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24|回复: 17

【10.03.03 纽约时报】中国将发射空间站模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9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标题】China to Launch Space Station Module
【中文标题】中国将发射空间站模组
【来源网址】http://www.nytimes.com/2010/03/04/world/asia/04space.html?ref=asia
【原文库链接】http://bbs.m4.cn/thread-227316-1-1.html
【译者】Zhongdong_Wang
【翻译方式】人工翻译
【特别声明】本翻译供Anti-CNN使用,未经AC或译者许可,不得转载
【译文】
HONG KONG — The Heavenly Palace, the first module in China’s permanent space station, will be launched next year, a senior aerospace official confirmed Wednesday.
香港——航空航天部门一位高级官员周三确认,中国永久空间站首个模组“天宫”将于明年发射。
The official, Qi Faren, said the craft, an orbiting laboratory known in Mandarin as Tiangong-1, would initially serve as a docking station for other spacecraft. His remarks were carried by Xinhua, the official news agency. A model of the module was unveiled during New Year celebrations last year. The 8.5-ton laboratory is expected to be 30 feet long, with a crew of three.
官员Qi Faren说这架中文命名为“天宫一号”的轨道实验室飞船船,最初将用作其他太空飞船的泊接站。这位官员的讲话被官方新闻社新华社登载。去年新年庆典上公开展示了这个模组的模型。这个8.5吨的实验室将有30英尺长,可以承载一个三人工作组。
The China National Space Administration said it planned three docking missions with the lab next year. The space agency’s long-range plans include a permanent space station that will incorporate the Tiangong-1, and a lunar mission by 2022.
中国国家航天局表示明年计划用这个实验室执行三项泊接任务。太空机构的长期计划包括一个可以和“天宫一号”相结合的永久空间站和2022年的一项绕月任务。
China’s space program has made major inroads since it launched its first satellite in April 1970, a craft called Dong Fang Hong-1, or The East Is Red. In October 2003, China’s first manned spacecraft made 14 orbits of the Earth. The country’s first spacewalk took place 18 months ago. Aerospace experts and military officials say the Chinese military space program has made significant advancements in recent years, notably when it tested an antisatellite system in 2007, using a ballistic missile to shoot down one of its own weather satellites 540 miles up.
自从1970年4月发射首个卫星(一架称作“东方红一号”的飞行器,即“东方是红色的”意思)以来,中国的太空计划获得了较大进展。2003年10月,中国首架载人太空飞船实现了绕行地球轨道14周。18个月前中国举行了首次太空行走。空天专家和军方官员们表示中国军事太空计划近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2007年测试了反卫星系统,使用弹道导弹击落了540英里高处的中国气象卫星。
Charles P. Vick, a senior analyst at GlobalSecurity.org, said in an authoritative study that China’s “space station programs have clearly won out in government planning priorities over the lunar aspirations.” China has long insisted that its intentions in space are peaceful, although the head of the Chinese Air Force, Gen. Xu Qiliang, appeared to have gone off-message when he said in November that international “military competition has shifted towards space.”
GlobalSecurity.org网站的一位资深分析人士查尔斯P维克说“空间站计划经很明显已在政府计划优先权上胜出了月球计划”。中国长期坚持认为其太空意图是出于和平目的的,尽管中国空军首脑许其亮将军11月表示国际“军事竞争已经向太空转移”时似乎已经出言不慎。
“Such a shift is a major trend now, and such expansion is a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he said, in remarks quoted by state-run news media. “To some extent, if you control space you can also control the land and the sea, and you will be in an advantageous position.”
“这种转移现在是一个主要趋势,而且这种扩张是一种历史必然性,”在国营新闻媒体援引的评论中,许其亮这样说,“在某种程度上,如果你控制住太空,你就也能控制陆地和海洋,因此你就会处于有利地位”。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3-10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申请全文转载许可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0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0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Module是不是翻译成“航天舱”要好些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0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ongdong_wang 于 2010-3-10 14:31 编辑
Module是不是翻译成“航天舱”要好些呢?
青蛙小王子 发表于 2010-3-10 13:15



