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70|回复: 29

[网友关注] [拒绝遗忘]死亡学生调查日记——转艾未未博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0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港《亚洲周刊》12月15日一期报道,四十多年前,台湾的国民政府为了维系美台关系与获得美援,派出空军黑蝙蝠中队替美国中央情报局(CIA)侦察中国大陆军情,整个过程有逾140名空军军官丧生。他们为保住机密,即使飞机被击中也不跳伞逃生,选择如蝙蝠般消失在历史的黑暗中,如今新闻探射灯正试图将真相寻回。

  1953年韩战结束,东西方进入冷战时期,美国渴望搜集中共的电子情报,国民政府刚撤退到台湾,亟需美援,为了维系美台关系,当时蒋介石总统指派其子蒋经国和CIA签约,双方以“西方公司”为掩护,由美方提供飞机及必要器材,成立34中队(黑蝙蝠中队)和35中队(黑猫中队),直接受命于蒋介石夫人蒋宋美龄,专门替美国搜集情报,“顺便”空投心战传单、救济物资,偶尔也空降情报员。执行任务期间,“黑蝙蝠”一只只悲壮地在大陆夜空折翼断尾,超过140名空军人员丧命。

  据统计,黑蝙蝠中队1953年成立至1967年12月停止侦察任务,共执行特种任务达838架次,先后有10架飞机被击落或意外坠毁,殉职人员达148人,占全队2/3。黑蝙蝠的这一页青史,至今还锁在空军有关单位“空军特战史”的档案里,列为最高机密。

  34中队昼伏夜出的习性正与蝙蝠相同,于是该队就以“蝙蝠中队”命名,而执行此项任务的B—17、P2V型侦察机为安全计,都漆成黑色,故亦称黑蝙蝠,该队的标志即为一只展翅的蝙蝠,在北斗七星之间飞翔;蝙蝠翅膀穿透外围的红圈,则象征这个部队潜入赤色铁幕。

  34中队出勤都在下午4时左右,黄昏以后进入大陆空域,每趟侦察任务时间有长有短,超过8小时者,则有3组替换人手。他们凭借先进的电子设备和高超技艺,利用夜幕掩护,按照“最低安全高度”准则,沿着100米至200米低空飞行,有时为了躲避雷达,甚至在30米左右超低空飞行于茫茫夜空中。

  由于是低空飞行,34中队的任务惊险万状,一被发现就是死路一条。

  在密集炮火中窜逃,对“蝙蝠中队”队员而言,可说是家常便饭。有一架B—17直到返航,才发现机舱被地面炮火震破一个大洞。因此,34中队每次出航总像跟死神挑战一般,没人能保证一定可以安全返航。

  著有《CIA在台活动秘辛》的《联合报》资深记者翁台生表示,“蝙蝠中队”的任务本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CIA设定的侦测航程“投石问路”的迹象甚明,所经之处皆是中共重要军事基地,空防系统严密自不待言。

  现年87岁的前空军情报署署长衣复恩指出,大陆有一百多处雷达设施,台湾侦察机一飞进其领空,他们的雷达就会开启,侦察机上的电子设备便可测录电波等资料,回来后将高低空侦察结果比对研判分析,便可知对方何处设有雷达、飞弹和高炮,下次再进去时,即可作电子反制干扰,使大陆雷达看不见来机,战管因而失效形同瞎子。

  搜集大陆情报换取美援台湾派最优秀的空军替美国人作战,使美国对大陆的军事部署了如指掌,美方则以美援相报。衣复思表示,台湾没有反攻大陆的能力,34中队搜集的情报对台湾没有任何意义,但对美方帮助很大,黑蝙蝠完成任务返航时,美国专用飞机已在新竹基地守候,等飞机落地,美方人员立即登机,拆卸飞机上的电子监听设备,把搜集的情资带回美国研析,并直接送交美国白宫。

