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虎虎

试着解译的“心经”,高人请看是否准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7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虎虎貌似快有觉悟了。。。佛是有觉悟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8 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42# warlbr
哈哈,笑喷。初具佛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客为主,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这句里面说的是十二因缘,省略比较多,稍给大家介绍一下。

俗话说无缘不聚,前者是后者存在的条件,所以没有‘无名’了,就不会有‘行’,后面的也都如此。十二因缘是另外一套解释世界生成的方法。我经常给周围的朋友出问题:“从广义上讲,如何才能不死?”正确的答案是‘不生’则‘不死’。这就是十二因缘的最后一句,一般问别人,十个人中大约能够有一个人正确回答。多的时候有两三个答得上。每个名词的解释,这个大家可以去在线佛教辞典里查。或者干脆就搜索引擎。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平淡
虎虎 发表于 2009-11-27 15: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又看了一遍亮剑,我觉的他学心经学的最好.
======================"真他娘的小家子气,和我老李出生入死的人,哪个不是舍身成仁的弟兄",听了还有话说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1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讲一段故事吧,也算是结贴

本帖最后由 虎虎 于 2009-12-11 17:26 编辑

最初接触《心经》,是少年时读《西游记》:唐僧师徒三人(当时还没有收到沙和尚)出了高老庄,到了浮屠山下,山中修行的乌巢禅师给玄奘口授的,书中作《多心经》。
     这是我读到的第一篇(部)佛经,当时也不知是出于什么目的,就想将它背会,大概花了一个月的功夫,才到了相当熟练的程度,能在2分钟之内不换气地背完。此后天天背诵,一日之内诵上三五十遍是常有的事,但是也没有发现什么神异之处。日子还是跟往常一样,遇上一些难解的困难时,也不见如来佛和观世音菩萨前来救苦救难,于是就特别羡慕孙悟空,因为他可以翻着筋斗云去南海找观音亲自陈说。
     后来也曾有意游过陕甘川浙一带的名山名寺,那时是怀揣着非常敬仰的情绪,期望能遇着一位神仙般的人物指点迷津,让我知道《心经》里的奥秘(这一时期的心情与金庸小说里的人物极为相似)。——可能是机缘未到吧,至今还没有遇上这样的人。
     在峨嵋山,是清音阁还是其它的一个寺院里?我得到了一本当地居士解读《心经》的册子,读了约有五六年,虽然知道了一些简单的佛理,但是书中涉及到许多陌生的佛学词汇,为了弄明白这些词汇我不得不找更多的佛学书籍来读,从此迷惑更大,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入知见林”吧。
     这一本书,后来被我用来跟一位兰州的同学交换了一本比较浅显的书,《生命的重建》,这是一位美国女性讲的学佛的切身感受,读过之后,自觉明白了不少的道理。
     而跟我换《心经》的那位同学,实在是一位聪慧的人,圆首大耳,仅从面相上来看也是个有佛缘的人。在学校的时候,他的学习总是那么轻松,我们其他人需要夜以继日的苦读才能勉强跟得上他的脚步。毕业后他去了上海,在一家当时很著名的医药公司任职,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做到了非常高的职位,但是也因此而产生了一种落寞,跟我联络时常常流露出这样的情绪。我知道他的生活可能要有些变化了。果然,过了一段时间,他就从甘孜打来电话,说已经剃发为僧。其后他跟着他的上师云游四方,甚至在青南某寺院参与了一场历时三个月的大法会。
     我知道凭着他的聪慧,很快就会得到觉悟,他果然只做了三年的僧人。2008年春节前,QQ上终于出现了他的身影。我也不问,知道他一定会跟我说些重要的事情,聊了一阵以后,他告诉我他在海口,已经还了俗。交谈中我认为他真正了解了宗教的本质,他说那一种宗教式的生活好像是在吸食毒品,沉溺于其中就会越陷越深,生活在自己编织的妄想之中。
     我想他是对的,这几年我也在不断地探索,很认真地读了几本书,主要还是一些阐释佛理的小册子。比较认同的有净空法师的一本(名字忘记了),还有就是署名宗萨钦哲仁波切的《佛教的见地和修道》,正如译者的前言所说,这一本书的确会使人感到“脑力的激荡”。我从前对于佛教的种种认识,在读过这两本书后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几乎推翻了曾经已经形成的各种成见。
      另外就是近几年在一些佛寺的所见所闻,和跟一些自称佛教信徒的人们交往后发现,原来佛理并没有被大多数人们接受和掌握。尤其是2002年在供奉着佛指舍利的扶风县法门寺,看到那里居然还在宣扬着一些非常迷信的东西,说某某人生前作恶,转世投胎为人首猪身的怪物,又口吐人言,痛悔地说自己的过错。——言之凿凿,煞有介事。
     如来讲法49年,是对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因为他心中存着慈悲,是以众生都有所获。像法门寺里宣讲的这些东西,讲给本来就很迷信的人来听,也许会收到效果,然而但凡受过些教育的人,闻见这些内容,首先是一笑,然后就是不屑。
     所以当我的同学说他已经还俗了时,我一点也不惊诧,也不替他惋惜,甚至为他脱离那样的氛围而感到高兴。像他那样聪慧的人,是绝不会在那种沆瀣的环境里生活太久的。
     听同学讲完他的经历,我也收起了读遍佛教典籍的想法,当时我找出的理由是:不管怎样我也不可能成为一个佛教徒,因为我已经有了孩子;我也不可能成为一个佛学家,因为我做的工作跟佛教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我所面临的只能是“当下”:过好当下的生活,做好当下的工作,为亲人和一切与我发生联系的人负责。——我想这就是最有用的佛理了,因此我和我的同学现在都是以这样一种心态生活着。
      花了那么大工夫研究的《心经》,也不会轻易地从我的记忆里消失,每天,很自然地,总是会不知不觉间从心头、口头、笔头流过,我并不再有破解它的愿望,也不再去向往神通和法力。然而,就在这时,《心经》的涵义却在我心中越来越清晰,我甚至开始能够运用它去解决一些问题了。
      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粗略算算,我读《心经》少说也有四五万遍了,才渐渐地明白其中的道理,资质之鲁钝、根器之浅陋,可见一斑。可我又是个非常浅薄的人,有了一点见解总是想跟别人分享,这一贴所说的东西,但愿能对大家一些帮助。
      但是,佛理是最忌讳成见的,如果有人认为我讲的有道理,也请不要坚信。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1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虎虎的感受挺亲切的,说出来自己的感受,对大家也是个参考。

