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77|回复: 36

馬來西亞的漢服運動-第二届華夏文化生活營報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5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丰城人 于 2010-1-25 17:14 编辑

http://www.hanminzu.com/bbs/viewthread.php?tid=264652&extra=page%3D1
以復興華人傳統服裝和禮儀為主要宗旨的第二屆華夏文化生活營于今日成功在八打靈再也修成林寶地舉辦,让營員們認識到了甚麽叫做“禮儀之大故稱夏、服章之美谓之華”!
P1012448R.jpg


全體照(一)


上述活动是由青运联邦直辖区州分会主办,由大城堡花园支会承办,同時八打靈再也修成林乃是該生活營的協辦單位。這已經是第二次舉辦的生活營成功的吸引了來自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八十多位來自各階層的人士參加。由于每位學員都获得主办单位赠送一件華人的民族服装-漢服,令到整个生活营的场面显得非常的庄重、感人。這里要非常感謝四川成都的〖重回漢唐〗漢服店,為我們縫制了美麗,令人感動的漢服。有很多營員穿上漢服之后,心里的激動和感動都是非筆墨所能形容的。


这项三天两夜(12181920日)在修成林举行的生活营特地从中国大陆请来了当地著名的民间学者宋豫人老师及申自强老师来主持整个课程。这次的课程也延续上一届生活营的精神,内容包括了華夏简史、華夏文明的特征、華人民族音乐、漢服消亡史、華人文化與華人精神華人的宗廟系統、《禮》的理論和實踐、人生十禮和馬來西亞華人的節日與民俗。为了让生活营的节目更生动有趣,筹委们还在课程中加入了华人的传统游戏--投壶,这游戏的设定让同学们大开眼界,玩个不亦乐乎。
IMG_0787R.jpg

没有提供椅子的讲堂
IMG_4644R.jpg
营员们学正坐
IMG_0709R.jpg
汉家仙女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0712R.jpg
宋老师讲解华人传统游戏--投壶

这生活营一开始就和其他的生活营不同,整个讲堂居然不设椅子!只有讲师用的几案,讲课进行时同学们都必须学习华人真正传统的坐法--正坐。在华人传统礼仪方面,学员们见识到了进学堂礼、平揖礼、大揖礼、揖让礼和华人一切祭祀活动的基础--三献礼。

IMG_0808R.jpg
营员们向老师学如何行礼

IMG_0781R.jpg

行礼前的准备--双手附心
IMG_0779R.jpg
行高揖礼--高揖齐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服消亡史让学员认识到了華人真正的傳統民族服裝,其实不是旗袍和長袍馬褂。事實上華人的真正傳統服裝是由黃帝垂裳而天下治就開始定型的--漢服,可惜由于公元1644年,满清入关,对华夏大地推行了残酷的剃髮易服令,才让华人的民族服装走出了世界文明的舞台。让华人从有清一代到近代,都成了在世界上唯一完全没有民族服装的特别民族。
IMG_0963R.jpg

宋老师在讲解华人的宗庙系统
在学习祭祀礼仪活动--三献礼后,宋豫人老师让学员们排练和示范了一次,然后告诉同学们说这是华人一切重大祭祀活动的基础,所有的一切祭祀礼仪都可以这个为蓝本,进行必要的调整,但基本原则不变,因为这三献礼已经包含了华夏用三的精神,那就是天、地、人,三才的概念。
IMG_0871R.jpg
学三献礼
IMG_4695R.jpg
首献-献爵,献帛,读祭文
IMG_4705R.jpg
亚献--献爵

