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36|回复: 35

【2009.08.09 纽约时报】电影节成了靶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2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黄金如形 于 2009-8-12 20:49 编辑

【中文标题】电影节成了靶子
【原文标题】
Film Festival in the Cross Hairs
【登载媒体】纽约时报
【来源地址】http://www.nytimes.com/2009/08/10/movies/10festival.html?_r=3&ref=asia

【译者】黄金如形
【翻译方式】人工
【声明】本翻译供Anti-CNN使用,未经AC或译者许可,不得转载。
【原文库链接】http://bbs.m4.cn/thread-188332-1-1.html

【译文】


                                                                            David Crosling/Associated Press
Supporters of the Uighur leader Rebiya Kadeer at the Town Hall in Melbourne, where Ms. Kadeer was visiting a film festival on Saturday. Others protested Ms. Kadeer’s appearance.


By DAN LEVIN
Published: August 9, 2009


BEIJING — The Chinese flag that defaced the Melbourn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s hacked Web site on July 25 came with a warning: “We like film but we hate Rebiya Kadeer! We like peace and we hate East Turkistan terrorist! Please apologize to all the Chinese people!”

墨尔本国际电影节的网站受到攻击,7月25日,网页上出现了中国国旗,还有一条警告:我们喜欢电影,但我们痛恨热比娅,我们喜欢和平,我们痛恨东图恐怖分子,请向中国人民道歉!

A week later 400 Internet users, many traced to China, knocked out the ticketing system on the site, melbournefilmfestival.com.au, in a series of attacks that made it appear as if 125 screenings at the Australian festival were sold out. The cyber assaults and other actions were a protest against the appearance of Ms. Kadeer, the Uighur leader, at a screening on Saturday of “The 10 Conditions of Love,” a documentary about her life.

一周后,400名网络用户攻击了电影节网上售票系统致其瘫痪,可以查到这些攻击很多来自中国,受到一系列攻击后,网站显示电影节125场电影票全部售罄,这些网络攻击和其它一些活动都是为了抗议维人领袖热出席电影《爱的十个条件》的星期六首映式,这部电影是关于她本人的纪录片。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accused Ms. Kadeer of inciting the ethnic violence between Muslim Uighurs and Han Chinese in the Xinjiang region of northwest China that claimed at least 197 lives last month. Ms. Kadeer, who lives in exile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denied any involvement.

中国政府指责热煽动了上个月发生在新疆的民族暴乱,至少有197人在这场暴乱中丧生,热目前在美国流亡,她否认卷入这场暴乱。

Yet the controversy served only to bolster interest in the film and Ms. Kadeer's appearance. To meet the demand, festival organizers moved the film's sold-out premiere to the city's 1,500-seat Town Hall, where on Saturday a dozen pro-China demonstrators were vastly outnumbered by the line of ticketholders waiting to see the film. Although Ms. Kadeer entered through the back, and the police intervened between some pro-Chinese-government and pro-Uighur protesters outside, the screening went smoothly.

然而,争议只会激起人们对这部电影和热本人的关注,首映式的票全部售罄,为了满足人们的要求,电影节组织者把首映式改到有1500个座位的市政厅,星期六,有十几个亲中人士到场抗议,持票排队入场的人数远远超过了抗议者。尽管热从后门入场,警察仍在场外在亲中国政府和亲维抗议者之间做出了干预,放映顺利进行。

Nevertheless the campaign against the festival, which ended Sunday, is raising concerns among Westerners — and some Chinese — over whether the intimidation will have a lasting effect on global artistic expression as China grows increasingly assertive on the world stage.

虽然抗议活动周日就结束了,然而却引起了西方人和部分华人的担心,中国现在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自以为是,他们担心这种威胁恐吓会对全球的艺术表达产生持久地影响。

Chinese government officials had demanded that Australia “immediately correct its wrongdoings” by canceling the screening and Ms. Kadeer's visa. When those requests were ignore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hreatened on Friday to sever Melbourne's sister-city ties with the Chinese city of Tianjin.

