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18|回复: 15

[军迷互动] 特种战士说特种部队----大卫国的骠骑:以色列特种部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7 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特种战士
http://www.xhclub.net/forum/viewthread.php?tid=30201&extra=page%3D1

       以色列国歌:以 色 列 国 歌

      名为《希望之歌》。词作者是一位犹太拉比,曲作者为犹太人纳夫塔里·赫尔茨·伊姆贝尔。歌名为《希望之歌》采用犹太民族传统曲调谱成。这首歌原为犹太复国主义者的颂歌,在1897年第一届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大会上首唱。以色列建国后将其确定为国歌。

As long as deep in the heart,
The soul of a Jew yearns,
And towards the East
An eye looks to Zion,
Our hope is not yet lost,
The hope of two thousand years,
To be a free people in our land,
The land of Zion and Jerusalem.

只要我们心中,
还藏着犹太人的灵魂,
朝着东方的眼睛,
还注视着锡安山顶,
两千年的希望,
不会化为泡影,
我们将成为自由的人民,
立足在锡安和耶路撒冷。

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7-27 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色列国旗
     1948年10月,以色列临时国务会议作出决定:采用蓝白两色相间、中间带有大卫盾牌图案制作该国的国旗。1949年6月11日,当以色列在纽约莱克萨斯成为联合国第59个成员国之时,这面国旗便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广场冉冉升起,展示在世界面前。

      以色列国旗的设计与1897年在瑞士巴塞尔举行第一届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大会上悬挂的旗帜计方案相似。它是白底、上下两根蓝条、中间一个“大卫盾”,又称六角“大卫星”。每个星角中又有一个小的“大卫盾”,“大卫盾”正中间可能是一头站着的狮子。

      1948年以色列国建立后,就在是年的10月28日,以色列临时国务委员会会议正式决定它为以色列国国旗。同时对它的规格也作出了统一规定:长为220厘米,宽为160厘米;白底色,上下各有一条宽25厘米的蓝色条子,该蓝条各距上下边沿为15厘米;两根蓝条中间的白底上有一个“大卫盾”;“大卫盾”由6根长5.5厘米的蓝色线条组成两上等边三角形;“大卫盾”在旗帜中与四方边沿等距。
2.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7 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色列国徽
      以色列国的国徽是以七枝灯台为中心图案的质徽。盾徽呈蓝色并带有白边。灯台两侧各绘有一枚橄榄枝。灯台和橄榄枝均为白色。白色和蓝都是以色列的国色。灯台表示给犹太人以光明和安慰;而橄榄枝则表达犹太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国徽图案取自耶路撒冷圣殿、会堂中的圣器,即七杈大烛台。它有七个灯座,可以盛油或插上蜡烛,它系犹太教的礼仪用具,后成为古代犹太教的徽号。这七杈烛台中,除中央较高的那枝是代表圣安息日外,其余六枝是象征上帝创造天地**。

      公元前516年,首批回归锡安的犹太人在所罗巴伯和约书亚的领导下,重建了耶路撒冷第二圣殿,并在圣殿至圣所安放了这一座七杈金烛台。公元前64年,古罗马大将庞培攻陷耶路撒冷,圣殿内圣器被抢劫一空。由于历年争战和欧洲国家政权更迭,这七杈金烛台至今仍下落不明。不过现在可以在罗马广场的梯特凯旋门上,在古钱币、犹太人古墓和墓碑、犹太古会堂的拼镶地板上依稀看到这座烛台的样子。

      三千多年来,这七杈大烛台一直是犹太人的象征。它的烛光是古犹太人在圣幕里点燃的。这种古犹太移动式圣殿曾伴随以色列人的子孙在西奈沙漠中流浪,它的光焰曾照耀过第一和第二圣殿。自从那时以来,它就一直在无数地方、以各种形式成为犹太遗产的象征。尽管犹太人亡国后浪迹天涯,是圣殿七枝烛台给那些无家可归、受尽磨难和被/迫/害的人带来光明与安慰。今日的灯(烛)台还象征和解及光复的希望,也是犹太人信仰上帝的庄严所在;国徽上的橄榄枝作为和平的象征,它体现了不同国籍、不同语言犹太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以色列建国后,这七枝大烛台被选为以色列国的正式国徽徽号,于1949年正式启用。今天可以在以色列政府的许多建筑物上和以色列法院、官方文件、总统会与以色列驻世界各国使馆,均可找到七杈大烛台的图案。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议会大厦入口处,矗立着一座由比·埃尔堪雕刻的高1.524米的七杈大烛台。它是用青铜制成,七个分枝饰有版画,描述了犹太民族的历史和复兴的重要事件,供人们观赏。这是以色列古老文明的象征。每逢夕阳西下,余辉斜照,人们会怡然自得地欣赏到那耸立在一块白色石头砌成的石坪上,七杈金色蜡烛台正闪闪发光;它后面的株株绿色橄榄树也摇曳多姿,这是一幅多么宁静、美好而又充满爱意的图画。

