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32|回复: 31

北美华人感受:谷歌"杯具"在于想控制互联网上的世界舆论导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5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谷歌杯具 [ 唵啊吽 ] 于:2010-01-14 11:09:12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656710

谷歌扬言要退出中国,决定不再按照中国网络监管法规办事了,这对网民未必是一件坏事。自谷歌一出台我就开始用它了,它一直是我最爱的搜索引擎。但是,我在中国一上google.com,就被自动转成google.cn。这使得我大为恼火。我被迫要在url栏目里输入news.google.com,或mail.google.com。很烦。后来,我找到窍门了,我在url栏输入google.ca或google.uk,虽然这还不是地道的google.com,但也很实惠了。自从谷歌地方化以后,google.com就从世界网站沦落为美国地区网站了,其它国家根本上不去,一上google.com就被强制转为google.xx,很不方便。这下好了,google.cn要消失了,我又可以在中国上google.com了。中国网民以后上google.com,不会被限制使用google.cn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好事。

中国有一个强大的备受争议的防火墙,这是众所周知的。即国外一些网站国内是无法访问的,google.cn的关键词筛选是在中国墙上多加了一层了信息障碍。所以,google.cn消失,使得网民可以直接用google.com而不被自动转到googl.cn,这对网民来说,可以说是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过去二十年改变人类文化最大的改变大概就是互联网了。互联网功能得以发挥,依赖两个关键技术,浏览器和搜索引擎。浏览器最早的是netscape,后来被IE垄断了浏览器市场,最近被火狐等突破其垄断。市场还是不垄断的好。最早推出搜索引擎的是雅虎,有一段时间搜索引擎市场竞争激烈,后来谷歌独大,垄断了搜索引擎市场。谷歌在中国市场屈居老二,眼看中国市场就有成为谷歌的麦城或滑铁卢了。

作为技术,本来应该是价值中立的,如微软技术,英特尔技术,谷歌技术等,而且这些技术都有自然垄断的特点,所谓赢者通吃。但是,谷歌地方化多多少少是和网络流量管理有关,如果不是流量管理问题,一个google.com搜索各国语言应该更具有规模经济效益。地方化也上地方广告业务的必须。谷歌走到今天,与其商业技术从政不无关系。

本来,谷歌搜索引擎最大的特点,就是搜索出来的网页与网民想要找到的信息相关性很强。其它搜索引擎失败,就在于网民在搜索出来的网站中还得大海捞针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自谷歌出来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谷歌都是我使用的唯一的一个搜身引擎。后来产生了变化,也是有原因的。谷歌本来搜索是把关键词相关度高的信息放在前边,这是其技术的优势。但是,这是免费服务,谷歌也得赚钱才能维持呀,不盈利就不叫商业行为了。使用谷歌搜索的网民就是谷歌的最大资源,但要生财,必须能够把网民导向一些付了广告费的商家网站,这就是广告收入。在商言商,无可厚非。如果你附了广告费,谷歌就可以把你的商业网站与你产品相关的关键词联系起来,这样,该关键词就不是原始的相关度排序了,而是广告费排序了。这也无妨,毕竟消费者是要寻找商品信息的。但是,大约四年前开始,这个谷歌的信息流导向技术参军从政了。记得我要找一些中文资料,中文关键词放到谷歌上一搜索,结果尽是XX功民运人权ZDJD的网站,我想要找的资料要翻到十几页以后才能找到。后来,我就摸出经验了,要得到客观相关度高的网络信息,英文用谷歌,中文用百度。这是我在北美网络生活的经验。谷歌中文市场的丢失,实在是其意识形态信息导向侵蚀了其搜索功能的结果。这个丢失已经是既成事实,和是否撤谷歌中国没有多大关系,只是如此撤出自有一番公关效果。