中国官员曾要求澳立即“纠正其错误做法”,取消放映,吊销热的签证,然而这些要求未得到响应,于是中国政府星期五发出威胁要断绝墨尔本与天津市的姐妹市关系。

Seven Chinese-language films from China, Hong Kong and Taiwan were withdrawn, their directors saying the festival had become too politicized. One filmmaker, Tang Xiaobai, said that the Chinese Foreign Ministry and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Radio, Film and Television had alerted her about the Kadeer film but denied she was forced to boycott the festival, according to China Daily, the official English-language newspaper.

七部华语影片退出了电影节,这些电影分别来自中国、香港和台湾,这些电影的导演们说电影节过于政治化。制片人Tang Xiaobai说中国外交部和广电总局曾经警告过她提防热的电影,但她否认是被迫退出电影节的,英文的《中国日报》如是说。

In Melbourne festival organizers complained of being harassed outside the organization's offices and receiving a flood of angry e-mail messages and faxes, including death threats and photos of dead kangaroos. Festival publicists told of receiving frightening phone calls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在电影节期间,组织者们抱怨在办公室外受到骚扰,他们收到大量愤怒的电子邮件和传真,其中还有死亡威胁、死袋鼠的照片。电影节的宣传人员说半夜收到过威胁电话。

The festival added security and reported losing about $50,000 because of the hacking, which prevented patrons from buying tickets. Some members of the Melbourne City Council, apparently fearful of the potential economic impact of China's threats, supported banning the film, according to The Age, an Australian newspaper.

电影节加大了保安力度,因黑客袭击,使得电影节赞助人无法买到票,因此造成了5万美元的损失。有些墨尔本市议员担心经济上受到中国影响,支持禁映这部影片,澳The Age报如是说。

Richard Moore, the festival's executive director, said he worried that the episode might dissuade other festivals from scheduling films that could offend Chinese sensibilities.

电影节执行总监Richard Moore说他担心这样的事情可能会使其它电影节不再安排放映伤害中国人情感的电影。

“They're going to have to think about the issue of self-censorship if they are more interested in avoiding disagreements with countries like China,” he said.

他说:“要是他们不想与中国这样的国家发生争执,那他们就必须考虑做好自我审查。”

Other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have already withdrawn support for the film, said its director, Jeff Daniels. “Where does this stop?” he asked. “This is just a film festival. What's next?”

这部电影的导演Jeff Daniels说:“世界上其它电影节已撤回对这部电影的赞助,这种情况何时是个了啊?这只是一个电影节,还有比这个更荒唐的事吗?”

The outrage over the screening follows a wave of activism prompted by riots in Tibet last year, when many Chinese protested what they saw as rampant anti-China bias in the Western media. To them inviting Ms. Kadeer to appear so soon after the blood was washed off the streets of Urumqi amounts to an endorsement of her alleged role in the violence and an insult to the Chinese people.

去年西藏的骚乱激起了华人激烈的抗议浪潮,当时很多华人抗议西媒肆意的反华歪曲报道,现在这部影片又使华人群情激愤。他们认为乌市街上的血迹未干就邀请热意味着对其在暴乱中所扮演角色的认可,是对中国人民的侮辱。

Zhou Yu, a 24-year-old computer programmer from Nanjing, said he hacked into the festival's Web site and defaced it with a Chinese flag to defend his country's honor. “The government's protests were useless,” he said by e-mail. “It's patriotic to use my own skills as a common citizen to fight back.”

Zhou Yu,24岁,是一名电脑程序员,他说是他黑了电影节网站,在上面贴上了中国国旗,目的就是要捍卫国家荣誉。他在电子邮件中说:“政府抗议没用,用自己的技能还击是一个普通公民的爱国表现。”

Mr. Zhou said that while he had not seen “The 10 Conditions of Love,” he believed the film was factually inaccurate. “This movie distorts history, confuses and poisons people's minds and impacts national unity,” he said. His actions have drawn widespread praise from many Chinese, although there seems to be little room for divergent views on the matter. On Kaixin, a popular social-networking Web site here, a recent poll asked visitors to weigh in on Mr. Zhou's actions but gave only two choices: “support” and “super support.”