IMG_4727R.jpg

三献--献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4734R.jpg
献官们引领团祭
IMG_4747R.jpg
三献礼结束--送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上生活营的早上都会进行早操,过后才吃早餐。这华夏文化生活营就是不同,每天在申自强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养威仪,诵读华夏经典--大学。让学员们认识到了人是可以通过养威仪而把自己调适成仪表堂堂的。而生活营早、午、晚三餐的进行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学员们从讲堂开始有礼有序的揖让,到了每道门口都会互相揖让才过门槛,在食堂里用餐的时候,大家都彬彬有礼、静下心来的吃饭,真的和一般生活营吵杂的用餐时间,不可同日而语。
IMG_4600R.jpg
学习养威仪
IMG_4610R.jpg
学习养威仪
IMG_4584R.jpg
申老师引領学习养威仪
IMG_4626R.jpg
进食堂前先行揖让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5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美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十禮》这堂课让同学们见识到了华人一生从出世到离开这个世界的十项重大礼仪活动,分别为:怀子礼接子礼命名礼开笔礼成童礼成年礼婚礼荣礼丧礼祭礼。人们可以通过这些礼仪活动来得到人生的启示和教化,并立志成为国家、民族的栋梁。
P1012281R.jpg
营员们正在讨论心得
除了外国学者,本地华人民俗文化专家李永球先生也為生活营的学员们主讲了一堂精彩的《马来西亚华人的节日與民俗》,这一堂课见证了李先生多年来,搜集、整理马来西亚华人民俗的研究成果。同学们着实上了一堂非常宝贵的课,学到了非常珍贵的知识。
IMG_4751R.jpg
李永球老师主讲-《马来西亚华人的节日與民俗》
P1012381R.jpg
营员学习心得发表会
IMG_0921R.jpg
宋老师颁发结业证书于营员们
P1012456R.jpg
全體照(二)

這次生活營所帶出來的效果,出乎我們籌委會想象之外的好。
生活營成功的喚醒了很多營員的漢心。
現在感覺到無論籌委會或營員們都氣勢如虹,想要再出來聚會、交流。
而且我們在生活營進入尾聲的時候,給營員們填了一張表格,名為:
《華夏士人隊伍大招生》

就是希望營員們響應,進入復興華夏的新士人隊伍,結果還是一樣,
反應出乎意料的熱烈。
看來華夏復興,指日可待。
以這一點和全世界的漢人同袍共勉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5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ahyfy 发表于 2010-1-25 17:35



    多谢兄台顶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5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的,汉族没有恢复传统服装是一个遗憾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5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使劲折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的,汉族没有恢复传统服装是一个遗憾的事情。
红色的血 发表于 2010-1-25 17:51



    墙内开花墙外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5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衣大叔很帅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5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
---------------------------------------
虎虎 发表于 2010-1-25 21:23



    全名《中国文化一本通》,作者石晓娜,朝华出版社2008年出版。该书第十三章“衣食住行”中,首个出现的名词便是“汉服”,其描述如下:

    《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定公十年》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重视衣冠,重视礼仪充分体现了我国五千年的华夏文明。
    汉服又称汉装,华服。汉服是指从夏商周时期到明朝,以华夏民族文化为基础,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华夏民族文化风貌性格,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体系。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深衣”制、“襦裙”制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及)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
    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男子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戴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
    据说大约在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中国就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来做衣服,后来人们学会了养蚕和纺织,衣冠服饰日臻完备,黄帝时代冠冕出现,服饰制度逐渐形成。《史记》认为,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
    夏商以后,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时,逐渐完备。冠服制度是封建社会权力等级的象征,强调衣冠制度必须遵行古法,特别是作为大礼服的祭服和朝服,不能背弃先王遗制,故称法服,它具有很大的保守性和封闭性。
    西汉时期,服饰一直实行深衣制,深衣的特点为上衣和下裳相连,衣襟右掩,下摆不开衩,将衣襟接长,向后拥掩,垂及踝部,因其前后深长,故称深衣。
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汉化政策,禁止穿鲜卑服装,一律改着汉服。
     唐高祖李渊于武德七年颂布新律令,即著名的《武德令》,其中包括服装的律令,计有天子之服十四、皇后之服三,皇太子之服六、太子妃之服三、群臣之服二十二、命妇之服六、以上各服装的配套方式和服用者对象及服用场合,《唐书,车服志》都有详细说明。
    唐代冠服制度在《武德令》推行之后,了在不断修改完善,它上承周汉传统,从服装配套、服装质料、纹饰色彩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系列,对后世冠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高宗李治初时,流外官和庶人可以穿一般的黄,至唐高宗中期总章元年,恐黄色与赭黄相混,官民一律禁止穿黄,从此黄色成为帝皇的象征。
1644年明朝灭亡后,清朝统治者为了削弱汉人的民族认同感,大力推行满族发型和满族服装,禁止人民穿戴汉族服饰,这使得汉服逐渐消亡,今天的旗袍、长衫、马褂都是以满族为主体的民族服饰改良和发展而来的。
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之后,人们的思想趋于西化,改穿西式服装,没有恢复汉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6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虎虎 于 2010-1-26 12:10 编辑