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在语言学院中涉及到过。我提倡尽量符合原文用词和结构方式地翻译内容,出于以下原因:
1、按照一段原文一段中文的方式翻译的版规要求,能够有助于阅读者对照比较阅读和校验监督,同时也客观上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如果按照自己根据其他渠道消息中的用词来翻译原文用词和结构,会因为结构和用词与原文差别太大,使得阅读者无法将译文和原文对照起来看。
2、实际上,你说的这种翻译,也是属于主观翻译的一种。因为,module一词的基本意思“组成模块”是可以进一步抽象用来帮助英语使用者理解这个词用在其他语境中的意思的,如果翻译成“航天舱”,那么假设这个词对有些读者是生词的话,他们就可能会错误的以为module的基本意思是“航天舱或者舱房”从而用来解读这个词在其他语境中的意思。
3、外文原文报道,用词和结构和中文不同这是客观存在的,这当中还包括了那些遣词造句和行文方式结构中携带的言外之意和情感态度的综合性的东西。有时候,外文原文甚至于是有意选择既能表达或者包含中文意思同时在外语语言中具有特殊作用效果的语汇和表达方式。如果我们主观翻译,那就会人为地阉割了这些言外之意的东西,严重的时候还会让读者因为体会不到了这种言外之意,从而使得中文阅读者错误地把可能对我们友好或者不友好的观点看作了相反面了。
4、虽然中文翻译外文要尽可能地符合中文习惯,但不能为了这个目的去改变语言元素的内涵意思,否则的话,即使你不是故意的,但实际上也是一种歪曲了。语言元素和语言整体是局部和整体、部分和全面的关系,从结构功能的角度来说,结构方式和组成元素的结合后的整体,其功能是大于没有元素时的结构或者没有结构时单个元素的功能的。也就是说,整体的功能大于局部功能简单相加。这在语言上表现出来的现象就是,成文的内容比不成文的分列孤立的片断意义要更广一点,成句的词汇和语法组合的整体意义和作用要比单独存在的散乱的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意义和作用要深广。因此,把局部改变成不同事物后如果还能和其余各部分很好地结合构成有机整体的话,那么这个整体实际上是一个新整体了,这个新整体的总体功能和作用就会发生改变。从语言上来说,就是改变元素后的整体实际上已经不是完全表达原先整体所表达的意思了。

因此,在翻译中怎样理解原文的元素,怎样正确地使用原文元素的实际的真实的意思,是极其重要的。这也是翻译不容易的根本原因,那就是既要尽可能照顾原文又要照顾译文各自的语言元素、语言结构方式和语言习惯。
如果不是这样,就会出现这样的局面,那就是按照译者自己的需要来解释原文元素或者把从其他渠道获得的语言元素用来翻译原文元素。实际上我已经发现有些译文翻译员已经在这样做了,这是不可取的,会造成对译文阅读者的误导。而且,这样翻译其实不算翻译了。我举个例子来说,那就是我们就完全可以用其他中文文章分割裁剪重新组合成一篇表面上看起来是英文原文的翻译。因为,对中国状况的报道,很多外媒是以从中方获得的消息为依据翻译过去的,也就是说,是先有的中文资料或者相类似甚至意思内容行文结构相近的中文资料了,才有的英文。这样的话,不是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我完全没有充分读懂和理解原文的各个语言层面意思,却可以用已经存在的中文对等物进行切割裁剪拼接从而做成一篇所谓的对原文的翻译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0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ongdong_wang 于 2010-3-10 14:34 编辑