Zhou说他没看过《爱的十个条件》,但相信这部电影一定是错误的。“这部电影歪曲历史、混淆是非、毒化人们的心灵、影响民族团结。”他说他的行动赢得了很多华人的普遍赞扬,尽管对这件事情的反对意见几乎没什么空间。有家名气很大的社交网站开心网,最近搞了一项投票活动以评价zhou的行动,然而只给出了两个选项:“顶”和“狂顶”。

The episode throws into sharp relief the deep divide over how many Chinese and Westerners view artistic expression.

这件事情说明了中西方对艺术表达的分歧有多大。

Rebecca MacKinnon, an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s Journalism and Media Studies Center, noted that for generations film, theater and literature had been little more than tools in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propaganda arsenal. Many Chinese, she said, simply have no firsthand experience of uncensored art.

Rebecca MacKinnon是香港大学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的助教,她注意到电影、戏剧、文学一直中国政府的宣传工具,这种情形已有几代人了。很多中国人只是没有亲身感受过未经审查的艺术。

“This is part of a larger argument about whether true creativity and artistic expression are possible under authoritarian regimes,” she said.

她说:“更大的争论在于在专制制度下是否可能有真正的创作和艺术表达。”

Such views, of course, are not universal. Zhang Xianmin, a professor at the Beijing Film Academy, said it was “ridiculous” that Chinese directors pulled their films from the festival. “Film is a way to share and communicate ideas,” he said.

当然这样的观点并不具有普遍性。北京电影学院的Zhang Xianmin教授说中国导演们退出电影节很可笑。电影是交流思想、分享思想的桥梁。

But film is also a business, one tha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lucrative in China, even if the government strictly controls which movies make it to the screen and often censors their content.

但电影也是一项产业,即使有政府严格审查哪些电影能上映,尤其是电影内容,在中国拍电影越来越赚钱。

According to official data the box-office take here grew an average of 25 percent annually during the past five years. Last year ticket sales soared by 30 percent to about $629 million.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最近五年来,票房收入平均每年增长25%。去年票房销售剧增到6.29亿美元,增幅高达30%。

For filmmakers dependent on the booming mainland market, which includes those from Hong Kong and Taiwan, the prospect of financial ruin may be reason enough to heed the government's expectations.

大陆市场蒸蒸日上,对于那些依赖这个市场的制片人来说,包括香港和台湾制片人,要想不亏钱最好就是要揣摩政府的想法。

“If you were a Chinese director whose films could live or die by approval of the film bureau, and it took the trouble of bringing this to your attention,” said Jonathan Landreth, The Hollywood Reporter's Beijing correspondent, “would you not connect the dots?”

Hollywood Reporter驻京记者Jonathan Landreth说:“试想你是一个中国导演,电影局对你的电影有生死大权,且不厌其烦地把此事往你脑子里灌,你会不明戏?”

Other film festivals are watching the events in Melbourne closely, although many organizers said the uproar would have no impact on their selections. “Film festivals are a way to encourage discussion and make people aware of what's happening in the world,” Mark Fishkin,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Mill Valley Film Festival in California, said.

其它电影节正密切注意着墨尔本电影节的事态发展,尽管很多组织者说这场争论不会影响到他们选电影。加州电影节的执行总监Mark Fishkin说:“电影节可以鼓励人们讨论、使人们意识到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

Last yea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sked Mr. Fishkin to remove the film “Fire Under the Snow,” a documentary about a Tibetan monk who was imprisoned in China for 33 years, from the festival lineup. He refused.

去年中国政府要求Fishkin从节目单上撤掉《雪下之火》,这是一部记录片,反映一位西藏喇嘛的经历,这位喇嘛在中国坐了33年牢,但他拒绝了。

While China will most likely continue to pressure festivals and filmmakers, Mr. Fishkin said he hopes such efforts backfire. “The Chinese could receive so much negative publicity over this that as a member of world community it may just not be worth it,” he said. “But I may just be playing the optimist.”