回复 15# 丰城人
全名《梦溪笔谈》,作者沈括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时期1086年~1093年间出版。
该书卷一故事一第七章“中国衣冠”中,开篇所讲的就是“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其后描述如下:
    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短衣、长靿靴、有鞢带,皆胡服也。窄袖利于驰射,短衣、长靿皆便于涉草。胡人乐茂草,常寝处其间,予使北时皆见之。虽王庭亦在深荐中。予至胡庭日,新雨过,涉草,衣裤皆濡,唯胡人都无所沾。带衣所垂蹀躞,盖欲佩带弓剑、帉帨、算囊、刀砺之类。自后虽去蹀躞,而犹存其环,环所以衔蹀躞,如马之鞧根,即今之带銙也。天子必以十三环为节,唐武德贞观时犹尔。
     开元之后,虽仍旧俗,而稍褒博矣。然带钩尚穿带本为孔,本朝加顺折,茂人文也。幞头一谓之四脚,乃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故亦谓之“折上巾”。唐制,唯人主得用硬脚。晚唐方镇擅命,始僭用硬脚。本朝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凡五等。唯直脚贵贱通服之。又庶人所戴头巾,唐人亦谓之“四脚”,盖两脚系脑后,两脚系颔下,取其服劳不脱也。无事则反系于顶上。今人不復系颔下,两带遂为虚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丰城人
全名《梦溪笔谈》,作者沈括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时期1086年~1093年间出版。
该书卷一 ...
虎虎 发表于 2010-1-26 12:07



    从文中看来,
只是把华夏衣冠中的一部分稍作修改,使其更利于各类活动。
华夏衣冠的本质却不见有大的变化。

而文中所言“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应为夸大之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6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衣,无外乎一个领子两只袖子;裤子,无外乎两只裤腿一个裤腰。
究竟是胡服将华夏衣冠稍作修改后变成了胡服,还是北齐之后人们将胡服稍作修改后成了新的“汉服”?这是一个“汉服”爱好者们值得研究的问题。
Q56)Q69) 如果说能将“华夏衣冠中的一部分稍作修改,使其更利于各类活动”其本质不会发生变化的话,现代人所穿的衣服同样居有领子、袖子、裤腿、裤腰这些基本的、本质的特征,所以现代人的服装本质上就是华夏衣冠,自然不可能是“西洋衣服”了。
——丰兄弟,是不是这么一个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6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虎虎 于 2010-1-26 21:02 编辑

回复 17# 丰城人
而文中所言“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应为夸大之言。
-----------------------------------------------------------------------------
看来丰兄弟对沈括了解不多,他是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说沈括的话夸大——这样说可是一点说服力都没有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丰城人
而文中所言“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应为夸大之言。
----------------------- ...
虎虎 发表于 2010-1-26 21:01



    我不是说他没有可信度。
只是他这话说得太绝对,
应该经得起推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5-20 03:07 , Processed in 0.04854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