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7 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色列军队的军语里原本没有“特种部队”这个词,所有执行特种作战和侦察任务的部队都统称为“萨耶雷特”(Sayeret)。在希伯莱文中,Sayeret有侦察队或巡逻队的意思。在以色列军队里,这个词泛指一切从事侦察、巡逻、搜索等任务的部队,而且已经具有“经过选拔的精锐部队”的引申含义了。由于以色列人向来有选拔精兵编组精锐部队的传统,所以大大小小的Sayeret充斥全军。有些叫Sayeret的部队任务性质离“侦察”也实在远了点,即使对以色列人自己来说,这些部队到底是特种兵、侦察兵、巡逻队还是突击队,编制到底是营、连还是排,单从字面上看也是一头雾水。

      所以,一般行内人士就笼统称之为“侦察队”。

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7 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崬小裳 于 2009-7-27 05:08 编辑

    以色列陆军特种部队和分队按兵种划分的序列如下:

      步兵队属侦察兵——以军步兵的特种分队是4个旅属远程侦察连。即戈兰旅侦察连(Sayeret Golany,正式番号为第95侦察连)、吉瓦提旅侦察连(Sayeret Givaty,第435侦察连)、纳哈尔旅侦察连(Sayeret Nahal,第374侦察连)和伞兵旅侦察连(Sayeret T’zanhanim,正式番号不详)。这四个连并不是单纯的步兵侦察分队,而是更接近于美陆军别动队或轻步兵的精锐突击队。这四个连都接受过反恐怖作战训练,可以用于执行特种作战任务。其中戈兰旅侦察连和伞兵旅侦察连在历史上就多次执行过特种作战任务。

      装甲兵队属侦察兵——以军装甲兵尽管是陆军中最大的兵种,但仅有两个旅属侦察连,即第7旅侦察连(Sayeret Shirion 7)和第500旅侦察连(Sayeret Shirion 500)。这两个连是纯粹的远程侦察分队,不接受反恐怖作战训练,也不担负特种作战任务。

      炮兵特种部队——以色列炮兵有两支兵种直属特种反坦克导弹部队,即荚蒾部队(Unit Moran)和琴弦部队(Unit Meitar)。这两支部队被以军视为特种部队,其训练中也包括空降、越野驾驶等一部分特种部队训练的内容,但与通常所指的特种部队还是有相当区别的。


      战斗工兵特种部队——以军的战斗工兵设有工兵特种作战司令部,下辖两支接受过远程侦察训练的工兵特种部队,即精于工兵爆破的雅埃尔侦察队(Sayeret Yael)——现翻译为“山羊”侦察队和负责爆炸物排除的“雅赫萨普”部队(Unit Yachsap,Yachsap为希伯莱语“爆炸物排除部队”的缩写)。

      情报部队——情报部队是以军的一个兵种,隶属总参情报部,这个兵种共有3支特种侦察部队,即总参侦察营(Sayeret Matkal,番号为262部队)、目标情报部队(简称YACHMAM)和特种侦察队(简称T'ZASAM)。其中总参侦察营是以军最主要的特种部队,其使命包括特种侦察、非常规作战和反恐怖人质营救作战三大任务。目标情报部队驻戈兰高地,平时担负以色列北部边境地区的边境观察任务,战时配属给以军炮兵作为兵种远程侦察部队,负责在敌后为炮兵部队搜索目标。特种侦察队是以军边境目视观察部队中一支受过特种作战训练的分队,专门用于对敌后目标进行抵近目视侦察。1999年,这3支部队转隶新设立的野战侦察司令部。