虽然中国很可能会继续对电影节和制片人施压,Fishkin说他希望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中国可能会因此遭遇很多负面报道,作为世界社会中的一员,中国这样做也许不值。”他说:“但也许我是乐观主义者。”


拙译如斯,欢迎斧正!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8-12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把首映式改到有1500个座位的市政厅

哈哈,硬撑场面啊
因为不改地方就必然暴露票没卖出去的现实

为瘫痪售票站的海外华人们喝彩
拿挑衅中国当卖点,就让你亏个精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抗议的好!就是要抗议!你敢不要脸放这种电影赚关注还要装13,就不能怪我们不客气
中国政府啥也不干反正你们也是反感,我们害怕你们反感?在我们的国土利益和民族权益面前,你澳大利亚的反感算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赖在政府头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也叫艺术?什么时候,西方的艺术变得如此廉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电影学院的Zhang Xianmin教授说中国导演们退出电影节很可笑。

这位Zhang是哪儿冒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7# lay1999
从厕所里冒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电影节会不会播出本拉登的纪录片呢?
每个人都有表达的自由,即使他是一名恐怖主义者
希望这个基地头目也走上“和平非暴力”路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件事情说明了中西方对艺术表达的分歧有多大。
-----------------------
屁的艺术
纯政治影片能叫艺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10# fishstone

这篇文章看起来相对中肯,至少貌似也站在中国人的视角来看到这个问题。不过,如果他的国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这么多人被惨杀,他还能用这么超脱的心情来用所谓的艺术游戏人生吗?中国的民族政策有哪个国家能比得上吗?

艺术,要建立在真实可信的基础之上,否则它一钱不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3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认为乌市街上的血迹未干就邀请热意味着对其在暴乱中所扮演角色的认可,是对中国人民的侮辱。"难道不是吗?911大楼倒塌后一周如果中国播放歌颂本拉登的纪录片的话,美国人民怎么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3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这样只会增加更多的负面新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3 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说谁敢在911第二天邀请拉登访问,试试看就是现在谁敢这么做.
墨尔本既然想利用如此卑劣的炒作出名难道还不要付出点代价.要是中国再强大点断绝交流又如何!!死者的尊严在被亵渎这是不可原谅的.这和什么揭秘911不同.从来没有什么媒体和影视作品敢说拉登不是恐怖分子.
归根到底还是中国的综合实力不够,每个国家总是分成红白脸和中国打交道.刺激侮辱一个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但是却不用付出什么成本这是很划算的事情,毫无疑问中国的愤怒很容易赚取人们的眼球.
但是我心里在想这真的不用付出任何代价么?................................我们记着这件事情就是他们最好的代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3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是中国政府星期五发出威胁要断绝墨尔本与天津市的姐妹市关系


你倒是断绝啊??!! 别老是光说不干,废物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3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becca MacKinnon是香港大学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的助教,她注意到电影、戏剧、文学一直中国政府的宣传工具,这种情形已有几代人了。很多中国人只是没有亲身感受过未经审查的艺术。


活活,麦康瑞也成为王丹,艾未未一类的人物了,一旦媒体需要跟媒体一致的"专家"的意见找她们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3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lsrls08 于 2009-8-13 09:34 编辑
北京电影学院的Zhang Xianmin教授说中国导演们退出电影节很可笑。

这位Zhang是哪儿冒出来的?
lay1999 发表于 2009-8-12 20:44


http://ent.sina.com.cn/m/2007-04-28/11311537583.html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张献民简介

一、个人简历:
 1985年获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学士、比较文化学士学位
  1987年获巴黎第三大学电影硕士学位
  1992年毕业于巴黎高等电影学院
  二、教学情况:
  1987年来学院任教,教授过本科班、研究生、夜大学和各类专修班。并在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等其他机构或大学兼讲电影课程。
  在学院教授的课程以剧作为主。共讲授过:编剧理论和技巧、剧作概论、剧作基础、视听语言、导演艺术概论、影片分析、大师研究、拍片辅导、外国电影史(世界电影史,部分)、法国电影研究、法语、纪录片创作、中国文学(部分)、中外戏剧(部分)等。
  三、创作和实践:
  编剧:二十集电视剧《大年夜》,二十六集电视连续剧《武圣关公》。
  导演:纪录片《家在北京》、《汉字》等。
  演员:故事片《巫山云雨》、《颐和园》。
  四、著述:
  《电影摄影入门》(译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通向电影圣殿》(部分,中国电影出版社)
  《一个人的影象》(中国青年出版社)
  《看不见的影象》(上海三联书店)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3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代周刊

http://timeculture.blog.163.com/ ... 763200963122719731/


墨尔本电影节:当艺术遇到政治

默认分类   2009-07-31 14:27   阅读30   评论0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时代周报记者  吴娟

