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iangfengyehong

北大教授:生育政策若不变 中国经济或将被印度甩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8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有没有其他因素,人工廉价都是个必要条件,缺之不可
pheily 发表于 2009-6-28 17:58



但这是决定性的必然条件吗?

为什么人工廉价这个条件单单在中国成为了推动国家超速发展的因素了呢?为什么只有中国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呢?

什么才是国家超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8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但这是决定性的必然条件吗?

为什么人工廉价这个条件单单在中国成为了推动国家超速发展的因素了呢?为什么只有中国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呢?

什么才是国家超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耳冉子 发表于 2009-6-28 18:08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在这个贴子没有什么意义。

不过我还是回答你一下好了,省得你一直在这个问题上面钻牛角尖。

决定性的必然条件是中国的人口紅利和正确的经济政策,两者缺一不可。

这个贴子讨论的是中国现行的生育政策该不该变,所以知道人口紅利是中国取得30年经济建设成就的其中一个必要条件即可。

我记得是高一的数学课里应该有讲到过,必要条件就是使得结论成立的不可或缺的条件,而充分条件是使得结论成立的所有必要条件的总和。人口紅利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也就是说人口紅利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有了这个结论就够了。

如果没有人口紅利,中国的经济政策再正确也是白搭。

所以,很明显了,中国的人口政策该不该改变,该如何改变,就请自己去思考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8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在这个贴子没有什么意义。

不过我还是回答你一下好了,省得你一直在这个问题上面钻牛角尖。

决定性的必然条件是中国的人口紅利和正确的经济政策,两者缺一不可。

这个贴子讨论的是中国现行的生 ...
pheily 发表于 2009-6-28 18:16



是本人在钻牛角尖,还是某人在避重就轻?

谢谢这位现在总算想起了中国的超速发展还有政府的经济政策的作用。这才是点石成金的法宝,这个法宝也只有中国这样的国家才能掌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8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武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8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武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8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本人在钻牛角尖,还是某人在避重就轻?

谢谢这位现在总算想起了中国的超速发展还有政府的经济政策的作用。这才是点石成金的法宝,这个法宝也只有中国这样的国家才能掌握 ...
耳冉子 发表于 2009-6-28 18:25

避重就轻?有必要吗?

这个贴子讨论的是人口政策,又不是政府的经济政策。您自己转移话题反而怪起别人避重就轻啊,呵呵。

您倒是说说看,中国的人口紅利是不是30年经济成就的必要条件?中国如果不改变人口政策,任由人口老化,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是否会后继乏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8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没有人口红利,中国自然已经是发达国家了。这种假设貌似对现在的中国一点意义也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8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避重就轻?有必要吗?

这个贴子讨论的是人口政策,又不是政府的经济政策。您自己转移话题反而怪起别人避重就轻啊,呵呵。

您倒是说说看,中国的人口紅利是不是30年经济成就的必要条件?中国如果不改变人口政策, ...
pheily 发表于 2009-6-28 18:29



可既然谈到了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怎能将发展结果的因素只归结为人口红利呢?

貌似这位至今还没看明白本人的发言,那本人在重述一遍:人口红利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8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既然谈到了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怎能将发展结果的因素只归结为人口红利呢?

貌似这位至今还没看明白本人的发言,那本人在重述一遍:人口红利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 ...
耳冉子 发表于 2009-6-28 18:34


我什么时候“将发展结果的因素归结为人口红利”了?

原来我说了那么多都在对“人”弹琴。有人偏偏要把楼盖成比萨斜塔。。得,看来我的中文不够好,我自个儿面壁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8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耳冉子 于 2009-6-28 19:06 编辑
我什么时候“将发展结果的因素只归结为人口红利”了?

原来我说了那么多都在对“人”弹琴。有人偏偏要把楼盖成比萨斜塔。。得,看来我的中文不够好,我自个儿面壁去~~ ...
pheily 发表于 2009-6-28 18:43




靠剝削數量龐大的廉價農民工完成了原始財富的積纍。这种表述,难道不会给人以中国的经济发展只因为廉价人工的原因吗?

