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41|回复: 9

禅宗故事集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13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5 谁是后人

天皇道悟禅师在径山禅师处参学五年后,即到处云游,当他云游到石头希迁的道场时,请示道:“如果超脱定慧以外,请问你还能告诉别人什么吗?”

石头禅师回答道:“我这里本来就没有束缚和压迫,谈超脱,请问要超脱什么呢?”

道悟禅师不满意这样回答,道:“你说这样的话,教人如何了解呢?”

石头禅师反问道:“你是否懂得‘般若真空’?”

道悟禅师点点头道:“这一点,我早有心得,所谓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

石头禅师表示非常失望地道:“想不到你也是那边过来的人!”

道悟禅师赶快否认道:“我不是那边的人!因为有了‘那边’,就有‘这边’,你意谓我的来处还有踪迹吗?”

石头禅师肯定地说道:“我早就知道你的来处了。”

道悟回答道:“你没有证据怎么就诬赖我!”

石头哈哈大笑,指着道悟说道:“你的身体就是证据,那不是有来处吗?”

天皇道悟低下头,沈思许久,再问石头希迁禅师道:“你的话虽这样说,来处自他来,去处自他去。我现在只请你告诉我,我们究竟应该拿什么去启导后人呢?”

石头大声喝道:“请问!谁是我们的后人呢?”

天皇道悟于言下豁然大悟!

石头希迁禅师和天皇道禅师两个人所谈的这边那边,主要是指在生死轮回中流转之意。“我知道你从那边来的”,这是指仍在生死迷妄之中,所谓证据,有漏的业报色身不就是证据吗?天皇道悟经过深思,承认了自己还没有超脱,故说:“来处自他来,去处自他去。”此即生死由他之谓也,但天皇道悟又挂念后人,前前后后,生生死死,此则生死如何得了?虽怪石头禅师要喝问:“谁是我们的后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2-13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26 借住与你

挑水禅师是禅林寺的住持,但却时常在外云游,过着云水僧的生涯,所以大家都称他为“叫化子挑水”。

有一次,挑水禅师云游至京城时,在一位有钱人家的仓库旁,搭了一座小茅屋,贩卖草鞋过生活。对街住了一个赶马车的车夫,一天兴冲冲地跑来对挑水禅师说道:“禅师!昨天我的马车送一位信徒到寺院礼佛,寺院的知客师父,送我一幅弥陀佛像,我想敬奉给您礼拜,跟您结个佛缘好吗?”

挑水禅师非常高兴地答道:“真是谢谢你的好意!”说着就把画像挂在墙上,并用黑炭题上赞词:

“虽嫌斗室小如窝,借住与您阿弥陀;

他日我若到您处,望借莲台作我窝。”

与“叫化子挑水”禅师一样在乞丐群中修持的大灯国师,因染有痼疾,使得一条腿不方便,终年无法盘坐,临终前说道:“从前都是我听你的,这次你得听我的了!”说完一下子就把腿折断,想要结跏趺坐而往生。正当此时,挑水禅师驾到,把他供养的弥陀佛像送给大灯国师,并对他说道:“知道你即将往生佛国,不知你是否认识净土的主人阿弥陀,特地送你圣像一尊,免得见面不认识,多么可惜!”

大灯国师用手推开弥陀佛像,说道:“你留着自己纪念吧!我的净土在心中,我的弥陀在性里,你没有听过『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的佛法吗?”

挑水禅师听后,大喜,说道:“还是让这尊弥陀佛借住我的房子吧!我们还是建设我们心中的净土,本性里的弥陀吧!”

大灯国师也含笑而逝!


挑水禅师隐藏在乞丐群中参禅,甚至卖履生活,他挂上弥陀佛像,是借住而非自愿供养,也是窝与窝的互惠关系,也即是每个人有自己的净土,自己的弥陀。大灯国师就这样表示,只自住于心性,只自住于心性,不住于事相,所以不肯接受赠像。原来两个禅者一个鼻孔出气,所以彼此都哈哈大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3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27 无姓儿

五祖大师弘忍,前生是破头山下的栽松老者,非常仰慕四祖道信禅师,便祈求能在他座下出家,道信禅师嫌他年纪太大,不能广化十方,只好安慰他道:“如果你去投胎再来,我或许可以住世等你几年。”

栽松老者辞别四祖,走到溪边,看到一位浣纱的姑娘,就请求道:“姑娘,我能不能借你家一住?”

