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94|回复: 71

西藏,人物,生活,缩影!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藏,社会,生活,缩影!

巴桑回乡安居记
岗巴县昌龙乡雪布让村的巴桑,在出嫁20多年后又回到了故乡。她走的时候是一个人,回来的时候除了她和3个孩子以外,什么也没有。
她相信,一切有党和政府……
藏汉情缘
20多年前,巴桑还很年轻,在外地,她与丈夫(汉族、四川人)在拉萨一个工地相遇了。
有一次,巴桑在工地上不慎被砸伤住院。在她住院期间,一个朴实的四川汉子从微薄的工资里为她买来了营养品、水果等,悉心照料她的生活。日子就这样度过,情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巴桑与这个有情有义的四川男人结了婚。后来,她为他生了两男一女。
在说起这些事的时候,巴桑面泛红晕。
可惜,上天并没有眷顾这对恩爱夫妻、和谐家庭。今年,巴桑的丈夫因病去世了。
思乡情结
在处理完丈夫的后事以后,巴桑想,没有了丈夫这个最大的依靠,她们一家4口以后的生活怎么办呢?巴桑起了家乡的雪山、草原,还有草原上的羊群。
巴桑想,岗巴是我的家,我在外面这么多年总是想起家里以前的那些事,我要回家。
但是,刚开始,巴桑心里很矛盾。我嫁出去这么多年了,家里人还会认我吗?我回去什么都没有,该怎么生活啊?
最后巴桑想,现在党和政府政策这么好,相信当政府绝不会对她弃之不理。
经过一翻思虑,巴桑决定回家。
亲不亲 故乡人
巴桑回家的故事传到了岗巴县委书记次仁顿珠的耳朵里。巴桑的困难被次仁顿珠记在了心里。
次仁顿珠先在县公安局查实巴桑一家户口是否转出。县公安局答复:昌龙乡雪布让村的巴桑,其户口并未转出。
在专程看望巴桑一家人的时候,次仁顿珠说:“我们就是一家人,你就是我们家的一份子,你放心我们会安排好你的生活的。”县委书记的话让巴桑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
七步安排保民生
次仁顿珠指示县民政局,一定要安排好巴桑一家人的生活问题,不是临时安排,而是结合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求,要永久性的解决,要考虑到她们一家人的长期发展。
分管全县民政工作的政府副县长巴桑旺堆与县民政局研究后决定:把巴桑一家人回乡定居安置的事分成七步来安排。
第一步,临时救助。为巴桑一家,由民政提供现金500元、糌粑100斤、大米50斤、面粉50斤、砖茶1条、藏被2床、毛毯2条、酥油10斤、青稞500斤共折合人民币3600元,其中现金用于购买生产工具,物资用于临时生活救助。
第二步,其它救助。一是下一步纳入农村低保行列,逐步扶持其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协调乡政府、村委会、邻居进行经常性生活生产救助,帮助其树立生产生活信心。
第三步,生产资料。由民政局协调乡政府、村委会进行协调,尽可能的恢复其原有耕地,另在宜农开发地进行开发土地,保障其基本生产资料和生活。
第四步,住房问题。由民政局积极与县安居办协调,为其解决4100平方米住房,树立其生产生活信心。
第五步,教育问题。由民政局积极与教育局协调,解决其两个孩子(13岁、7岁)的上学问题,解除其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生产生活。
第六步,再就业问题。巴桑大孩子今年20来岁,是个很好的劳动力。为了解决其当前和以后的生活问题,更好的投入生产生活,经民政局协调,让他在岗巴、日喀则等地学习实用技术或劳务工作。
第七步,后期管理。为了督促其生产生活,由民政局协调乡政府、村委会、群众进行逐级监督,并签定流浪乞讨责任书。
过好日子更有信心了
422,当巴桑一家人手里捧着民政局发给的被子、毯子等物资时,热泪盈眶,感激之情无溢于言表。当听到县民政局工作人员给她讲述了县委、政府领导对她们的情况高度重视,并着眼于未来给她们生产生活做了全面、长期的安排,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没想到,党和政府这么关心困难群众,更想到岗巴家人会对我们这么好,请你们转告党和政府领导,我们一家人一定会好好利用这些物资,绝不再给党和政府添更多麻烦。”巴桑说,“感谢党和政府,我们一家人有信心把以后的日子过好。”
后记
424,岗巴县民政工作人员与昌龙乡政府专门协商了巴桑一家下一步的生产生活问题。
经过协商后决定:巴桑原有耕地1.5亩仍归巴桑所有,另在弃耕地恢复6.5亩,使其人均耕地达到2亩;由乡政府免费帮助解决青稞种子120斤、土豆种子100斤、油菜种子40斤,共折合人民币346元;临时住房已由乡政府和村委会协商解决,永久住房的选址当天确定;民政局提供的500元生产工具基金由乡政府近期派人到日喀则帮助巴桑家购买农具;燃料由乡政府与村委会协商解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hitesnow 于 2009-7-3 15:42 编辑