既然这位现在否认中国的发展不仅仅是因为廉价人工,还有政策的因素(虽然对政策在其中起到了一个什么作用仍然闭口不谈),那已经靠近了实际。再结合上面某楼这位已经承认了廉价人工不一定就能导致经济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到底主要是因为什么,其答案已经出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8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phodwyrm 于 2009-6-28 23:01 编辑
为什么人工廉价这个条件单单在中国成为了推动国家超速发展的因素了呢?为什么只有中国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呢?

這些人可能都忘了~
製造業是很不吃香的~
更不吃香的就是礦業農業~
美國的礦業農業都是達到了高度自動化和機械化~
所以就是沒有很多人﹐ 也可以弄~
中國就是人力比機械化便宜~
但是應該學習美國日本等~
在保證基本製造業和農業的基礎下~
提拔各個RD(科研)和知識產權~
用PATENT來賺錢也是~
美國很多大學都是靠這個的~~

但是遲早國內也必須提昇產業等級的~
機械化也是必然的~
人口減少~
也就是政府負擔的減少~
社會服務費用(國家幾個最大的開支就是教育和醫療)就是在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9 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不论你学问有多高深!我只相信我亲眼见到的印度!3年前去过他们最现代化的城市班加罗尔、孟买!要与我们上海、深圳、苏州相比!呵呵!差的不是一个等量级!至于农村嘛,与我的老家西部山区就差得更远了!

中国的城市比印度好得不是一点,甚至比很多欧美的城市都好得多。你如果到纽约曼哈顿以外的70%以上的区域去看一看,其破旧和衰败也许都是你无法想象的。

这说明很多问题,但不说明一切。我并不是说印度比中国强,也不认为印度会超过中国。但我认为中国不应该轻视印度,更不应该被直观的印象完全左右。

想想三,四十十年前我们是什么样子?那种情景也许并不比印度现在更好。但是,这并没有阻碍中国过去三十年的飞速发展。直观印象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对于未来的发展,有比城市的光鲜更根本的因素。

对于过去六七年印度人均预期寿命如此快速的提升你惊讶吗?说实在的,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数据时,我是很惊讶的。


》我也更无所谓你对我的用词哈!

这些并不重要。相信你我都是真心希望中国强大繁荣,所以最基本立场没有冲突的地方。有意义的讨论其目的并不是去驳倒对方,更不是去羞辱对方,而是让大家对问题本质有更深入的理解。所以,我唯一的希望是大家不要基于自己的直观印象和固有立场草率地下结论,而是尽量地多了解基本事实,综合各种因素仔细思考。

除去国家和民族认同这些基本立场之外,对计划生育这种具体发展方式上的议题,固有立场根本不重要。如果有人能提出令人信服的反方向的分析,我随时可以改变我的立场。但是,到目前为止,除了粮食安全之外,我还没有见到任何真正站得住脚的理由。至于粮食安全,我在以前的帖子里也细致地分析过。至少,它并能成为继续限制生育的理由。

我并不是认为人口越多越好。我是希望全世界的人口缓慢的下降,但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维持人口-这个国家最核心的战略资源的相对优势。现在的情况是,我国目前占全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略少。但每年的新生婴儿仅占全世界十分之一略强。如果严格控制生育的政策继续,我们很快就会下降到不足全世界的十分之一。

所谓人口总数下降,人均财富会上升的观念则是最大的谬论。因为人口是经济的分母,但更是分子。人口下降对分子的影响要远大于对分母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9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人口总数下降,人均财富会上升的观念则是最大的谬论。因为人口是经济的分母,但更是分子。

你有數據證明嗎﹖
中國的機械化和自動化跟日本歐美等國差很大截的~
最主要是生產技術和生產價值必須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9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耳冉子 于 2009-6-29 01:17 编辑

因为人口是经济的分母,但更是分子。人口下降对分子的影响要远大于对分母的影响。

太高深了,能否举例说明之?谢谢。如果举一个人口飞速增长与人均JDP增长成正比的例子,那就更感谢了,当然,人口的基数至少在数亿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9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小学生都知道,分母越大,分数值就越小吧