  国民党政府撤退到台,孤立无援,尤其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白皮书,指国民党已无可救药,根本不愿跟台湾打交道,但借着替美国卖命的黑蝙蝠和黑猫中队,“使台湾可拉着美国”,衣复思语重心长地说,“没有他们冒险搜集这些情报,美国不会这么喜欢我们”。

  CIA化身的“西方公司”,位于新竹市东大路与北大路口神成桥畔的灰白色洋房,里面住着很多外国人,极为神秘。历史评论家郭冠英的家就在附近,他说,小时候不知道那里是做什么的,只是常看到黝黑色的雪佛莱轿车进出,就像电影中的那种车一样。

  “黑蝙蝠”进出大陆低空乱窜,甚至还有一架B—17连续飞越大陆九省,共军紧急向苏联输入一批米格—17全天候战机和雷达设备,并成功发展夜间拦截的战术,台湾优势渐失仍不自短,“黑蝙蝠”还以为可来去自如,遂一步步踏入险境。

  两天共飞行三十多小时。1959年5月29日是个阴霾的日子,34中队飞行官李李德风照例和妻子孟笑波话别,当天天空飘着细雨,她多么盼望任务会被取消。他昨天出任务,今早才到家,进门不到两小时,队上又来催行,估计两天下来,总共飞行时间有30多小时,也就是48小时不能成眠,虽说飞机上有3位飞行员可轮班,但恐怕没有人有闲情睡觉。

  当天空军情报署先后派出两架B—17“八三五”、“八一五”号机同时对华南进行侦察,分别由李德风和徐银桂驾驶,从广东南部进入大陆,前者向东,后者朝西绕行,虽然西区的航程较远,但云贵高原的空防较弱,一般公认是最轻松安全的航道,东区则相反,李德风还认为自己运气不好而嘀咕了两句。

  两架B—17进入中共领空后,李德风这架飞机先被共军锁定,立刻遭穷追猛打,但因其侦测区较小,完成任务后,就出海朝台湾返航,先行离开了大陆境内,共军转而倾力围剿“八一一五”号机,该机是由徐银桂、李德风、韩彦等3位飞行官轮流驾驶,另外还有电子官傅定昌、马苏、叶震环,领航官黄福洲、赵成就、伏惠湘,通信官陈骏声、机械士黄士文、宋迪洲、空投士李德山及空投兵陈亚兴,共计14名成员。

  深夜11时10分,共军广州的雷达站发现“八一五”号机正从广西返回广东境内,准备出海返航,再过3分钟就要脱困,共军把握最后机会,从当地派出一架米格—17加以拦截。眼看就要出海的“八一五”号机陷入危机,先后两次中弹,第一次被米格机攻击起火,没中要害,仍强撑着,机上人员一面救火,一面超低空朝南逃离,但在雷达的锁定下终插翅难飞,没多久,米格—17随着火光追了上来,“八一五”号机再也撑不住,终于坠落于恩平与阳江两县的交界山区,飞机起火撞山爆炸,机员全部罹难。

  “八一五”号机失事并没有阻挡“黑蝙蝠”深入大陆的决心,34中队开始换装更先进、监听设备更好的P2V侦察机。1963年6月19日夜间,34中队作战长周以栗率组员于8时进入大陆,越过杭州、南京、武汉等地,他与同机战友运用电子侦察及干扰密切配合,如入无人之境,中共空军先后派出8架次米格—17和图—4进行拦截,紧追了数小时均无功而退。午夜,这架P2V在大陆境内飞行,超过1350公里后,进入江西境内,轮到驻南昌的共军第24师出动,副大队长王文礼单独驾驶米格—17发炮,这致命的一击使飞机坠毁在江西临川的大窝坑,周以栗和同机飞行官陈元玮、黄继鑫,领航官王守信、汪洽,电子官黄克成、冯成义等14人,无一生还。