老板旦巴的发展观


别看老板旦巴只读过3年书,但他有大智惠。

《资本论》认为,资本家的目的就是追求剩余价值。旦巴不懂什么《资本论》,更不知道什么是剩余价值,他只知道,自己做工程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赚钱。
旦巴是昂仁县达局乡人,个子不高,长相普通得犹如西藏的群山。做过十几年木工的他在80年代后期组织起了一个施工队,这一干就是20多年。旦巴是个实在人,他靠多年的诚信经营得到了人们的信任。
2008年,嘎日村38户牧民整村搬迁工程在自治区烟草专卖局的援助下开工了。自治区烟草专卖局先后援助了114万,不够。昂仁县政府又出次29万多,还不够。旦巴和另外两个搞建筑的老板总共捐助了8万多。旦巴捐助了4万多。
“我只赚了3万多一点。”旦巴吐着舌头笑着说,小眼睛咪成了缝。
赚钱少的生意,旦巴做,不赚钱的生意,旦巴也做。
“桑桑到仲拉山,再到达若乡的那条路,我没赚。”旦巴用并不流利的汉语说,“县里也难,我只收了工人的工资和油料钱。”据了解,从桑桑镇向北直达若乡的公路是省级公路。这条路大约有120公里长,80%以上路段海拔在4500米以上,有的路段海拔可达5000多米。
旦巴不但修路、建房,还架桥。与多数内地施工队所架的水泥桥不同的是,旦巴架的是吊桥。
旦巴说,他和他的工人们没有多少文化,只能看明白简单一点的图纸。数年前,旦巴在唐东杰布的出生地——多白乡修了一座吊桥,工程总额是127万。“那座桥的设计载重量是4.5吨,”旦巴说,“有的老百姓不懂,开着十几吨的翻斗车也过,还好没出事。”
不但在多白乡,在昂仁县的秋窝、达居、亚木这几个乡镇,都有旦巴和他的施工队架的吊桥。
今年,旦巴在卡嘎镇错松村正在建一座吊桥,投资100多万。次外还在查孜、达居等乡正在建设农牧民游牧定居工程和村委会及兽防站。“我现在有450多个工人。”旦巴招牌式的吐着舌头微笑着说,“最多的时候,我要雇600多工人。”
“旦巴人实在,他修建的工程,我们都很放心。”昂仁县交通局尹局长笑着说,“他是我们县出的第二个唐东杰布。”
 楼主| 发表于 2009-7-2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生村官次仁卓玛

大学生村官次仁卓玛

大学毕业后,次仁卓玛在南木林县卡孜乡鲁骨东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已经有多半年了。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她如今在村里做统计、会计的工作,也负责给村民外出打工开证明之类的事。
她还“承包”了两户贫困户的脱贫任务。
鲁骨东村在湘河东岸,这个几百人的村子距南木林县城不到30公里,通县油路穿村而过。孟春时节,寂静的村中一片新绿。由于正在播种季,中午,村民们多数正在地里忙活。
多半年里,次仁卓玛帮助她所承包的贫困户联系买了手扶拖拉机,还帮他们争取安居工程的补贴。“我告诉他们,不要光靠政府,得要靠自己。”次仁卓玛说。
毕业于西藏民族学院,今年24岁的次仁卓玛是日喀则市人。次仁卓玛的打扮很时尚,那件紫红色上衣和不一样的气质使她在村里很显眼。
由于次仁卓玛的“与众不同”,更因为她是第一批大学生村官,村民很快都认识了她。她也借这个机会很快与全村人混成了熟人,那两户贫困户她也是这样认识的。
多半年时间,让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一下子做出很大的成绩,是不太现实的,但次仁卓玛的确正在用自己的知识,努力地影响着这个村庄。
从去年8月来到鲁骨东村后,次仁卓玛就一直住在村委会院子里,自己做饭。“在村里,用钱的地方并不多。”次仁卓玛说,“我一个月有3500多元的工资。”白天还好,晚上回到村委会,一个院子就她一人。和所有女孩一样,虽然并没有什么危险,但她还是很害怕。
卡孜乡政府得知这事后,让她到乡里来住,她坚决不同意。次仁卓玛把自己的父亲从日喀则叫到村里陪她。好在鲁骨东村距离日喀则不算远,有班车通行。
日喀则地区共有1725个行政村。2008年,在日喀则地区任大学生村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共有50名。今年,这个数字将增加到110名。
与其它大学生村官一样,次仁卓玛与地委组织部签了3年任用合同,也就是说,她要在鲁骨东村干3年。3年以后,像次仁卓玛这样的村官,可以报考公务员、也可以报考研究生,当然也可以留下来接着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藏民族学院是在咸阳的那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族人格桑南加