“我上有父兄,不能作主,你可以去求他们。”

“你必须承诺答应,我才敢前去。”

这位姑娘一看暮色苍茫,一位老人求宿,于是点头答应。这位没有出嫁的姑娘回到家,竟然怀孕了,父母认为败坏门楣,就把她赶出家门,作佣里中。后来生下一个白胖男婴,这位不幸的母亲想把这个不祥的孩子丢弃河中,小孩竟然溯流而上,只好一面求乞以抚养他成人。

由于不知父亲来历,因此里中的人都叫他做“无姓儿”。无姓儿六、七岁的时候,长得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有一天,道信禅师弘化到此地,无姓儿看到道信禅师,亲热地拉住禅师法衣不放,要求道信度他出家。禅师一看,一个稚龄的小孩,就摸摸他的头说道:“你年纪太小了,怎么能出家呢?”

无姓儿不悦而如大人似地质问道:“禅师!过去你嫌我太老,现在又嫌我太小,究竟何时才肯度我出家?”

道信禅师忽有所悟,赶忙问道:“小孩童,你姓什么?叫什么?家住哪里里?”

“我叫无姓儿,家住十里巷。”

“人人都有姓氏,你怎么说无姓呢?究竟姓什么?”

“我以佛性为姓,所以无姓。”

道信禅师听了非常欢喜,小小年纪,口气如此之大,堪称佛门龙象。后来四祖道信禅师便将衣钵传授给他,成为禅宗的第五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6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果论有时令人难以置信
但是又不能不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6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师子吼 于 2010-2-16 10:45 编辑

回复 4# pigpig


    不信因果论只是因为人们智慧浅,又没有慧眼,不能看清楚。实际上因果论是世间诸因缘相,这东西并不是佛法,佛法一直做的就是想办法通过修行跳出因果。大家就是因为了解得太少,把因果当作佛法。当然了,对因果的描述,其它宗教远没有佛家描述得这么准确和详细。

    西方的数理逻辑、现代数学里的“因为”“所以”,就是因果论的简化版,特别是去掉了时间这一维度。因为增加一维时间,使因果的复杂性提高了几个数量级,不容易被控制和掌握了。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不由得你不信。数学里的因为所以可以被否定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6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14 我有你呀!


佛光禅师领导的传灯寺,跟随他参学的徒众甚多。

有一天,佛光禅师开讲禅门真诠以后,徒众甲向禅师禀告道:“老师!生死事大,要了生脱死,唯有念佛往生净土,故弟子想要到灵岩念佛道场去学念佛法门。”

禅师听后,非常欢喜地回答说:“很好,你去学净土念佛法门回来,能让此地佛声不断,使我们的道场真正如莲华世界。”

佛光禅师和徒众甲的话刚说完,徒众乙即刻起立合掌禀告说:“戒住则法住,佛门没有比戒律再重要的事,老师,所以我想到宝华山学戒堂学律法。”

禅师听后,仍然欢喜地回答道:“很好!你学律回来,能让我们道场大家都具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真正成为一个六和僧团,真是太好了。”

佛光禅师的话刚说完,徒弟丙亦整衣顶礼说道:“老师!学道莫如能即身成就,弟子思前想后,非常急于到西藏学密去。”

禅师淡淡一笑,即刻答道:“很好!密宗讲究即身成佛,你学密回来,影响所及,我们这里一定多人当身成就金刚不坏身。”

佛光禅师为甲乙丙弟子这样回答后,在座旁的侍者,很不以为然,因此就非常不满地问道:“老师!您老是当今一代禅师,禅是当初佛陀留下的以心印心的法门,成佛作祖,没有比学道参禅更重要的事,他们甲乙丙等应留下来,在您的座下与您学禅,以期直指人心,明心见性才对,您老怎可鼓励他们走呢?”

佛光禅师听后,哈哈大笑说道:“我还有你啊!”

青年学者不易专心于一道,总是“此山望见彼山高,到了彼山没柴烧”,不经过一些事故,不会明白道在迩。唐无尽藏比丘尼诗云:“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即至归来无一事,春在枝头已十分!”

佛光禅师的一句“我还有你啊”,到底侍者比较能明白禅师的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7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妙。。。。请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7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虽不信佛法,但相信一切皆由内心,外表只是形式,内心永远真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7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贪爱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0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11 21:04 , Processed in 1.73637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