  “八一五”号机失事,当时军方的说辞是飞机在执行空投任务中,在广东上空失踪,机员生死未卜。事实上,所有侦察机坠毁,遗眷接获的通知都是“失踪”,而不是“死亡”。在资讯封闭、军方刻意隐瞒下,家属总存着一丝希望,或许跳伞逃生、或受伤被俘。

  33年后才知道真相。三十几年过去了,家属期待的奇迹并没有出现。遗眷傅依萍表示,父亲到底是出什么任务、在什么情况下出事,她到33年后,1992年岁末才知道真相。傅依萍幼时,邻居无意中发现《全球防卫杂志》有篇文章,报道“八一五”号机出事的详细经过和葬身处所:该机机长李德风胞弟李华伟1987年开始探询此事,并有意将罹难空军成员遗骨迎回台湾安葬,傅依萍得知此事后,立即联络上该文作者刘文幸与李华伟,同时设法以新闻报道的方式与其他家属联络。

  傅依萍当时担任《联合晚报》副总编辑,充分发挥媒体人优势,一连3天在《联合报》缤纷版推出半版专文介绍“西方公司”与34中队的特种任务,立即发生惊人的“广告”效果,三十多年来散居各地,未曾联络的家属陆续与报社联系,一周内就找齐了13位失事机员家属(陈亚兴在台无家属)。

  在短短几天内,家属便决定赴广东寻亲迎灵,共14人分自美国、台湾两地到荆棘丛生、山势陡峭的金鸡山,寻找他们亲人的遗骸,金鸡山杳无人烟,无道可行没有留下标志,当年飞机被击中坠毁时,分散在山腰上残缺不全,有些已被烧焦的尸体,被草草地埋在一个荒废的旧炭窑内。当时负责处理善后的两人,其中一位农民已过世,仅凭另一位派出所所长刘金荣及几位年长村民残存的记忆,竟能在出事33年后找到遗骸的现场,不能不说是奇迹。

  整个寻骨过程出奇顺利,主要是中共中央与地方全力协助。李华伟为美国俄亥俄大学图书馆长、在学术界颇负盛名,由恩平政协联谊会会长关中人居中协调,加上傅依萍在台湾媒体界的影响力,全力操盘,终能完成第一桩在大陆寻获官兵遗骨且集体归葬。

  1992年12月14日,在“黑蝙蝠”离家33年后,终于回到台湾,这是两岸展开交流以来,第一桩空军人员由大陆集体归葬台湾的先例。家属皆认为,14位机员同生死共患难,33年来同葬一穴,归葬后自应合葬一处,因此将他们一起葬在台北近郊碧潭空军公墓一个480厘米长的大墓穴里。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以为是抗日的飞行中队.....  没想到又是国共内斗的产物....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0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黑蝙蝠中隊很是悲壮,但要推首还得说说驼峰航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0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刺探的情报都给美国人啦。不知道是不是收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0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资料,

也去听了这首歌,

看着这段背景资料,

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0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六年五班 于 2009-5-10 21:30 编辑
刺探的情报都给美国人啦。不知道是不是收费的。
yehuabin 发表于 2009-5-10 20:01

國民黨政府撤退到台,孤立無援,尤其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白皮書,指國民黨已無可救藥,根本不願跟台灣打交道,但借着替美國賣命的黑蝙蝠和黑貓中隊,“使台灣可拉着美國”,衣複思語重心長地說,“沒有他們冒險搜集這些情報,美國不會這麽喜歡我們”。

對於此事,我不了解
為了討好美國,估計是不會收費
或許後來的"美援",
黑蝙蝠中隊也有加分作用

希望台海間能永遠無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0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凤凰做的专题片,那些活着的老兵都说自己是为维持台美关系做出牺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黑蝙蝠中隊很是悲壮,但要推首还得说说驼峰航线
三生万物 发表于 2009-5-10 19:28


那是飞虎....  不是黑蝙蝠.赫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0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牵你右手 于 2009-5-10 22:21 编辑

最可憐的是他們的妻子,有種想哭的感覺o056)


