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楚风云

[时事新闻] 【焦点关注】莫斯科地铁连环爆炸造成39死 | 19名黑寡妇或向俄发动更大规模袭击|莫斯科全城戒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31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泪


桌子上方挂的一个牌子写道:“2010年3月29日,这里发生了恐怖袭击事件,导致大量人员死亡”。


同样的一块牌子被安放在“文化公园”地铁站月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1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29日夜晚,市民在“卢比扬卡”广场上举行了烛光悼念活动。


莫斯科人在出事地点放上了鲜花和点燃的蜡烛


莫斯科市民将鲜花放到发生爆炸的地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1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人将爆炸事件发生后现场照片放在地铁站大厅


两天以来“卢比扬卡”地铁站大厅到处是市民放的鲜花


地铁入口的鲜花和蜡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1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铁月台上的鲜花和蜡烛


地铁电梯旁边堆放的鲜花


莫斯科“卢比扬卡”地铁站将设立一个悼念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1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对这样不人道地公布别人的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1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对这样不人道地公布别人的照片。

-----------------------

你替谁说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1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对这样不人道地公布别人的照片。

-----------------------

你替谁说话?
ustari 发表于 2010-3-31 13:40


就算死者是恐怖分子,也不应该这样不人道对待。照片应该要作处理,看这些照片是警察的事。不是这样示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1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7# why_together


刚才那句话出自某牛官腔,本是调侃

现在我想说:被公布的那2人太“人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1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还可以此警告幕后主使和其他人体炸弹

对他们人道,就是对遇害者的不人道

我跟你有差距,本人的道德和肚量还没到对那些人人道的高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1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还可以此警告幕后主使和其他人体炸弹

对他们人道,就是对遇害者的不人道

我跟你有差距,本人的道德和 ...
ustari 发表于 2010-3-31 14:01


这样的警告是标准西方式无用警告。人体炸弹会怕这些?这些照片除了喂养仇恨还能作什么?作为俄罗斯官方,当应该清楚自已同恐怖分子之间的区别,要知道清除潜在恐怖分子心中仇恨的最好武器是“法制”“公正”“人道”“富裕”“希望”,不是恐吓。 种下仇恨人只能收获仇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1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莫斯科市民哀悼地铁爆炸案遇难者[高清大图]

http://news.ifeng.com/photo/bigpicture/559_slide.shtml



20100331092404779.jpg

2010年3月30日,莫斯科,市民在卢比扬卡地铁站哀悼爆炸案遇难者。

20100331092411842.jpg

2010年3月30日,莫斯科,市民在卢比扬卡地铁站哀悼爆炸案遇难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1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0331092400061.jpg

2010年3月30日,莫斯科,市民在卢比扬卡地铁站哀悼爆炸案遇难者。



20100331092415420.jpg

2010年3月30日,莫斯科,市民在卢比扬卡地铁站哀悼爆炸案遇难者。


20100331092417701.jpg

2010年3月30日,莫斯科,市民在卢比扬卡地铁站哀悼爆炸案遇难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19名黑寡妇或向俄罗斯发动更大规模袭击

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Moscowditiebaozha/zuixin/201004/0401_9877_1592828.shtml


1be8fb5b8d7559c947ce5d44a34133a9.jpg





俄罗斯调查人员发现,制造周一爆炸案的两名黑寡妇,可能是一支30人左右的“烈士旅”成员,目前已有11人在执行自杀式袭击中身亡,接下来该组织很可能还会再派出19名黑寡妇,发动一系列更大规模的自杀式袭击。

本报讯 俄罗斯调查人员3月31日警告称,本周一发生的莫斯科地铁爆炸案很可能仅仅是一系列自杀式袭击的序幕。以强硬著称的俄罗斯总理普京发表讲话称,即便这些恐怖分子藏在下水道中,他也会把他们挖出来。

30人的“烈士旅”

调查人员根据目前掌握的证据指出,制造3月29日爆炸案的两名黑寡妇可能是一支30人左右的“烈士旅”成员,接下来该组织很可能还会再派出19名黑寡妇,发动一系列更大规模的自杀式袭击。

有证据显示,3月29日在莫斯科地铁站制造爆炸的两名外高加索女子,曾经在这支“烈士旅”受训,其领导者是车臣著名的宗教极端分子赛义德·布里亚斯基。调查人员证实,本月早些时候被警方打死的布里亚斯基仅仅是个化名,他的真名是亚历山大·迪霍米洛夫,他曾经在车臣和印古什等地招募了30个黑寡妇,这些女性大部分都在车臣战争中丧失了丈夫或近亲。

或已潜入莫斯科

布里亚斯基利用这些女性的强烈复仇愿望,将她们送往土耳其某地,在当地的宗教学校学习极端的教义,将其培养成愿意牺牲自己的自杀式袭击者。

据调查人员了解,这支30人规模的“烈士旅”目前已经有11人在执行自杀式袭击中身亡。除了3月29日实施自杀式袭击的两名女人弹,其余9人都是去年在俄南部车臣等地自爆身亡。

