3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 我广东朋友要嘛不看 要嘛就是春晚是什么都不知道 差异太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3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別說台灣朋友了,我理解起來都很困難,方言太重,感覺也沒什麽好笑的!
也難怪央視春晚在南方收視率很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3 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南方人,不喜欢看以东北文化为主调的春晚~我没看
大陆南部的有些人都有点看不懂看不惯北方的小品~比如我
而且觉得那些小品很土很俗~
很影响中华文化的发展
传出国外很不好~
不然那些国外人认为我们都那样 ...
黑桃A 发表于 2009-2-2 23:33

央視應該改名為中國北方電視臺(南方很多網友的呼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3 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也不一定,我听到有台湾人说这个很搞笑,是那天晚上比较好笑的一个节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3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喜欢就去娱乐,放鞭炮,都可以,喜欢的就看电视,这个好像是个伪命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3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今年的说教成分还是比往年少点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3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杀破狼 于 2009-2-3 11:46 编辑

个人觉得今年的春晚比较直接,没有像以前那样拖拖拉拉。
喜欢民族歌舞,喜欢农民伯伯的现场飙歌表演,喜欢刘谦同学的魔术。今年还有台湾大陆的相声。

春晚要考虑的群体太多了,不可能像地方城市办一个歌舞或是群星贺春这么简单的。要面面俱到本身就是很难的。应该放开眼光和心态去看待。
至于喜欢或不喜欢,收视率这些问题,还是不要上纲上线比较好(没有数据能够说明问题),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
其实,台湾民众看不懂很正常。
武林外传在大陆很火,但在台湾就不行,因为很多民众听不懂“方言”和语言模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3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台湾人说台语我们也是一样听不懂的

如果说春晚太偏向北方

也许因为北京也在中国的北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3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
但是一直这样下去是很不得民心的。中国毕竟不但但只有北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人看不懂赵本山

3.jpg
赵本山小品中的方言俗语让台湾人“不明白”。


     “春晚”很喜庆,但有些节目地域色彩太浓,台湾人看不懂

       国际先驱导报见习记者方辉发自北京

      从1983年开始,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春节联欢晚会,就成为每年春节大陆民众必不可少的节目。那么在海峡对岸的台湾同胞眼中,这收视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的晚会,又是怎样一番面貌呢?

今年“春晚”台湾味道浓

      细心的人会发现,今年的“春晚”有很浓的台湾味道。不仅登台表演的台湾演员较往年更多,出场的艺人也大都为大陆民众所熟知,如周杰伦、周华健、张震岳等。《送你一朵东方茉莉》和《本草纲目》的融合,使得“英伦组合”成为本次“春晚”的亮点。

      而来自台湾的魔术师刘谦,现在已经是大陆家喻户晓的魔术神人了。许多网友留言,对刘谦的表演风格很是欣赏,希望他能多在大陆表演。刘谦在自己的博客里,也对自己表演了八分半钟感到荣幸,并声称在表演中自己手上闪亮的“润滑油”,是因紧张而出的汗。

     “那几个台湾演员表演的节目我都看了,很亲切,听他们说话就有种家乡的感觉。”一位观看今年“春晚”的台湾商人张先生对《国际先驱导报》说。

岛内民众看不到电视直播

      从1984年黄阿原作为主持人参加“春晚”开始,在此后的25年里,台湾艺人从未缺席过春晚。其中1986年费翔、1990年凌峰的亮相,分别掀起台湾艺人的表演高潮。费翔、凌峰之后,潘安邦、文章、姜育恒、潘美辰、庾澄庆、孟庭苇、任贤齐、周杰伦等台湾艺人,都陆续亮相“春晚”。《外婆的澎湖湾》、《我想有个家》等在“春晚”上演唱过的台湾歌曲,也深受人们喜爱,在大陆传唱至今。

      近年来,随着两岸文化交流的频繁,到“春晚”一展才艺的台湾人也越来越多,“春晚”的台湾味道也越来越浓。但由于种种原因,从2003年央视国际频道停止在台湾播出以来,台湾民众就一直无法看到大陆的电视节目,因此岛内民众也无法在电视上看到“春晚”。

     “在除夕夜,台湾各电视台都会推出自己的文艺节目,但岛内不搞‘春晚’。人们喜欢在晚上外出逛街、燃放烟花,不像大陆民众会守在电视机前。”一位台北网友说。

      尽管如此,今年岛内的今日新闻和中时电子报,还是对“春晚”进行了网络直播。

不少相声小品看不懂

      “春晚”播出之后,岛内媒体也对台湾艺人的表演反应积极。如有媒体表示,让周杰伦与大陆著名歌手宋祖英组合,给足了周杰伦面子。

      至于部分看了“春晚”的台湾民众,则对“春晚”褒贬不一。“毕竟大陆和台湾在生活习俗和文化上存在差异,观众的欣赏角度和口味也不一样。”分析人士称。

      在武汉过春节的台商林鹏告诉《国际先驱导报》,除夕夜和朋友一起看了春晚,觉得很喜庆,但晚会时间太长,难以让人专注欣赏。此外,“宣传意味太浓,这对我来说是很敏感的,可能大陆朋友不觉得。”林鹏说。

      一位在美国生活的台湾人关注春晚20多年。在他看来,今年“春晚”基本沿袭了20多年前的调子,说教的味道太浓,很多节目看不懂。

      不过,在大陆经商多年的台湾同胞马应征还是觉得“春晚”很好看。他认为“春晚”比较大众化,许多节目就是让人笑的。但他也遗憾地表示,不少相声和小品有太明显的地域色彩,北方味道太浓,很多笑料他看不懂,需要大陆朋友解释才能理解。

     “比如赵本山的小品显得粗俗,许多方言俗语也听不明白。”马应征补充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ccaa320100cmn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26 14:58 , Processed in 0.04369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