如今是后冷战时代了,控制世界就是控制资本流向,要控制资本流向,除了华尔街金融业以外外,还需要控制互联网上的世界舆论导向,谷歌就是要充当这个角色。

完善的金融市场有利资本流动到盈利的投资方向,但是,华尔街垄断金融市场后的左右资本流动,已经不是公平的市场了,而是成为美国支配国际资本流向的工具了,这个垄断金融市场为美国服务的本质在这次金融海啸中暴露了出来,君不见美国出资就华尔街巨头吗?华尔街跨了,国际美元政治就跨了。谷歌及早暴露垄断网络舆论导向的能力,对中国未必是一件坏事。中国大豆已经陷落了,金融险过剃头,金融海啸晚来两年,或许中国金融业也陷落了。信息业没有被谷歌垄断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也算是大幸。中国需要进口的是美国科技,也需要进口美国先进思想,但不需要进口美国意识形态。

谷歌退出中文市场,实在是其搜索技术误用的结果。中国当下时髦名言:在商言商。而谷歌却在商言政。谷歌技术一流。美国核技术也是一流。核技术可以民用核电,也可以军用核武。谷歌技术是组织网络信息的最有效工具,由于这个功能,美国把谷歌变为舆论导向的工具,今天终于把它变为丢失中国市场的杯具。
发表于 2010-1-15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美国的战略就是利用一切资源来控制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5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zhangyong623


   
但是,大约四年前开始,这个谷歌的信息流导向技术参军从政了。记得我要找一些中文资料,中文关键词放到谷歌上一搜索,结果尽是XX功民运人权ZDJD的网站,我想要找的资料要翻到十几页以后才能找到。后来,我就摸出经验了,要得到客观相关度高的网络信息,英文用谷歌,中文用百度。

说的太好了,要是政治中立,不会有这么多过滤要求也不会有今天这场风波。
google退出吧,说到做到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5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此一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5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精辟

这次谷歌发彪,不是纯粹的商业行为!
起初我还认为是商业行为,觉得谷歌此举过于鲁莽。肯定要后悔。
现在不这样看了,
谷歌本此行为后面有白宫的影子
其目的是:
高举道德的旗帜
企图攻击中国政府对舆论的控制
帮助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争夺舆论控制权,
为以后颜色革命创造条件
这就是谷歌公司现在的言论异常,不像是一个商业企业的行为的原因
谷歌只是美国政府的提线木偶
借谷歌中国业绩不佳,准备退出之际发难,居心叵测。
大家千万不要简单的以为自己喜欢用google的产品就支持他的言论
谷歌终将成为中美两国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个人观点,不管是企业还是明星,最好不要参与政治斗争,没有几个有好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5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冲谷歌这个意图,就请谷歌自便,中国还就不听你使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5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歌请你离开,以后我用翻墙软件搜动作片的时候会想起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5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歌中文市场的丢失,实在是其意识形态信息导向侵蚀了其搜索功能的结果。

所以,谷歌你自己自食恶果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5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就是如此 我3年前开始感到GOOGLE不是搜索引擎 它能起到一个普通媒体所无法超越的引导作用  不是靠激烈的言论 而是靠改变人的潜意识 这更可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5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网络搜索推出 其他还在控制中国 不要只看表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5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更可怕的是我担心这不是一次真正的退出  而是一次试探 它在试探GOOGLE在中国的影响力  而后可以说为了响应中国用户的请求 我们决定“忍辱负重”继续“造福大众”  那就更可以大张旗鼓的干XX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5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更可怕的是我担心这不是一次真正的退出  而是一次试探 它在试探GOOGLE在中国的影响力  而后可以说为了响应 ...
ZhZhchen 发表于 2010-1-15 17:36


从外交部的回应来看,应该不会有这种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5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1-15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顶!
在商言政,自取其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5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一针见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5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得不说, 美国新闻宣传部门,

控制利用媒体的思路值得我们反思,

值得我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5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点子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5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有精彩文章出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6 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6 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度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24 04:11 , Processed in 0.04706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