调查人员认为,目前这支“烈士旅”还剩下19名女人弹。他们担心,这19名黑寡妇很可能早已秘密潜入莫斯科,甚至是和3月29日在地铁站自爆的两名黑寡妇同时来到莫斯科。

警方经由监控录像锁定涉嫌共谋的两名女子和1名男子,把这3人的视频截图发送给各地警方,展开搜寻。安全部门希望以此为线索,找到这19名女人弹的下落。


仅仅是个开始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消息人士透露:“如果接受过布里亚斯基训练的人参与了这次地铁自杀袭击,那么这次爆炸很可能只是个开始。”他还补充说:“车臣非
法武装的头目乌马罗夫曾向布里亚斯基下过命令,布里亚斯基也曾向他保证,将战火烧到俄罗斯全境。”

“我担心这不是孤立事件,今后可能遭遇更多(类似袭击)。”奥斯陆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教授帕维尔·巴耶夫说。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宣布对莫斯科地铁爆炸案负责。
(东莱)


应对不力 普京再遭批评

本报讯 地铁爆炸案发生后,俄罗斯民众对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和总理普京未能采取有效行动来阻止这一暴行进行了强烈批评,而且也对俄罗斯国有电视台未及时中断日常节目以报道这一爆炸事件表示不满。

一周前俄罗斯刚刚发生了全国性大游行,抗议普京领导的政府没有应对好金融危机,导致民众的生活水平下降。

为扭转不利局面,普京再次以强硬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他在全国电视讲话中扔出狠话:“对安全部队而言,把他们从阴沟里掏出来、晒在光天化日之下,关乎自身的荣誉。”
(东莱)


目的:为“俄罗斯拉丹”报仇?

本报讯 自2004年别斯兰人质事件以来,黑寡妇们几乎从俄罗斯销声匿迹了。调查人员认为,3月29日突然发生的地铁爆炸案与布里亚斯基的死有很大关系。

布里亚斯基被俄罗斯媒体称为“俄罗斯的本·拉丹”,他被看做是车臣分裂武装的精神导师。在本月早些时候的一次突袭行动中,俄罗斯特种部队在印古什共和国境内将其击毙。

由于这支30人的“烈士旅”是布里亚斯基一手招募和组建的,因此,这些黑寡妇们把布里亚斯基看成是自己的精神导师。

调查人员认为,时隔6年之后,黑寡妇“重出江湖”很可能是为了给布里亚斯基报仇。
(东莱)








名词解释
黑寡妇
“黑寡妇”指的是车臣战争中遭俄军击毙的车臣匪徒的遗孀或姐妹。她们平常蒙黑色头巾、穿黑色长袍,在俄罗斯多次发动自杀式袭击,被媒体称为“黑寡妇”。
“黑寡妇”几年前先后对俄罗斯一处特种部队军营、一个露天摇滚音乐会、两架客机和地铁发动自杀式袭击,共致死180多人。“黑寡妇”还参与了震惊一时的莫斯科文化宫剧院挟持人质事件。她们惯用的手法是用“自杀腰带”或卡车炸弹发动袭击。(据新华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莫斯科全城戒备防止恐怖事件重演

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Moscowditiebaozha/zuixin/201003/0331_9877_1592665.shtml



新华网莫斯科3月31日电(记者刘恺)莫斯科地铁29日发生连环恐怖爆炸事件后,莫斯科市内务、安全、消防、移民局等部门连日来加派人力严密布防,将莫斯科市的安保力度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记者在莫斯科市内看到,在各大地铁站、机场、火车站、地下通道、学校、医院、剧院等人群密集处,执勤的警察比往常多出数倍,不时有行人被要求出示证件。

在卢比扬卡地铁站入口处,携带金属探测器的警察正在检查乘客行李,站台上也有警察牵着警犬来回巡逻。莫斯科市内务总局局长科洛科利采夫31日说,当天共有180条警犬在各地铁站特别是乘客密集的换乘站和枢纽站执行任务。

莫斯科市警方说,警察在市内巡逻的密度也大大增强,巡逻的线路被要求尽可能接近地铁站。

与此同时,莫斯科警方对来自高加索和中亚地区的外来人口住地展开大规模检查。俄检察部门认为,这次地铁爆炸事件可能与北高加索地区的极端势力有关。

目前,俄总检察院侦查委员会已根据地铁监控录像绘出了一名男性嫌疑人的头像。俄国家电视台的画面显示,这名男子长着高加索人特征的面孔,年龄在30岁左右,身高约180厘米,蓄有短须,身穿深色衣服,头戴黑色棒球帽。俄检察人员怀疑,正是这名男子将两名女性自杀式袭击者送到地铁站实施爆炸。

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说,警方正在全力确认和追捕参与地铁爆炸案的犯罪嫌疑人。他同时提醒人们提高警惕,防止悲剧重演。俄内务部长努尔加利耶夫呼吁全体俄罗斯国民团结一致,共同应对恐怖主义。