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7 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崬小裳 于 2009-7-27 05:10 编辑

     以色列陆军另外还有几支用于执行特殊任务的特种部队,分别是:胡桃侦察营(Sayeret Egoz,以军在南黎巴嫩的反游击战部队,隶属戈兰旅)、樱桃侦察队(Sayeret Duvedevan,番号为217部队,部署于中部军区的反恐怖突击队)、朱鹭侦察队(Sayeret Maglan,番号为212部队,是一支接受过特种作战训练的独立反坦克导弹部队)、棘刺部队(Unit Oket'z,番号为7142部队,是一支特种军犬部队)、高山部队(Unit Alpinistim,部署于北部军区的预备役高寒山地部队)、金雀花部队(Unit Rotem,部署于以色列南部以埃边境的一支预备役特种边境巡逻部队)、100部队(负责防止在押恐怖分子等危险犯人暴乱的宪兵特种部队)。除胡桃侦察营以外,其他几支均为独立部队,由以军总部直接指挥。

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7 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崬小裳 于 2009-7-27 05:09 编辑

      以色列人选拔精兵编组精锐突击队的传统大概是从希伯莱人老祖宗那里遗传下来的。据圣经记载,三千多年前,希伯莱人从埃及回到当时称为伽南的巴勒斯坦后,曾有一位名叫基甸的领袖,从二万人中精选出三百名勇士,夜袭敌方兵营,击败了十余万敌人。基甸的三百勇士,就是以色列人传说中最早的突击队。后来,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几经沉浮,多次面临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命运。到公元一世纪,犹太人终于被罗马人彻底赶出巴勒斯坦,流散到世界各地,远祖那种骠悍的气概从此便被埋没在商场的蝇营狗苟和书塾的青灯黄卷之中,一晃便是两千年。

      十九世纪末,散居欧洲的犹太人中兴起了犹太复国主义思潮。一些犹太思想家认为,两千年来犹太人在世界各地遭受歧视迫害,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国家。只有返回故土,兴复故国,才能使整个民族最终摆脱受压迫的命运。一些犹太人在这种思想的感召下,回到巴勒斯坦定居。当时的巴勒斯坦贫瘠破败,当地的阿拉伯人也并不欢迎这些不速之客。这群满怀理想的移民为了与故国的土地融合为一个整体,克服重重困难,重新操起了在本民族中已经失传两千年的行业——务农。在艰苦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磨练下,祖先强悍的天性渐渐在这些移民身上复活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巴勒斯坦成了英国的势力范围。随着阿拉伯民族主义的觉醒,要求兴复故国的巴勒斯坦犹太人和要求在自己的土地上当家作主的阿拉伯人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双方的冲突也越来越走向激化。为了保护犹太人免遭阿拉伯人的袭击,巴勒斯坦犹太社区在1920年建立了第一个全国性地下武装自卫组织,名为“希伯莱全国自卫组织”,简称“哈加纳”,这就是后来的以色列国防军的前身。

      英国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地位,在阿犹双方的冲突中逐渐偏向阿拉伯人,禁止犹太人公开建立武装组织,也不准犹太人携带武器。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德意军队在中东战场节节胜利,逐步向埃及和巴勒斯坦推进,巴勒斯坦的英国统治当局放松了对犹太人的压制。1941年,“哈加纳”在英国统治当局的默许下建立了一支共有9个连的“帕尔马赫”突击队(PALMACH,希伯莱语“突击连”一词的缩写),准备在德军占领巴勒斯坦后开展游击战争。“帕尔马赫” 是“哈加纳”建立的第一支脱产接受军事训练的部队,也可以说是“哈加纳”的特种部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帕尔马赫”一度转入地下,官兵隐蔽在农村,一边训练,一边参加劳动。在1948年以色列独立战争中,“帕尔马赫”部队成了以色列军队中最有战斗力的中坚力量。这支部队在全盛时期曾发展到3个旅5000人。虽然“帕尔马赫”部队在1949年军队整编中被解散,但它所倡导的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的建军思想和坚韧顽强、勇于进攻的战斗精神对后来的以色列国防军以至特种部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43年,“帕尔马赫”突击队还建立了一支“海上连”(PALYAM)。海上连主要是一支进行水下破坏和海上作战的地下武装。1948年,当以色列国防军建军时,“海上连”发展成了以色列海军突击队——海军第13中队。