这就是谬误的最大问题。因为这个太直观,但却是完全错误的。

人口不仅是分母更是分子。我们享用的财富(商品,服务)的绝大部分价值是社会创造出来的,是流量而不是存量。现代经济中,财富绝对不是黄金这种固定不动的东西,多一个人人均就分得少一点。象黄金这种固定不动的东西,对个体或单个国家有意义,但对整个经济体来说几乎毫无意义。如果全世界突然发现了多于现在十倍的黄金,那么全世界变得更富有了吗?没有,丝毫没有。黄金数量翻了十倍,黄金的价格可能会下降到原来十分之一还少。

涉及到宏观经济之类的人口问题绝对不能用小学生的思维来理解。那样得出的结论往往是错误的。

另外,我认为人口红利只是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廉价劳动力绝不是什么应该追求的优势。如果中国的人口少掉一半,收入会翻一倍,我绝对支持中国人口少掉一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9 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耳冉子 于 2009-6-29 01:31 编辑

貌似美国有那么多说起来高深莫测经济学家,结果谁也没有避免眼下如雪崩般的经济危机。所以,还是请同样说起来头头是道的人少说点理论,多谈点实际,拿出点实际的人口飞速增长与人均JDP同步飞速增长的实例吧。记住,要人口基数在数亿以上的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9 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有數據證明嗎﹖
》因为人口是经济的分母,但更是分子。人口下降对分子的影响要远大于对分母的影响。

非常谢谢两位的这个问题。

因为要把这个观点真正解释清楚涉及到宏观经济中很多概念,所以我近期内我只会简要地解释一下。在此之前,希望大家仔细阅读一下我在八楼的文字。我之所以花那么大精力写那么一段看起来似乎与人口问题无关的宏观经济的文字可以说就是为解释人口为什么不只是分母,更是分子做铺垫的。

如果大家能够完全理解我的那段文字的意义,再讨论人口对经济的影响就比较容易。另外,还希望大家认识到一点,人口对经济的意义不仅是劳动力更是消费需求。人们往往太注重供应方面的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比如这个民族更勤劳,工作更有效率,教育水平,技术水平面更高等,而忘了需求方面的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左右。其实,没有需求,所有的供应方面的优势都毫无意义。就象你的工厂的技术水平再高,工程师再厉害,工人素质再高,如果你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市场需求,那一切都没有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9 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美国有那么多说起来高深莫测经济学家,结果谁也没有避免眼下如雪崩般的经济危机。所以,还是请同样说起来头头是道的人少说点理论,多谈点实际,拿出点实际的人口飞速增长与人均JDP同步飞速增长的实例吧。记住,要人口基数在数亿以上的哦

算了,如果你是这样的态度,我也没有必要费时间解释了。至于美国“雪崩般的经济危机”,早有人预计到。我可以说有幸就是其中之一。在下面一楼,我将贴出我在几年前美国经济一片繁荣之际是所写的几段文字,不过是英语的。

你说的举出人口基数在数亿以上的例子,说来说去就中国和印度这么两个国家。从两个样本点,不借助更深入的分析,你能得出多少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9 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美国有那么多说起来高深莫测经济学家,结果谁也没有避免眼下如雪崩般的经济危机。所以,还是请同样说起来头头是道的人少说点理论,多谈点实际,拿出点实际的人口飞速增长与人均JDP同步飞速增长的实例吧。记住 ...
silkrain 发表于 2009-6-29 01:48




那没办法,本人原本就有中国人的特点,讲究实际,何况,这几年被所谓的经济学家忽悠怕了,国策可是牵一线而动全身的生死攸关的大事,哪能光是纸上谈兵就能有说服力的,何况实际中的情况又恰恰相反,理论更要联系实际,总不能明明看着实际中是个火坑,哪怕理论上说的天花乱坠,还往里跳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9 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一放开,那就生得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11-28 16:05 , Processed in 0.044574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