对你那个同学,我觉得他还是有点儿见识的,能认识到宗教式的佛法中的问题,是不简单的。不过他走的路子不太对。汉地的人,不应该去甘肃青海学什么密宗,汉地就应该学汉传的佛教,这样通常会比较应机。近两千年的时间,汉地一直传的是禅宗净土等等汉传佛教,不是没有因缘的,因为我们普通人适应,所以能够流传。汉地为什么没有流行藏传佛教呢?因为对汉地的大部分人,通常不应机,不契机。佛法很重要的是契理又契机,只契理而不契机,那就是不合适的。

    你说的那个出家的法师,如果是真心出家的,自己还俗,是因情欲,那可能不会再出家了,如果不是,那他还会再出家的。他如果真心学佛,却失望而还俗,那他最大的悲哀应该是没有找到自己的师父。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2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跟着我说咒: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来吧来吧,让我们一起快些觉悟,到达超越生死的彼岸!)”

哈哈,虎虎,原来咒语就是我们听不懂的印度语啊!因为民众听不懂,所以和尚说:这是咒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2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看来,《心经》最重要的宗旨是五个字:人性即佛性。
这里的人性,是“人之初”的性。人生之初,本性是 ...
虎虎 发表于 2009-11-22 11:29

佛性即人性,说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2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虎虎是个好孩子,学习真认真啊。

心经是浓缩度极强的文章,如来说法四十九年,精华在般若,般若的精华在大 ...
这个经是观音菩萨说的,观世音菩萨玄奘法师把他译作观自在菩萨。
师子吼 发表于 2009-11-21 11:19


据我所知,观音大士在印度是男性,为何进入中国成为女性形象?师子解释一下歪曲菩萨形象会不会产生佛家的报应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2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我所知,观音大士在印度是男性,为何进入中国成为女性形象?师子解释一下歪曲菩萨形象会不会产生佛家的 ...
ggmch 发表于 2009-12-12 11:01


说实话,极其懒得理你。

观音菩萨的问题,你可以去读一下观音菩萨普门品,观世音菩萨有普门示现神通之力,可以现佛身、现菩萨身、现阿罗汉身、男身、女身、童男童女身,也可以现身国王啊,总理呀,也可以现龙王身、鬼王身等等,随众生应该被度的因缘,现那个众生可以接受的形象来度人。所以化现什么形象不是本质问题,那是他的自在神通。

    如来说过,“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要想见佛菩萨,当见法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2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性即人性,说得好!
ggmch 发表于 2009-12-12 10:59

什么人性?杀害心,偷盗心,欺骗心,淫乱心,贪婪心,自以为是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2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观自在菩萨就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2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观自在菩萨就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吧
94tony 发表于 2009-12-12 22:19

对,而且他早以是他世界佛,因慈悲,在此娑婆世界,现菩萨相,帮助释迦牟尼佛救渡众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3 00:38 , Processed in 0.04446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