即使在中文里“模组、模块”和“航天舱”在语义上也不存在必然联系,也就是说,它们之间不存在引申或者转义的关系。从语言上来说,“模组”这个词的含义不能推导出“航天舱”这个含义,同理“航天舱”也不能推导出“模组、模块”这个意思。
“模组”这个概念的根意思是“一个大系统中本身自成体系的一个小系统”,“航天舱”的根概念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舱”。所以这两个意思之间不存在可以相互推倒的依据。
“模组”和“航天舱”之间的联系不是语言上的而是逻辑上的。是概念上的联系。但是,即使是概念上的联系,这两个词也不存在必然联系。因为,所有类型的“模组”中只有一部分是“航天舱”,反之所有类型的“航天舱”中只有一部分是“模组”。这两个概念之间是交叉关系。交叉关系的概念之间不存在逻辑上的必然推导关系。
比如,女朋友和工人,这两个概念,我们能说是工人了就是女朋友了或者是女朋友了所以就是工人了吗?当然不能,否则就闹笑话出大乱子了。
在逻辑上,即使是属种关系,比如苹果和水果,也只能从范围小(外延小)的概念向大范围概念水果进行必然推导,反之则绝对不可以,因为这种情况下的反向推导会因为违反了概念的周延性规律而产生错误,同样会导致笑话和出乱子。
即使逻辑上的这样推导都能出错误,更何况是语言意义上的推导呢?
所以,“组块”和“航天舱”这两个词,不存在可以相互解释的必然依据,所以不能把“组块”翻译成“航天舱”或者反向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0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Qi Faren
戚发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0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翻译航天方面的文章很辛苦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0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翻译航天方面的文章很辛苦滴!
bloodywind 发表于 2010-3-10 15:36




是的哦。血雨腥风
谢谢你啊,真体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0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花了不少时间看完了楼主在5~6楼的一大段说明,令我这个不懂E文的人也深受感动。
敬业!
再次感谢楼主的辛苦劳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1 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花了不少时间看完了楼主在5~6楼的一大段说明,令我这个不懂E文的人也深受感动。
敬业!
再次感谢楼主的辛苦 ...
飞虾隐士 发表于 2010-3-10 23:23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2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新闻上看见过
不过是军方发出的消息~~
我在想 哼哼 世界上只有一个叫“国际”空间站的地方~~里面没有中国
现在世界上有了中国空间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2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一个空间站应当由几个模块组成,此次发射的是其中一个模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2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ongdong_wang 于 2010-3-13 00:06 编辑
是不是一个空间站应当由几个模块组成,此次发射的是其中一个模块?
rockmass 发表于 2010-3-12 22:28