墨尔本国际电影节是南半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但它在中国被广为人知只是最近半个月的事。第58届墨尔本电影节于北京时间7月24日开幕,预定8月9日闭幕。它原定播放中国香港导演唐晓白执导的电影《完美生活》,贾樟柯执导的《河上的爱情》以及中国大陆导演赵亮执导的《上访》这3部影片。

中国导演愤然退出

就在开幕前夕,这些导演通过一份声明宣布集体退出电影节,并撤回参展电影。这么做的原因,如贾樟柯所说,“我们大概在17号上它的官方网站,发现他们邀请了关于热比娅的纪录片叫《爱的十个条件》,而且还安排了热比娅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我觉得我们不应该跟她同台出现,就决定退出影展,来表达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中国导演,个人的一种感受和感情。”

贾樟柯在致墨尔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的信中写下四点声明:

一、我们并无意干涉电影节作为艺术交流平台的自由,退出墨尔本影展仅仅是我们的一种自我约束行为。新疆历史并不是我个人谙熟的领域,但发生在乌鲁木齐的暴力事件刚刚过去两周,我想至少应该采取一种审慎的态度,不要让自己无意识的行为玷污那些死去的人们。

二、今年的墨尔本电影节让我们觉得政治意味越来越浓,首先是英国导演肯-洛奇质疑墨尔本电影节的资金来源,称他们是在拿“带血的钱”办影展。接着以热比娅为中心人物的纪录片《爱的十个条件》出现在影展的节目单上,主办方为她安排了一系列宣传活动。

三、我们认为和热比娅同时出现在充满政治意味的墨尔本影展上,于我们的个人感情和行为底线是不能接受的,是不合适的。因此,公司西河星汇全体一致决定采取退出影展的方法以表达我们个人的态度和立场。

四、7月19日,公司代表周强致信影展主席,宣布西河星汇的两部影片《河上的爱情》与《完美生活》退出本届墨尔本电影节,同时取消导演唐晓白与监制周强的出席计划。

7月21日,三部中国电影正式撤展。这一事件立刻引起各方高度关注,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7 月27日,留在展映名单上的唯一一部中国内地作品《延边口技》也宣布退出该电影节。这部电影的导演、W+K上海公司内容制作部总监刘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墨尔本电影节的做法已经把电影和中国电影导演都作为宣传的工具。电影节负责人的一些言行已经在挑战中国人的道德底线,因此对我来说这个电影节已经不存在了。”

7月29日台湾“中央社”发自悉尼的消息称,继中国内地影片全部退出墨尔本国际电影节之后,原定于29日上映的另一部华语电影《渺渺》也传出撤片。《渺渺》是王家卫的泽东公司首度在台湾制作拍摄的作品,受关锦鹏钦点的新锐导演程孝泽执导,是一部甜蜜中带有苦涩的青春电影。

双方的态度

墨尔本电影节执行主席理查德.摩尔在回复本报记者的问题中介绍,墨尔本电影节一般从多伦多电影节,柏林电影节,戛纳电影节等世界各地的电影节选片外,我们也请电影制作者递送影片给我们。电影节有一个委员会预览这些影片并决定是否接受这些影片参展。

他说,《爱的十个条件》是部55分钟的纪录片,讲述的是谁是热比娅。他们没想到“这部小小的片子竟然成了国际大事件,这很有意味”。

他很遗憾这些中国的电影不能和澳大利亚的人们见面,但“这是他们的决定,也是他们的权利”。

西河星汇数字娱乐技术有限公司香港公司的负责人周强是退出的两部中国影片的制片人,他在采访中表示自己对热比娅纪录片《爱的十个条件》的放映并无异议,但是导演们反对热比娅作为嘉宾出现在电影节。他说,此事与中国政府并无关系,“我们是独立制片人,做出这样的回应是我们一致同意的,并且是我们个人的决定。”