汉族人格桑南加

  “头一年,我在这块地里下了300斤青稞种,秋天只收了50斤。”操着一口浓重四川话的格桑南加说,“我跟我老婆说,明年再下苦功夫。”
矮小干瘦的身形,红黑色的脸庞,八字胡,如果不说话,外人一定会认为他就是一个普通的西藏农民。格桑南加是四川人,原名叫谢宏斌,汉族。
1985年,还叫谢宏斌的格桑南加从四川老家来到西藏拉萨打工,在打工的过程中认识了现在的妻子格珍。“水泥工、架子工我都搞过,”格桑南加说。由于打工辛苦,钱还不好拿,谢宏斌和妻子商量后,1997年回到了格珍的老家。
格珍的家在西藏南木林县索金乡宁布村。宁布村海拔4300米以上,土地贫脊,当地居民以牧业为主。
“宁布村在一个穷山沟沟里头,我实在住不下去,就搬了出来。”格桑南加说,“在这里,乡里头给我了这一块地让我种,没想到头一年种下的青稞就遭水淹了。我跟我老婆说,明年再下苦功夫,一定要把地种好。”
第二年,格桑南加从这块地里收获了3000斤青稞。
格桑南加到索金乡定居已经有12年了。这12年当中,他没有再回过四川老家。12年里,妻子格珍给他生了31女共4个孩子,如今老大已经读初中了。
据索金乡干部介绍,格桑南加家还没有脱贫。
格桑南加说他只读过一年书,没什么文化。几年前,加入合作医疗的时候,乡干部给他取了现在的名字,格桑南加。
“去年,我跟我老婆商量,想去安多打工。”格桑南加说。在索金乡干部的帮助下,格桑南加今年刚刚建起了4座温室大棚,大棚里种着小白菜、莴苣等。 “我在拉萨的时候也种过菜,有菜种,我就不去打工了。”
在四周光秃秃的山谷中,格桑南加的这四座大棚很是显眼。海拔4300米以上的地方种菜,难度很大。大棚里的菜长得不是很好。
据在南木林县工作过多年的地区劳动保障局党组书记曹志荣说,索金乡这个地方,夏季多水,冬季多风,格桑南加的大棚到了冬天就危险了。
前来视察的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地委书记、人大地区工委主任格桑次仁拍着格桑南加的肩膀说,从你种的菜来看,精细菜你还种不了。你就种一些白菜、萝卜、土豆之类的,和牧民交换,钱也行、酥油也行、羊也行,这样滴水成河,牧民的生活条件改善了,你的生活也就改善了。
格桑次仁当即送给了格桑南加一家1000元慰问金。地区农牧局领导也表示帮助格桑南加解决4个大棚的盖布。
格桑南加接过现金,憨厚地笑着,连声说谢谢。
格桑南加家在菜地以北约1公里的一个山洼里。房子是在帮助解决了政府补资金后,格桑南加和妻子一点一点建的,到现在还没有完工。“我家没有太多的粮食请人帮忙,我就自己一点一点的建。”格桑南加说。
格桑南加的妻子格珍像所有牧区妇女一样,穿着传统 藏袍,头上围着一条绿头巾,微笑着与两个孩子看着格桑朗南加。在格珍眼里,格桑南加是一个善良而勤劳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陕西咸阳文汇东路西藏民族学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尼泊尔老板桑旦巴