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7 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崬小裳 于 2009-7-27 05:10 编辑

     1948年5月底,所有的犹太地下抵抗组织统一整编为以色列国防军。1948年2月在以色列北部组建的“哈加纳”戈兰旅在整编中被授予国防军第一旅的番号。当编入国防军时,戈兰旅建立了旅属特种侦察排。戈兰旅特种侦察排基本上是一支远程侦察巡逻队,但与各营已经建立的侦察排不同,旅侦察排可以作为突击队使用,负责拔掉关键的敌人据点,并执行破坏和情报搜集等更复杂的任务。戈兰旅特种侦察排(以后发展为旅侦察连)可以算是以色列国防军第一支正式的队属特种分队。

     以色列独立战争结束后,以军在1949年进行了整编,仅保留了三个旅和若干独立营连作为常备军。在五十年代早期,由于国家经济困难,以色列军队的建设也跌入低谷。当时以军部队的战备水平非常低,难以应付当时愈演愈烈的阿拉伯人越界袭击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以军开始产生了以特种小分队对付阿拉伯人越界袭击的设想。

     1951年,以色列南部军区建立了一支名为30部队的特种部队。30部队是一支人数仅有30人的远程侦察巡逻队,任务是在从埃拉特到加沙地带漫长的边界线上进行巡逻。当时以军还没有真正产生建立和使用特种部队的明确观念,30部队缺乏足够的训练,也得不到必要的支持,到1952年便解散了。虽然30部队很快便被人淡忘了,但这却是以色列军队建立独立特种部队的第一次尝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7 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崬小裳 于 2009-7-27 05:09 编辑

       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需要澄清——80年代以来,国内有关书籍常常提到所谓的以色列“野小子”特种部队,其实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以色列根本就没有这样一支代号的特种部队,这个错误的称号到底指的是哪一支特种部队?——根据这些书籍和文章里提到的相关战例,所谓“野小子”最大的可能是“总参侦察营(262部队)”,但是无论他们自己还是他们的敌人,从来没有这样称呼过他们。正常行文就更没有了。

      更不是俗称,而是80年代从日本航空自卫队退役少将土井宽日文版本《世界的特种部队》中的错误翻译得来的,而在以色列特种部队序列根本找不到任何证据可以表明有一支叫做“野小子”的特种部队。而国内懂得希伯来语言的至今不过寥寥几十人,当时的错误是可以理解的。

        Sayeret MATKAL (Unit 262)
        Sayeret Matkal 是国防军第262营的名称,字面意思是“总参侦察队”,但是实际上就是总参侦察营。
        总参侦察营是一支担负特殊使命的部队,它的主要任务是反恐怖作战、敌后侦察和特种作战。在贝鲁特、在恩德培、在突尼斯……那些如神兵天降,来去无踪的以色列士兵就出自这支部队。
        总参侦察营建立于1957年底,首任部队长是亚伯拉罕·阿尔侬少校,不过在当时,它还不是262营,而只是“262部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7 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崬小裳 于 2009-7-27 05:08 编辑

    1968年12月28日,以军步伞兵司令拉菲尔·艾坦准将指挥伞兵旅和总参侦察营的联合突击队突袭了贝鲁特国际机场。60多名突击队员乘直升机潜入,在29分钟内,炸毁了停放在机场的13架阿拉伯国家客机。由于以军突击队动作太快,黎巴嫩军队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以军突击队已经返回了。行动总指挥艾坦还从容地踱入贝鲁特机场候机室,喝了一杯咖啡。
      1969-1971年埃以消耗战期间,总参侦察营曾参加了数十次在苏伊士运河沿岸进行的敌后特种作战活动,并在战斗中逐渐转变为一支精锐突击队。

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7 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崬小裳 于 2009-7-27 05:08 编辑

      1971年,埃胡德·巴拉克出任总参侦察营营长。巴拉克在任职期间曾指挥过3次非常著名的行动。第一次是1972年5月8日,一架比利时“萨贝纳”航空公司班机被恐怖分子劫持,降落在以色列卢德国际机场。