黑蝙蝠中隊 集合完畢 準備起飛
秋風無情 吹落葉飄滿地 流水無心 像東去的漣漪        
請別再哭泣 那傷心的歌曲 當楓葉再紅 我會回來看你
這樣說 那樣說 這故事到底怎樣說
說三十多年前的一個夜晚十點多
在空軍眷村裡的一個小小小角落
女老師飛將軍 剛剛結婚一年多
女老師 懷了孕 想在今夜說
飛將軍 有任務 說要馬上走
一時一言不合不巧 女老師她說不出口
飛將軍一急 他轉身走     
人難料 事難曉 命運實在更難了
誰知那晚飛將軍他一去不復返
而女女女 女老師她心碎得不得了
獨自忍著萬分的傷痛 養著小襁褓
啊寂寞孤單眼淚失落傷心和煩惱
哪一種他沒嚐到 哪一種他躲得了
只是在他心中一直不能很明瞭
到底命運對他是 怎麼了 怎麼了
說也快啊 說也慢啊 說也三十年過了
是老天爺突然睡醒了
還是命運的編劇換了人做
台北機場的跑道上 長長的迎接人群中
小孩都已三十多 而飛機載回來的是
傳說已久 從未謀面 名叫"父親"的英雄
傳說已久 從未謀面 名叫"父親"的英雄
有一句話 女老師她 三十年前 說不出口
有一句話 女老師她 三十年後 說不出口
有些話 一直說不出口
有些淚 一直沒有停過 有些傷 一直沒有合過
有些痛 一直沒有醒過 有些話 一直說不出口
有些淚 一直沒有停過 有些傷 一直沒有合過
有些痛 一直沒有醒過
01.jpg
02.jpg
03.jpg
1.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0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0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都是国军空军的精英,待遇很好,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他们可以顿顿吃美国牛肉罐头,前提就是,要舍得命,敢把命豁出去!

不过他们的家人确实很可怜...愿台海再无战事!内战是可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0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飞虎....  不是黑蝙蝠.赫赫...
江南雪 发表于 2009-5-10 21:43

我又没说驼峰航线是黑蝙蝠中队。
只说驼峰航线更悲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0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9# 牵你右手
那歌词最后是虚构的,真实的黑蝙蝠中队,全部遇难。虚构的部分是对两岸的幻想。

对于国军的英勇还是有眼目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0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弱弱的问下,

这首歌是不是一部电影的插曲?

我好像看过这部电影,

是刘德华和吴倩莲主演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0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年後歸來永遠是一個虛構的美好願望
牵你右手 发表于 2009-5-10 22:41

是啊,悲剧已经在前面。
我来茶馆,也是不希望台海再有战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0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歌詞里三十年後歸來應該指的是 民國81年「黑蝙蝠」離家三十三年後集體歸葬台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0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歌詞里三十年後歸來應該指的是 民國81年「黑蝙蝠」離家三十三年後集體歸葬台灣
牵你右手 发表于 2009-5-10 22:54

小姐们啊,你应该要看到更深的层次,两岸关系。预想两岸关系转暖才是整首歌重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0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弱弱的问下,
这首歌是不是一部电影的插曲?
我好像看过这部电影,
是刘德华和吴倩莲主演的。
扛着镰刀 发表于 2009-5-10 22:36

啊.......
應該是"天若有情"吧!
那部電影跟這首曲子無關,那個是形容古惑仔的愛情滴,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0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郑森 于 2009-5-10 23:31 编辑

最可怜的是当时两个被俘的国军驾驶员,在80年代被释放,台湾的亲人才知道他们没有死(其实台湾当局是知道的,但是当时给这些机师家人就说死掉了,宣传他们死亡,而不是在大陆接受改造)。20年了,两人的妻子都已经改嫁,台湾政府居然不接受他们回家。

在香港窘迫的生活了几年,在朋友的帮助下,两个老兵去了美国。

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0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亲痛仇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9 00:54 , Processed in 1.543372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