嗯,正是这样的。打个比方来说,假如空间站相当于地面上的一个工厂、试验单位等,那么它就有很多个部门组成。但是因为我们经常在地球上,习惯了地球上的自然组成结构,所以就不会去注意那些厂房、设备等设施性的东西。在地球上我们通常讲到工厂之类的时候,更多地是容易想到人。
在太空中就不一样了,即使能够长年累月穿着宇航服,人不可能直接在太空中做很多事情。这样就必须现有很多设施。这些设施按照主要作用和功能分成不同类型。
由于技术和成本的原因,建造一个空间站不可能一次性把整个类似于工厂的完整设施发送上太空。所以,就把这个工厂的各个功能单元设计成一个独立系统送上太空,然后在太空中像拼装一台巨型机器一样把各功能部分拼接起来。
拼装用的各功能部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模块、模组、组块。这些模组分两大类,一类是固定拼装的,一类是不固定拼装的。固定拼装的模块送上去以后通过焊接、固定等技术就和其他模组永久结合在一起了。不固定拼装的模组通过对接技术可以和其他模组拼接,但这种拼接不是焊死了的那种拼接,一旦需要它还可以脱离其他模组存在或者执行自己的功能。
活动拼装模块的存在是太空环境决定的。
打个比方来说,理论上,太空站本身就是一种没有安装动力系统的太空母舰性质的太空建筑。有时候太空站还可以称为太空城,当然这得太空站非常巨大了才能这样称呼。
这艘巨型太空母舰,其中的很多部分是可以有一些特定功能的大型舰、中型舰、小型舰组合而成。这些舰中,有一部分只具有防御作用、一部分具有战斗作用等等不一而足。
但是,太空站或者太空城不一定必定是战斗性质的太空建筑。按照主要用途和建造目的分类,其中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太空实验室。
一般来说,出于对空天性质的充分利用,组装用的太空站模组有很多是设计成可以独立存在的飞船式样的,这样就不必再用其他运载工具将它送上去了,他自己可以飞上去然后到了地方按照对接技术把自己和其他类似模组固定起来。而有些模组因为其功能和特性或者其他因素的限制,不设计成可以自己飞行的飞船样式,有其他运载工具送到太空中,然后运载工具作废或者返回地球重新利用。
这次发射的飞船应该是属于太空站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太空站的一个模块。
可能你这样问的原因是因为“模块”这个词。
很多人会认为“模块”是指体积很微小的东西,比如电子设备中的一个集成电路模块等等。这是由于模块这个概念是从国外引进的,而且我国在模块相关的很多领域长期落后于国外,所以日常生活经验限制了我们的印象,使我们养成了一种思维模式,那就是模块就是我们常见的那些小东西。
实际上,只要这个组成部件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功能和作用,同时又能和其他部分结合构成整体,那么不管它体积多大多小,都可以称为模块。在纳米技术中,符合这个条件的东西可以成为模块,在软件技术里符合这个条件的东西可以成为模块,在电子设备里符合这个条件的可以成为模块,同样的,在太空站上,符合这种条件的也可以成为模块。
中国人不太容易理解模块这个概念,或者容易错误理解模块这个概念,实际上是受中国群体意识的影响。因为,在中国的群体意识中有一对矛盾的思维存在。这种思维就是,个体喜欢自由主义,也就是不会轻易认同自己在群体中受约束,同时当形成群体后又容易忽视个体的独立性。这就是普通中国人不太容易形成模块这类概念正确印象的原因之一。因为,这要涉及到对整体和部分之间相互关系和作用的正确认识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2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ongdong_wang 于 2010-3-13 00:17 编辑

很多事情,为什么在中国会形成一窝蜂的现象,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此。现在我们会听到一个词,那就是定位。为什么中国人做事会一窝蜂?因为,对自己定位不清楚。做生意发财了,大家都一窝蜂去做生意,不去想自己是不是有做生意的能力和本钱。类似的事情不少。原因在于对自己没有定位,没有清楚了解自己是属于什么类型的功能模块,适合社会这个整体的什么作用的实现应该将自己放在社会的哪个位置。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不单单在学业深造等上面,很做方面都存在。虽然其中有制度造成的原因。但也和我们中国人多数人没有弄清楚或者不甘心、不愿意弄清楚自己是什么模块或者具有什么潜力的模块。大家都做春秋大头梦,以为自己都是将军,所以大家都去争做将军。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没错,但这句话不是判断句,是一句比喻句,是包含了修辞成分在里面的,所以这句话不是论断。事实上,这句话就和很多动员令、号召令一样的作用。
同样,我们反过来想想,是不是每个想当将军的人就必定是将才了吗?我想,再笨的人也会说“不一定”。为什么不一定,因为有不少人你就是为他创造了做将军的条件,他也是当不好这个将军的。
要真是每个想当将军的人就都是将军,那中国还至于现在拼命争取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吗?
一个人的荣誉来源于他有多少能力承担公众义务。但是,很多人只要利益(当中包括荣誉),却没有能力和意识去担当相应的义务和责任,更有很多人故意要不承担获得包含荣誉在内的利益的相应责任。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好事情在中国都会走样的原因之一。
很多混乱也是这样够造成的。我们中国缺人吗,不缺人。快要14亿的人口了,比世界上哪个国家都不少。但是,我们却常常感到缺人。为什么?因为那么多模块都认为自己应该是另一种功能的,都往一个地方去,那么该他去的地方却没有哪个模块去。而大多数模块都涌过去的地方又没有那么多位置可以安放那么多模块。这还会不乱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3 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LZ(其实我想叫老王来着)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4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幸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幸苦!
rockmass 发表于 2010-3-14 09:55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15 08:55 , Processed in 0.05062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