他也表示,“我们尊重电影节节目安排的自由,”但是,“数百名无辜百姓在这次新疆骚乱中丧生,其中还有我认识的两名受害者的家属。如果热比娅作为嘉宾出席,会冒犯我的道德感,使我很不舒服。”

“尽管热比娅女士拒绝承认她与这次暴力事件有任何关系,但我不相信。数百人丧生表明这是一次有组织的活动。”

大概早在一周前,中国驻墨尔本的领事馆文化官员,就已向墨尔本电影节方面提出严正抗议,要求电影节执行主席理查德.摩尔取消播出关于热比婭的纪录片,并取消邀请热比娅的决定。但是,摩尔拒绝了。

关于热比娅的纪录片名为《爱的10个条件》(10 Conditions of Love)将在一个能容纳750人的放映厅首映。据说因为目前的种种争议,该片的关注度创下新高。电影票已经卖光,并将加映几场。

至于为什么不撤掉热比娅的纪录片,摩尔说:“我们是一个电影节,那些调皮捣蛋的独立电影人制作的影片常带有很强烈的主张。不论这些影片是有关动物权益,或是有关其他一些主题,人们经常为之激动,或也经常感到不满。”

但他明确地对中国导演退出一事“感到不满”。“在电影节上总是会有争议的话题,”摩尔说,“但是从来没有出现这样的状况,达到这种程度。”

变异的电影节

记者就退出一事致电《上访》的导演赵亮,他的语气流露出强烈的愤怒和无奈,他只说了一句话,并请求记者理解。 他说:“这件事非常讨厌,我实在不想提”。他曾对《洛杉矶时报》说,“我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但这件事情非常复杂。”

而张献民,这位电影制作人不太认同中国导演的举动:“我认为这是一个荒唐的举动。我不知道这是否这些电影人的本意,但是在某个地方,肯定存在压力。”

《爱的十个条件》的导演杰夫·丹尼尔斯是一个第一次拍摄纪录片的导演。他用7年的时间制作了这部影片。对于中国导演的缺席,他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这对电影节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对中国也是。这是墨尔本电影节第一次出现中国电影缺席的情况。”

墨尔本电影节是澳大利亚1952年创办的第一个国际电影节。中国从50年代就开始参加。其章程规定只有短片才能参加比赛。它每年都会放映一批题材广泛的、来自全球各地电影,包括故事片、短片、纪录片、动画片、实验电影与多媒体电影。

而今年,这个著名的电影节正遭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贾樟柯并不是第一个退出电影节的导演,在他之前,已有英国导演肯.洛奇(Ken Loach),宣布他的电影《寻找埃里克》退出影展。

7月初,“巴勒斯坦人,学者和艺术家抵制以色列运动”向电影节发表了一封公开信,要求电影节不要接受来自以色列政府的“带血的资金”,因为这样做就认同了以色列已经承认的曾经犯下的罪行,以及正在加沙地带进行中的犯罪行为。以色列驻澳大利亚大使馆表示,这些年来,他们一直资助在澳大利亚的各种文化活动,这次他们资助以色列出生的导演Tatia Rosenthal的影片《$9.99》参展,这是第一部澳大利亚和以色列合资的影片。而在8月4号,以色列驻澳大利亚大使馆还会为这位导演举办一场红地毯活动。而肯.洛奇表示,他不是抗议以色列电影或者制作人,而是反对以色列人“非法占有巴勒斯坦人的土地,破坏了他们的家园和生活”。如果电影节让这部影片参展,他就会退出影展。

摩尔接受澳大利亚媒体采访时回应说:“肯.洛奇撤展,是由于我们接受了以色列政府的一些文化艺术资金资助。肯.洛奇希望我们退回以色列政府的资金,我拒绝退还,因为我认为他是在进行一种文化勒索。”