尼泊尔老板桑旦巴

樟木口岸,友谊桥中国一侧,国门内。桑旦巴看着几个尼泊尔雇工把一箱一箱的饮料从车上搬下来背走。
桑旦巴是这车货物的老板。
30岁的桑旦巴是尼泊尔的夏尔巴人,他在樟木已经做了20年的生意了。20年前,年仅10岁的他随父母来到樟木口岸。那时,他的父母在樟木镇经营着一家餐厅。
除了能讲夏尔巴语、尼语之外,桑旦巴还能讲藏语和汉语。这几种语言是他在中尼边境做生意的翅膀。他的生意是把尼泊尔的饮料贩运到樟木。
“这一车芒果汁是从加德满都运过来的。”桑旦巴用汉语普通话说。
在加德满都,桑旦巴花800元雇人把2000箱芒果汁装上车,途经巴尔比斯运到樟木口岸,再花500元雇人把货卸下来。在加德满都,这种果汁一箱32元,而到了樟木口岸,一箱可卖到35元。
“我是边民,不用缴税。”桑旦巴说。
“囊斯代!(尼语你好的意思)”接货的中国老板从坡上走下来,老远就向桑旦巴打着招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生村官云登平措

大学生村官云登平措

聂拉木县邦村党支部书记助理云登平措是日喀则市人,他来邦村任职已经快一年了。中等个,留着寸头的云登平措身体很壮实,但在外人面前,他腼腆得像个姑娘。
邦村这个地方云登平措以前就听说过,那是因为这个村子里出了个“国旗老阿妈”。谈起“国旗老阿妈”次仁曲珍,今年23岁的云登平措的话多了起来。“老阿妈一年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有3600元。”云登平措说,“来看望她的人很多,她能坚持多年升国旗,说明她很爱国,我很敬佩她。”
在村里,并没有严格的上下班时间。有事时,云登平措就帮着村支书罗布做点像帮村民开个证明之类的文字工作,没事时,他就帮助村民修修电器之类的。
“老阿妈的电视机出了问题也是我修的。刚开始她还以为我是村里请来的电工。”云登平措说,“村里没有专职电工,所以这个事我就兼了。”
在西藏民族学院上大学时,云登平措学习的是电子档案专业。 “在这里,只有计算机和电器知识可以用得上,一切都得从头学。” 云登平措一边说一边向窗外望去,窗外,天空中,云越聚越厚,屋子里光线也越来越暗。
虽然都是藏族,但邦村村民交流时用方言,这可难住了只听得懂日喀则话和拉萨话的云登平措。
谈起邦村今后的发展,云登平措有自己的一套想法。“邦村要发展旅游,首先交通必须便利。”云登平措曾经专门去参观过林芝的旅游度假村。“村里曾拿出了10余万元修路,原来的土石路修成了现在的石板台阶路。”云登平措说,“进村的那条主道将来还要修成水泥路,这都是我们村支书罗布带领大家做的。”
邦村山清水秀,200多人中有近50人是夏尔巴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度假村从2006年开始修建,今年年初建成,总共投资500万左右(主要由扶贫款和贴息贷款组成)。
天色更暗了,下午400的光线像黄昏,屋子里点起了蜡烛。“前不久,我们这里遭受了风灾。”云登平措说,“许多电线被刮断了,经过整修线路多数已经通了,只有这里几户,由于整修难度大,所以还没通电。”
下冰雹了,打在铁皮屋顶上,像洒豆子。屋子里,人与人面对面说话也得大声。
“我们村有30人,”云登平借左手三个手指,右手食指与拇指呈“0”状,比划着说,“现在正在地区培训,培训的内容是宾馆和餐厅服务员,还有厨师!”
与别处不太一样的是,邦村旅游度假村里将来不光有中餐、藏餐和西餐,还有尼泊尔小吃。
云登平措还没有女朋友,不过他说不着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藏现在也选派大学生去做村官了,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桑旦曲尼当村官