有媒体称爆炸前警方已经获知将有恐怖袭击的消息。对此,帕特鲁舍夫说,相关部门将展开调查,弄清楚是否确实提前获悉恐怖袭击的消息,以及是否本可以防止袭击的发生。

此外,一个名为俄罗斯伊斯兰文化中心的组织称,将开出100万卢布(约合3.3万美元)酬金重赏提供犯罪嫌疑人信息的人。

莫斯科地铁爆炸事件发生后,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和总理普京要求完善交通安全保障体系,发展先进的视频监视系统、完善爆炸物检测技术手段以及人员救助和通知系统。据俄内务部门提供的消息,有关部门已获准研制能探测出藏匿在人体内炸弹的特殊设备,未来莫斯科地铁站内可能将安装这一设备。

29日上午,莫斯科市中心的卢比扬卡和文化公园地铁站接连发生令人震惊的爆炸事件,造成39人死亡,70多人受伤。据俄媒体报道,死者中包括来莫斯科出差的俄黑海舰队海军上校维克多·金库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莫斯科民众悼念地铁爆炸遇难者

http://www.accn.com/?action-viewnews-itemid-5703



177819_201004011437311UUWq.jpg

3月29日,莫斯科的文化公园地铁站,一个女孩在悼念鲜花旁肃立。

177819_201004011437315ybtT.jpg

3月29日,在发生爆炸事件的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卢比扬卡地铁站,人们在地上摆放鲜花,悼念遇难者。


177819_201004011437312KeHO.jpg

3月29日,莫斯科的文化公园地铁站,一名女子为恐怖袭击事件遇难者献花。

177819_201004011437317475Q.jpg

3月29日,发生爆炸的文化公园地铁站恢复通车,一束鲜花摆放在月台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莫斯科内务局:在首都东南区的欧尚商场未找到爆炸物

21:34 | 2010-04-01



俄新网RUSNEWS.CN莫斯科4月1日电 莫斯科东南行政区内务局代表向俄新社透露,警方1日没有在东南区的大型贸易中心“欧尚”内找到爆炸装置和其他的危险物品。

俄罗斯“02”报警专线当日接到一个匿名电话称在柳布林斯卡娅街第153号的“欧尚”贸易中心有爆炸装置。警方疏散了商场内的所有顾客与工作人员。驯犬员携带警犬对大楼进行了搜查。

消息人士说:“所有区域都已经过专门搜寻爆炸物的警犬嗅闻。没有找到任何爆炸装置或其他危险品。”

目前卖场照常工作,行动人员正采取措施寻找伪恐怖分子。根据俄罗斯刑法第207条(散布有关恐怖袭击的虚假信息),该名男子一旦被抓获,将对其处以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莫斯科护法机关消息人士还向俄新社透露,“02”报警专线在3月31日接到了大约10个由伪恐怖分子打入的匿名电话,这些电话无一例外的称该市某些设施可能发生爆炸。

引述于http://rusnews.cn/eguoxinwen/eluosi_anquan/20100401/42749384.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3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莫斯科和基兹利亚尔恐怖事件主谋已查明

22:24 | 2010-04-02



俄新网RUSNEWS.CN莫斯科4月2日电 俄罗斯国家反恐委员会行动指挥部今天向俄新社透露,已经查明本周在莫斯科地铁和基兹利亚尔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的策划者和实施者。

莫斯科“卢比扬卡”与“文化公园”地铁站在3月29日发生两次爆炸,恐怖袭击导致39人丧生,逾90人受伤。两天后在达吉斯坦共和国基兹利亚尔市发生汽车爆炸,随后又一名恐怖分子在前来调查事件的行动人员中引爆第二枚炸弹;这两次爆炸造成12人死亡,20余人受伤。

消息人士说:“其中一名在‘文化公园’地铁站引爆炸弹的女自杀式袭击者名叫贾涅特·阿布杜拉赫马诺娃(阿卜杜拉耶娃),生于1992年,系达吉斯坦共和国哈萨维尤尔特区居民。现有资料已经交给俄总检察院侦查委员会。”

引述于http://rusnews.cn/eguoxinwen/eluosi_anquan/20100402/42750533.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3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德韦杰夫提议大大加强对恐怖分子帮凶的惩治力度



俄新网RUSNEWS.CN莫斯科4月2日电 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建议大大加强追究恐怖分子帮凶责任的力度。

莫斯科“卢比扬卡”与“文化公园”地铁站在3月29日发生两次爆炸,恐怖袭击导致39人丧生,逾90人受伤。两天后在达吉斯坦共和国基兹利亚尔市发生汽车爆炸,随后又一名恐怖分子在前来调查事件的行动人员中引爆第二枚炸弹;这两次爆炸造成12人死亡,20余人受伤。

梅德韦杰夫2日在会见杜马党团领导人时表示:“在我看来,我们需要考虑到这样的情况,如果有人协助(恐怖分子),无论他做了什么,煮汤还是洗衣服,这都是犯罪。”

他进一步解释道:“我认为,不论这种犯罪在实施时角色如何分配,我们都不应当姑息任何人。”

梅德韦杰夫呼吁立法者对该问题给予特别关注。

他说:“也许,有必要修正法律,不管怎样,这值得考虑一下。”

引述于http://rusnews.cn/eguoxinwen/eluosi_anquan/20100402/42750487.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1 16:21 , Processed in 0.04768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