墨尔本电影节的格言“每个人都是批评家”似乎是一个真理,但无论是洛奇还是贾樟柯的退出,摩尔认为“非常不幸”。

他在接受本报采访是声称,“电影是讲述不同观点的不同故事,是否认同其中的观点只取决于观众。”

尽管理查德.摩尔坚持自己的主张,但他仍正在考虑下一次要“用更隐性的方式”,即威尼斯电影节采用的展示中国电影的方式。据他说,如果能够不事先公布参展电影的信息,那么别人就不知道到底要放映什么。观众们只是知道,将会有独立的电影来参展,并去观看。

愤怒的网民

对于中国影片退出墨尔本国际电影节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答记者问时说,“热比娅是怎样的人,我们都很清楚。中国反对任何国家为其提供反华和进行分裂主义活动的平台。”

对此“民族事件”,网民再一次显示出民族主义的高涨情绪。据网络统计显示有92%网友赞成中国导演的抗议行为,并认为此次事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关系。有近80%的网友认为中国政府应当对澳洲实行外交和经济上的制裁。

有网民起草了一份宣言,其中说“墨尔本国际电影节染上了人类的鲜血”,号召大家“对涉及电影节的相关新闻和节目宣传等一律予以封杀! 要团结一心,破除万难,迎接新中国60周年大庆!”

墨尔本电影节的网站也被愤怒的中国黑客入侵。在网友留下的截图中,电影节官方网站首页呈一片空白,有小小的中国国旗在网站上跳来跳去,还叮叮叮叮地响。一位署名为“oldjun”的黑客留下三行英文。英文大意是:“我们爱电影,但我们讨厌热比娅;我们爱好和平,同时讨厌‘东突’民族分裂分子;请向全中国人民道歉!”

而仅仅在星期天,电影节网站每小时就有8万的点击量,还不包括售票的访问。而该网站正常每天能容纳1万的访问量。“现在的访问量太疯狂了。网上有号召人们进入我们网站的公告,他们就是特别针对我们的。”

还有黑客专门联系了外国媒体,表示他不是为中国政府工作的。他只是一个反对该影片的普通的、愤怒的中国公民。

当电影遇上政治

电影和政治二者之间有着永远纠缠不清的关系,就像所有的“纯粹艺术”都被一再证明是一厢情愿的,电影这一当代艺术的宠儿也不可避免地会在政治中被放大或者被裹挟。中国导演此次退出墨尔本电影节,首先是一次情感上酣畅淋漓的宣泄,同时也为我们思考电影和政治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前提是我们是不是有能力让自己冷静下来面对残酷的现实。

独立戏剧人张献熟知贾樟柯,认为他是国内少有的一直努力保持艺术纯粹的导演。

他认为,艺术中的政治通常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作品本身包含的政治倾向和诉求,另一个是在特殊环境中,受到“各种绑架”的艺术家不断被要求“意识统一”的状况。

“在对一件事情没有多方面的足够的信息知晓的情况下,艺术家应该保持审慎的态度,不应过多评价”。

最重要的是,“艺术家在参加任何国际活动时,都只能代表本人。任何其他代表是需要被授权的。”

影评人程青松说,张艺谋当年以《一个也不能少》参加戛纳国际电影节,最后因为主旋律的味道太重,最后没被选上,事后竟然发布声明说是自己退出了电影节,其实也是为了挽回一些政治面子罢了。

政治并不一定是意识形态,个人观点也是一种政治,性别、种族这些都是,而戛纳国际电影节也曾经致力于推动这些电影的发展,所以电影和电影节的发展始终没有脱离政治而独立存在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3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部电影的导演Jeff Daniels说:“世界上其它电影节已撤回对这部电影的赞助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3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becca MacKinnon是香港大学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的助教,她注意到电影、戏剧、文学一直中国政府的宣传工具,这种情形已有几代人了。很多中国人只是没有亲身感受过未经审查的艺术。求真务实 理

这个Rebecca.哪里来的
还有那个所谓的北京的张导演..哪里冒出来的..
怎么在中国不敢说.跑到国外媒体说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9-24 05:21 , Processed in 0.04613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