      巴拉克指挥17名化装成机场地勤人员的突击队员,对飞机发起突袭,仅用90秒钟便制服了4名恐怖分子,救出了机上的80多名人质。


      第二次是同年6月21日,总参侦察营的小分队在黎以边境地区设伏,绑架了5名正在黎以边境视察的叙军高级军官,用以交换3名被俘的以军飞行员。


      第三次是1973年4月,总参侦察营在其他部队配合下突袭设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巴解组织总部,打死3名巴解领导人,并彻底摧毁了巴解的分支“黑九月”恐怖组织。


     上述的三次行动仅是巴拉克任职期间总参侦察营众多行动中的很少一部分,巴拉克任营长期间指挥的其他行动至今尚未解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7 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崬小裳 于 2009-7-27 05:06 编辑

1974年5月14日,三名巴解“民阵”的恐怖分子从黎巴嫩潜入以色列,一路开枪杀人,并于次日占领以色列北部村庄马阿洛特的一座学校,扣押了100多名学生作为人质。总参侦察营赶到现场后,开始进行人质营救行动。当时总参侦察营是全军最有反恐怖作战经验的部队,但却没有进行过人质营救的训练。
      由于缺乏有关训练和作战预案,营救行动出现了一连串失误。首先是未受过人质营救训练的狙击手没有瞄准恐怖分子的头部,而是瞄准胸部,只击伤了一名恐怖分子;接着,准备从窗口攀登的小组被恐怖分子投出的手榴弹阻挡住;从主要入口突击的攻坚小组又耽误了时间。恐怖分子立刻向拥挤在教室里的学生开枪和投掷手榴弹,造成20余名人质死亡,50余人受伤的惨剧。这一惨案震动了以色列全国。随后以色列特种部队开始进行营救人质的训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7 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崬小裳 于 2009-7-27 05:06 编辑

  1975年3月5日,特拉维夫海滨的萨沃伊饭店被恐怖分子占据,总参侦察营奉命进行营救。突击小队用两分钟时间,击毙了全部8名恐怖分子,但一名恐怖分子在被突击小队击毙前引爆了炸药,炸死了8名人质。曾经担任过侦察营第4任营长的乌齐·雅埃尔上校也在营救行动中殉职。

    1976年,法航139航班被恐怖分子劫持,飞往非洲中部的乌干达,航班上的所有犹太人被恐怖分子作为人质扣留在恩德培国际机场的旧候机楼。以总参侦察营为首的以色列国防军特种部队往返奔袭9000公里,突袭恩德培机场,解救了被恐怖分子扣押的103名人质。后来,为了纪念在行动中牺牲的总参侦察营第8任营长约尼·内坦尼亚胡中校,这次行动被重新命名为“约拿单行动”(注:约尼为约拿单的简称)。约拿单行动是总参侦察营和以色列国防军战史上最为大胆和成功的特种作战行动,并为世界反恐怖作战和特种作战的历史创造了一个著名的经典战例。


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7 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崬小裳 于 2009-7-27 05:06 编辑

      1980年4月7日凌晨,5名属于“阿拉伯解放阵线”的恐怖分子从黎巴嫩越境,渗入以色列北部村庄米斯加法姆(Misgav Am),占据了村庄的托儿所,将十几名幼童扣为人质。戈兰旅侦察连迅速赶到现场,但第一次营救失败,侦察连的一名中尉在突击时被恐怖分子打死,五人重伤。当天上午,总参侦察营的营救小队赶到现场,并在上午10时开始突击。一部分队员与恐怖分子交火,另一部分队员以身体掩护人质,并将人质迅速转移。仅用60秒钟,营救小队击毙了全部恐怖分子。一名两岁的幼童和一名托儿所工作人员被打死,大约10名突击队员受伤,其中包括率领突击队的总参侦察营第11任营长乌齐·达扬中校(前国防部长摩西·达扬的侄子)。

      1984年4月12日,4名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沿海平原劫持了一辆300路公共汽车。以色列边防警察的“雅曼”特警队迅速赶到现场,准备采取行动。

      但稍后,军方强行命令特警队撤出,改由总参侦察营执行营救任务。13日凌晨4时43分,侦察营营救小队开始行动,狙击手击毙一名恐怖分子,突击队员打死另一人,活捉两人。但突击队员也误伤了一名人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7 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未完待续...喜欢的话多多留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7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国家大力发展特种部队,应该考虑有些军种职业化,义务兵和职业化相结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10 13:40 , Processed in 0.794199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