桑旦曲尼当村官
在大学学习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桑旦曲尼,从小成长在江孜县卡堆乡农村。大学生活给予这个农村姑娘科学知识的同时,也给予了她一些城市里的时尚元素。但桑旦曲尼更多地保留了农村姑娘的朴实。
去年毕业于西藏农牧学院的桑旦曲尼是昂仁县卡嘎镇雪村的村官。雪村紧邻昂仁县城,就在美丽的昂仁湖边上。
用雪村村支书念扎的话说,虽然桑旦曲尼是个姑娘,但干工作很实在。去年8月才到雪村的桑旦曲尼很想把自己在学校所学用在基层的工作中。多半年来,除了担当村里的文书工作,她还与雪村村干部一起带领群众建水塘、修路、植树造林、组织劳务输出……
桑旦曲尼很想把家乡的灌溉方式介绍到雪村,但被村委会否定了。
今年春播前,桑旦曲尼发现这里春灌与自己的家乡不一样。在雪村,每户浇灌的时间是定死了的,不论地浇完没有,时间一到,必须轮到下一户。
桑旦曲尼建议按自己家乡的浇灌方式,一户浇灌结束再轮下一户,让村民把地浇完,但其他村干部说那样做不行。
雪村全村678亩土地浇灌是靠唯一的一个水塘在雨季存下来的水浇灌的,存量有限。如果一户浇完再轮下一户,水很快就用完了,后面的群众就有可能浇不上地了。
桑旦曲尼的家乡江孜县是全区数一数二的农业大县,灌溉条件要优越得多,她的家乡——卡堆乡上游的纳如乡有一个修建于80年代初期的水库。水库存水量高达109万立方,能满足3个乡的农业用水。
桑旦曲尼工作的昂仁县虽然是半农半牧县,但总体上以牧业为主,农业比重较小。农业的基础设施自然与江孜是无法比的。
村支书念扎说:“以前,向镇子里汇报都是口头的,丢三拉四。这姑娘来了以后,所有事都写出来,盖上经红红的公章报上去。”
虽然桑旦曲尼的有的想法不符合当地实际,但村里人还是觉得这个读过许多书的姑娘能起到不少作用。
“听说村里来了一个大学生村干部,我们都很高兴。”今年59岁的村民乌金说,“她能把汉文写的文件翻译成藏文,我们对党和政府的政策就了解的就细了。”
以前,雪村村干部一般只有小学文化,向村民传达政策只能说个大概。
桑旦曲尼还担任村里的财务工作,向镇政府打报告的事也由她还做。村支书念扎说:“以前,向镇子里汇报都是口头的,丢三拉四。这姑娘来了以后,所有的事都写出来,盖上红红的公章报上去。”
前不久,桑旦曲尼刚刚以村委会的名义向卡嘎镇政府打了一个请求帮助修建100个蔬菜大棚的报告。至于更早时间打的修建养猪场的报告,县农牧局已经答应了下来。
“我们村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试点村,所有上报的文字材料都靠曲尼。”村委会主任旺加说。
雪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比较突出。在大学里学习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桑旦曲尼正看到了这一点。
雪村有3个自然村,分别是雪村、吉夏村和贡布村,有230户人家,共706人,但只有678亩土地。“种地的人只有478人,人均收入2800多元。”据村支书念扎说,由于雪村地处县城,所以,有一些人是从别处迁来的,在县城做生意。
虽然是这样,与其它地方相比,雪村人多地少的矛盾还是比较突出的。在大学里学习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桑旦曲尼正看到了这一点。
“我想,要把打工的人组织起来一块儿出去。”桑旦曲尼说。县里吃的菜大部分都是从地区运来的,桑旦曲尼和村委会其他委员还想让群众到白朗接受蔬菜种植培训。“从外地请老师也行,”桑旦曲尼腼腆地说,“也就是走出去,请进来。”
据村支书念扎说,村里人只会种白菜和土豆等菜,而精细一点的西红柿、黄瓜等蔬菜种起来就很难。
“国家为我们派来村官来支持我们,他们思想觉悟、工作积极性、文化水平都高,对村里的工作有很大帮助。”村支书念扎说。
去年,桑旦曲尼参加工作不久,经雪村党支部会议研究,她被吸收为预备党员。当谈起以后的打算,桑旦曲尼说,三年后,她想参加公务员考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什么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啥意思,就是反映那地方人的一种生存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jkhioo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9-7-2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祝福他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发一些吧
不要一下子都发了
这样也好吸收
而且你就在西藏
所以应该多讲讲你的所见所闻
以及你看到的藏人的状态
也方便让内地人都了解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尼泊尔花八百元装货,在樟木花五百元卸货,说明尼泊尔比樟木工资高,在尼泊尔卖32元,到了樟木卖35元,说明尼泊尔生活水平比樟木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原来还没有走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抬着狗头铡在尾随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两个小p孩
作业做完了没?
就来上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祝福他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5# dorje

看来你一定是游手好闲了,现在可是工作时间。不见你工作,只见你扯淡。能不能正面回答我一下,你到底是靠什么谋生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14 11:52 , Processed in 0.049047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